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奶茶體驗季 | 跟隨孔老師走進一碗奶茶的故事

2021-02-08 呼和浩特健康城之家

2020年12月6日清晨,下了一整夜雪的呼和浩特,薄霧蒙蒙,萬物像披著紗巾一樣,若隱若現。道路兩邊瓊枝玉葉,粉裝玉砌,安詳而美麗。

今天是呼和浩特恆大養生谷茗茶館「蒙古奶茶體驗季」系列活動的最後一天,孔老師像往常一樣早早將一鍋奶茶熬好,伴著悠揚的馬頭琴聲,窗外細雪飛揚,茗茶館內醇香四溢,嘉賓們陸續聞香而來。

說起茶,孔老師總有說不完的話題。作為恆大健康運營「茶藝」學科帶頭人,她總能從這片小小的東方樹葉裡,找到一些生活的真諦。從十多年前第一次接觸到茶開始,這片神奇的葉子就為她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於是,由北向南,她一直追溯到茶的發源地。爬茶山、採茶葉、通宵達旦的蹲在茶廠機器轟鳴的製作間學習茶葉的製作工藝。

她走出國門,在倫敦陰雨的街道邊,尋覓最傳統的英式下午茶,在蘇格蘭卡爾頓山腳下的茶屋追尋中國紅茶的足跡,在貝加爾湖畔感受源自中國的茶文化,在蒙古國烏蘭巴託品一碗蒙古奶茶... ...有人問她累不累,她說只有親身去體驗、去學習,才能真正明白一杯好茶的來之不易,才能真正體會「回甘」的滋味。茶,本是一片樹葉,經由中國人靈巧的雙手成為連接國家與國家、區域及區域、民族與民族之間的橋梁。

也由此,孔老師結識了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愛茶之人,共同在茶路上相伴前行。在她看來,不過是一杯茶的時間,四季就更迭的如此之快。回首走過的茶路,她心懷感恩。一路上,眾多良師益友讓她在迷茫中找到方向,如馥鬱的茶香,氤氳著她茶路的每一個點滴。

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潮州工夫茶藝傳承人 葉漢鍾老師

與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茶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朱家驥老師

漫漫習茶路,有笑有淚,有對中國茶文化的敬仰,更有對民族的眷戀。作為在內蒙古土生土長,從小喝著奶茶長大的蒙古族,孔老師說,在她看來,茶是一段旅程,從茶的產區到無茶之地,從對茶的企盼,到創造屬於自己的茶。人們在永不停歇的腳步中,尋找傳統,尋找希望。

就像蒙古草原,原本沒有茶,茶的傳入改善了遊牧民族的營養結構,蒙古人將茶與奶合飲,使奶茶成為這個本來無茶民族的文化象徵。於是對奶茶美味的回憶和騎馬放牧一樣,融入了蒙古人的血液。

孔老師直言,茶是蒙古族飲食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千百年來,蒙古族奶茶的熬製方法、使用器具、飲茶習俗代代相傳,不僅體現出她的生活價值,也體現出她的文化價值和社會意義。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與遊牧文明緊密相隨的蒙古族奶茶文化習俗的存在環境,和存續狀況受到了嚴重的衝擊。會熬製蒙古族奶茶的年輕人越來越少,傳統的飲茶習俗和禮儀,越來越淡化。

對於在呼市恆大養生谷茗茶館開展「蒙古奶茶體驗季」系列活動,讓會員們現場體驗奶茶製作,一起分享一碗奶茶的故事,促進大家對民族文化的了解。這是孔老師一直以來想做的事情。


於是,為了讓會員們喝到最純正的奶茶,她遠在呼倫貝爾的父母,為她郵來了親手做的奶皮和黃油。這份帶著親情的食材,讓這一碗奶茶更添了幾分濃濃的對故鄉、和對家的眷戀。

蒙古奶茶歷史悠久,起源於唐宋時期,直到元代一統天下。奶茶已經成為蒙古遊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漢族生活方式相互影響,而產生的一種相依相融的歷史見證。

