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喜歡抱怨,這也是是人們發洩不滿情緒的一種方式。有的人選擇了不抱怨,不放棄,默默地去改變。不管哪種方式,只為宣洩情緒,但是效果卻是不一樣的。
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故事,有人吹床單和褲子,吹到一半時,孩子哭鬧不止,她去給孩子換褲子,忘了關吹風機。」沒想到吹風機突然爆炸,引燃了床頭的枕頭,造成了這場大火。丈夫回家之後,發現家中被燒得一片狼藉,又看了看傷心自責的妻子說:「不就是一套房子嗎?我們重新裝修,可以住新房子啦。」丈夫的一句話,讓妻子再也忍不住,轉身抱住了丈夫。小事見人心,大事見感情。如果丈夫看到滿地的一片狼藉,可能會因此而憤怒,會對妻子橫加指責,可能事情更加糟糕,而不會變好。
還記得網上曾經見到這樣一個故事,妻子把昂貴的結婚鑽戒丟失了,當她提心弔膽的告訴丈夫時,心裡本來想回引來一頓抱怨,但是相反,丈夫卻說:「沒事,只要人好好好的,一切都好,我本打算等結婚紀念日時,給買個新的,這樣明天我們去買吧。」學會放下,釋懷,是一種生活的態度,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記得國慶期間,在做碗米飯,女兒想吃什麼,於是告訴妻子讓她看鍋,我決定去買,結果回來的時候,聞到了瀰漫的米飯做糊的氣味,我知道米飯糊了,於是問妻:「米飯糊了?」妻沒有說話,我知道事情已經發生,如果不停的抱怨,妻會有種種的藉口來搪塞我,也可能本來挺和諧的氛圍,因為這次米飯,而整個國慶節期間弄得不愉快。我想還不如什麼不做,悄悄地放下,該做什麼,做什麼,把鍋刷了,做飯,炒菜,吃飯,一場可能發生的暴風雨因為學會放下不抱怨,始終會晴空萬裡。但若是陷入無休止的抱怨,滿腹牢騷不能冷靜,這不僅是一種悲哀,更是一種愚蠢。
例如孩子的考試成績出來以後,可能考的不夠理想,有的家長喜歡抱怨孩子不聽話,抱怨孩子考試之前不複習,打一頓,罵一頓,結果於事無補,孩子仍然我行我素。當成績出來後,我會告訴家長,對於孩子不要打不要罵,如果打了罵了,孩子連那點羞愧之心也沒有了,應該抓住時機,與孩子分析成績,成為孩子改變的契機。 相反,越是抱怨,身邊的負能量氣場就越多。不好的氣場越多,就更容易抱怨。如此循環往復,會讓人無法自拔。事情已經發生,即便再責備也無濟於事,只能是徒增傷痛。
誰都有犯錯的時候,懂得換位思考,將心比心,是一個人最基本的善良。停止對身邊人和事的指責,修一顆寬容之心,養一張寬容之嘴,你的生活越越來越順利。 有的人喜歡抱怨,抱怨生活對自己的不公,抱怨領導對自己的不公。特別是喜歡在公共場合,在遇到事情之後,經常無意識地抱怨,連自己都無法察覺。抱怨以後,自己對工作仍然該怎樣幹 還是怎麼幹。
正如網紅崔萬志所言的,抱怨沒有用,一切靠自己。選擇不抱怨也是一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