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史上的2月19日 化學元素周期表誕生

2021-01-15 中關村在線

  尼古拉·哥白尼1473年2月19日出生于波蘭,在博洛尼亞大學和帕多瓦大學攻讀法律、醫學和神學,40歲時,他提出了日心說否定了教會的權威改變了人類對自然對自身的看法,並經過長年的觀察和計算完成他的偉大著作《天體運行論》。1533年,60歲的哥白尼在羅馬做了一系列的講演,可直到他臨近古稀之年才終於決定將它出版,哥白尼的「日心說」沉重地打擊了教會的宇宙觀。


科技史上的2月19日


哥白尼日心說理論


哥白尼觀測星象

  1869年2月19日,傑出的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發現化學元素周期律。門捷列夫在批判地繼承前人工作的基礎上,對大量實驗事實進行了訂正、分析和概括,依照原子量,製作出世界上第一張元素周期表,並據以預見了一些尚未發現的元素。門捷列夫工作的成功,引起了科學界的震動。人們為了紀念他的功績,就把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稱為門捷列夫元素周期律和門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門捷列夫化學元素周期表

  1878年2月19日,美國著名發明家愛迪生獲得了第一個錄音機的專利權。它所包括的內容是:將可由人聲或其他聲音震動的盤、振膜或其他物體與另外一部分材料連接,這部分的材料可由壓力、刻蝕或其他方法改變表面,從而能夠記錄下上述振體的運動痕跡。這種記錄下的痕跡,裝在第二個振動盤上,便會將振體的聲音重現。此外,這份專利書還提到了使用轉盤代替滾筒、使用熟石膏做模具,翻制原聲唱片以及其他一些改進措施。


愛迪生申報獲得第一個錄音機的專利權

  1960年2月19日,上海機電設計院自行設計製造的T—7M試驗型液體燃料探空火箭,在上海南匯簡易發射場試射成功,開始了中國的「空間時代」。這是中國探空火箭技術取得的第一個具有工程實踐意義的成果。這枚火箭的起飛總重量190公斤,總長度5345毫米,箭體直徑250毫米。火箭飛行高度8—10公裡。


毛澤東視察上海機電設計院T—7M探空火箭

  欄目簡介:《科技史上的今天》是由電腦事業部出品的一期全新類欄目,本著尊重歷史回味過去科技先行者走過的路,銘記那些已經逐漸被我們忘卻的記憶,歷史是一面鏡子,它照亮現實,也照亮未來。本欄目每日更新,每天早間準時與您見面。

http://nb.zol.com.cn/568/5687637.html nb.zol.com.cn true 中關村在線 http://nb.zol.com.cn/568/5687637.html report 1700   尼古拉·哥白尼1473年2月19日出生于波蘭,在博洛尼亞大學和帕多瓦大學攻讀法律、醫學和神學,40歲時,他提出了日心說否定了教會的權威改變了人類對自然對自身的看法,並經過長年的觀察和計算完成他的偉大著作《天體運行論》。1533年,60歲的哥白尼在羅馬做了一系列的...

