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祝福用化學元素周期表寫暗語,破譯忙壞一眾化學老師

2021-01-14 瀟湘晨報

楚天都市報12月31日訊(記者張裕 通訊員李步敏)或是諧音梗、又或是符號當作拼音,用化學元素周期表寫一份祝福語是什麼樣的呢?31日,武漢市第十四中學,有一位學生用匿名的方式,給自己的語文任課老師李娟送上了一份賀卡,只不過除了傳統的祝福語,賀卡的下方還用化學元素符號組成了一串暗語,為了破譯這份密碼,甚至連化學老師都過來幫忙了。

「早上7點半剛到辦公室,就看到這張賀卡放在桌上了。」李娟老師告訴記者:「看完祝福語很開心,但是祝福語的下方有一串暗語,完全看不懂,學生為了方便我知道,還特意備註了『數字參考元素周期表原子序數,含義參考元素符號。』」

記者看到這張卡片上面暗語是這樣寫著的,娟姐41,娟姐52、12,102、20、7,74、53、7、娟姐,53、7,我,2、18、t。」落款匿名。

由於所在班級班主任陳輝軍老師正好教化學,一下子就找到了化學元素周期表對應的元素,但是卻不理解是什麼意思。無奈之下,化學組另一位老師葉迎春老師過來幫忙。原來,41對應「Nb」,52對應「Te」也就是碲,12對應「Mg」是元素鎂,102對應No,20對應「Ca」,7對應「N」,74對應「W」,53對應「I」,2對應「He」,18對應「Ar」。

整句話翻譯出來就是,娟姐NB,娟姐的美(碲鎂)NO CAN WIN(No Ca N W I N),娟姐在我心(娟姐I N 我He Art),其中既有中文的諧音,例如「碲鎂」就是「的美」,同時也有英文的單詞,He、Ar、t就是「heart」。

