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蘭對餘秋雨的唯一公開表達:若有下輩子,還會嫁給他

2020-12-17 騰訊網

打開網絡,能找到的餘秋雨的資訊多是一些舊聞。最近的消息是今年9月份他在上海書城做了一場「雲直播」,給廣大中小學師生上「開學第一課」。這些年餘秋雨越發低調,也可能是網絡上充塞的信息太雜,以至於他這樣的「老網紅」漸漸被大眾遺忘了。

新聞裡著重提了「攜新作」一事,據悉「餘秋雨定稿文集」正在陸續出版中。餘秋雨也有在網絡上吆喝賣書的一天,讓人沒想到。二十年前,他可是風靡全國、盜版書無數,寫多少都不愁賣的「文化男神」。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餘秋雨「淪落」到這一步,和時代文化主題的轉變有關,和坊間關於他的一些負面傳聞也有關。

紙糊的大師

上世紀90年代《文化苦旅》出版和再版後,餘秋雨爆紅,成為現象級文化名人。但人紅是非多,此後多年,文壇對他的批評和指摘之聲從未間斷過。

上海文史學者金文明指出餘秋雨作品中百餘處繆誤,認為他所犯的錯誤都是常識性的,讓人詫異。比如隨意竄改、杜撰史實,包括事件發生的時間和人物情感態度;多處用詞有誤以及詞語書寫不規範。另有一些學者認為餘秋雨書中有許多主觀臆測的情節和場景,失之虛假。

如果說文章寫得太多,被人抓住幾處尚可商榷的「漏洞」算不得什麼,那餘秋雨面對抨擊時的態度,就多少讓人有些不解了。餘秋雨之所以屢遭爭議,和他面對批評時的倨傲姿態不無關係。

按說像餘秋雨這種著作等身的文化學者,理應具有謙謙君子的雅量和容人氣度。可面對各方批評,餘秋雨並沒有誠懇反思、認錯、改正。相反,他站在個人立場上極力為自己申辯,甚至認為那些指出他問題的人是出於嫉妒,是在吹毛求疵,因為自己的書實在太暢銷。餘秋雨的惱羞成怒和執拗的自信讓他陷入更為尷尬的境地。

餘秋雨的自我感覺良好,在他的多處文章中都有所呈現,這種洋洋自得、時不時要炫耀一下的文風令人反感。即便是餘秋雨的忠實擁躉,也曾在網上對自己文化偶像的自我吹捧發出過「千年一嘆」。

學術討論你來我往、百家爭鳴,才彰顯文化思想的自由與繁榮。自信過頭、不接受反面聲音就會給人矯情、露怯的感覺,即便是文學大咖也不例外。

「無風骨」的文人

如果說對文學還存在見仁見智的理解,質疑的證據稍顯不足,那被文化界詬病的餘秋雨的「人格」問題就是明顯無法逃避的「硬傷」了。

當年余杰那篇《餘秋雨,你為什麼不懺悔》揭開了文化界聲討餘秋雨的大幕。一些學者、故人通過追憶特殊年代的往事對餘秋雨進行「政治大搜身」,指責他撰寫過極左文章,做人「不清白」。

藝術家陳丹青認為餘秋雨和於丹是一類人,「基本不會對體制提出很尖銳的問題」。他這樣的話也有佐證,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時,餘秋雨發表的博客長文,有替政府說話的立場流露,而當時災民請願確實事出有因,餘秋雨的態度讓陳丹青感覺「沮喪」,認為他缺乏「站出來」的精神。

文化名人易中天、沙葉新也曾是餘秋雨的「對頭」,沒少暗諷和聲討他。

餘秋雨擔任文化公司股東,讓許多他的忠實粉絲感覺失落,這事放現在再正常不過,但在當年多少顯得有些功利。並且餘秋雨在文壇名聲大噪之後很快走下神壇,當評委,做演說,參加晚會,擔任主持人,兼職各種文化顧問,快馬加鞭賺「熱錢」,讓人感覺這位學者有點「忙」。

不得不提的餘秋雨「詐捐」事件也讓人對他的人品產生懷疑。雖然後來有人澄清,餘秋雨確實捐了20萬,只不過是等價值的圖書,他因此而敗壞的路人緣卻很難再找回來了。

下輩子還嫁的男人

餘秋雨的私德也屢次被人提及,其中最惹人非議的是他的第二段婚姻。網上有傳餘秋雨和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馬蘭相識於他未離婚之時。當然現在沒有確鑿證據說餘秋雨婚內出軌,但這些年來,關於二人離婚的傳聞三天兩頭就會冒出來。

