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醫生,也做過患者,康復後,他總結了幾個關鍵詞

2020-12-23 中國青年網

  1月15日,武漢協和東西湖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袁海濤發現自己被感染了。從感染到隔離,從危重到轉院再到逐漸康復,在20多天的住院治療期間,他都經歷了什麼?又是如何康復的?

  1

  轉運重症病人後高燒39℃

  1月14日,袁海濤接診了一個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第二天晚上七八點鐘,吃完飯後,他感覺肌肉酸痛,晚上就燒到了39℃。

  轉天他到醫院做了CT,上面有陰影,袁海濤感覺自己中招了,「然後馬上又去查了血,血液裡面淋巴細胞也低,白細胞也低,基本上都符合新冠肺炎。」

  2

  如果再惡化下去,做好了插管準備

  袁海濤說,根據一些經驗來看,新冠肺炎如果熬過兩周左右,情況基本上會有所改善,但他感染十幾天後,情況卻越來越重,他開始有點焦慮。

  袁海濤: 只能自己悶著頭,想想有什麼其他好招。當時我轉院的時候,應該是第四版的指南出來,一到四版的藥我基本上都用了,也沒見好。

  之後幾次的CT檢查結果顯示,剛開始的一小片陰影,又變成幾小片,之後幾小片融合,融合以後又看到實變,一回比一回嚴重。

  袁海濤: 真正擔心,是到呼吸有些困難、說話時喘息的時候。我就覺得如果再惡化下去,可能就要面臨著插管的境地了。

  3

  積極配合醫生治療

  袁海濤表示,醫治他這種病人很簡單,因為他的依從性好,醫生定下來的事,他百分之百地服從。

  袁海濤: 然後有一些事,可能他沒叫我做的我也會去做,自己去做俯臥位通氣。俯臥位通氣就是趴著通氣,我已經很悶了,還要趴過來,為什麼呢,因為肺實際上都得靠背部的背段下葉。那些實變的地方,要把一些水分、痰液等排出來,趴的時候因為重力作用容易出來。趴著呼氣,有助於背部病變好轉。

  像這樣的俯臥位通氣,一般需要做12到16個小時以上,但當時的袁海濤根本堅持不了那麼久,「正常人趴著睡覺都不舒服,何況我當時呼吸也不是太好,很悶。」但只要不輸液,袁海濤會堅持做兩三個小時。

  4

  關鍵詞:信心、信任、配合

  作為治療新冠肺炎的醫生,同時也做過患者,袁海濤感觸頗深。

  他覺得患者第一要有信心 ,如果自己先繳械了,或者沒心情,那麼免疫力也會下降,「很多時候醫生是幫助你維持各方面,還是要靠你的免疫力去消滅病毒。」

  第二,要信任主治醫生 ,「醫生肯定是希望你好。」

  第三,要配合。 袁海濤在住院時,他旁邊有一個年輕的患者,但病情比他重。醫生給他用面罩式無創呼吸機,但這位患者覺得悶,一有不舒服就摘下來。兩三天以後,患者覺得無創呼吸機不行,醫生就給他插了管。「如果說他那時候能夠扛一下,能夠用無創的事情解決了,不到插管那一步。」

