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紋身第一人:父母不願見他,曾嚇哭小女孩,12年後遭到報應

2021-01-13 網易

2021-01-10 07:05:02 來源: 讀詩寫文W

舉報

  紋身是一種十分個性的醫術,並且還需要很強的技術型。優秀的紋身師創造出來的的紋身其視覺衝擊力以及震撼力是其他任何一種藝術形式都無法表現出來的。甚至它已經變成了一種時代的潮流。

  

  又因其是文在人體的皮膚上的,當人不斷的變換姿勢之時,其突然也會隨著皮膚的變化而變化,看上去十分的生動,而這也是紋身的魅力所在。但在中國,最早的紋身可以追求到上千年前,那時候的紋身又叫做是「瓊刑」,為犯人專屬。

  而正是因為這樣的文化背景,在中國紋身一向被當做是罪惡的體現。甚至是蠻夷的象徵,一旦提起紋身就總是一副不屑以及鄙夷的模樣。但同樣的,一些黑惡勢力者也會將某種特定的紋身驕傲的當成自己的象徵。

  

  而一些三觀還未完全成型的小孩兒,亦或者是暴力崇拜者也緊隨其後。因此紋身藝術在中國流行的開始,就是從那些盲流子開始的,漸漸的轉移到藝術愛好者的身上。比如「中國紋身第一人」劉新民,接觸紋身的開始就是如此。

  劉新民出生在河南項城,小時候就十分的嚮往大城市的生活。所以等16歲,他就跟著老鄉去了城裡打工。本想著是掙點錢就可以回家了,但卻被大城市的繁華所吸引,在城市中成了一個盲流子。

  

  他加進了一個所謂的「幫派」之中,實際上就是盲流子的聚集地。而「幫派」中的老大,就有一身滿背刺青,其他的人員也大大小小有著或花臂,或小圖的刺青。劉新民看著十分的羨慕,於是自己也去弄了紋身。

  但幫派中的紋身是為了耍酷,劉新民卻仿佛真的紋身上了癮。長大成熟之後,他離開了幫派,可紋身這件事情他卻一直沒有停止過。一有錢他就去紋身了。漸漸的,身上遍布了紋身。

  

  但每年回家,他家中的父母都十分厭惡他身上的紋身,畢竟在老一輩的心中紋身是敗壞家風的。劉新民也不在意,依舊我行我素。在2007年國家號召全民迎接奧運的時候劉新民還火了一把,因為他往自己的臉上紋了個五環,在身上紋了個福娃。

  這時候的劉新民全身的紋身覆蓋率已經達到了90%的驚人程度,就連臉上也紋滿了紋身。在接受媒體採訪之時,劉新民很是確定的說自己絕不會後悔。但有一次在太原的機頭,,一個10歲的小女孩被他嚇哭了之後,他的表情有些失落。

  

  現在的劉新民已經52歲了,自2008年將自己的臉上都紋滿了紋身已經過去了十年。他的父母一直都還未原諒他,他的報應似乎也來了。因為臉部紋身過多,被民警定義為臉部照片不具備識別度。

