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82年國際跆拳道聯盟制定了現行的ITF跆拳道道服款式,ITF跆拳道道服為白色,包括上衣和褲子。黑帶有段者上衣下邊應有3cm寬的黑邊,四段以上袖線和褲線上應有3cm寬的黑邊。
道服左前胸部應有國際跆拳道聯盟標誌,右前胸部可以佩帶自己道館及所屬協會標誌;參加國際級活動時左袖可佩帶國旗標誌(袖子上的標誌應佩帶在手肘與肩膀的正中間)。
為區別於空手道、柔道等武道,1985年7月1日國際跆拳道聯盟特別理事會議決定改從前的雙圈腰帶為單圈腰帶。腰帶分為白、黃、綠、藍、紅、黑六種顏色,厚5mm、寬5cm,表示級別的線和帶端有5cm。黑帶的末端用羅馬數字標示各自的段數。
道服的含義:
—跆拳道服白色為主色調,象徵創自朝鮮的武道;
—腰帶為繞身一圈,表示「吾道一貫」;
—腰帶在身前分為等長兩段,象徵技術與精神的結合;
—徽章圖案象徵著跆拳道作為現代武術願為維護世界和平和構建和諧的人類社會獻身的理想;
—後背文字圖形呈松樹狀,象徵著跆拳道事業如松樹般常青。
道服的版型:
2002年1月在奧地利維也納召開的國際跆拳道聯盟總會上,決定使用新版道服。因此,現行的道服可分為舊版(1982年版)和新版(2002年版)兩種版型,兩種版型的區別在於後背的跆拳道文字圖形和左胸前的盟徽上方是否有「ITF 」字樣(新版有,舊版則無),以及褲子上的文字(舊版為豎著的ITF英文字母,新版為橫著的ITF+朝鮮語跆拳道)。
道服的種類:
ITF道服分為級別道服(白帶-紅黑帶穿著)、副師範道服(黑帶一段-三段穿著)、師範道服(黑帶四段-九段穿著)。從副師範開始,每個級別還有對應的肩章,就像軍銜一樣,分為副師範(Assistant Instructor)肩章、師範(Instructor)肩章、師賢(Master)肩章、高級師賢(Senior Master)肩章、師聖(Grand Master)肩章。
道服的品牌:
ITF的道服品牌很少,舊版的品牌常見的有歐洲的Top-pro,美國的Dae-do,朝鮮的PaekHo等等,新版的品牌Sasung。在中國生產的ITF道服一般都是沒有品牌的,之前出現過一些舊版的小牌子比如威龍、科龍之類的,新版的道服基本上沒有品牌。還有一些其他國家仿製的新版道服也很有特色,比如韓國ITF-Korea的道服、韓國Mooto、武神的道服。不過這些道服的生產廠家大多都在中國。
目前ITF-Chung ung總裁這一派官方規定使用的就是Sasung道服,也就是新版道服,而另外兩派則繼續沿用舊版道服。
道服的布料:
ITF道服的布料大致可分為平紋、條紋、鑽石紋(網紋)三種,其中平紋為最好的布料,透氣性較好,易吸汗,穿著舒服,但耐磨性較差;條紋布料較厚,不易吸汗,但耐磨性較強,適合頻繁的高強度訓練穿著;鑽石紋布料較薄,透氣性好,耐磨,但不易吸汗,不適合訓練穿著。
道服的含棉量以60%-65%最合適,如果含棉量過高則易縮水,過低則穿著時間長後易起球。
道服的尺碼:
在國際上,一般道服的尺碼是沒有中間號的,一般都是160、170、180這樣,這類道服褲線都是雙開口的,道服整體較大,尺碼都以C(兒童)或A(成人)區分;而國內產的則有中間號,如160、165、170這樣,褲線均為單開口,較適合身高,尺碼都以S、M、XL、XXL來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