  5

  「爭取跑個全馬」

  經過這一遭,袁海濤也體會到了病人的不易,「在身體難受的時候,患者會很容易焦躁。」

  袁海濤: 有時候要換位思考,你想想你如果是一個病人,或者是病人家屬,你會怎麼樣?能夠相互換位思考一下,其實有很多矛盾更容易解決。

  對於自己今後身體的恢復,袁海濤也非常有信心。他之前跑過半程馬拉松,之後還會繼續參與,「我覺得沒問題,慢慢來,將來我還要跑半馬的,爭取看能不能跑個全馬。

相關焦點

  • 精神病患者,如何判斷其康復情況,醫生也看這4方面
    而大部分患者是通過服用藥物和心理疏導來治療的,在治療期間,家人應該隨時關注患者的健康恢復情況,那麼如何判斷患者的康復情況呢?從這幾個方面來看,或許對大家有所幫助。1.觀察面部表情精神病患者治療過程中,家人應該更細微的觀察患者的病情,面部表情是最直觀的。
  • 高級康復治療師,不如初級醫生,中國康復醫學二十年之怪現狀
    在後來的經驗總結中,何成奇無不惋惜地談到,汶川地震5月後,康復治療才開始介入,錯失了傷員的康復良機。 大多數斷骨可以在3個月後恢復,但因骨傷臥床不動而導致的關節粘連僵硬, 如果缺乏專業康復訓練,很可能令患者就此成為殘疾。決定成敗的關鍵在於早期康復的介入程度和時間,介入越早越能有效減輕傷殘程度和防止併發症。
  • 讓患者的康復夢想照進現實
    「耳鼻喉科和骨科幾個患者的手法康復幾個都是下午做,從記事板上註明一下」。「昨天預約過來做艾灸的打電話說是4點鐘到,小金記得給患者安排好床位」。這位一上班就一邊拿著白板筆在記事板上寫寫劃劃,一邊布置工作任務的就是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的主任孫霞。
  • 康復患者報平安道賀:千言萬語彙一句,謝謝恩人救過我
    得知曾逆行戰疫,特別是救治過自己的醫生將獲表彰,武漢的一些康復患者紛紛通過微信等方式祝賀,並道謝報平安,「千言萬語彙成一句話,謝謝恩人救過我。」「無論作為患者還是醫生,治病救人就是使命。」作為一名新冠肺炎康復患者和白袍醫生,左東波認為唯有努力救治患者,才不枉援鄂醫療隊和本地醫護人員給他的二次生命。2020年1月9日,左東波入住協和東西湖人民醫院。16日,因病情再次加重,轉到金銀潭醫院重症病房。「當時人出現呼吸衰竭,已經不行了。」
  • 英美院士、康復醫學教授Andy Hsu:我一天只看4名患者,康復關鍵要...
    但Andy表示,目前無論中國還是外國的大部分醫生,在做診斷時仍比較追求器質性病變,很多時候當患者有長期疼痛去看醫生時,他們通常會讓患者照片子,當沒有發現有任何器質性問題時,就會把症狀歸結於患者的心理問題,乃至建議患者去看精神科大夫。 但Andy卻更關注病人的生理異常。他說:「我在治療時會更關注患者的血液報告,從中發現患者的生理改變。
  • 康復醫生建了個群,還不約而同地做了一件事...
    在湖北武漢市第四醫院,有一個「COVID-19熱血群」,群裡的醫生是白衣天使,也是新冠肺炎康復者,在康復出院後,他們主動捐獻自己帶有抗體的血漿,換一種方式,繼續救死扶傷。護士: 您這裡寫「新冠肺炎」恢復期。
  • 不花一分錢,帕金森病患者在家做康復鍛鍊
    帕金森病藥物和手術治療是關鍵,但康復鍛鍊也不可或缺。康復鍛鍊能減輕症狀、減輕功能障礙的程度,藥物治療配合長期的康復鍛鍊可以減緩疾病進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 他本來康復效果不錯,結果放縱一把後,前列腺又「虛脫」了
    導讀:在臨床工作中遇到不少前列腺疾病的患者,在治療改善來臨後,就縱慾,但其實縱慾一直是慢性前列腺疾病的重要病因,想順利康復,必須要控制性生活次數。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一位早洩了10年的患者,康復效果不錯,他就放縱了一把的病例。
  • 患者收到醫生的新年「紅包」,裡面裝了啥?
    半個月前,張先生住進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康復醫學科,進行功能康復治療。 張先生住進康復醫學科後,管床醫生何誠根據他目前的情況制定了詳細的平衡、運動和言語的功能康復治療方案,每天查房時都要詢問他情況,對治療有沒有不清楚的地方,並在床邊親自示範指導。
  • 廈門第一醫院郭氧主任×廈門醫瑞運動康復讓前叉韌帶術後患者重拾...
    不同於往常足球比賽,本次紅方參賽者都是曾因踢球導致膝蓋前交叉韌帶撕裂,後經由郭氧主任團隊行前交叉重建術後的患者。 造成這種情況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目前一些醫院的骨科醫生手術完就基本不管了,或者講的很少,導致很多患者稀裡糊塗的做了手術,稀裡糊塗的出院了,稀裡糊塗的康復不好了。 患者運動機能的下降隨之而來的是心理壓力陡增, 由於害怕韌帶再次斷裂,很多患者開始在運動中過度自我保護,無法再有之前掌控身體的感覺,最終選擇放棄自己的運動愛好。
  • 武漢市肺科醫院82歲醫生新冠肺炎康復後,重返救治一線
