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吃「假醬油」?購買醬油的時候,這些一定要注意,別再買錯了

2020-12-16 愛吃的冰荔枝

每日開門七件事,柴米油菜醬醋茶,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其中的醬,這裡面的醬除了醬之外還有醬油,醬油是使用大豆或脫脂大豆、黑豆等,加入水、食鹽釀造而成的液體調味品,醬油在飲食中佔據了很高的地位,不管是涼拌還是紅燒各種烹飪方法,還是提鮮或者是上色,醬油都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從古至今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還記得風靡網絡的「打醬油」嗎?這個帶著調侃的網絡流行語,其實現在很多小朋友已經不知道打醬油的真實意思了,記得在我小時候,還有拿著瓶子去醬料店裡打醬油的經歷,那時候的醬油一般都是在大缸裡裝著,你遞給店家瓶子,店家會打開醬油缸上的大蓋子,用圓柱形的木勺深深的沉下去,然後再拿上來,倒入套著漏鬥的瓶子中,動作一氣呵成。

現在幾乎已經沒有這種售賣醬油的方式了吧,都是直接在超市裡購買裝好的醬油,但是超市裡的醬油種類非常多,其中還摻雜著一些「假醬油」,甚至大品牌的也有,其實我們這裡說的假醬油並不是指醬油是假的,而是指裡面的營養成分不達標,添加劑太多。

所以我們在購買時一定要擦亮眼睛,儘可能地選擇一些純糧食釀造的醬油,應該怎麼選擇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要了解我們買的醬油是不是純糧食釀造的,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查看配料表,配料表上成分等展現得比較清楚。 是不是含有添加劑也就一目了然了。通過這個方法儘可能地去是避免購買到一些添加劑太多的醬油。

胺基酸態氮含量

醬油瓶身的標籤上一般還有一樣成分是胺基酸態氮,這個數值對我們選擇醬油有極大的幫助,因為胺基酸態氮指的是以胺基酸形式存在的氮元素的含量。也是用來判定發酵產品發酵程度的特性指標。

我們看到的醬油的分級,特級、一級、二級、三級這四個等級,也是根據胺基酸態氮的含量進行劃分的。

特級:胺基酸態氮含量≥0.8g/100ml

一級:胺基酸態氮含量≥0.7g/100ml

二級:胺基酸態氮含量≥0.55g/100ml

三級:胺基酸態氮含量≥0.4g/100ml

這個含量指標越高,說明醬油中的胺基酸態氮含量越高,鮮味越高。對應的也就是等級,我們在購買的時候,等級越高的質量越好。

除了看胺基酸態氮的含量,還有幾個要注意的點。

釀造還是配製?

我們前面就提到了醬油還是要選釀造的,除了釀造的還有配置的,按照國家標準規定,所有醬油產品都要在外包裝上註明是釀造還是配製的,配製顧名思義就是人工調配製取的。配製醬油是用釀造醬油為主體,加入食品添加劑等配製而成的。

有一種是用胺基酸液調製成的,配料表中有「胺基酸水解液」類字樣的是配製醬油;所以還是要選擇釀造的。

佐餐還是烹調?

我們看醬油瓶身的標籤上,一般在最上面的後面會有括號註明是佐餐用還是烹調用的。

佐餐醬油就是可以直接用來涼拌生吃的醬油,衛生質量要求就會比較高。

烹調醬油是炒菜使用的,我們在炒菜的過程中會進行加熱,烹調醬油等於是在加熱過程中進行了一次「高溫消毒」,所以相較來說,佐餐醬油會更乾淨一些。

所以,我們在購買醬油的時候要看下是否為釀造醬油,胺基酸態氮的含量多少,是佐餐醬油還是烹調醬油,然後進行綜合考慮~這樣能儘可能的保證買到優質的醬油~不要只看品牌,因為每個品牌都有不同的系列,看標籤的配料表綜合考慮就可以了。

