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蘭:餘秋雨是上天賜給我的禮物;若有下輩子,我還會嫁給他

2020-12-17 星落澤洋

馬蘭:餘秋雨是上天賜給我的禮物

馬蘭是安徽人,1980年從安徽藝術學院畢業後就職於安徽省黃梅戲劇院。與吳瓊、楊俊、吳亞玲、袁玫被稱為黃梅戲「五朵金花」。能被大眾冠以這樣的盛譽,就能知道馬蘭他們唱腔和表演藝術在黃梅戲之中來說,是多麼珍貴的。

因為馬蘭將飾演人物的性格和形象表演得活靈活現,加上她對自己聲音技巧性地把控,給觀眾帶來的是一場視聽性的盛宴,所以在這忙碌喧譁的世界裡,欣賞者將這一場盛宴當作是對自己的告慰,從中獲得短暫地安寧。

這也可以解釋馬蘭為什麼會家喻戶曉的理由。

馬蘭黃梅戲劇照

機會總是青睞於有準備的人,在1981年12月,馬蘭在香港演出《女駙馬》一炮走紅。單說劇名可能大家都不熟悉,但是「為救李朗離家園,誰料皇榜中狀元。中狀元著紅袍,帽插宮花好新鮮……」。

朗朗上口的旋律熟悉到讓我們這些出生在新世紀的人充滿問號,因為按道理來說馬蘭這歌太久遠了,所以這對我們來說是很難接觸到的歌曲。或許在某個地方,大媽大爺還在用播放機播放著《女駙馬》,給路過的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自此之後,她的演藝之路高歌猛進,用當代演藝圈的話語來說是通告不斷。或許有人會說一個藝人最重要的是用獎項來證明實力,她也做到了。

1987年獲得第四屆中國戲劇獎。1987年被評為國家一級演員。1988年獲得第8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最佳女主角獎。1988年獲得第6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女演員獎等。

馬蘭

在38歲那年,馬蘭離開了安徽。現與丈夫餘秋雨定居於上海。現在的我們看來,這是一段才男佳女的絕配婚姻,但在上世紀末,外界的閒言碎語不斷充斥著這段姻緣。

馬蘭和餘秋雨的年齡相差16歲,那時恰逢馬蘭風華正茂,並且是以演員活躍在大眾的娛樂時光裡,所以這段「叔侄戀」無疑是足以登榜各大新聞社排版的事件,馬蘭並沒有理會外界的紛紛擾擾,反而舉手投足都讓人覺得她格外幸福,她也並沒有因為一些不好的議論而後悔這段婚事。

在和李紅離婚後,餘秋雨很快便與馬蘭結婚了。

在2000年的時候,馬蘭離開了安徽,那時大家都以為跟很多女明星一樣,結婚後就淡出了。

但在2006年的時候,一篇名為《馬蘭離開安徽的真相》的文章在博客上發布,文章提到馬蘭是被迫退出安徽的,並要求安徽省黃梅戲劇院發還馬蘭被扣押的人事檔案。

這一新聞立馬引起軒然大波,很多人都想知道馬蘭究竟為什麼會離開風頭正盛的安徽,為什麼離開後就鮮少演戲出作品了?

餘秋雨

對於安徽省黃梅戲劇院來說,這是讓它處於矛盾的浪尖上。公眾的廣泛討論讓安徽黃梅戲劇院發布了《如鯁在喉,一吐為快》進行反駁。在這分不清孰是孰非之間,丈夫餘秋雨力挺馬蘭,他說馬蘭心中無恨,因為她不必再重複嚴鳳英的後路。

我覺得馬蘭也活得更開心了,在不如意的工作環境下,即使再喜歡這一門事業,自己的心態也必會受到嚴厲的考驗。

餘秋雨曾被記者問過是否結婚後把馬蘭雪藏了,餘秋雨說他很支持妻子馬蘭重登舞臺演出,但是由於市場的不公平機制,讓她覺得沒戲可以演了,那為什麼還要呆在那裡,並不是因為和餘秋雨結婚而淡出視野。

在這裡,餘秋雨不僅僅是一個丈夫的角色,還是一個懂她,敬她的一個知己的角色。

蘇軾說,長相知,才能不相疑;不相疑,才能長相知。餘秋雨始終相信馬蘭,站在馬蘭的這一邊。

餘秋雨接受採訪

在訪談的時候,主持人一直流露出對馬蘭38歲退出安徽黃梅戲劇院的惋惜,但馬蘭只是淡淡笑著說了一句,「我覺得我們說的好像有點悲觀。」是呀,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那樣就可以知道馬蘭為什麼會說出:「餘秋雨真是上帝給我的最珍貴的禮物,我的人生因為餘秋雨而完整」這句話。