茶歷經磨難。從西南到漠北,他如一位青春健壯的小夥,翻山越嶺,跋山涉水,來到草原,來赴一場與奶的約定。從茶的故鄉,到無茶之地,路,因茶而生。

在「蒙古奶茶體驗季」系列活動中,也開展了以蒙古奶茶為主題的少兒茶修第七期。活動中,孔老師以視頻播放以及傾情講述的方式讓青少年了解了蒙古奶茶的起源,並現場演示了蒙古奶茶熬製技藝,讓孩子們親身體驗了傳統蒙古奶茶的製作。

蒙古族非常重視禮儀,在蒙古奶茶文化裡禮儀也是無處不在。孔老師親身示範 ,從敬茶到接茶到品飲,使青少年在習禮的過程中深層次的體驗和認知。活動的最後,小朋友們共同品飲這一碗奶茶,在茶香與奶香間,相互交流著所學所感。

少年強,則中國強,孩子們的成長不僅需要學習豐富的知識,更應該擁有誠實守信、堅強勇敢 、尊老愛幼、熱愛自然等優秀品格。在蒙古奶茶文化體驗活動季中,讓青少年獲得民族文化的認知和了解,成為國家的棟梁、民族的希望。

奶和茶在翻騰的泡沫中融合,茶是黑色的,奶是白色的,正如陰與陽的融合,南與北的融合,民族與民族的大融合,融合出絲綢的質感,香而不膩的味道,更是融合出獨具特色的草原奶茶文化和一片濃濃的草原情。廣袤的大地,不同的族群,中國人的生活,因茶而交融在一起。