馬蘭青年成名,德藝雙馨,獲獎無數,還比餘秋雨小16歲,這段老少戀婚姻,怎麼看怎麼令人費解。最初有人贊他們郎才女貌、琴瑟和諧,可後來網上傳出一篇關於餘秋雨前妻李紅離婚前後艱難過往的文章,提及到餘秋雨在婚內給馬蘭寫情書一事,大眾再看這樁婚姻就不免換了一種眼光。

由於網上關於餘秋雨夫妻的各種猜測和傳聞太多,馬蘭有一次鄭重寫了聲明回應,其中一句話為自己和餘秋雨的婚姻關係作了澄清,這句話是這樣寫的:若有下輩子,還會嫁給他。

簡簡單單十個字,將夫妻感情交代得清清楚楚。餘秋雨和馬蘭一起逛公園的合影照片,也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儘管外界譴責、聲討餘秋雨的文章鋪天蓋地,甚至傳出餘秋雨移情美女作家的傳聞,餘秋雨和馬蘭依然恩愛如初。

可以說,在中國當代文化環境中,像餘秋雨這樣才華和弱點同樣突出的人,必然會遭到非議和指責。他一直說要封筆,卻依然在寫,甚至還在網上開授音頻付費課。

他從未停止腳步,總在努力跟上時代的節拍,不是不說餘秋雨是一位愛折騰的人。雖然現在餘秋雨的高光時刻已經過去了,但誰也不能否認,他的確用他的文字驚豔了整整一個時代。

相關焦點

  • 馬蘭:餘秋雨是上天賜給我的禮物;若有下輩子,我還會嫁給他
    在這分不清孰是孰非之間,丈夫餘秋雨力挺馬蘭,他說馬蘭心中無恨,因為她不必再重複嚴鳳英的後路。我覺得馬蘭也活得更開心了,在不如意的工作環境下,即使再喜歡這一門事業,自己的心態也必會受到嚴厲的考驗。餘秋雨曾被記者問過是否結婚後把馬蘭雪藏了,餘秋雨說他很支持妻子馬蘭重登舞臺演出,但是由於市場的不公平機制,讓她覺得沒戲可以演了,那為什麼還要呆在那裡,並不是因為和餘秋雨結婚而淡出視野。在這裡,餘秋雨不僅僅是一個丈夫的角色,還是一個懂她,敬她的一個知己的角色。
  • 馬蘭:插足餘秋雨婚姻的她,婚後終於懂得了李紅的痛苦
    一次偶然的機會,馬蘭和餘秋雨相遇了。馬蘭因為之前讀過餘秋雨的書,很喜歡他的文筆。而餘秋雨雖然是初見馬蘭,卻被馬蘭的一顰一笑所吸引。馬蘭在戲劇舞臺上,更是光彩奪目。馬蘭馬蘭從小學習黃梅戲,出演過不少經典作品並扮演主要角色。馬蘭還是一位獲獎大戶,享譽全國,還被評為國家一級演員。
  • 「唐僧母親」馬蘭黃梅戲第一人,嫁大16歲2婚餘秋雨28年沒生娃?
    很多人演員雖然在劇中只有幾個鏡頭,但他們卻是大有來頭,他們在自己領域的貢獻更是驚豔了一代人。我們都知道孫悟空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但作為師父的唐僧卻有著親生父母,而他的母親殷溫嬌在《西遊記》第4集中出場可謂是令人驚豔不已。
  • 黃梅戲演員馬蘭與韓再芬,不同的道路選擇,不同的人生狀態
    近日韓再芬老師正式就任安慶師範大學黃梅劇藝術學院院長的新聞刷屏,儘管從照片上看韓再芬氣質有佳,但是也難掩飾內心的落寞。其實黃梅戲曾經也風光無限,特別是在上世紀70-90年代初,那個時候劇種比較單一,除了國粹京劇,就是黃梅戲,那時的流行音樂還不成氣候,相聲小品也沒有多大影響力,電視尚未完全普及,這樣的形勢下,黃梅戲在民間得到廣泛認可。
  • 有一種愛情叫做餘秋雨和馬蘭,同樣的簡約穿搭盡顯高級品位
    常言道,不是一家一戶不進家門,這句話在夫妻之間很明顯,兩個人沒有什麼共同之處,就是不可能一輩子在一起,今天我們要談的是當代文豪餘秋雨與演員馬蘭的「共同之處」。這時估計有很多人在想,一個是文學的,一個是表演的,這兩個人有什麼共同之處呢?
  • 國家一級演員馬蘭:曾演「唐僧」母親,58歲插足餘秋雨婚姻上位
