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4D繪製化學元素周期表(文末附獲取電子檔方法)

2020-12-07 初中化學大師

化學元素周期表

The Periodic Table of Elements

網上查資料時,發現這張圖,覺得挺好看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

於是就萌發了自己畫一張元素周期表的想法

最新版的元素周期表包含了118種元素,剛好填滿7個周期,聯合國已正式將2019年定為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年。

化學元素周期表後幾位元素未命名之前,是用Uut、Uup這樣類推的名字代替未知元素

現在它們有了正式的英文名、中文名,只不過中文名字用輸入法打不出來,只能自己「拼字」。

用了兩種方法做了方塊模型,最終選擇了這個:

添加元素信息:

換幾種材質:

克隆得到一堆:

添加族和周期,整體版圖基本出來了:

然後對照中國化學會的數據,將元素信息輸入:

上面是初稿,存在信息錯誤,更正後並添加示例圖標,得到最終版

做三個版本的化學元素周期表:

第一版本:最簡單的版本,只區分放射性元素

A元素周期表1280×720

B元素周期表1280×720

C元素周期表1280×720

D元素周期表1280×720

另有局部圖:

第二版本:按照主族名稱、金屬、準金屬和非金屬等類別進行分類

第三版本:採用透明材質,多顏色分類版本

圖片有1280×720解析度和2K(2560×1440)高解析度渲染圖,

第一、二版本有四個不同背景,第三版本做三個背景,

多張一起打包,有需要的自取,無水印,

僅供個人使用,未經授權不得用於任何其他目的!