恆大健康運營「茶藝」學科帶頭人

全國茶館等級評審委員會 評審員

國家高級評茶員、茶藝師

師從蒙古奶茶技藝非遺傳承人

恆大養生谷  茶藝師

國家中級評茶員、茶藝師

SCA初級衝煮國際認證咖啡師

呼和浩特恆大養生谷茗茶館

是以傳統文化傳播為主線

融合茶道 花道 香道為一體的

綜合性文化服務場館

設有品茗大廳  小型會議茶事區

茶文化讀書角 古箏房 古琴房

茶修課堂以及多個私密性雅間

定期舉辦各類主題茶會

茶藝及香道展示 茗茶品鑑

申時茶修 少兒茶修 成人茶修

以及相聲匯演 琴瑟和鳴 書香茶韻

非遺手作 國風畫展

等傳統文化活動

為您開啟健康文化之旅

與您一同品味優雅生活

茶修諮詢:15047866680

內蒙古呼和浩特和林新區金盛路與支一路交匯處

相關焦點

  • 內蒙古的蒙古奶茶,鹹的.
    內蒙古的蒙古奶茶,不是甜膩的。是鹹的。我已經喝了很多年的蒙古奶茶,在廣州有時候也會自己煮。在外地為了圖個方便,有些朋友並沒有自己親手熬製,而是會使用一些袋裝的蒙古奶茶粉。去過內蒙古多次,我試過很多口味的袋裝蒙古奶茶粉,有幾個確實相對靠近熬製的那種口感。但是一旦對比上真正熬製的奶茶,這些奶茶粉的口感將不堪一擊。
  • 減肥戒糖、生酮飲食都能喝的蒙古奶茶
    20世紀80年代,英式奶茶被帶回臺灣,經過本土文化與口味的打磨改造後,產生了我們最開始知道的奶茶雛形——珍珠奶茶。隨後,以【CoCo 都可】為代表的奶茶店,看準商機,引入大陸後迅速爆火,全民奶茶季正式開始。香甜滿溢,口感極佳,就連音樂才子周董都抵抗不了它的致命誘惑。
  • 99%的新疆人都不知道,新疆奶茶與蒙古奶茶的區別!
    大多數新疆人都愛喝這種奶茶,早晨一碗奶茶+4個薄皮包子,元氣滿滿的一天就開始了~中午一份抓飯+一碗奶茶,提供下午工作的能量晚上晚餐之後再喝一碗奶茶,那可真是滿足!據蒙古族老人說奶茶的關鍵是揚奶,拿著木勺根據火候不停的揚撒奶茶,整個蒙古包都會瀰漫奶茶香,操作者必須全神貫注觀察茶湯,增減調配味道,不比烹飪菜餚簡單。
  • 淺析印度奶茶、蒙古奶茶、西藏奶茶.
  • 食品小科普|跟著文獻做正宗蒙古奶茶~
    ~沒看的請戳👉🏻你的續命恩人有個故事想講給你聽(上)+你的續命恩人有個故事想講給你聽(下)。有愛喝鹹奶茶的小夥伴問小編,鹹奶茶怎麼做?小編翻閱了資料,找到了幾篇科普蒙古奶茶製作方法的文獻。為了保證文獻上的方法可行,小編親自試了試~實驗結果:(個人感覺)用這個方法做出來的奶茶至少能達到帝都蒙古/新疆餐館賣的奶茶的平均水平。
  • 蒙古鹹奶茶…泰式奶茶…各種經典奶茶讓你一次喝個夠!
    臺灣珍珠奶茶珍珠奶茶是源於臺灣,以加入各種粉圓和口味的變化取勝,正宗的珍珠奶茶的珍珠很Q,很有嚼勁。做法:印度奶茶印度奶茶又叫焦糖奶茶,印度人喝奶茶的習慣據說是從西藏傳來。因為當地人的口味比較重,所以直接將鮮奶和茶葉同煮,甚至加入生薑,豆蔻,肉桂,檳郎等,讓奶茶更香烈且更有益健康
  • 蒙古族傳統飲食—蒙古奶茶!
    ★ 蒙古奶茶
  • 喝一碗滾燙的奶茶,享受來自大草原的味道~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北京早知道,ID:ibeijinger】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感覺一下就被治癒了那就跟著我一起帶您走進這家「很慢很慢的白白淨淨的房子掛著一個餐廳名字在簋街上顯得格外亮眼環境別看外表挺小清新的但是他家卻是個豪放的內蒙菜走進裡面就會發現
  • 這才是真正的網紅奶茶|奶與茶
    一杯甜膩膩的奶茶,加上珍珠、椰果、芋泥等配料,無論初夏秋冬,都是很多人的「出街必備」。隨著網紅奶茶的盛行,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奶茶店門口排著長長的隊伍。大家知道,奶茶是高糖、高熱量的飲品,可以追求流行,可不能貪杯。甜奶茶喝多了會膩,那麼你是否喝過鹹奶茶呢?
  • 臺式、英式、泰式、蒙古奶茶到底有什麼區別?
    小編最近總收一些茶迷的發來的信息說看到現在的市場上面奶茶都是各種各樣的,港式奶茶和泰式奶茶...同樣都是奶茶究竟有什麼不同?
  • 一款好喝又健康的蒙古風味奶茶,全世界都在看它的配料表
    明知道外面買的奶茶,含有各種添加物,對身體很不健康,但還是忍不住。因為奶茶真的好好喝啊,還能治癒所有的不開心,怎麼戒得掉!小編最近找到了一款好喝又健康的蒙古風味奶茶,來自品牌「三純」。奶茶的其它配料,也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原料。
