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紋身第一人:父母不願認他,曾嚇哭小女孩,他是為追求藝術嗎

2020-12-11 騰訊網

在上世紀,中國的傳統受到新時代文化的猛烈衝擊過後,人們的很多觀念都有了改變,但有些文化差異卻是傳統中國人遲遲無法接受的,「紋身」就屬於其中一種。在西歐文化中,紋身只是個人對於美好的追求,選擇是否紋身是自己的事情。

歐美人從不避諱亮出自己的紋身,向他人訴說自己的故事。有人喜歡在身上紋上自己喜歡的人的名字,也有人紋一些美麗的圖案或者花紋。但若在中國,紋身就被視為異端行為,直到現在很多年輕人都不能接受。

事實上,中國人紋身的歷史由來已久,一開始人們也是對其非常包容的,在身上紋上也是圖騰文化的一種,代表了自己的信仰,和對某種事物的仰望和崇拜。慢慢的,紋身就開始變成流行的個人的裝飾。中國的紋身文化之所以會惡劣化,還是因為從秦朝開始,秦始皇下令在犯人的臉上刺字,又叫黥刑。

黥刑這種刑罰被發明出來之後,就延續了2000多年,直到清朝都還在使用。因為被面部刺字的大多都是一些罪大惡極的人,而且一旦被刺字,這種羞辱就會伴隨犯人一生,幾乎是再也沒有改過自新的機會,有些人就會變本加厲的變壞。

所以百姓們一旦看到黥刑的犯人會自然而然地躲遠,紋身的文化中美好的那一面也就逐漸消失了。南宋時期,嶽飛的母親給嶽飛的背上刺了「盡忠報國」四個字也是屬於特殊情況,接受母親的刺字,是為了凸顯嶽飛忠孝。

但若是自己給自己紋身,那是不能被普通百姓容忍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可是中國根深蒂固的思想了。中國就有這麼一號人物,給自己紋身,結果父母不願相認。劉新民是土生土長的河南人,小時家境不好,劉新民上完小學便早早輟學了。

一開始劉新民幫著父母幹農活,但是也夢想著到大城市裡闖一闖。於是16歲時,劉新民便跟著鄉親們一起出去打工。但是劉新民沒什麼文化,工作沒找到,便跟著一幫流氓地痞混日子。那幫流氓地痞的身上都紋身,看上去威武霸氣。

李新民心裡羨慕,便也自己攢了錢,給自己的手臂上紋了一條龍,瞬間覺得自己也能當上老大哥。但是劉新民回家之後,家人們把他斥責了一番,村裡人看到他也是指指點點。劉新民生氣了,思想還不成熟的他選擇了叛逆。

他養成了只要有錢就攢著去紋身的習慣,從手腳到身體,再到脖子上全都紋滿紋身。父母憤怒地把他趕出家門,不願意再認他這個兒子。劉新民並沒有放棄自己的「興趣」,剛好2008年奧運會來到。劉新民就跑去紋了在臉上紋了奧運會的圖標。

額頭正中是奧運五環,脖子上是五個福娃,頭部左右還紋了長城。劉新民覺得特別驕傲,經常跑出去炫耀和宣傳自己的奧運紋身,所以在奧運期間他還成了大新聞,人們稱他是「愛國人士」、「奧運志願者」。

劉新民他全身上上下下有200多處紋身,面積覆蓋了全身皮膚的90%,由此被稱為是「中國紋身第一人」。紋身也給他造成了不少麻煩,別人都把他當成混混看待,他找不到正經工作,換身份證也非常困難。現在,50歲的劉新民已經有10多年沒有回過家鄉了,雖然紋身給他帶來了很多困擾,但是當他談起奧運期間的那段往事,依然十分滿足。

