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別生氣」,也是一種生活的智慧,可惜有的人不明白

2020-12-13 雨霖泠

「別生氣」說起來輕鬆,做起來不易。煩惱的事與已有關,別生氣,有時真的做不到。生活中好生氣的人不少,比如,幾年前的我,就好生悶氣。

01

有那麼一段時間,上班在單位,學生犯錯誤,考試成績下降,我生氣;工作事多,一樁樁沒完沒了,心煩意亂,我氣惱……反正,只要讓我心裡不舒服的事,我就自己生悶氣。

我不開心,回到家裡就看什麼都不順眼,擺臭臉,說話挑刺兒,結果,家人一見我拉著臉,就知道我生氣了,離我遠遠的。好好的家庭氛圍,被我搞得冷冰冰,一進家門,如入三九寒天。

這樣壓抑的生活,煩躁的狀態,不是我想要的,我痛定思痛,決定痛改前非。

於是,我開始摸索、尋找不生氣的方法:找了一些改善心情的名言,做自己的座右銘,每天讀上幾遍;重拾自己讀書的習慣,沉浸在書中,從書中學習如何輕鬆工作、快樂生活。

幾年下來,學到了不少,比如,工作中記著"幾多幾少":多表揚,少批評;多讚美,少指責;多觀察,少衝動;多反思,少忽略;多微笑,少生氣;多寬容,少計較。

還記著讀過的一個故事,一名老師走進教室,看見班內最調皮的男生揮舞著拖把,正與另孩子打逗得歡。該老師沒有生氣,也沒呵斥,語氣平靜地說,悟空,還不住手,忘記師傅的話了?該生一愣,趕快放好拖把,窘迫地回到座位。之後,該生打鬧之事漸少……

有時,機智的一句話勝過苦口婆心的數句說教。作為一名老師,我也嘗試著學習用智慧,用有趣的語言解決突發事件。

我的心情逐漸豁亮了起來,雨過天晴,烏雲散去,生活多麼美好。

02

「寡言養氣,寡事養神。」看到這句話,我非常贊同,立刻默念N遍,銘記於心。在教育班裡那些頑皮搗蛋的學生時,該寡言時就寡言,還要運用計謀。

比如,班裡的小W,如果不給同學發生點兒小摩擦,這一天就過不去。犯了錯,批評他,給他講道理,他無理攪三分,我說一句,他狡辯三句,說得我心生氣,乾瞪眼。

真真是個牙尖嘴利、斤斤計較、小肚雞腸、不懂謙讓的孩子。我決定對他禁言,採取的戰術是忽視他的存在。你越是注意他,他越是逞強,越是無是生非,惹是生非。與其耗費我的精氣神,倒不如不理他,順便養養氣。

之後幾天,他感覺到了我的冷淡,他聰明著呢!自此,偃旗息鼓,沒再跟同學找事兒。維持了一段時間,班裡沒人告他狀了。當然,我對他的禁言也結束了。

有一天,在走廊裡,聽到某個班的孩子們在唱:「老師呀,老師呀,請你別生氣……作業本上開大炮,隊列集合站不齊,課外活動鈴聲響,操場上踢球最積極,來不及跑回教室裡……老師請你別生氣,相信我會長大滴,長大滴!」

是啊,孩子會長大,會懂事,老師、家長千萬別生氣。

如果前幾年看到這本書,我就不用費心費力去尋求,去嘗試不生氣的方法了。

這本書就是《別生氣啦:108個管理情緒的簡單方法》。它是日本超高人氣禪師小池龍之介的散文集,書中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素材,對生活中的煩惱和自己的弱點進行分析,提出了針對性的方法。

每一方法,都深挖、分析自己,總結出道理,修身養性。這本書能夠幫助你在生活中,多思考,少暴躁,多平靜,少煩擾,讓心靈從諸多煩惱中解脫出來。

生氣不值得,氣大傷身;千萬別著急,急火攻心。

為了今後少生氣,不生氣,學會化解心中的憤懣,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吧~

(本文由雨霖泠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品味生活。)