關注百家號,在主頁回覆:化學元素周期表,即可獲得高清電子版

相關焦點

  • 化學元素周期表的啟示
    元素周期表,這張看上去很簡單的圖表,歷經了數代人的努力才最終完成。元素周期並不是由門捷列夫一人獨創的,它經過了幾代人的努力:德國化學家德貝賴納的「三素組」、紐蘭茲的「八音律」、德國人邁爾的周期表、門捷列夫元素周期表。門捷列夫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溯源化學元素周期表
    門捷列夫的大名如雷貫耳,你也許不知道他的國籍,不清楚他的出生年代,也不了解他有一大把花白的鬍子……但你不可能不知道,他製作出了世界上第一張元素周期表,是一名偉大、載入人類史冊的化學家。德米特裡·伊萬諾維奇·門捷列夫(1834-1907)俄羅斯科學家2019年是化學元素周期表的150周歲生日,聯合國宣布今年為「國際元素周期表年」。
  • 化學元素周期表 記憶方法
    我們發現元素周期表的元素大部分是金屬元素,它們位於元素周期表的左邊;剩下的小部分是非金屬元素,它們位於周期表的右邊;在一個陌生的城市要想不迷路可以查閱它的地圖,而在化學世界裡遨遊,同樣的,我們也要學會看元素周期表,從中獲取我們所要的信息
  • 《圖解化學元素》:800張圖看懂元素周期表!
    《圖解化學元素》不只是一場視覺之旅, 是一部化學元素的百科全書。書中不僅有精彩的彩色圖片,形象展示了各元素的形態及其在現代生活中的蹤跡, 有清晰簡明的文字。介紹了各元素的發現、命名及其單質和重要化合物的用途。
  • 化學元素周期律的先行探索者
    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與德國化學家邁爾通過各自的研究,都在1869年同時發現了化學元素周期律。1868年,邁爾繪製出了《原子體積周期性圖解》,揭示出化學元素的原子量和原子體積間的關係。門捷列夫仔細研究了63種元素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又經過幾次並不滿意的開頭之後,他想到了一個很好的方法對元素進行系統的分類。門捷列夫準備了許多類似撲克牌一樣的卡片, 將63種化學元素的名稱及其原子量、氧化物、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等分別寫在卡片上。門捷列夫用不同的方法去擺那些卡片,用以進行元素分類的試驗。
  • 最全化學元素周期表與記憶口訣,簡直太棒了!
    元素周期表是我們的化學學習生涯中必不可少的,所以化學老師總會要求我們將化學元素周期表從頭到尾背下來,並且還要掌握元素周期表的規律與排列,最終消耗了大量腦細胞把它們背下來了,但對於一些化學元素特性、規律仍然很吃力。
  • 「鬼才」化學老師:把元素周期表編成「順口溜」,全班均分不下95
    「鬼才」化學老師:把元素周期表編成「順口溜」,全班均分不下95初三新增化學科目,很多同學在學習化學這門科目的時候,沒有掌握好基礎的化學元素和方程式,導致拉低孩子總成績。化學注重基礎,那么元素周期表一定要會背,元素掌握好了,才能去更好運用到實驗探究中去。所以老師今天就給同學們分享化學元素周期表用順口溜來記憶,不僅高效,記憶之後都很難遺忘,希望能幫助同學們打好基礎,中考衝刺高分。文末有word版完整高清資料獲取的方法!
  • 科技史上的2月19日 化學元素周期表誕生
    哥白尼觀測星象  1869年2月19日,傑出的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發現化學元素周期律。門捷列夫在批判地繼承前人工作的基礎上,對大量實驗事實進行了訂正、分析和概括,依照原子量,製作出世界上第一張元素周期表,並據以預見了一些尚未發現的元素。門捷列夫工作的成功,引起了科學界的震動。人們為了紀念他的功績,就把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稱為門捷列夫元素周期律和門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 元素周期表見過嗎?一座樓那麼大的「限量版」!
    「氫氦鋰鈹硼,碳氮氧氟氖……」還記得被化學元素周期表支配的恐懼嗎?你記憶中掛在中學牆上的元素周期表,是不是長這樣?加粗的框線,反差過大的區域色彩,中文不認識,英文記不住……你可能想不到,元素周期表還能長這樣↓為迎接5月18日至19日的中國科學院第十五屆公眾科學日,同時也紀念門捷列夫版化學元素周期表誕生150年,中科院化學所把包含了118個元素的最新版元素周期表,重新設計,一格一格,貼滿了這幢10層的實驗樓。這幢實驗樓瞬間變身為「限量版」元素周期表。
  • 《DK化學元素》118種化學元素圖解,孩子不費勁學化學
    門捷列夫在繪製化學元素周期表時,極有先見之明地留下空白。他意識到某些元素是缺失的,並且準確預測了缺失元素的性質。隨著時間的推移,他預言的11種元素一一被人找尋到。為了紀念他,原子序101號的合成化學元素,也依門捷列夫的名稱命名,中文名稱為鍆,是一個金屬性的錒系超鈾元素。
  • 以前的周期表白背了?科學家推出更新的元素周期表
    人們熟悉的化學元素周期表,是俄羅斯化學家門捷列夫(Dmitry Mendeleev)在一百多年前排列的。去年這張元素周期表剛慶祝了它的150歲生日。最近俄羅斯兩名科學家發明了一種新布局的元素周期表,利用現代科技注重的元素特性進行排序,有助於設計未來和現有新技術所需的新型複合材料。最簡單的周期表可以只有一個維度的布局,可以僅按照原子相對質量(原子量)進行排列,比如氫的原子量為1,氧的原子量為16。
  • 朱元璋子孫的名字和化學元素周期表的漢字一樣,他們到底誰抄誰?
    當我們在高中學習化學時,我們必須背誦的第一件事是化學元素周期表,「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氫……」我相信許多人會同時來。然而,對歷史有常識的人會發現這些元素的名字看起來如此熟悉。原來,經過查閱史書,人們發現這是明代王爺們的名字。
  • 根據「性格」定「化學元素」,西安高校化學元素周期表畢業照上熱搜
    近日,陝西師範大學化學化工學院2020屆化學專業1603班畢業生用元素周期表製作了創意畢業照,根據化學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特性與每個人性格的契合度,為全班54名同學製作了一張特殊的雲畢業照。極富創意的畢業照發出後人民日報、中國日報等主流媒體官微平臺紛紛轉載報導,還上了微博熱搜。
  • 悠長的化學元素髮展歷史
    他在1789年發表的《化學概要》一書中列出了他製作的化學元素表,在這張表中一共列舉了33種化學元素。19世紀初道爾頓創立了化學中的原子學說,並著手測定原子量。
  • 元旦祝福用化學元素周期表寫暗語,破譯忙壞一眾化學老師
    楚天都市報12月31日訊(記者張裕 通訊員李步敏)或是諧音梗、又或是符號當作拼音,用化學元素周期表寫一份祝福語是什麼樣的呢?31日,武漢市第十四中學,有一位學生用匿名的方式,給自己的語文任課老師李娟送上了一份賀卡,只不過除了傳統的祝福語,賀卡的下方還用化學元素符號組成了一串暗語,為了破譯這份密碼,甚至連化學老師都過來幫忙了。「早上7點半剛到辦公室,就看到這張賀卡放在桌上了。」
  • 即將150歲 元素周期表仍在"添丁"
    即將150歲,元素周期表仍在「添丁」「氫氦鋰鈹硼,碳氮氧氟氖……」看到這一串字符,中學化學課上搖頭晃腦背誦化學元素周期表的場景是否又浮現在你眼前?明年,化學元素周期表將迎來它的150周歲生日。為了給它「慶生」,聯合國宣布2019年為「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年」。
  • 為什麼明朝皇子們的名字,和化學元素周期表重合率那麼高?
    為什麼明朝皇子們的名字,和化學元素周期表重合率那麼高?舉一大波例子——朱公錫,朱慎鐳,朱同鉻,朱同鈮,朱安汞,朱在鈉,朱均鐵,朱成鈷……最後的字全部是化學元素周期表上「抄」來的啊,這是為什麼?有人說,不是和化學元素重合率高,中文版化學元素表直接用了老朱家的發明創造。
  • 「元素周期表」與「陰陽五行說」
    化學元素周期表讀化學時,書本後面有《化學元素周期表》,學化學,可以按圖索驥。化學元素周期表的雛形是俄國科學家門捷列夫在1869年創造的。化學元素周期表揭示出物質的本源,把看來互不相關的元素統一起來,組成了一個完整的自然體系,是近代化學史上一個重要裡程碑。
  • 元素周期表真的會在118號後「全劇終」嗎?科學家是這樣說的!
    作者:文/星球科普2016年,伴隨著四種新的化學元素被發現,人們熟悉的元素周期表看起來也終於要「全劇終」了,截至目前,人類已經發現了118種不同的化學元素並填滿了整個化學元素周期表,難道這就意味我們不會再有更多的化學元素被發現了嗎?
  • 化學元素周期表中的「土豪」元素
    銀,第47號元素,位於元素周期表第1副族。這一副族中的元素非常容易記憶,除去人工合成的放射性元素,銅(Cu)、銀(Ag)、金(Au)在歷史中都曾用於貨幣鑄造,堪稱元素周期表中的「錢族」。另外,幾乎與新大陸發現同時,從礦砂中提煉白銀的方法也得到重大改進。由此白銀的產量增長突飛猛進,16世紀中葉後的若干年內,每年由美洲流入歐洲的白銀有約50萬磅(同期的流入黃金只有約1萬磅)。這些白銀為世界各地日益活躍的貿易活動提供了保障,並最終奠定了其作為通用貨幣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