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紋身第一人,曾嚇哭小女孩,老婆拒見面,身份證還難換

2020-12-11 阿飛說事實

紋身在世界上的發展,歷史悠久。最初人們紋身是出於圖騰崇拜,美化自己的同時,還可以嚇唬敵人,可謂一舉三得!紋身流傳到現在,被冠於紋身藝術之美稱!現在世界各地都有不少的紋身愛好者。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中國紋身第一人。

他的名字叫做劉新明,他還有一個筆名叫做劉明。劉新明是河南省的人,剛剛念完小學之後他就輟學了,所以文化水平不是很高。在他小學畢業之後,就開始了接觸社會的過程。對於一個年紀這麼小的孩子,太早地接觸社會對於他們來說其實是很難的,因為他們甚至連一些基本的道理都不懂,就要開始工作。

逐漸地,劉新明接觸到了紋身,並且開始愛上了紋身。對於年輕的劉新明來說,紋身是一件看起來很帥氣的事情,也是自我表達的一種方式。他一直想要去紋身,但是卻因為擔心周圍人的眼光而不敢行動。後來,劉新明開始在一些大家看不到或者是不容易被發現的位置進行紋身。

在他的身上我們能見到有200多處刺青。在年少氣盛的時候,劉新明人文能夠在身上紋身是一件非常帥氣的事情,並且也能夠表達自己不願說出來的話。但因為周圍人的眼光,讓他畏懼了。但他會在身上不好發現的位置上紋身,而在北京奧運之前,他特意在額頭部分紋上了當時奧運會的圖標。而且他的脖子裡是奧運五福娃、左腋下紋著天安門、右腋下是奧運火炬,號稱「中國紋身第一人」。

而且這個劉明稱,自己在紋身後還遇到過很多讓他哭笑不得的事。「有一次在天安門廣場,被幾百名遊客圍起來,想走走不了,最後有人報警才解了圍;還有一次在夜市上,一個十來歲的女孩猛回頭,看見我當時就嚇哭了。」除了這個還有更尷尬的事情,在他去更換身份證的時候,因為他的臉看不出真實面目,民警要求把它們洗掉之後再辦理。「我要把紋身帶一輩子,尤其是這些奧運圖,我跟民警說『臉部被毀容的人也得辦身份證,你就把我和他們算一類性質的了』。商量了幾次,民警才同意給辦。」

最後他的家庭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的煩惱,由於自己的紋身,特別是面部紋身,竟遭到家人的反對,連老婆也拒絕跟他見面,更不跟他接觸。自從紋身後,已有十年沒有回家過年。

他對紋身的執著確實無人能及,這應該是執念吧,抑或是個人信仰。不過,我還是比較同情這位「中國紋身第一人「的,這也太太太太慘了吧。如果是你們的話,你們願意在你們的身上全都紋身嗎?你們是怎麼看待紋身這件事的呢?中國紋身第一人,曾嚇哭小女孩,老婆拒見面,身份證還難換!