    這位中國防癆界知名專家,「結核病防治終身成就獎」獲得者,2003年退休後一直活躍在醫療崗位上,今年1月暴發的新冠疫情改變了他的生活軌跡。他成為新冠肺炎患者,體會了新冠疫情的兇猛。走出寒冬,走到盛夏,他成為武漢市感染新冠肺炎後返崗的最高齡醫務工作者,重返救治一線。
  • 醫生告訴您:心衰患者康復,是靜養好?還是運動好
    心力衰竭過去一直被認為是運動康復的禁忌。國際上也只是在20世紀70年代末,才通過循證醫學證據證明了慢性心衰患者康復運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經過眾多醫學試驗證實,運動康復可以降低慢性心衰患者的病死率,減少住院次數,改善患者運動耐力和生活質量,合理控制醫療支出。一、什麼樣的心衰患者適合運動康復?符合心功能分級I至III級穩定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才可以進行運動康復。
  • 施柏恩康復專家:MDT更利於青少年脊柱側彎患者的康復
    背部不平原是脊柱側彎作祟家住上海普陀區的趙靜(化名)今年14歲,平時走路姿勢有些不正,家長起初並沒在意以為是女孩子青春期發育所致,後來趙靜的同桌告訴她感覺她後背不對稱,一側高一側低,趙靜及其父母才重視起來,到醫院做了MR等檢查後,被告知是脊柱側彎、建議進行手術治療。
  • 煙臺山醫院康復醫學科:讓患者生命更有質量
    煙臺山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邵鵬:「剛轉到我們科室的時候,患者意識不是很清楚,氣管切開,插有胃管和尿管。評估患者的病情和功能障礙後,我們為其制定了比較低的短期康複目標,同時,為他制定個性化的康複方案。」在常人看來,很簡單的翻身、坐起、站立的動作,對於部分患者來說,都是一項難以獨立完成的艱巨任務。
  • 心衰患者康復,是靜養好?還是運動好?醫生來解讀
    力衰竭過去一直被認為是運動康復的禁忌。國際上也只是在20世紀70年代末,才通過循證醫學證據證明了慢性心衰患者康復運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康德智:醫療隊戰鬥力最大化,患者康復早期全程一體化
    這次新冠肺炎患者的特點是,病情變化快,如果醫護人員對於病情不了解,治療就會受到影響。尤其重症患者和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要求醫生非常熟悉患者的病情而且要全程、嚴密監護,因此,我們要求「專人負責」,就是對於每一個病人,都由專門的醫生負責。安排每一個醫生小組負責固定的病人,小組中一定有至少一名醫生是呼吸科或者重症醫學科專業,並且擔任小組長。
  • 「追蹤」新冠肺炎康復患者半年多,他自掏腰包數萬元
    當抗疫終於迎來曙光,他開始思考另一個問題:人們遭受的創傷需要多久能撫平?在未來,他們的心理會不會有新變化?會怎麼變?於是,他在4月初啟動了一項預期為三年的心理隨訪項目,從雷神山醫院、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的新冠康復患者中隨機抽取了312人,再依據這312人的年齡、性別、職業等多種特徵,找到312名普通市民作為對照組,定期隨訪追蹤。
  • 被患者面對面噴了一口痰 這位醫生說:風險再大也要做
    1月14日,該院收治湛江首例確診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29日康復出院,系粵東粵西粵北地區首例康復出院患者。1月30日,中共湛江市委授予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危重醫學黨支部「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記者近日深入採訪,聽他們講述一個個穿著厚厚防護服背後的故事。
  • 做過8000例手術醫生總結的心梗預兆,你絕對...
    過了一段時間單位體檢,發現了心臟的冠脈堵塞。到張健醫生這裡治療之後,沒想到他的左耳聽力恢復了!醫生總結:很明顯,雙耳突聾跟心血管堵塞有直接的關係。張健介紹,他接觸的心絞痛患者,有很多都會出現聽力下降,有的雙耳嗡嗡響,術後馬上症狀消失。所以,聽力突然下降,是心絞痛的一個早期症狀。
  • 成都曙光男科醫生介紹做包皮手術康復需要多長時間
    成都曙光男科醫生介紹做包皮手術康復需要多長時間 時間:2020-11-25 10:30 成都曙光醫院男科 成都曙光男科醫生介紹:做包皮手術康復需要多長時間?男士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給包莖包皮過長危害著,可是伴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許多男士病人都挑選到醫院開展手術治療,因此也是沒有多少憂慮的,可是也有的人擔憂,術後休息日太長的難題,下邊就由成都市曙光生殖中心專家介紹手術治療治療包皮康復治療必須多久。成都曙光男科醫生介紹:做包皮手術康復需要多長時間?曙光專家介紹說,割包皮手術之後自身的常見問題對術後恢復起著很大的功效,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