相關焦點

  • 買醬油要留意,一個字之差,區別很大,別再買錯了
    醬油除了能調味的同時,還能起到很好的上色作用,在做很多美食的時候,如果缺少了醬油,那麼美食看起來顏色就不夠吸引人。醬油很多人天天都在吃,而且在超市中,醬油的種類也有很多。但你真的買對醬油了嗎?今天就帶你來了解一下,某些一字相差的醬油,它們到底存在哪些區別?
  • 醬油瓶上這兩個字很重要!一直被忽略,別再買錯了!
    因此,在挑選醬油的時候,一定要看看醬油的「胺基酸態氮」含量,建議選擇「胺基酸態氮」含量高的。你家餐桌上有用過鐵強化醬油嗎?知道它是用來預防缺鐵性貧血的嗎?鐵強化醬油,是繼食鹽加碘後的又一國家營養改善項目,包裝上應有明確的「鐵強化」標誌及含量。補鐵是現代食品營養中的一個重要方面。
  • 吃醬油會讓皮膚變黑?食用醬油時,牢記這些注意事項,為健康著想
    不過有些女生卻對醬油避之又避,因為一直以來都存在著一種說法,那就是吃醬油的話,會讓皮膚變得很黑,所以不少愛美的女生朋友都十分的抗拒醬油。那麼這種說法到底靠不靠譜?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吃醬油會變黑?所以,如果你是害怕吃了醬油會讓皮膚變黑,才對醬油敬而遠之的話,那大可不必,可以放心的吃醬油,因為它並不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傷害。對於醬油來說,不用擔心多吃它會導致出現皮膚變黑的情況,此外,對於醬油來說,不妨也了解下這些小知識,能幫助你挑選到更好的醬油,掌握科學的吃醬油的方法,對身體也會更好。
  • 才知道,買醬油要留意,一個字之差,區別很大,教你買到優質醬油
    醬油除了能調味的同時,還能起到很好的上色作用,在做很多美食的時候,如果缺少了醬油,那麼美食看起來就會沒有食慾,顏色不夠吸引人。1、醬油很多人天天都在吃,但是在面對醬油的時候,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在超市中購買醬油的時候,它的種類有很多。
  • 買醬油時,只要瓶身出現「這倆字母」,全是勾兌醬油,別再購買
    買醬油時,只要瓶身出現「這倆字母」,全是勾兌醬油,別再購買「柴、米、油、鹽、醬、醋、茶」簡簡單單的七個字,就把我們一天的生活描述得清清楚楚,所以這七個字也被大家稱為「開門七件事」。醬油瓶上的「身份標號」大家在購買醬油的時候,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醬油瓶身上邊都有一串奇怪的數字,這一串數字被稱為「產品標準號」,就是醬油的「身份標號」。
  • 吃了一輩子醬油,現在才發現吃錯了,原來生抽和醬油差別這麼大!
    小時候給我留下印象最為深刻的一句話,那就是媽媽說的:「到外面街上給我打上一瓶醬油回來」,真的是回憶滿滿啊!以前醬油其實沒那麼多分別,大家吃的都是一種,現在的話則不一樣,醬油被區分成許多品類,也都不再是過去那個味了。
  • 買醬油時,只要瓶上沒有帶「這行字」,不管啥牌子,多半是假醬油
    好的醬油一吃就能吃出來味道特別鮮,不好的醬油感覺放了跟沒放差不多,而且鮮味也大不相同,這其實都是跟醬油上的一個數值有關的,很多人在選購醬油的時候,貨架上不同品牌和不同價位的醬油琳琅滿目,傻傻分不清楚要買什麼醬油好,還有一些人為了更實惠一些,選擇比較便宜的買,或者盲目選擇最貴的買,這些都不是非常正確的選購方法。買醬油時,無論什麼牌子,認準包裝上「這個數值」,越高就越好!
  • 買醬油時,如果瓶身看到這「2個字」,轉身就走,再便宜也別要!
    買醬油時,如果瓶身看到這「2個字」,轉身就走,再便宜也別要!醬油是家家戶戶廚房裡必備的調味品,無論是是炒菜、燉菜,都會用到醬油來調味。醬油的添加能讓菜品有更好的成色,而且還提鮮,讓人食慾大增。現如今市面上的醬油種類越來越多,太多的醬油種類,質量也是參差不齊,導致很多消費者去超市買醬油時,都不知道該買哪一種比較好。
  • 今天才知道,有機醬油和普通醬油的區別,記住以後別買錯了
    當然,少不了廚房常用的調味品——醬油,近些年來各個品牌的有機醬油陸續上市,雖然價格更貴,但是引來了不少人爭相購買。例如一瓶500ml的普通有機醬油,就要三十多元,比普通醬油整整貴了5倍。在常識認知當中,價格越貴,品質越好,似乎是永恆不變的定律。那麼有機醬油的價格一直高高在上,它真的值這個價嗎?對比普通醬油,它是否更有營養呢?
  • 滷肉還在用醬油嗎?都錯了,用它才能上色,色澤鮮亮,更誘人!