相關焦點

  • 中國紋身第一人:曾嚇哭小女孩,父母不願相認,他追求的是藝術嗎
    對於紋身不同的人有著完全不同的看法,對於喜歡紋身的人來說,紋身能彰顯自己的個性,而且顯得很時髦很文藝,甚至將紋身當作藝術來看待。而對於不喜歡紋身的人來說,紋身甚至罪惡相關聯的,《孝經》云:「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可以看出在中國傳統觀念上也是比較排斥紋身的。
  • 中國紋身第一人:父母不願認他,曾嚇哭小女孩,他是為追求藝術嗎
    在上世紀,中國的傳統受到新時代文化的猛烈衝擊過後,人們的很多觀念都有了改變,但有些文化差異卻是傳統中國人遲遲無法接受的,「紋身」就屬於其中一種。在西歐文化中,紋身只是個人對於美好的追求,選擇是否紋身是自己的事情。
  • 他是中國紋身第一人,曾嚇哭小孩,父母和他斷絕關係,是藝術嗎?
    他是中國紋身第一人,曾嚇哭小孩,父母和他斷絕關係,是藝術嗎?紋身, 對於現在的人來說,這是再熟悉不過了吧。其實就是指用帶墨的針刺入皮膚底層而在皮膚上製造一些圖案或字眼出來的人體藝術表現形式,以視吉祥、崇拜。
  • 中國紋身第一人:曾嚇哭小女孩,身份證難換,父母也不願再見他
    然而提起紋身,大家對紋身的刻板印象或許就是電影中黑幫老大 的形象,一般電影中的黑幫老大都有紋身,左青龍右白虎之類的,看上去就很可怕,其實紋身在某種情況下也是有震懾作用的。 人類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往往一個深刻的形象就能影響人,有一位紋身的兄弟就是因為見到了黑幫老大身上的紋身,於是便深深愛上了紋身這項藝術,並且一發不可收拾,他就是中國紋身第一人:劉新民。
  • 中國紋身第一人,曾嚇哭小孩,被父母趕出門,是追求藝術還是炒作
    其實在外國的流行文化中,人們對於紋身的接納程度更加的高,對於中國來說,人們對於紋身的看法,更多的還是保留一種偏見。 在國內也有一個像格內斯特的人,他的名字叫做劉新民,他的身上也有著許多的紋身,從遠處看,整個身上全部都是紋身的圖案,有的人甚至把他看成中國紋身第一人。
  • 中國紋身第一人:父母不願見他,曾上街嚇哭小女孩,現在遭到報應
    可是在成名之後不就瑞克就自殺了,根據瑞克生前好友劉易斯的敘述,瑞克越來越懷疑自己在藝術上的成就,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 在我國也有一個人的遭遇和瑞克非常相似,他也在全身上下紋滿了紋身,被稱為中國紋身第一人,但是十年之後這些文身也帶給了他極大的困擾。和瑞克為了追求藝術患上抑鬱症不同,紋身帶給他的困難主要是家人的不解以及生活上的不便利。
  • 中國紋身第一人,曾嚇哭小女孩,老婆拒見面,身份證還難換
    紋身在世界上的發展,歷史悠久。最初人們紋身是出於圖騰崇拜,美化自己的同時,還可以嚇唬敵人,可謂一舉三得!紋身流傳到現在,被冠於紋身藝術之美稱!現在世界各地都有不少的紋身愛好者。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中國紋身第一人。
  • 中國紋身第一人劉新民:嚇哭小女孩,父母不認他,這就是藝術?
    話雖如此,但是到了宋朝,紋身的意義又不一樣了。眾所周知,愛國名將嶽飛就曾在背上刻下了「盡忠報國」4個大字,這是他用來時時激勵、提醒自己的。還有,《水滸傳》中的史進、燕青、魯智深等人,也曾是紋身的忠實愛好者,他們的行為也說明了紋身在社會中地位的改變。
  • 中國紋身第一人:父母不願見他,曾嚇哭小女孩,12年後遭到報應
    又因其是文在人體的皮膚上的,當人不斷的變換姿勢之時,其突然也會隨著皮膚的變化而變化,看上去十分的生動,而這也是紋身的魅力所在。但在中國,最早的紋身可以追求到上千年前,那時候的紋身又叫做是「瓊刑」,為犯人專屬。
  • 中國紋身第一人劉新民:曾嚇哭小女孩,是博人眼球還是追求藝術?
    紋身(文身),是指用帶有墨的針刺入皮膚底層,從而在皮膚上製造一些圖案或字眼出來。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紋身屬於古老的人類藝術,早在3000多年前便已經出現,是由圖騰崇拜演變而來。
  • 中國紋身第一人:身份證難換,曾上街嚇哭小女孩,現在遭到報應
    可是在成名之後不就瑞克就自殺了,根據瑞克生前好友劉易斯的敘述,瑞克越來越懷疑自己在藝術上的成就,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 在我國也有一個人的遭遇和瑞克非常相似,他也在全身上下紋滿了紋身,被稱為中國紋身第一人,但是十年之後這些文身也帶給了他極大的困擾。和瑞克為了追求藝術患上抑鬱症不同,紋身帶給他的困難主要是家人的不解以及生活上的不便利。
  • 中國紋身第一人:父母不願意認他,身份證也難換
