經過1000多個日夜奮戰,500多人的長期堅守,由雲南交投公路建設有限公司承建的保瀘高速公路第二長隧道下永和2號隧道左幅於7月28日14時順利貫通。
保瀘高速公路是雲南省「十三五」公路建設的重點項目,也是助力隆陽區、怒江州脫貧攻堅的重要基礎建設項目。
下永和2號隧道為一座分離式隧道,設計縱坡2.5%,左幅全長4385米,最大埋深369.67米;右幅全長4340米,最大埋深380.92米,隧道採用保山端、瀘水端雙向掘進。
下永和2號隧道位於瀾滄江斷裂帶和怒江斷裂帶之間,穿越灰巖、白雲巖等可溶巖,地質圍巖差、施工難度大。據統計,2017年8月開工以來,隧道共發生大小坍方、湧水200多次,日最大湧水量達到5000多立方。特別是隧道保山端為反坡排水,洞內湧水無法自流排出,採用機械排水,設置多級泵站接力排水。
三年的施工中,項目部克服了施工便道險峻、前期電力專線不通、物資緊缺、施工用水緊張等困難。科學組織、精準施策,成立了任務攻堅小組,全體施工及管理人員24小時緊盯現場,搶抓工期。積極組織對進、出洞施工方案、安全專項方案等進行評審,為隧道施工提供可靠的技術保障。鑑於施工風險大,項目部實行領導包保制度、夜查制度,關鍵工序嚴格執行「三檢」制度,嚴把拱架安裝、初支噴護、開挖進尺、混凝土澆築等關鍵工序,始終堅持「高標準、嚴要求、零容忍」的態度,確保各個工序符合設計要求,保證施工順利進行。
今年疫情發生後,項目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堅持「兩手抓、兩手硬」工作原則,積極對接地方各級政府和相關單位,做到防疫措施落實、人員返崗組織、復工條件確認、質量安全管控、機械設備進場、生產物資供應「六個同步」,快速安全地推動項目復工建設。
在下一步工作中,項目部將繼續發揚「忠誠企業、服務組織、敬業崗位、奉獻交通」的精神,為實現年底通車的任務目標發起新一輪衝鋒。
(莽紅升 劉啟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