    滷肉還在用醬油嗎?都錯了,用它才能上色,色澤鮮亮,更誘人!滷肉的味道香濃,每次聞到它的味道總能胃口大開,多吃兩碗飯。
  • 不是所有醬油都健康,醬油瓶身上的這五個字很重要,以後看準再買
    醬油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一種調味品,它呈紅褐色,有獨特醬香,可以使食物的味道變的更鮮美。生活中大家買醬油一般都是看它的作用,比如海鮮醬油、兒童醬油、生抽、老抽等,但其實挑選醬油一定要注意這五個字——胺基酸態氮。
  • 買醬油一定要看清瓶上「這幾個字」……
    而醬油除了分為生抽、老抽、味極鮮、普通醬油等等,還有兒童醬油、海鮮醬油、增鮮醬油、菌菇醬油、等等這些醬油之間的價格也是相差甚遠。其實,我們在選擇醬油的時候也是需要注意幾個方面的,今天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如何選擇醬油。醬油的核心品質取決於一項叫做「胺基酸態氮」的指標,一般來說,這個數值越高,產品鮮味越濃,品質越好。
  • 買醬油,只要瓶上標籤沒有這幾個字,一定是假的,千萬不要買!
    每個家庭都備有很多的調味品,其中醬油就是必備之一。每天炒菜做湯的都會放入適量醬油,所以,一瓶醬油的好壞和我們的健康就息息相關了。如果是醬油健康衛生,每天適當吃點就會增香加營養,如果是買到假醬油,不僅僅是衛生問題,長期下去每天吃一點,就是慢性中毒了。
  • 同樣是醬油,生抽和味極鮮哪個好?大廚:區別很大,別隨便買
    導語:同樣是醬油,生抽和味極鮮哪個好?大廚:區別很大,別隨便買!一說到醬油,平時我們做菜或者是做醬料的時候,都會用到醬油,但是生活中的醬油也是多種多樣的,我們最常見的生抽,老抽以及味極鮮其實都是醬油中的一種,在生活中用到是最多的,這2種將醬油到底在生活中佔據著怎樣的重要調料位置呢?
  • 蠔油不是醬油,不能隨意用,牢記「蠔油3部曲」,以後別再用錯了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文章是【蠔油不是醬油,不能隨意用,牢記「蠔油3部曲」,以後別再用錯了】的文章,其中有蠔油的購買、儲存以及使用方面的技巧,希望對朋友們有所幫助。純乾貨文,喜歡的朋友可以收藏哦。很多人以為蠔油是醬油或油脂的一種,其實不是,蠔油是一種調味料。廣東人把牡蠣稱為蠔,蠔油即牡蠣油,是廣東一帶傳統的鮮味調料。
  • 快看看你家吃的是化學醬油嗎?
    因為,一旦買錯了,就不是自己一個人的是,而是全家人一起遭殃。假醬油的危害足以讓人「談醬油色變」。2001年,重慶的一家醬油廠被曝光。該廠在製造醬油的過程中,加入了用人的頭髮泡製出的「毛髮水」。這個消息簡直讓人不寒而慄。無獨有偶,三年之後的2004年,湖北某調味品廠又因為生產毛髮水醬油被曝光。
  • 醬油有生抽和老抽,這個「抽」是什麼意思?弄懂以後再買不吃虧
    記得那時候調味品只有一點醬油還有鹽,另外再加一點味精,有的人家不吃味精的話,就只有前兩者。如今的調味品琳瑯滿目,每次去超市,貨架上都是一整排,比任何商品都要多,那該怎麼來選擇呢?01醬油有生抽和老抽,這個「抽」到底是什麼意思?弄懂以後再買不吃虧。
  • 寶寶多大才能吃醬油?寶寶吃醬油,媽媽不可忽視的3件事
    我們常見的醬油分為生抽和老抽,生抽含鹽較多,多用來調味;老抽色重味輕,多用來調色。可是對於出生不久的寶寶而言,他的食物是不能有太多的鈉的,否則會增加寶寶腎臟負擔,不利於生長發育。尤其是寶寶在周歲前,幾乎是不吃鹽的,醬油自然也是不能吃的。寶寶多大可以吃醬油呢?
  • 別被廣告詞騙了!低鹽醬油這樣選才不會錯
    超市隨手一瓶,一勺醬油(15ml)的鈉含量就超過了1000mg,相當於2克多白花花的鹽。要知道,推薦一天吃鹽不超過5g啊。 所以,小慄子要提醒大家,購買低鹽醬油時不能簡單看正面包裝上的減鹽百分比,最好同時查看標籤的食鹽含量和鈉標示值——別忘了看清楚對應的「每份」醬油指的是15ml、10ml還是8ml。  醬油是發酵出來的——發酵嘛,各種雜菌交叉感染的結果。
  • 你可能吃的是假醬油、假鹽、不合格腊味,分辨方法看這裡!
    專家建議:消費者要到正規商場超市、銷售店購買肉及肉製品,不要光顧無安全保障的街邊流動攤販。另外。。。這些假冒劣質調料,流向北京、上海、安徽、江西、福建、山東、四川、黑龍江、新疆等地。發現此地聚集的造假窩點多達四五十家,每年產值以億元計,造假歷史更是長達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