    但是馬蘭就認準了這條路,還說無論多困難都不會放棄,就這樣母親被馬蘭打動了,於是馬蘭被送到了藝術學院學習黃梅戲表演,在這裡,一開始馬蘭還忍受不了,但是為了自己的演藝之路,馬蘭堅持了下去,堅持下去的馬蘭很快就追上來,並超越了不少人。
  • 有一種愛情叫做餘秋雨和馬蘭,簡約穿搭展現出極簡主義的優雅
    我們今天談論的是當代作家餘秋雨和演員馬蘭之間的「共同點」。這時候,估計有很多人在想,一個是文學工作者,一個是藝人,這兩個人有什麼共同點?實際上,從服裝的穿著中可以看出,他們都是追求簡單氛圍的人,他們的個人審美觀和品位都非常先進。男人不比女人更關心女人的衣服,但是對於年長的男人,他們不想去研究衣服,也不想成為穿著背心和褲子的「壞男人」。
  • 餘秋雨生命中的兩個女人,誰才是他的最愛?陳丹青:「無恥文人」
    每個男人一生都有一個白玫瑰和一個紅玫瑰,深愛過兩個女人的餘秋雨真的是非常幸運了,當然也有人說他這不是幸運,是「渣」。李紅相伴餘秋雨14年之久,但卻抵不過新歡的片刻溫存,沒辦法,離婚成了她唯一的選擇,最終李紅獨自承受淚水給女兒一個家,成全了餘秋雨和馬蘭。餘秋雨愛她嗎?
  • 餘秋雨裸辭23次,二婚娶小16歲的嬌妻,嬌妻:來生還嫁他
    餘秋雨是我國著名散文家和學者,也是中國最年輕的大學校長,曾被授予上海十大學術精英。餘秋雨的筆下總是蘊藏著「詩化」的靈魂,白先勇先生曾稱讚他:「詩化地思索天下。」他的作品之所以情感上如此細膩,能夠震動讀者的內心,是因為在寫作之前就有了很深厚的人生體驗。
  • 盜匪出沒的廢墟下,他堅持寫日記:餘秋雨的千禧之旅經歷了些啥
    餘秋雨與夫人馬蘭餘秋雨在國內是名人,他早年在仕途通達時突然掛印而去,專注於中華古文明的探索,並將成果集結成書,書名《文化苦旅》,餘秋雨因此聲名鵲起,贏得了文化學者的桂冠然而,更多人知道餘秋雨是名人,是因為餘秋雨有一位才貌俱佳的妻子,她就是國內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馬蘭。在這個緋聞滿天飛的時代,餘秋雨拋糟糠妻,迎娶小自己16歲的馬蘭,更為餘秋雨增添了不少知名度。
  • 餘秋雨評馬蘭:光亮所在,企盼所在,日月所在,永恆所在!
    餘秋雨是當代重要的散文家,甚至可以說是名氣最大的散文家之一,相信任何一部現代散文史上都會有餘秋雨的一章。餘秋雨本是人們眼中的儒雅君子,他的文章也寫得厚重儒雅,這是文如其人的一個例證。但似乎餘秋雨身上除了學術與文學之外還有一層流行的的元素,故而關於餘秋雨的爭論自餘秋雨成名之後就連綿不絕。喜歡的說他是開創一代文風,不喜歡的說他人品有瑕疵,或者說他的文章有知識型錯誤。餘秋雨的情話餘秋雨最受關注的是他和妻子馬蘭的相識相戀。
  • 餘秋雨的兩次婚姻,「喜新厭舊」是知識分子的普遍錯誤嗎?
    當代學者餘秋雨也是這樣一位,至少也可以評價為「毀譽參半」。餘秋雨的散文可能中國人都知道,如《蘇東坡突圍》《風雨天一閣》等,《千年一嘆》《文化苦旅》等書曾風靡全國。而他曾獲得的榮譽也非常多,還當過紀念上海戲劇學院的院長。曾被授予「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榮譽稱號。
  • 李紅:和餘秋雨生活14年被拋棄,終在坎坷中活出精彩人生
    環顧貧寒的家,餘秋雨陡生一種「百無一用是書生」的慨嘆,最終允許了妻子的央求。有了李紅每個月如期寄回的工資,全家人的生活這才得到了保證,全身心投入創作的餘秋雨終於出版了他的第一部散文集。餘秋雨為什麼在和馬蘭結婚之前寫下《文化苦旅》?他想表達什麼?餘秋雨由於和小他16歲的黃梅戲扮演藝術家馬蘭的婚戀,備受爭議。緣由是餘秋雨在娶馬蘭之前,和原配妻子李紅有一段維持了十三年的婚姻。