相關焦點

  • 中國紋身第一人:曾嚇哭小女孩,身份證難換,父母也不願再見他
    此後有關紋身的記載,就是古代刑法中的黥刑,再後來,紋身的發展逐漸日常化,譬如我們熟知的嶽飛刺字其實也是一種紋身行為,名著《水滸傳》中的魯智深、史進與燕青也都有紋身,所以紋身的出現與發展其實是很早的。 而紋身也代表著許多含義,不同地區的紋身文化也不一樣,在國外乃至非洲等地都有關於紋身的文化,甚至發展到後期,還出現了部落風格、寫實風格等紋身風格,其實如果我們把紋身看作一種特別的文化現象,人們對紋身的偏見或許就沒那麼強烈了。
  • 中國紋身第一人:曾嚇哭小女孩,父母不願相認,他追求的是藝術嗎
    對於紋身不同的人有著完全不同的看法,對於喜歡紋身的人來說,紋身能彰顯自己的個性,而且顯得很時髦很文藝,甚至將紋身當作藝術來看待。而對於不喜歡紋身的人來說,紋身甚至罪惡相關聯的,《孝經》云:「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可以看出在中國傳統觀念上也是比較排斥紋身的。
  • 中國紋身第一人:身份證難換,曾上街嚇哭小女孩,現在遭到報應
    在我國也有一個人的遭遇和瑞克非常相似,他也在全身上下紋滿了紋身,被稱為中國紋身第一人,但是十年之後這些文身也帶給了他極大的困擾。和瑞克為了追求藝術患上抑鬱症不同,紋身帶給他的困難主要是家人的不解以及生活上的不便利。
  • 他是中國紋身第一人,曾嚇哭小孩,父母和他斷絕關係,是藝術嗎?
    他是中國紋身第一人,曾嚇哭小孩,父母和他斷絕關係,是藝術嗎?紋身, 對於現在的人來說,這是再熟悉不過了吧。其實就是指用帶墨的針刺入皮膚底層而在皮膚上製造一些圖案或字眼出來的人體藝術表現形式,以視吉祥、崇拜。
  • 中國紋身第一人:父母不願意認他,身份證也難換
    紋身文化在中國的部分人群中比較流行。一些為了彰顯個性的人往往會弄個紋身來顯示自己與普通人不同。其實紋身在中國古代就由來已久了。2000多年前,江浙地方就出現了紋身的現象。到了宋代之時,紋身更成了一種流行的習俗。
  • 中國紋身第一人:父母不願意認他,身份證也難換
    2020-08-30 04:05:09 來源: 民族變換的腳步 舉報   紋身文化在中國的部分人群中比較流行
  • 中國紋身第一人劉新民:曾嚇哭小女孩,是博人眼球還是追求藝術?
    直到先秦時期,出現了一種名為「黥刑」的酷刑,即在犯人臉上刺字,從此以後,中國歷史中的紋身與「惡、罪犯」等掛鈎,並且流傳至今。故而在大多數中國人的眼裡,紋身並不是一件「好事情」。 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全身共有200多處紋身,面積達到全身皮膚的90%,被譽為「中國紋身第一人」,他的家人無法接受他的選擇,幾十年來不願和他見面相認,如今他過得怎樣?
  • 中國紋身第一人:父母不願見他,曾上街嚇哭小女孩,現在遭到報應
    在我國也有一個人的遭遇和瑞克非常相似,他也在全身上下紋滿了紋身,被稱為中國紋身第一人,但是十年之後這些文身也帶給了他極大的困擾。和瑞克為了追求藝術患上抑鬱症不同,紋身帶給他的困難主要是家人的不解以及生活上的不便利。
  • 中國紋身第一人,曾嚇哭小孩,被父母趕出門,是追求藝術還是炒作
    其實在外國的流行文化中,人們對於紋身的接納程度更加的高,對於中國來說,人們對於紋身的看法,更多的還是保留一種偏見。 在國內也有一個像格內斯特的人,他的名字叫做劉新民,他的身上也有著許多的紋身,從遠處看,整個身上全部都是紋身的圖案,有的人甚至把他看成中國紋身第一人。
  • 中國紋身第一人:父母不願見他,曾嚇哭小女孩,12年後遭到報應
    ,並且還需要很強的技術型。  而一些三觀還未完全成型的小孩兒,亦或者是暴力崇拜者也緊隨其後。因此紋身藝術在中國流行的開始,就是從那些盲流子開始的,漸漸的轉移到藝術愛好者的身上。比如「中國紋身第一人」劉新民,接觸紋身的開始就是如此。
  • 中國紋身第一人:父母不願認他,曾嚇哭小女孩,他是為追求藝術嗎
    在上世紀,中國的傳統受到新時代文化的猛烈衝擊過後,人們的很多觀念都有了改變,但有些文化差異卻是傳統中國人遲遲無法接受的,「紋身」就屬於其中一種。在西歐文化中,紋身只是個人對於美好的追求,選擇是否紋身是自己的事情。