  • 不知道奶茶的歷史,別說你喝過奶茶
    奶茶,即牛奶與茶的混合飲品。可加以調理飲用,兼具牛奶與茶的雙重營養。奶茶原為蒙古高原遊牧民族的日常飲品自元朝開始興起,傳遍世界各地。目前在各國都有不同種類的奶茶流行,有冰奶茶、熱奶茶、甜奶茶等等。蒙古高原是遊牧民族的故鄉,也是奶茶的起源地,最初的奶茶就是蒙古奶茶,傳說第一個把奶和茶混合在一起的是唐朝的文成公主。
  • 來內蒙必吃的美食,蒙古奶茶飄香四溢,總是讓人甜香四溢
    行走在草原上,看著枯萎的小草,不禁想起草原美食,蒙古奶茶。那個味道,現在想起來還是那麼回味無窮。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內蒙特有的美食蒙古奶茶。首先選用新鮮的牛奶500毫升左右,清水100毫升左右,磚茶或者紅茶20克,精鹽5克左右。熬製蒙古奶茶,也可以用雲南的普洱茶,但是普洱熬製出的奶茶和磚茶熬製出的奶茶有很大的差別。
  • 有了鹹奶茶和烤奶皮,我離內蒙古就差一個蒙古包了!
    唯有奶茶!我愛曾經街頭琳琅滿目怎么喝都不過癮的奶茶,也享受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自製奶茶的遊刃有餘,不過好喝的奶茶不是單純地往茶葉裡倒奶,而是需要花時間和耐心熬煮的,有時還需要一點點運氣。
  • 做一天「沙地牧人」,撿牛糞、生火,自己熬一鍋香醇的蒙古奶茶
    駱駝背上有天生的座椅;身上毛茸茸的很暖和;走起路來晃晃蕩蕩,不疾不徐;而且它還會趴下等你騎上去再站起來的「專業技能」……騎駱駝和騎馬的體驗截然不同。坐著駱駝看雪景,別有風味……銀裝素裹的烏珠穆沁草原,有著最潔白無瑕的冬之韻味。一群穿著厚厚棉袍的蒙古漢子,有騎著馬,有騎著駱駝,他們聚在一起就是一場「小型那達慕」。一起賽賽馬,跑跑駱駝,互相媲美一下。
  • 呼和浩特的美食與物產—奶茶和炒米
    直到現在,一些草原上的牧人們,還保持著早晨和中午喝奶茶泡炒米,再吃一些奶食品,晚上吃一頓手把肉的習慣,如果早晨吃完手把肉再喝足了奶茶,更是一天都不會感到饑渴。尤其是當人們勞頓睏乏之餘和劇烈運動之後,當偶感風寒之際或酩酊大醉之時,喝上幾大碗熱騰騰、香噴噴的奶茶,頭上冒出一層汗珠,渾身一陣舒坦,疲勞頓時緩解,情緒逐漸平靜,寒氣很快散去,酒勁立刻減輕,這就是奶茶的奇妙作用。
  • 在中國邊境喝了一口醇香撲鼻的奶茶,發現我們平時喝的竟然都是「假」奶茶.
    將炒米泡進奶茶裡,奶茶邊喝邊續,炒米漸漸泡軟,等茶喝差不多了,再吃光碗裡米。蒙古語稱炒米為「呼日森布達」,蒙古人不可一日無茶,也不可一日無炒米。主人招待客人要在桌上擺上奶茶、奶皮、奶豆腐、黃油,一碗黃橙橙啲炒米。炒米用的是糜子,也就是大黃米,應該是東北蒸粘豆包那種黃米,經過煮、炒、碾等工序製成。先將洗淨、去殼,放入鍋中煮沸,待破開米嘴後,馬上出鍋晾乾再炒熟,炒鍋中要加入乾淨的細沙和大黃米混在一起炒。這樣炒出的炒米有嚼頭。
  • 我們和奶茶的「故事」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此梗源於今年的9月22日,因為這天是秋分。恰好在這天有網友曬聊天記錄,有人給她發52.0的紅包說請她喝秋天的第一杯奶茶。這讓很多人感覺到浪漫、甜蜜,於是網絡上就流行起來這個形式。之後,很多人給自己喜歡的人發秋天第一杯奶茶的紅包,奶茶意味著甜蜜,52.0這個數字的諧音為我愛你。
  • 奶茶製作配方大全
    奶茶製作配方大全,不僅在夏天受人追捧,在冬天也是溫暖人心的良方,因為奶茶健康營養,在食欲不振的夏天解渴的同時又保證了營養的攝入,在冬天保證營養攝入的同時又如親吻般溫暖陶醉了人心,奶茶,兼具了中國源遠流長的兩大元素,奶和茶的結合,其被發現與還未被發現的好處正延續和發揚著奶茶的遠大未來
  • 茶八戒簡述:奶茶的起源與發展
    炎熱的夏季,又到了「空調保命」「奶茶續命」的時候了,奶茶在年輕人的心中具有非常高的地位。有關奶茶的發展史你知道多少呢?所謂的奶茶,就是牛奶與茶的融合,一種奶氣茶香的飲品。奶茶最早起源於中國西藏,至今已有千年歷史,奶茶原為蒙古高原遊牧民族的日常飲品,蒙古高原是遊牧民族的故鄉,最正宗的就是蒙古奶茶。後來當地人首次把奶和茶融合在一起,就這樣最早的奶茶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