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古奶茶,蒙古語稱"蘇臺茄",是流行於蒙古族的一種奶製品。由磚茶煮成並帶有鹹味。喝此種奶茶是蒙古族的傳統飲食習俗。除了解渴外,也是補充人體營養的一種主要方法。
⊙ 正宗的蒙古奶茶,香醇、可口、味鹹,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單寧、蛋白質、酸、芳香油等人體必須的營養成分,有暖胃、解渴、充飢、助消化的功能。既可代湯下飯,又可待客。
1、磚茶少許切塊,放入茶包當中,如家中沒有磚茶可用紅茶代替。可以個人口味增減茶量。
2、將一小塊牛油(家中沒有牛油可用奶油代替)放置熱鍋中融化,放入小米或者大米翻炒,炒米應不停翻炒才能入味,炒至金黃色微糊即可。
3、在炒好米的鍋中倒入清水燒開,水開時放入茶包,煮至入色、入味即可,講茶包取出。
4、將鮮奶倒入鍋中,加少許鹽,多次揚沸,可以適當降低溫度,防止牛奶因長期處於過高溫度而生成不利健康的糖基化終產物。
★ 發展歷史:
⊙ 蒙古民族喜好磚茶之習俗,究竟源於何時,無法考證。但是,在歷史上磚茶得寵於蒙古族人民。據記載,清朝康熙時代,內地一些商人攜帶磚茶、米麵、布帛雜物等到蒙古腹地,交換蒙地各種物產。其中除以米麵、布帛直接易皮毛外,其餘雜物均以磚茶定其價值。磚茶有"二四"、"二七"、"三九"之別。所謂"二四"者,即每箱可裝二十四塊磚茶,價值約三十三元(銀元),每塊磚茶重五斤半,價值一元二、三角。
⊙ "三九"茶則每塊約價值六角左右,亦當做一元幣通行。有時,磚茶價值急劇提高,一些商人深入偏僻地區以較少的茶,換取較多的畜產品,以一塊磚茶,換一隻羊,一塊磚茶易去一頭牛的事也屢見不鮮。從那時起,草原上就產生了以磚茶代替全羊饋贈親戚朋友的習俗。在草原上磚茶才逐漸失去了取代貨幣的資格,恢復其飲料的本來面目。
★ 營養價值:
⊙ 茶葉中包含著丹寧、胺基酸、精油、咖啡因和維生素C、D、B等豐富的營養成分,有強心、利尿、健脾、造血、造骨、提神醒腦和強化血管壁等藥用功能,還有溶解脂肪,促進消化等作用。因此,茶葉,尤其是磚茶逐漸在蒙古族人民生活中佔據了重要的位置。一日無茶飲,心虛頭暈,飲食不香,夜不能寐。傳說,成吉思汗時期,蒙古兵出徵無須帶更多的糧草,有了磚茶,便等於有了糧草。
★ 飲食文化:
⊙ 磚茶是牧民不可缺少的飲品,喝由磚茶煮成的鹹奶茶,是蒙古族人們的傳統飲茶習俗。在牧區,人們習慣於"一日三餐茶,一頓飯"。每日清晨,主婦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煮一鍋鹹奶茶,供全家整天享用。蒙古族喜歡喝熱茶,早上,他們一邊喝茶,一邊吃炒米,將剩餘的茶放在微火上暖著,以便隨時取飲。通常一家人只在晚上放牧回家才正式用餐一次,但早、中、晚三次喝鹹奶茶,一般是不可缺少的。
⊙ 若要有客人至家中,熱情好客的主人首先斟上香噴噴的奶茶,表示對客人的真誠歡迎。若客人光臨家中而不斟茶將被視為為草原上最不禮之行為。
必讀 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