李娟老師將賀卡發到朋友圈之後,就連已經畢業的學生也參與到破譯工作當中,學生丁江昀也看懂了其中的含義。

不少老師看見後都表示羨慕,也有老師開玩笑說道:「班主任陳輝軍老師肯定是羨慕你,所以才沒有好好幫你翻譯。」

【來源:楚天都市報-看楚天】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溯源化學元素周期表
    其實第一個發現元素周期律的並不是門捷列夫,今天讓我們溯源元素周期表。01幾代人的努力1.三素組時間回到19世紀,當時人類已經發現了60多種元素,積累了很多零散的元素性質,但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繫如何還是沒有得到解決。此時的化學學科就像一個管理不好的庫房,東一攤、西一攤的材料放得亂七八糟,毫無規律。
  • 化學=簡化+好學!最全化學元素周期表與記憶口訣,簡直太棒了!
    元素周期表是我們的化學學習生涯中必不可少的,所以化學老師總會要求我們將化學元素周期表從頭到尾背下來,並且還要掌握元素周期表的規律與排列,最終消耗了大量腦細胞把它們背下來了,但對於一些化學元素特性、規律仍然很吃力。
  • 化學元素周期表的啟示
    元素周期表,這張看上去很簡單的圖表,歷經了數代人的努力才最終完成。元素周期並不是由門捷列夫一人獨創的,它經過了幾代人的努力:德國化學家德貝賴納的「三素組」、紐蘭茲的「八音律」、德國人邁爾的周期表、門捷列夫元素周期表。門捷列夫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鬼才」化學老師:把元素周期表編成「順口溜」,全班均分不下95
    「鬼才」化學老師:把元素周期表編成「順口溜」,全班均分不下95初三新增化學科目,很多同學在學習化學這門科目的時候,沒有掌握好基礎的化學元素和方程式,導致拉低孩子總成績。其實在學習化學的時候,一定要注重基礎,因為化學的基礎是解題的關鍵因素,不僅僅針對化學,其他學科也是一樣。最近就有中考生在諮詢我,副科成績不理想,化學大題總是出錯。平時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想去搞懂,但是一到考試,題型一變又不會了。的確化學大題是最拉分的,之前老師也總結過化學方面的知識點,化學大題就是平時經常做的實驗探究題。這些探究題就是方程式的運用。
  • 化學元素周期律的先行探索者
    由於他既沒有考慮到尚有未發現的元素,也沒有估計到他所用的原子量有誤,致使他未將元素間的規律揭示出來。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與德國化學家邁爾通過各自的研究,都在1869年同時發現了化學元素周期律。1868年,邁爾繪製出了《原子體積周期性圖解》,揭示出化學元素的原子量和原子體積間的關係。
  • 根據「性格」定「化學元素」,西安高校化學元素周期表畢業照上熱搜
    近日,陝西師範大學化學化工學院2020屆化學專業1603班畢業生用元素周期表製作了創意畢業照,根據化學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特性與每個人性格的契合度,為全班54名同學製作了一張特殊的雲畢業照。極富創意的畢業照發出後人民日報、中國日報等主流媒體官微平臺紛紛轉載報導,還上了微博熱搜。
  • 化學元素周期表 記憶方法
    常見的元素周期表有7橫行,18縱列。每一行叫做一個周期,每一列為一個族。而第8,9,10列合為一個族,因此元素周期表有7個周期,16個族。我們發現元素周期表的元素大部分是金屬元素,它們位於元素周期表的左邊;剩下的小部分是非金屬元素,它們位於周期表的右邊;在一個陌生的城市要想不迷路可以查閱它的地圖,而在化學世界裡遨遊,同樣的,我們也要學會看元素周期表,從中獲取我們所要的信息
  • 《DK化學元素》118種化學元素圖解,孩子不費勁學化學
    門捷列夫在繪製化學元素周期表時,極有先見之明地留下空白。他意識到某些元素是缺失的,並且準確預測了缺失元素的性質。隨著時間的推移,他預言的11種元素一一被人找尋到。為了紀念他,原子序101號的合成化學元素,也依門捷列夫的名稱命名,中文名稱為鍆,是一個金屬性的錒系超鈾元素。
  • 《圖解化學元素》:800張圖看懂元素周期表!
    《圖解化學元素》不只是一場視覺之旅, 是一部化學元素的百科全書。書中不僅有精彩的彩色圖片,形象展示了各元素的形態及其在現代生活中的蹤跡, 有清晰簡明的文字。介紹了各元素的發現、命名及其單質和重要化合物的用途。
  • 科技史上的2月19日 化學元素周期表誕生
    1533年,60歲的哥白尼在羅馬做了一系列的講演,可直到他臨近古稀之年才終於決定將它出版,哥白尼的「日心說」沉重地打擊了教會的宇宙觀。哥白尼觀測星象  1869年2月19日,傑出的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發現化學元素周期律。
  • C4D繪製化學元素周期表(文末附獲取電子檔方法)
    化學元素周期表The Periodic Table of Elements網上查資料時,發現這張圖,覺得挺好看的。圖片來源於網絡於是就萌發了自己畫一張元素周期表的想法最新版的元素周期表包含了118種元素,剛好填滿7個周期,聯合國已正式將2019年定為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年。
  • 日本超狂學生用盧恩語寫作業,掀起在校學生「試探」老師的風潮
    話說,老師這個職業真的不容易啊!先不說因為不斷的上課講解而經常引致喉嚨出問題,要讓學生對所講解的知識產生興趣繼而願意學習,這腦細胞真是少一點都不行啊!所以為了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科產生興趣,老師們還真的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啊。好比這位凱特化學博士,她以一種戲劇和動態的教學方式改變以往刻板的化學教授模式,令人眼前一亮。
  • 朱元璋子孫的名字和化學元素周期表的漢字一樣,他們到底誰抄誰?
    當我們在高中學習化學時,我們必須背誦的第一件事是化學元素周期表,「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氫……」我相信許多人會同時來。然而,對歷史有常識的人會發現這些元素的名字看起來如此熟悉。原來,經過查閱史書,人們發現這是明代王爺們的名字。
  • 元素周期表是誰翻譯的呢
    元素周期表每個人在高中時期都背過,當時怎麼把那一個個生僻字背下來的,自己都很服自己。雖說那些字很多又不好讀,又不好寫,實際上是一項非常偉大的創造。大家可以看看那些非英語國家的周期表,比如日本的,每一項都要用創造一個新詞去代入,而我們的周期表,即使一個沒接觸過化學的人,也能直接通過部首來簡單判斷是什麼屬性。例如金字旁是金屬,氣字頭的是氣體。那麼是誰翻譯的化學元素周期表呢?1869年,美國人嘉約翰口譯、何瞭然筆述的《化學初階》在廣州出版。
  • 「元素周期表」與「陰陽五行說」
    化學元素周期表讀化學時,書本後面有《化學元素周期表》,學化學,可以按圖索驥。化學元素周期表的雛形是俄國科學家門捷列夫在1869年創造的。化學元素周期表揭示出物質的本源,把看來互不相關的元素統一起來,組成了一個完整的自然體系,是近代化學史上一個重要裡程碑。
  • 即將150歲 元素周期表仍在"添丁"
    即將150歲,元素周期表仍在「添丁」「氫氦鋰鈹硼,碳氮氧氟氖……」看到這一串字符,中學化學課上搖頭晃腦背誦化學元素周期表的場景是否又浮現在你眼前?明年,化學元素周期表將迎來它的150周歲生日。為了給它「慶生」,聯合國宣布2019年為「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年」。
  • 4歲會背元素周期表6歲搗鼓實驗 化學"大神"咋煉成
    坊間亦有眾多傳聞:他4歲半會背化學元素周期表,他6歲就開始搗鼓高中化學演示實驗……  而在杭二中校長葉翠微的印象中,這個「大神」級的學生陳琦然,是個「很有個性,知識面極寬,思考問題很有深度,有自己想法,不人云亦云」的學生。  不過,「大神」是怎麼誕生的,還是要來問問「大神」的爸爸陳愛國,他是如何一步步扶著陳琦然,在化學這門學科上越走越遠的。
  • 元素周期表是如何走入中國的?和甘肅科技館輔導老師一起去「雲享...
    元素周期表是如何走入中國的?和甘肅科技館輔導老師一起去「雲享」答案民國二十年出版的《高級中學教科書高中化學》周期表 《化學鑑原》  在上一期《科學館》中,同學們知道了元素周期表是由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發現並製成,但是門捷列夫制出的元素周期表上都是用拉丁字母表述的元素符號,而同學們現在的化學課本上是帶有漢字的(
  • 有沒有拿化學元素來懟人的句子呢?
    1869年3月6日,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向化學界公開了他首張元素周期表,這是世界上第一張化學元素周期表!他從前人的工作中認識到原子量和元素的性質之間的巧妙關係,並且對大量的實驗總結出了元素周期律。現在幾乎每個化學實驗室的牆上,都有一張元素周期表。
  • 為什麼明朝皇子們的名字,和化學元素周期表重合率那麼高?
    為什麼明朝皇子們的名字,和化學元素周期表重合率那麼高?舉一大波例子——朱公錫,朱慎鐳,朱同鉻,朱同鈮,朱安汞,朱在鈉,朱均鐵,朱成鈷……最後的字全部是化學元素周期表上「抄」來的啊,這是為什麼?有人說,不是和化學元素重合率高,中文版化學元素表直接用了老朱家的發明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