  • 王嶽倫問李湘:下輩子你還會嫁給我嗎?誰注意女方的回答
    有一次在節目裡,王嶽倫問李湘:「下輩子你還會嫁給我?」,李湘流下了眼淚,沉默了好久,沒有說話。一旁的王嶽倫滿臉失望地說:「你是不想回答這個問題嗎」?李湘在和前夫李厚霖離婚後,在拍攝時正好王嶽倫是導演,李湘談到兩個人初次相遇,直言感覺這個男生憨憨的,還打趣地跟他說有沒有女朋友,要給他介紹女朋友。得知王嶽倫單身,性格直爽的李湘跟王嶽倫開玩笑說:「你看我怎麼樣」,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就這樣慢慢地兩個人開始相戀。結婚9年兩人在熒幕面前也非常恩愛,可愛的女兒王詩齡也越受觀眾喜愛。
  • 餘秋雨拋棄原配另娶新歡是負心漢?
    看似知識分子總是顯得很是通透,實際上他們也是有錯誤的事情發生的,就好比文化學者餘秋雨就是這樣。 餘秋雨出生在特殊年代,他的父親被打倒,叔叔被害死,於是他就只能被下放到農場幹活,當年也是他最艱難的一個時期,在這個時期裡他不斷積攢學識,這才讓自己有了翻身的機會。
  • 如果有下輩子,你還想嫁給現在的老公嗎?你的回答是什麼?
    在一段時間,「如果有下輩子,你還願意嫁給現在的老公嗎?」這個問題很火,在評論區大家也是暢所欲言,過得幸福的人就感謝現在的婚姻,但是也有不少人會感嘆,表示來生一定不要再過這樣的生活。其實玉兔之前有跟朋友討論過這個問題,我的那個朋友在這裡我們就稱她小張,小張是一個30多歲的中年女性,其實小張和丈夫結婚已經很多年了,小張和丈夫之前就是奉子成婚,結婚這麼多年了,兩個人都早已經沒有了年輕時戀愛的激情了。
  • 如果有下輩子,你還會選擇和現在的TA結婚嗎?3個過來人實話實說
    導語:如果有下輩子,你還會選擇和現在的TA結婚嗎?3個過來人實話實說人生就像是一場遊戲,有聚有分離,有哭就有笑,有緣不見得就會有分,有愛也不見得能夠相守。婚姻生活不僅僅是過日子,它還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心思去經營,不要以為你進入了婚姻的圍牆,就可以高枕無憂,認為自己再也不用花費心思去付出,如果你真是這樣想,那就大錯特錯了,要知道只有懂得維持感情的人,才會有幸福快樂的婚姻生活,只有領悟到婚姻在綿綿情意中的人,才能使愛的婚姻得以升華。那麼如果有下輩子,你還會和現在的TA結婚嗎?3個過來人實話實說。
  • 論餘秋雨文苑和大眾文化一代如何成為知識圈的公敵?
    餘秋雨考入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他16歲時成績優異,他認為進入夢想學校是幸福的開始,然而命運總是喜歡和人開玩笑。在一次文化運動中,餘秋雨的父親因為被指控而入獄,唯一能幫助他們的叔叔受到迫害,因此一家人完全切斷了來源的經濟。從到餘秋雨一直在部隊農場工作,日子過得很艱難。
  • 餘秋雨妻子馬蘭太有氣質,年輕時就是時尚潮人,穿黑裙高級感滿滿
    分享最經典的時尚穿搭,讓你在這個冬天美出高級感,女人從不缺少吸引力,只缺少激發魅力的技巧,會穿搭,讓你成為有品味的優雅女人!優雅有風韻的女性自帶魅力,無論是年輕時,還是年老以後都有很強的吸引力。想要成為這樣的女性,就先來調整自己的穿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