相關焦點

  • 化學元素周期表的啟示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體表現形式,它將元素按照原子序數的大小進行有序排列,給元素構建模型,讓我們能夠比較輕鬆地看到「元素家族」中的成員,為我們預測未知元素、推斷未知元素的性質提供了便利。元素周期表,這張看上去很簡單的圖表,歷經了數代人的努力才最終完成。元素周期並不是由門捷列夫一人獨創的,它經過了幾代人的努力:德國化學家德貝賴納的「三素組」、紐蘭茲的「八音律」、德國人邁爾的周期表、門捷列夫元素周期表。門捷列夫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溯源化學元素周期表
    在經過幾次並不滿意的開頭之後,他想到了一個辦法,準備了許多類似撲克牌一樣的卡片,將63種化學元素的名稱及其原子量、氧化物、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等分別寫在卡片上。門捷列夫用不同的方法去擺那些卡片,用以進行元素分類的試驗。1869年3月1日這一天,門捷列夫仍然在對著這些卡片苦苦思索。
  • 化學元素周期表 記憶方法
    19世紀的門捷列夫在冥思苦想過後,終於在一場夢裡整合了看起來雜亂無章的自然界,在無序的世界裡找到了宇宙的原始碼,並用一張元素周期表為這些神秘的符號劃定了邊界
  • 《圖解化學元素》:800張圖看懂元素周期表!
    《圖解化學元素》不只是一場視覺之旅, 是一部化學元素的百科全書。書中不僅有精彩的彩色圖片,形象展示了各元素的形態及其在現代生活中的蹤跡, 有清晰簡明的文字。介紹了各元素的發現、命名及其單質和重要化合物的用途。
  • 元素周期表見過嗎?一座樓那麼大的「限量版」!
    「氫氦鋰鈹硼,碳氮氧氟氖……」還記得被化學元素周期表支配的恐懼嗎?你記憶中掛在中學牆上的元素周期表,是不是長這樣?加粗的框線,反差過大的區域色彩,中文不認識,英文記不住……你可能想不到,元素周期表還能長這樣↓為迎接5月18日至19日的中國科學院第十五屆公眾科學日,同時也紀念門捷列夫版化學元素周期表誕生150年,中科院化學所把包含了118個元素的最新版元素周期表,重新設計,一格一格,貼滿了這幢10層的實驗樓。這幢實驗樓瞬間變身為「限量版」元素周期表。
  • 化學元素周期律的先行探索者
    1869年,他又製作了- -張化學元素周期表,表中不但明確按原子量遞增的順序來排列元素,而且也留下一些空格來表示未知元素。不過,邁爾的研究側重於元素的物理性質。對比他們二人在1869年公布的元素周期表,邁爾對元素的族劃分得更細緻,並在表中初步形成過渡元素族。門捷列夫幼年居住於西伯利亞,對科學知識有極大興趣。
  • C4D繪製化學元素周期表(文末附獲取電子檔方法)
    化學元素周期表The Periodic Table of Elements網上查資料時,發現這張圖,覺得挺好看的。圖片來源於網絡於是就萌發了自己畫一張元素周期表的想法最新版的元素周期表包含了118種元素,剛好填滿7個周期,聯合國已正式將2019年定為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年。
  • 即將150歲 元素周期表仍在"添丁"
    即將150歲,元素周期表仍在「添丁」「氫氦鋰鈹硼,碳氮氧氟氖……」看到這一串字符,中學化學課上搖頭晃腦背誦化學元素周期表的場景是否又浮現在你眼前?明年,化學元素周期表將迎來它的150周歲生日。為了給它「慶生」,聯合國宣布2019年為「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年」。
  • 元旦祝福用化學元素周期表寫暗語,破譯忙壞一眾化學老師
    楚天都市報12月31日訊(記者張裕 通訊員李步敏)或是諧音梗、又或是符號當作拼音,用化學元素周期表寫一份祝福語是什麼樣的呢?31日,武漢市第十四中學,有一位學生用匿名的方式,給自己的語文任課老師李娟送上了一份賀卡,只不過除了傳統的祝福語,賀卡的下方還用化學元素符號組成了一串暗語,為了破譯這份密碼,甚至連化學老師都過來幫忙了。「早上7點半剛到辦公室,就看到這張賀卡放在桌上了。」
  • 科學趣談|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19世紀60年代發現的。門捷列夫1834年生於俄國西伯利亞的託博爾斯克,父親因為思想激進和同情十二月黨人被沙皇貶到西伯利亞,在這個偏僻小鎮當中學教師。後來父親患白內障雙目失明,由母親照料全家和一個工廠。