馬蘭在聲明中說「必須重複一句,若有下輩子,我還會嫁給他。」

面對各種流言蜚語,和嬌妻踏上西去的道路,萬裡著成名著

卓越的成就與"負心漢"的汙名成了他人生中的高低反差。

在此之後他便攜小嬌妻踏上了西去的道路,成為了「走得最遠的文人」

為了尋找中華文化的靈魂,90年代餘秋雨毅然選擇辭職遠行,考察並闡釋了大量中華文化的遺蹟。

為了對中華文化進行比較研究,他特地穿行四萬公裡當今世界上最危險的地區,親身考察了人類全部重要古文明的遺址。

「了解中華文明,首先要了解中華文化脈絡。」他穿行於歷史文化的時空隧道,像朝拜的行者,在探詢中遴癬體悟著傳統文化與人文精神。

他將他的所見所聞都記錄了下來,最終寫了了這本《文化苦旅》。

當你讀過《文化苦旅》後,書中的深邃渾厚、氣象萬千,更會懂得:讀書,是另一種形式的旅行。

或許,有生之年我們不會去那麼多地方,但有一個人能用他的文字,帶我們領略絲綢之路、河西走廊、茶馬古道……這些壯麗景觀深厚的歷史與人文底蘊。

《文化苦旅》出版之後在當年的銷量達到驚人的45萬冊,單憑這一本書就養活了一個出版社。

二十多年來,《文化苦旅》一書,收穫了無數榮譽:它是上海讀者投票評選出的三十年來影響最大的一本文學書,是全國文學書籍十年排行榜前10名,甚至是全球華文書籍十年排行榜前10名……

還被選入了全國中學推薦次數最多的課外讀物

無論世人毀譽如何,在中國文學史上,餘秋雨和他的《文化苦旅》,都已經是一座無法逾越的豐碑。

《文化苦旅》——中國文化,一件衣服的價格,你讀到的將會是文化的感悟。

現在這套經典正版的《文化苦旅》《千年一嘆》、《行者無疆》,只需要89元一頓午飯錢,你就可以將它帶回家

對這本書感興趣的可以點擊下方看一看!

