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穩?(歡迎關注槓桿遊戲)
撰文|張銀銀
剛剛過去的周五,12月11日,迎來了本年度的最後一次最重要的會議。據《新聞聯播》披露,會上對2021年的經濟工作進行了分析研究。
2017年、2018年和2019年的會議召開的時間分別是2017年12月18日至20日、2018年12月19日至21日和2019年12月10日至12日。
會議首先肯定了今年的經濟工作成績——「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的答卷」「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其中,針對房地產的內容為「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會議內容與2020年4月份和7月份的不同,「房住不炒」未被提及。
有人解讀為對2021年樓市的寬鬆利好,真的如此嗎?槓桿遊戲並不認為。
12月早些時候,住房城鄉建設部召開的座談會上,樓市的風向已經很明顯。房住不炒、房地產長效機制,幾乎雷打不動。時刻繃緊房地產市場調控這根弦也還在,從這些措辭裡,似乎也能品味出2021年樓市的溫度。
「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這句話雖然消失了,但是房住不炒依然還在,緊繃的弦尚未鬆懈,在整體求「穩」的背景下,這句話可能是留給部分三四線城市的。
在經歷了本輪黑天鵝的降維打擊,目前三四線的樓市真的很難。根據槓桿地產的了解,2成首付、分期已經出來了。未來可能不排除部分三四線樓市開始放鬆限購,甚至刺激購房,但請注意,這都是局部,和部分1、2線城市萬人搶房一樣,並不能代表整體。
所以,雖然上周會議未提房住不炒,但之前已經提過了, 且近一段時間以來,有關房地產領域政策信號正在不斷釋放。均未指向大面積的放鬆,因而,要想2021年樓市能掀起什麼波瀾,很難。
近2年,除了新房、二手房價格倒掛的盤,多數城市,二級市場上樓市投資的回報其實低到忽略不計,隨便一個靠譜的投資回報,都可以比樓市高。
當然,槓桿遊戲很理解,多數人不具備這個投資能力,只能買看得見摸得著的房子,然後部分朋友拿著鐮刀,結果自己成了韭菜,高位接盤。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會議提到了一個新詞:需求側改革。
「要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注重需求側改革,打通堵點,補齊短板,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提升國民經濟體系整體效能。」
在前年和去年的會議上,也都提到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但今年除了供給側,還特別提到了需求側。
今年還首次提到了「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打破行業壟斷和地方保護,形成國民經濟良性循環」
「健全公平競爭審查機制,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司法,提升市場綜合監管能力」。
從近期政策信號看,「強化反壟斷」已開始穩步推進。今年初,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就公布了《〈反壟斷法〉修訂草案(公開徵求意見稿)》,首次增設網際網路經營者市場支配地位認定依據的規定。
今年11月10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就《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
下周,各大網際網路巨頭的股價,可以想像……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系槓桿遊戲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註明出處和作者,謝謝!槓桿遊戲任何文章之觀點,皆為學習交流探討用,非投資建議。用戶據此進行的一切投資,請自負責任。文章如有疏漏、錯誤歡迎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