相關焦點

  • 真正智慧的人,早就學會了不生氣
    否則呢,你不解決問題,沒人幫你處理,生氣不會,別人不會!生活中有很多的不如意,但是我們不能總是順著自己的情緒,放縱自己去任性,人要學會長大,成熟一點,穩定一點,懂得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其實,生活會更快樂一點。
  • 不生氣,不抱怨,是一種人生智慧
    生氣之後,問題並不會消失,很多時候人生氣之後都會後悔,所以我們經常會聽到一句話:「當時我忍一忍就好了。」可是世界上沒有後悔藥,更沒有那麼多,「如果當時」。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因為各種各樣的人和事生氣,生氣之後就是抱怨,抱怨之後就是滿腹牢騷。
  • 容易生氣的人,明白「這三點」,就再也不會生氣了
    生活中的確有許多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動不動就愛發火。然而,一個能成就 一番事業的人從不輕易生氣或是發脾氣。容易生氣的人,明白「這三點」,就再也不會生氣了。生氣,最終只傷害的是自己。遇事不惱長生不老,不氣不愁活到白頭。一切都看淡,凡事都氣不著你。
  • 學會不生氣,你就贏了
    有一句話說:態度決定一切,人生最好的心態,是學會不生氣;學會不生氣,你就贏了,學會不生氣,你就戰勝了自己,變得心平氣和,變得高興快樂。學會不生氣,是一種修養,生氣既傷心又傷身,何苦呢?有的人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有的人生氣,是拿自己的錯誤懲罰自己;有的人生氣,是因為自己脾氣不好,肝火旺盛,愛發脾氣;有的人生氣是遷怒,把自己的邪火發在別人身上;有的人生氣,是惱羞成怒,不顧尊嚴和面子,令自己顏面掃地;總之,只要你生氣了,整個人就會變得難看,面目猙獰,傷了自己也傷了別人。
  • 先學會不生氣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有書,ID:youshucc】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文章原來題目是先學會不生氣,再學會氣死人人這一輩子,誰都逃不過七情六慾。每每遇到不愉快時,無名之火便會迅速佔據大腦,發飆生氣完全不受控制。但不管你因何生氣,到頭來受傷的還是自己。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效應叫「野馬結局」。說的是非洲大草原上,有一種吸血的蝙蝠,它經常附在馬腿上吸血。
  • 女朋友愛生氣怎麼辦?最智慧的答案是……
    女朋友愛生氣,對很多男生來說是個棘手難題。有人說,「那是因為她想試探一下你愛不愛她,撒撒嬌而已。」在這樣的寬慰中,有的男生選擇了繼續隱忍,可時間久了,終究還是招架不住。女朋友愛生氣怎麼辦?在4月18日晚《非誠勿擾》節目中,孟非和黃菡給出最智慧的答案。
  • 先學會不生氣,再學會「氣」人
    人生在世,總會碰到不如意的事,總會遇到看不慣的人。如果學不會釋懷,做不到放下,總是讓自己生氣,就是最大的蠢事。無論在何種境遇下,都請記住:弱者易怒如虎,強者平靜如水。先學會不生氣,再學會「氣」人!一生很短,別總想著讓人人都喜歡,也別總沉溺於過往的失去而無法自拔。生氣除了浪費自己的時間和情緒之外,對人對己都沒有一點用處。與其生氣,不如像歌德一樣,面帶微笑,禮貌回應,「氣死」對方。
  • 經常生氣的人,明白這三點,就再難生氣了
    其實我們都知道經常生氣的人是對自己的身體不好的,經常生氣的人,明白這三點,就再難生氣了。一、生氣最為嚴重的一種結果就是有猝死的可能因為我們在生氣的時候會對我們的心血管等器官產生非常負面的影響,嚴重的會出現昏迷和猝死。
  • 星雲大師:這個字是深藏不露的大智慧,低估它的人實在可惜
    在我身邊有一位朋友,平時相處總感覺他笨笨的,老闆安排什麼事他就做什麼事,哪怕有的事情是他分外的事,他都毫無怨言。在他的同事眼裡,他就是個老實到有點笨笨傻傻的人,但是從他身上感覺不到半點煩惱,只有開心和幸福。
  • 致天秤座:學會示弱,也是一種智慧
    對於風象天秤座人,如果說優雅和具有人道精神是他們的最佳品質,那麼藏在骨子裡的高傲便是他們不為人知的一面。這種高傲的氣質,雖然不會影響到自身親和力,卻又讓他們很難學會示弱和服軟,甚至內心根本不需要用示弱來博取別人的同情與可憐。
  • 在這些時候,男人故意不理你,多半是因為他「生氣」了,別不明白