  • 「元素周期表」與「陰陽五行說」
    化學元素周期表讀化學時,書本後面有《化學元素周期表》,學化學,可以按圖索驥。化學元素周期表的雛形是俄國科學家門捷列夫在1869年創造的。化學元素周期表揭示出物質的本源,把看來互不相關的元素統一起來,組成了一個完整的自然體系,是近代化學史上一個重要裡程碑。
  • 根據「性格」定「化學元素」,西安高校化學元素周期表畢業照上熱搜
    近日,陝西師範大學化學化工學院2020屆化學專業1603班畢業生用元素周期表製作了創意畢業照,根據化學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特性與每個人性格的契合度,為全班54名同學製作了一張特殊的雲畢業照。極富創意的畢業照發出後人民日報、中國日報等主流媒體官微平臺紛紛轉載報導,還上了微博熱搜。
  • 最全化學元素周期表與記憶口訣,簡直太棒了!
    元素周期表是我們的化學學習生涯中必不可少的,所以化學老師總會要求我們將化學元素周期表從頭到尾背下來,並且還要掌握元素周期表的規律與排列,最終消耗了大量腦細胞把它們背下來了,但對於一些化學元素特性、規律仍然很吃力。
  • 朱元璋子孫的名字和化學元素周期表的漢字一樣,他們到底誰抄誰?
    當我們在高中學習化學時,我們必須背誦的第一件事是化學元素周期表,「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氫……」我相信許多人會同時來。然而,對歷史有常識的人會發現這些元素的名字看起來如此熟悉。原來,經過查閱史書,人們發現這是明代王爺們的名字。
  • 《DK化學元素》118種化學元素圖解,孩子不費勁學化學
    門捷列夫發現了元素周期律,卻沒能因此獲得諾貝爾獎。據解密的檔案記載,諾獎委員會本已打算將1906年的化學獎頒給這位大師,但委員會其中一人最終將門捷列夫踢出了榜單。這位偉大的化學家於第二年,也就是1907年2月2日去世了。
  • 元素周期表是如何走入中國的?和甘肅科技館輔導老師一起去「雲享...
    元素周期表是如何走入中國的?和甘肅科技館輔導老師一起去「雲享」答案民國二十年出版的《高級中學教科書高中化學》周期表今天,我們繼續和甘肅科技館的輔導員老師一起「雲享」化學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走入中國,從一份皇室家譜說起  主講人:甘肅科技館輔導員 瞿繼鑫 張琦  在幾千年的華夏文明史上,古人很早便開始了對物質和元素的探索。早在新石器時代,人們便開始燒制陶器,並通過添加不同的著色元素來上釉。
  • 以前的周期表白背了?科學家推出更新的元素周期表
    人們熟悉的化學元素周期表,是俄羅斯化學家門捷列夫(Dmitry Mendeleev)在一百多年前排列的。去年這張元素周期表剛慶祝了它的150歲生日。最近俄羅斯兩名科學家發明了一種新布局的元素周期表,利用現代科技注重的元素特性進行排序,有助於設計未來和現有新技術所需的新型複合材料。最簡單的周期表可以只有一個維度的布局,可以僅按照原子相對質量(原子量)進行排列,比如氫的原子量為1,氧的原子量為16。
  • 有沒有拿化學元素來懟人的句子呢?
    1869年3月6日,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向化學界公開了他首張元素周期表,這是世界上第一張化學元素周期表!他從前人的工作中認識到原子量和元素的性質之間的巧妙關係,並且對大量的實驗總結出了元素周期律。現在幾乎每個化學實驗室的牆上,都有一張元素周期表。
  • 悠長的化學元素髮展歷史
    他在1789年發表的《化學概要》一書中列出了他製作的化學元素表,在這張表中一共列舉了33種化學元素。19世紀初道爾頓創立了化學中的原子學說,並著手測定原子量。
  • 為什麼明朝皇子們的名字,和化學元素周期表重合率那麼高?
    為什麼明朝皇子們的名字,和化學元素周期表重合率那麼高?舉一大波例子——朱公錫,朱慎鐳,朱同鉻,朱同鈮,朱安汞,朱在鈉,朱均鐵,朱成鈷……最後的字全部是化學元素周期表上「抄」來的啊,這是為什麼?有人說,不是和化學元素重合率高,中文版化學元素表直接用了老朱家的發明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