  • 中國紋身第一人:父母不願認他,曾嚇哭小女孩,他是為追求藝術嗎
    在上世紀,中國的傳統受到新時代文化的猛烈衝擊過後,人們的很多觀念都有了改變,但有些文化差異卻是傳統中國人遲遲無法接受的,「紋身」就屬於其中一種。在西歐文化中,紋身只是個人對於美好的追求,選擇是否紋身是自己的事情。 歐美人從不避諱亮出自己的紋身,向他人訴說自己的故事。
  • 中國紋身第一人劉新民:嚇哭小女孩,父母不認他,這就是藝術?
    在古人看來,紋身被當作「不孝」的一種表現,這既是對父母的不尊重,也是受人唾棄的行為。話雖如此,但是到了宋朝,紋身的意義又不一樣了。眾所周知,愛國名將嶽飛就曾在背上刻下了「盡忠報國」4個大字,這是他用來時時激勵、提醒自己的。還有,《水滸傳》中的史進、燕青、魯智深等人,也曾是紋身的忠實愛好者,他們的行為也說明了紋身在社會中地位的改變。
  • 2008年,那個把奧運標誌紋在身上的中國紋身第一人,他後悔了嗎?
    在中國古代典籍中,就曾出現紋身、鏤身、扎青、點青、雕青等文字,其他還有用刺青來作警示的例子如嶽母刺字的故事,並且紋身一詞在文言文中被稱為『涅』。劉新民出生在中國河南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在他小的時候,因為家庭的條件不好,便在上完小學之後,早早的輟了學,早一些的時候,他呆在家裡幫助父母幹一些簡單的農活,之後大概在他十幾歲的時候便早早地進入社會,出去打工了。
  • 2008年,那個把奧運標誌紋在身上的中國紋身第一人,他後悔了嗎?
    在中國古代典籍中,就曾出現紋身、鏤身、扎青、點青、雕青等文字,其他還有用刺青來作警示的例子如嶽母刺字的故事,並且紋身一詞在文言文中被稱為『涅』。但是紋身也漸漸的演變為一種個人裝飾,雖然刑罰給紋身帶來了不少的負面印象,但是,在許多的文化風俗當中,紋身也能作為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
  • 中國紋身第一人:上街嚇哭小女孩,父母不願見他,10年後報應來了
    很多人說,紋身是自由與個性的表達方式,在這個追求另類的時代,紋身作為美麗、神秘、性感和魅力的象徵,是凸顯個人信仰的最佳表現方式之一。不過,世界上關於美醜卻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在不同人眼中,美醜的定義也是不同的。就像被稱為「中國紋身第一人」的劉新民一樣,他對紋身的追求,已然達到了一個痴狂的境界。
  • 中國紋身第一人:上街嚇哭小女孩,父母不願見他,10年後報應來了
    很多人說,紋身是自由與個性的表達方式,在這個追求另類的時代,紋身作為美麗、神秘、性感和魅力的象徵,是凸顯個人信仰的最佳表現方式之一。不過,世界上關於美醜卻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在不同人眼中,美醜的定義也是不同的。就像被稱為「中國紋身第一人」的劉新民一樣,他對紋身的追求,已然達到了一個痴狂的境界。
  • 身上有紋身的小地痞,為什麼被稱作華夏紋身第1人?
    格內斯特在2018年的時間,在本人的家中尋短見了,人們對待他的死因非常的納悶,有人認為他是因為承擔不了他人異常的目光,產生了情緒病症,也有的人認為是,他在小時間就患得了嚴重的病症,所以不能忍受病痛,而選用自我擺脫。
  • 郎朗老婆吉娜穿搭時尚好看,還不是身材好,換個人試試分分鐘醜哭
    可能衣品在顏值和身材面前真的不是特別重要,不行換個人試試,分分鐘醜哭。旗袍將女性的美感凸顯出來,具有中國古典美,淡紫色的長款旗袍溫婉優雅,吉娜可真是個寶藏女孩呀。一襲古典知性旗袍分外顯身材,前凸後翹的S型曲線很有料。
  • 中國紋身是如何發展而來的?為何國人會對紋身女孩抱偏見?
    每到夏天,我們經常會看見一些青年男女露出自己的紋身。對於90、00後的人來說,會覺得這些人好酷、好潮流。但對於一些上了年紀的人,尤其是父母那一輩的人來說,會覺得這些人不正經。更有一些男人,看到一個紋身的女孩,便會感覺她很好追,要麼就是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