    在這些時候,男人故意不理你,多半是因為他「生氣」了,別不明白:在你不回復他消息時不管是快樂還是難過的情緒,他腦海裡第一個想到要分享要傾訴的對象便是你,但是這樣的情緒在經過幾個小時之後才得到回應,就已經失去了本身的意義。
  • 「做人如草,其實挺好」:人到五十才明白,原來平凡也是一種美好
    人到五十,我們已經進入了人生的下半場,多年的風風雨雨,已經讓我們明白:人生很多無謂的社交,很多功名利祿,其實,都是虛的,人活著,簡單,平凡,也是一種美好。是啊,王陽明《知行合一》中提到過:「做人如草,其實挺好」,是很有道理的。也許,人到五十之後,會有更多的人能夠明白到這一點,因為,平凡也是一種美好啊。
  • 別讓生氣毀了你,不生氣的智慧——情緒控制方法
    你敢不敢每天問一遍自己——今天我是不是又生氣了呢?脾氣大導致身心不健康,情緒越來越不好控制,似乎陷入了某種漩渦怎麼也出不來。面對自身的情緒,外界的壓力和挑戰,我們怎樣合理的控制情緒調節心態?生氣對身體健康,情感事業家庭的危害我們是否有全面的認識?
  • 獻給所有女人:先學會不生氣,再學會氣死人
    生活中,沒有一個人能做到不生氣,不動怒,但有些人卻能把自己的情緒,控制到恰到好處,這讓人很佩服。金庸先生的名言:「不生氣,你就贏了。」想想也是,其實我們生氣,大多時候都是在跟自己較勁,是過不去自己的心理一道坎,甚至有時候是拿別人的錯誤去懲罰自己,讓自己不舒心。有的時候是自己做了一件連自己也覺得愚笨的事,我們也會生自己的氣,氣來氣去是,到頭來把自己的身體氣壞了,使親者痛仇者快,何必呢?
  • 女朋友愛生氣怎麼辦?孟非和黃菡給出了最智慧的答案
    封面新聞記者 陳穎女朋友愛生氣,對很多男生來說是個棘手難題。有人說,「那是因為她想試探一下你愛不愛她,撒撒嬌而已。」在這樣的寬慰中,有的男生選擇了繼續隱忍,可時間久了,終究還是招架不住。女朋友愛生氣怎麼辦?在本周六(4月18日)晚《非誠勿擾》節目中,孟非和黃菡給出了最智慧的答案。為什么女生愛生氣?節目中,男嘉賓李書藩在談及擇偶標準時明確提出「希望找一個不太會生氣的女朋友」,因為前任就特別愛生氣,他實在是疲於應對。
  • 言多必失,學會「閉嘴」是一種智慧
    海明威說過:「人用兩年時間學會說話,卻要用一輩子學會閉嘴。」言多必失,少言是修養,閉嘴積德福。年歲漸長,你終會明白,很多矛盾和煩惱都是從多言中來。尊重別人說話的權利,不在別人發言的時候打斷別人的話語,是一個人的高級修養,更是一個人成熟的表現。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會希望得到尊重,都不希望被人輕視。所以啊,在別人說話的時候,就算再不認同,也不要去打斷,而是要學會閉嘴。
  • 不抱怨是一種智慧
    有的人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喜歡抱怨,這也是是人們發洩不滿情緒的一種方式。有的人選擇了不抱怨,不放棄,默默地去改變。不管哪種方式,只為宣洩情緒,但是效果卻是不一樣的。還記得網上曾經見到這樣一個故事,妻子把昂貴的結婚鑽戒丟失了,當她提心弔膽的告訴丈夫時,心裡本來想回引來一頓抱怨,但是相反,丈夫卻說:「沒事,只要人好好好的,一切都好,我本打算等結婚紀念日時,給買個新的,這樣明天我們去買吧。」學會放下,釋懷,是一種生活的態度,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 學會放下,放下,是一種生活的智慧;放下,是一門心靈的學問
    你的想法和感受將你帶進今天的生活,它們也許會將你帶入明天的生活純真的金子任你千錘百鍊,它那光輝的色澤永遠不變;堅持真理的人就是在生死關頭,也不拋棄他堅定的信念。這個世界真的很現實,每個人都在為著同一個目標不惜一切代價努力著,心甘情願的成為金錢的奴隸,死心蹋地的付出。
  • 真正有智慧的人,學會了「奔跑」
    那些不願意前行的人,註定一事無成。真正有智慧的人,學會了「奔跑」。01「堅持跑步」,擁有健康的身體。社會進步了,人們的腰包鼓起來了,小車滿大街跑,單車、摩託、電瓶車也不少,出行還可以坐公交,步行上下班的人少了。
  • 經營婚姻,健忘,其實也是一種智慧
    這樣,你們的婚姻想要不幸福也是不可能的事情。經營婚姻,健忘,其實也是一種智慧。最起碼,可以讓你們兩個人都可以好過很多。01很多女人對於鍛鍊這樣的事情本身就不熱衷。尤其是在結婚以後,她可能就對於這樣的事情完全不記得了。可是,一個女人要明白,你對這樣的事情忘卻可是對你自己沒益處的。你應該要把自己的婚姻生活當中,所發生的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