相關焦點

  • 馬蘭對餘秋雨的唯一公開表達:若有下輩子,還會嫁給他
    打開網絡,能找到的餘秋雨的資訊多是一些舊聞。最近的消息是今年9月份他在上海書城做了一場「雲直播」,給廣大中小學師生上「開學第一課」。這些年餘秋雨越發低調,也可能是網絡上充塞的信息太雜,以至於他這樣的「老網紅」漸漸被大眾遺忘了。新聞裡著重提了「攜新作」一事,據悉「餘秋雨定稿文集」正在陸續出版中。餘秋雨也有在網絡上吆喝賣書的一天,讓人沒想到。
  • 馬蘭:插足餘秋雨婚姻的她,婚後終於懂得了李紅的痛苦
    一次偶然的機會,馬蘭和餘秋雨相遇了。馬蘭因為之前讀過餘秋雨的書,很喜歡他的文筆。而餘秋雨雖然是初見馬蘭,卻被馬蘭的一顰一笑所吸引。馬蘭在戲劇舞臺上,更是光彩奪目。馬蘭馬蘭從小學習黃梅戲,出演過不少經典作品並扮演主要角色。馬蘭還是一位獲獎大戶,享譽全國,還被評為國家一級演員。
  • 「唐僧母親」馬蘭黃梅戲第一人,嫁大16歲2婚餘秋雨28年沒生娃?
    當年的她無論在國內,還是國際舞臺上,都可謂是一枝獨秀,別具風採,2007年時,年僅45歲的馬蘭就榮獲了"亞洲最傑出藝術家終身成就獎"。在事業上,她的成功是無可非議的,在感情上,她的婚姻也一度被人津津樂道,而她的另一半便是赫赫有名的餘秋雨。
  • 王嶽倫問李湘:下輩子你還會嫁給我嗎?誰注意女方的回答
    有一次在節目裡,王嶽倫問李湘:「下輩子你還會嫁給我?」,李湘流下了眼淚,沉默了好久,沒有說話。一旁的王嶽倫滿臉失望地說:「你是不想回答這個問題嗎」?李湘在和前夫李厚霖離婚後,在拍攝時正好王嶽倫是導演,李湘談到兩個人初次相遇,直言感覺這個男生憨憨的,還打趣地跟他說有沒有女朋友,要給他介紹女朋友。得知王嶽倫單身,性格直爽的李湘跟王嶽倫開玩笑說:「你看我怎麼樣」,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就這樣慢慢地兩個人開始相戀。結婚9年兩人在熒幕面前也非常恩愛,可愛的女兒王詩齡也越受觀眾喜愛。
  • 有一種愛情叫做餘秋雨和馬蘭,同樣的簡約穿搭盡顯高級品位
    常言道,不是一家一戶不進家門,這句話在夫妻之間很明顯,兩個人沒有什麼共同之處,就是不可能一輩子在一起,今天我們要談的是當代文豪餘秋雨與演員馬蘭的「共同之處」。這時估計有很多人在想,一個是文學的,一個是表演的,這兩個人有什麼共同之處呢?
  • 餘秋雨裸辭23次,二婚娶小16歲的嬌妻,嬌妻:來生還嫁他
    餘秋雨是我國著名散文家和學者,也是中國最年輕的大學校長,曾被授予上海十大學術精英。餘秋雨的筆下總是蘊藏著「詩化」的靈魂,白先勇先生曾稱讚他:「詩化地思索天下。」他的作品之所以情感上如此細膩,能夠震動讀者的內心,是因為在寫作之前就有了很深厚的人生體驗。
  • 國家一級演員馬蘭:曾演「唐僧」母親,58歲插足餘秋雨婚姻上位
    成為了臺柱子的馬蘭事業發展的很好,不需要在靠什麼戲來增加名氣了,但是沒想到的是,馬蘭《西遊記》導演楊潔給盯上了,她認為馬蘭很適合唐僧母親這個角色。就是就親自上門去邀請馬蘭出演,馬蘭也是答應了,但是劇團卻不放人,於是這個事情陷入了兩難的地步,就在大家都著急的時候,楊潔導演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用直升機來接馬蘭。
  • 有一種愛情叫做餘秋雨和馬蘭,簡約穿搭展現出極簡主義的優雅
    我們今天談論的是當代作家餘秋雨和演員馬蘭之間的「共同點」。這時候,估計有很多人在想,一個是文學工作者,一個是藝人,這兩個人有什麼共同點?實際上,從服裝的穿著中可以看出,他們都是追求簡單氛圍的人,他們的個人審美觀和品位都非常先進。男人不比女人更關心女人的衣服,但是對於年長的男人,他們不想去研究衣服,也不想成為穿著背心和褲子的「壞男人」。
  • 黃梅戲演員馬蘭與韓再芬,不同的道路選擇,不同的人生狀態
    近日韓再芬老師正式就任安慶師範大學黃梅劇藝術學院院長的新聞刷屏,儘管從照片上看韓再芬氣質有佳,但是也難掩飾內心的落寞。其實黃梅戲曾經也風光無限,特別是在上世紀70-90年代初,那個時候劇種比較單一,除了國粹京劇,就是黃梅戲,那時的流行音樂還不成氣候,相聲小品也沒有多大影響力,電視尚未完全普及,這樣的形勢下,黃梅戲在民間得到廣泛認可。
  • 餘秋雨生命中的兩個女人,誰才是他的最愛?陳丹青:「無恥文人」
    每個男人一生都有一個白玫瑰和一個紅玫瑰,深愛過兩個女人的餘秋雨真的是非常幸運了,當然也有人說他這不是幸運,是「渣」。李紅相伴餘秋雨14年之久,但卻抵不過新歡的片刻溫存,沒辦法,離婚成了她唯一的選擇,最終李紅獨自承受淚水給女兒一個家,成全了餘秋雨和馬蘭。餘秋雨愛她嗎?