    紋身文化在中國的部分人群中比較流行。一些為了彰顯個性的人往往會弄個紋身來顯示自己與普通人不同。其實紋身在中國古代就由來已久了。2000多年前,江浙地方就出現了紋身的現象。到了宋代之時,紋身更成了一種流行的習俗。
  • 中國紋身第一人:父母不願意認他,身份證也難換
    一些為了彰顯個性的人往往會弄個紋身來顯示自己與普通人不同。其實紋身在中國古代就由來已久了。2000多年前,江浙地方就出現了紋身的現象。到了宋代之時,紋身更成了一種流行的習俗。  而現代社會第1個整紋身的人叫做劉新民,他對於這個的追求似乎達到了瘋狂的境界。劉新民出生於河南項城,家裡條件不好,因此沒怎麼上學。  他16歲時就與同鄉到了城裡工作。本來那時他只是想出外打工賺錢,但卻經不住地痞的誘惑,結果加入了黑幫。那個幫派的老大就弄了一身的「刺青」,劉新民看著非常羨慕,於是也就攢錢弄起來了紋身。
  • 中國紋身第一人:上街嚇哭小女孩,父母不願見他,10年後報應來了
    很多人說,紋身是自由與個性的表達方式,在這個追求另類的時代,紋身作為美麗、神秘、性感和魅力的象徵,是凸顯個人信仰的最佳表現方式之一。不過,世界上關於美醜卻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在不同人眼中,美醜的定義也是不同的。就像被稱為「中國紋身第一人」的劉新民一樣,他對紋身的追求,已然達到了一個痴狂的境界。
  • 中國紋身第一人:上街嚇哭小女孩,父母不願見他,10年後報應來了
    很多人說,紋身是自由與個性的表達方式,在這個追求另類的時代,紋身作為美麗、神秘、性感和魅力的象徵,是凸顯個人信仰的最佳表現方式之一。不過,世界上關於美醜卻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在不同人眼中,美醜的定義也是不同的。就像被稱為「中國紋身第一人」的劉新民一樣,他對紋身的追求,已然達到了一個痴狂的境界。
  • 2008年,那個把奧運標誌紋在身上的中國紋身第一人,他後悔了嗎?
    在中國古代典籍中,就曾出現紋身、鏤身、扎青、點青、雕青等文字,其他還有用刺青來作警示的例子如嶽母刺字的故事,並且紋身一詞在文言文中被稱為『涅』。劉新民出生在中國河南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在他小的時候,因為家庭的條件不好,便在上完小學之後,早早的輟了學,早一些的時候,他呆在家裡幫助父母幹一些簡單的農活,之後大概在他十幾歲的時候便早早地進入社會,出去打工了。
  • 2008年,那個把奧運標誌紋在身上的中國紋身第一人,他後悔了嗎?
    在中國古代典籍中,就曾出現紋身、鏤身、扎青、點青、雕青等文字,其他還有用刺青來作警示的例子如嶽母刺字的故事,並且紋身一詞在文言文中被稱為『涅』。但是紋身也漸漸的演變為一種個人裝飾,雖然刑罰給紋身帶來了不少的負面印象,但是,在許多的文化風俗當中,紋身也能作為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
  • 他對紋身藝術情有獨鍾,200種昆蟲圖案覆蓋身體,父母都認不出
    他對紋身藝術情有獨鍾,200種昆蟲圖案覆蓋身體,父母都認不出前言:如今時代在變化,在我們生活之中有著各種各樣的事情會發生,我們更是能接受一些老祖宗無法接受的事情每個人對紋身這件事,都是有著不同的理解方式的,有的人當成是潮流,有的人當成是藝術。對於那些不喜歡紋身的人來講,這就是一種罪惡的行為,但是對於喜歡它的人來講,紋身圖案越多,就說明自己越是有著藝術價值存在。中國的國內首個紋身的人就是劉新民,他是一位刺青愛好者,他的身上被200種昆蟲圖案覆蓋,面積達到了90%。
  • 身上有紋身的小地痞,為什麼被稱作華夏紋身第1人?
    現現在,人們對待紋身也有著分別的看法,已改變了,原先對待紋身的成見,例如,紋紋身的必定是暴徒。現在,人們也開始逐漸承擔紋身這1文化,改變了對人生的看法,也認同紋身是1種藝術和時尚。格內斯特在2018年的時間,在本人的家中尋短見了,人們對待他的死因非常的納悶,有人認為他是因為承擔不了他人異常的目光,產生了情緒病症,也有的人認為是,他在小時間就患得了嚴重的病症,所以不能忍受病痛,而選用自我擺脫。
  • 他將自己紋成一具「骷髏」,走紅後卻選擇自殺,他追求的是藝術嗎
    《孝經》云:「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這句話正表現出中國人的傳統意識,因此這個社會對於紋身始終有種與罪惡相關聯的偏見。不僅在中國,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在傳統意識中對「紋身」的人都不會有太好的印象,那麼「紋身」對於紋身者本人來說又意味著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