  劉新民每一次更換過期的身份證,都需要花費很大的努力。現在他的出行也受到了阻礙,因為高鐵輕軌火車等都需要人臉識別了。還有許多需要人臉識別的地方,他也無法一次順利的通過,不知道當時紋身的時候,他有沒有想過這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中國紋身第一人:父母不願見他,曾上街嚇哭小女孩,現在遭到報應
    2018年加拿大的一名知名男模特瑞克格雷斯特被人發現在自己的公寓中自殺身亡。瑞克除了是加拿大知名的模特之外,他還是一名吉尼斯紀錄的保持者:瑞克全身有139個人骨狀文身,是全世界人骨文身最多的人。很多人都說瑞克把自己搗鼓成了一個活體骷髏,但是瑞克並不在意別人的看法,他認為自己的身體就是世界上絕美的藝術品。
  • 中國紋身第一人:曾嚇哭小女孩,父母不願相認,他追求的是藝術嗎
    對於紋身不同的人有著完全不同的看法,對於喜歡紋身的人來說,紋身能彰顯自己的個性,而且顯得很時髦很文藝,甚至將紋身當作藝術來看待。而對於不喜歡紋身的人來說,紋身甚至罪惡相關聯的,《孝經》云:「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可以看出在中國傳統觀念上也是比較排斥紋身的。
  • 中國紋身第一人:曾嚇哭小女孩,身份證難換,父母也不願再見他
    然而提起紋身,大家對紋身的刻板印象或許就是電影中黑幫老大 的形象,一般電影中的黑幫老大都有紋身,左青龍右白虎之類的,看上去就很可怕,其實紋身在某種情況下也是有震懾作用的。 人類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往往一個深刻的形象就能影響人,有一位紋身的兄弟就是因為見到了黑幫老大身上的紋身,於是便深深愛上了紋身這項藝術,並且一發不可收拾,他就是中國紋身第一人:劉新民。
  • 中國紋身第一人:身份證難換,曾上街嚇哭小女孩,現在遭到報應
    2018年加拿大的一名知名男模特瑞克格雷斯特被人發現在自己的公寓中自殺身亡。瑞克除了是加拿大知名的模特之外,他還是一名吉尼斯紀錄的保持者:瑞克全身有139個人骨狀文身,是全世界人骨文身最多的人。很多人都說瑞克把自己搗鼓成了一個活體骷髏,但是瑞克並不在意別人的看法,他認為自己的身體就是世界上絕美的藝術品。
  • 中國紋身第一人,曾嚇哭小女孩,老婆拒見面,身份證還難換
    紋身在世界上的發展,歷史悠久。最初人們紋身是出於圖騰崇拜,美化自己的同時,還可以嚇唬敵人,可謂一舉三得!紋身流傳到現在,被冠於紋身藝術之美稱!現在世界各地都有不少的紋身愛好者。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中國紋身第一人。
  • 他是中國紋身第一人,曾嚇哭小孩,父母和他斷絕關係,是藝術嗎?
    他是中國紋身第一人,曾嚇哭小孩,父母和他斷絕關係,是藝術嗎?紋身, 對於現在的人來說,這是再熟悉不過了吧。其實就是指用帶墨的針刺入皮膚底層而在皮膚上製造一些圖案或字眼出來的人體藝術表現形式,以視吉祥、崇拜。
  • 中國紋身第一人:上街嚇哭小女孩,父母不願見他,10年後報應來了
    很多人說,紋身是自由與個性的表達方式,在這個追求另類的時代,紋身作為美麗、神秘、性感和魅力的象徵,是凸顯個人信仰的最佳表現方式之一。不過,世界上關於美醜卻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在不同人眼中,美醜的定義也是不同的。就像被稱為「中國紋身第一人」的劉新民一樣,他對紋身的追求,已然達到了一個痴狂的境界。
  • 中國紋身第一人:上街嚇哭小女孩,父母不願見他,10年後報應來了
    很多人說,紋身是自由與個性的表達方式,在這個追求另類的時代,紋身作為美麗、神秘、性感和魅力的象徵,是凸顯個人信仰的最佳表現方式之一。不過,世界上關於美醜卻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在不同人眼中,美醜的定義也是不同的。就像被稱為「中國紋身第一人」的劉新民一樣,他對紋身的追求,已然達到了一個痴狂的境界。
  • 中國紋身第一人:父母不願認他,曾嚇哭小女孩,他是為追求藝術嗎
    但若是自己給自己紋身,那是不能被普通百姓容忍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可是中國根深蒂固的思想了。中國就有這麼一號人物,給自己紋身,結果父母不願相認。劉新民是土生土長的河南人,小時家境不好,劉新民上完小學便早早輟學了。
  • 中國紋身第一人:父母不願認他,曾嚇哭小女孩,他是為追求藝術嗎