  • 餘秋雨的兩次婚姻,「喜新厭舊」是知識分子的普遍錯誤嗎?
    當代學者餘秋雨也是這樣一位,至少也可以評價為「毀譽參半」。餘秋雨的散文可能中國人都知道,如《蘇東坡突圍》《風雨天一閣》等,《千年一嘆》《文化苦旅》等書曾風靡全國。而他曾獲得的榮譽也非常多,還當過紀念上海戲劇學院的院長。曾被授予「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榮譽稱號。
  • 李紅:和餘秋雨生活14年被拋棄,終在坎坷中活出精彩人生
    「家裡往常已經揭不開鍋了,你就讓我去深圳闖闖吧!」環顧貧寒的家,餘秋雨陡生一種「百無一用是書生」的慨嘆,最終允許了妻子的央求。有了李紅每個月如期寄回的工資,全家人的生活這才得到了保證,全身心投入創作的餘秋雨終於出版了他的第一部散文集。餘秋雨為什麼在和馬蘭結婚之前寫下《文化苦旅》?他想表達什麼?
  • M男人與Y女人,下輩子我嫁給你
    沒關係,只想告訴你,下輩子我嫁給你,把這輩子欠你的全部償還,把犯下的一切過錯、一切損傷,下輩子或許不夠,下下輩子一併補償你。你知道的,我不是不愛你,我們一向比兄弟姐妹還親,之間沒有任何秘密,包括你喜歡我(沒給你機會疼惜我),我喜歡你(不知道那也是愛)。那些年,你守著我,斷斷續續的,從戀愛到結婚到離婚,我毫不知情的(難道我知曉?)
  • 餘秋雨評馬蘭:光亮所在,企盼所在,日月所在,永恆所在!
    餘秋雨是當代重要的散文家,甚至可以說是名氣最大的散文家之一,相信任何一部現代散文史上都會有餘秋雨的一章。餘秋雨本是人們眼中的儒雅君子,他的文章也寫得厚重儒雅,這是文如其人的一個例證。但似乎餘秋雨身上除了學術與文學之外還有一層流行的的元素,故而關於餘秋雨的爭論自餘秋雨成名之後就連綿不絕。喜歡的說他是開創一代文風,不喜歡的說他人品有瑕疵,或者說他的文章有知識型錯誤。餘秋雨的情話餘秋雨最受關注的是他和妻子馬蘭的相識相戀。
  • 盜匪出沒的廢墟下,他堅持寫日記:餘秋雨的千禧之旅經歷了些啥
    餘秋雨與夫人馬蘭餘秋雨在國內是名人,他早年在仕途通達時突然掛印而去,專注於中華古文明的探索,並將成果集結成書,書名《文化苦旅》,餘秋雨因此聲名鵲起,贏得了文化學者的桂冠然而,更多人知道餘秋雨是名人,是因為餘秋雨有一位才貌俱佳的妻子,她就是國內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馬蘭。在這個緋聞滿天飛的時代,餘秋雨拋糟糠妻,迎娶小自己16歲的馬蘭,更為餘秋雨增添了不少知名度。
  • 如果有下輩子,你還想嫁給現在的老公嗎?你的回答是什麼?
    在一段時間,「如果有下輩子,你還願意嫁給現在的老公嗎?」這個問題很火,在評論區大家也是暢所欲言,過得幸福的人就感謝現在的婚姻,但是也有不少人會感嘆,表示來生一定不要再過這樣的生活。其實玉兔之前有跟朋友討論過這個問題,我的那個朋友在這裡我們就稱她小張,小張是一個30多歲的中年女性,其實小張和丈夫結婚已經很多年了,小張和丈夫之前就是奉子成婚,結婚這麼多年了,兩個人都早已經沒有了年輕時戀愛的激情了。
  • 如果有下輩子,你還會選擇和現在的TA結婚嗎?3個過來人實話實說
    導語:如果有下輩子,你還會選擇和現在的TA結婚嗎?3個過來人實話實說人生就像是一場遊戲,有聚有分離,有哭就有笑,有緣不見得就會有分,有愛也不見得能夠相守。婚姻生活不僅僅是過日子,它還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心思去經營,不要以為你進入了婚姻的圍牆,就可以高枕無憂,認為自己再也不用花費心思去付出,如果你真是這樣想,那就大錯特錯了,要知道只有懂得維持感情的人,才會有幸福快樂的婚姻生活,只有領悟到婚姻在綿綿情意中的人,才能使愛的婚姻得以升華。那麼如果有下輩子,你還會和現在的TA結婚嗎?3個過來人實話實說。
  • 餘秋雨拋棄原配另娶新歡是負心漢?
    看似知識分子總是顯得很是通透,實際上他們也是有錯誤的事情發生的,就好比文化學者餘秋雨就是這樣。 餘秋雨出生在特殊年代,他的父親被打倒,叔叔被害死,於是他就只能被下放到農場幹活,當年也是他最艱難的一個時期,在這個時期裡他不斷積攢學識,這才讓自己有了翻身的機會。
  • 《雙甲路邊攤》500年虐戀迎來大結局:若有下輩子,我還會守護你
    劇中幾句動人的臺詞,比如,世子在臨死前說道:「對不起,我終究還是無法保護你,若有下輩子,我一定會找到你,就算是犧牲靈魂也要守護你。」在陪伴月珠的這500年裡,世子也無法將心意說出口,那才真正最痛苦的事,而現在世子成了鬼班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