    但若在中國,紋身就被視為異端行為,直到現在很多年輕人都不能接受。 但若是自己給自己紋身,那是不能被普通百姓容忍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可是中國根深蒂固的思想了。中國就有這麼一號人物,給自己紋身,結果父母不願相認。劉新民是土生土長的河南人,小時家境不好,劉新民上完小學便早早輟學了。
  • 中國紋身第一人劉新民:嚇哭小女孩,父母不認他,這就是藝術?
    話雖如此,但是到了宋朝,紋身的意義又不一樣了。眾所周知,愛國名將嶽飛就曾在背上刻下了「盡忠報國」4個大字,這是他用來時時激勵、提醒自己的。還有,《水滸傳》中的史進、燕青、魯智深等人,也曾是紋身的忠實愛好者,他們的行為也說明了紋身在社會中地位的改變。
  • 中國紋身第一人,曾嚇哭小孩,被父母趕出門,是追求藝術還是炒作
    其實在外國的流行文化中,人們對於紋身的接納程度更加的高,對於中國來說,人們對於紋身的看法,更多的還是保留一種偏見。 在國內也有一個像格內斯特的人,他的名字叫做劉新民,他的身上也有著許多的紋身,從遠處看,整個身上全部都是紋身的圖案,有的人甚至把他看成中國紋身第一人。
  • 中國紋身第一人劉新民:曾嚇哭小女孩,是博人眼球還是追求藝術?
    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全身共有200多處紋身,面積達到全身皮膚的90%,被譽為「中國紋身第一人」,他的家人無法接受他的選擇,幾十年來不願和他見面相認,如今他過得怎樣?
  • 中國紋身第一人:父母不願意認他,身份證也難換
    紋身文化在中國的部分人群中比較流行。一些為了彰顯個性的人往往會弄個紋身來顯示自己與普通人不同。其實紋身在中國古代就由來已久了。2000多年前,江浙地方就出現了紋身的現象。到了宋代之時,紋身更成了一種流行的習俗。
  • 中國紋身第一人:父母不願意認他,身份證也難換
    而現代社會第1個整紋身的人叫做劉新民,他對於這個的追求似乎達到了瘋狂的境界。劉新民出生於河南項城,家裡條件不好,因此沒怎麼上學。  他16歲時就與同鄉到了城裡工作。本來那時他只是想出外打工賺錢,但卻經不住地痞的誘惑,結果加入了黑幫。那個幫派的老大就弄了一身的「刺青」,劉新民看著非常羨慕,於是也就攢錢弄起來了紋身。
  • 2008年,那個把奧運標誌紋在身上的中國紋身第一人,他後悔了嗎?
    初識紋身在中國的傳統文化意識和風俗中,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這被認為是『孝』的體現。在中國古代典籍中,就曾出現紋身、鏤身、扎青、點青、雕青等文字,其他還有用刺青來作警示的例子如嶽母刺字的故事,並且紋身一詞在文言文中被稱為『涅』。
  • 2008年,那個把奧運標誌紋在身上的中國紋身第一人,他後悔了嗎?
    在中國古代典籍中,就曾出現紋身、鏤身、扎青、點青、雕青等文字,其他還有用刺青來作警示的例子如嶽母刺字的故事,並且紋身一詞在文言文中被稱為『涅』。但是紋身也漸漸的演變為一種個人裝飾,雖然刑罰給紋身帶來了不少的負面印象,但是,在許多的文化風俗當中,紋身也能作為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
  • 美軍放棄修理失火戰艦,關鍵零件被國內廠家卡脖子,俄稱遭到報應
    海軍區域維護中心指揮官、水面艦艇維護和現代化主管、海軍少將埃裡克曾表示,由於火災和持續數天的滅火行動,這艘兩棲攻擊艦約有百分之六十的區域被燒毀,必須重建或更換。此後,針對好人理察號,美國海軍主要考慮了三種方案,第一種是修復好人理察號,恢復原來的兩棲攻擊艦配置,繼續為海軍陸戰隊服役;第二種是將其改建為其他艦,如補給艦、潛艇支援船或醫院船;第三種則是將其退役並拆解。
  • 中國紋身是如何發展而來的?為何國人會對紋身女孩抱偏見?
    每到夏天,我們經常會看見一些青年男女露出自己的紋身。對於90、00後的人來說,會覺得這些人好酷、好潮流。但對於一些上了年紀的人,尤其是父母那一輩的人來說,會覺得這些人不正經。更有一些男人,看到一個紋身的女孩,便會感覺她很好追,要麼就是有故事。
  • 他對紋身藝術情有獨鍾,200種昆蟲圖案覆蓋身體,父母都認不出
    每個人對紋身這件事,都是有著不同的理解方式的,有的人當成是潮流,有的人當成是藝術。對於那些不喜歡紋身的人來講,這就是一種罪惡的行為,但是對於喜歡它的人來講,紋身圖案越多,就說明自己越是有著藝術價值存在。中國的國內首個紋身的人就是劉新民,他是一位刺青愛好者,他的身上被200種昆蟲圖案覆蓋,面積達到了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