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秋雨生命中的兩個女人,誰才是他的最愛?陳丹青:「無恥文人」

2020-12-17 歷史國學智慧

每個男人一生都有一個白玫瑰和一個紅玫瑰,深愛過兩個女人的餘秋雨真的是非常幸運了,當然也有人說他這不是幸運,是「渣」。

李紅相伴餘秋雨14年之久,但卻抵不過新歡的片刻溫存,沒辦法,離婚成了她唯一的選擇,最終李紅獨自承受淚水給女兒一個家,成全了餘秋雨和馬蘭。

餘秋雨愛她嗎?是愛的,只不過是曾經愛過。1974年,李紅選擇報考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雖然成績很好,但是由於她的家庭背景與當時的社會現實有衝突,所以落榜了。

作為當時學院招生辦負責人的餘秋雨,被李紅的才華深深吸引,而且年輕漂亮的面容也讓餘秋雨朝思暮想。

於是餘秋雨開始追求李紅,他總是時不時地製造機會和李紅一起看書、聊藝術、聊人生,漸漸地,李紅就被知識淵博的餘秋雨吸引了。

李紅的動容給了餘秋雨動力,於是他開始給李紅寫情書,不管李紅會不會回信,後來因為李紅生病,他不眠不休的親身照顧,而且還累得生病了。

這件事情打動了李紅的父母,之後他們的婚事得到了家人的認可,1979年,相戀了五年之久的餘秋雨和李紅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後他們的生活很是甜蜜,不久後,他們愛情的結晶出世了。

但就在李紅拼命維持整個家的時候,餘秋雨卻移情別戀了。他認識了馬蘭,那時餘秋雨40歲時,馬蘭24歲。

他們是因為一本著作結緣的,曾有一位前輩贈送給馬蘭一本餘秋雨著的《藝術創造工程》,她讀完之後被作者的學識深深吸引,那時的馬蘭一直以為餘秋雨是一位滿頭白髮的老頭,沒想到一次演出的機會,她見到了餘秋雨,並深深地愛上了他。

餘秋雨也仰慕馬蘭許久,於是二人相愛了,雖然那時的愛情是摻雜著背叛的,但愛了就是愛了,愛情本來沒有什麼對錯,只是時間對不對的問題。

李紅在收拾餘秋雨的書桌時,發現了馬蘭和餘秋雨之間的情書。,這時的她突然意識到自己已經不再是丈夫最愛的女人了,後來餘秋雨的離婚書遞到了她的手上。

他們離婚了,之後馬蘭和餘秋雨結婚了。這兩個女人中,餘秋雨最愛的是誰?很多人認為是馬蘭,確實,他們多年來的婚姻並沒有因為遭到很多人的抨擊而變質。

但當初他和李紅在一起的時候,他創作了《文化苦旅》,後來靠它火遍大江南北,《文化苦旅》也融入了他與李紅的當初在一起時的愛。

很多人都因為《文化苦旅》這本書,對餘秋雨崇拜不已,但同時也有很多不同的聲音,比如著名畫家陳丹青曾當眾批判餘秋雨:「無恥文人」。因為他拋棄了李紅,娶了馬蘭。

其實在我看來,馬蘭對餘秋雨的愛更多的是對他魅力的認可,而餘秋雨的魅力全盤體現在他的作品之上,尤其是著作《文化苦旅》。

餘秋雨的文字很美,很浪漫。不少中學生甚至到了高考語文考試前一夜,還在抱著餘秋雨的散文捧讀,只為考場上能仿寫幾個句子得到加分。

餘秋雨用《文化苦旅》將深邃渾厚、氣象萬千都展現給了讀者,然後震撼中外!

在《文化苦旅》中,餘秋雨的才子氣息撲面而來,每一段每一句都精心打磨,語言上近乎無可挑剔,形成了他獨特的文化大散文風格。

讀《文化苦旅》這本書,如同進行一場思想的穿越,因為它打破了傳統散文的束縛,創造了一種以"文化大散文"的新的寫作潮流。閱讀《文化苦旅》,拋卻閱讀本身能帶給你的平靜與積累之外,書中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以及背後的思考更是必讀的理由。

《文化苦旅》會讓你從內心裡驕傲於五千年歷史的深邃,也會感慨時代的終結。無論世人毀譽如何,在中國文學史上,餘秋雨和他的《文化苦旅》,都已經是一座無法逾越的豐碑。

相關焦點

  • 餘秋雨水平到底如何?陳丹青膚淺評價,不及王朔一針見血
    中國著名文人代表餘秋雨,在他的文學作品中,關於旅遊的詩集頗多,且引人注目。但正是如此,有些不了解餘秋雨的讀者認為他只會描寫祖國的大好河山,做出的評價也是不客觀的,世人對他不解,遭受著槍林彈雨的職責,其中有三個人非常有名,給餘秋雨的評價更是大有差別,究竟是怎麼評價餘秋雨的?
  • 餘秋雨,一代文化群寵,咋就墮為同行公敵?韓寒:這人太油頭粉面
    我向來認為,貶斥餘秋雨大師,所排詆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種「人的類型」,特別是一種當代知識分子類型。敞開說,餘先生在當代文化界,差不多是作為一種社會學中所謂的「類型人」存在的。而恰好,他這種類型,又喜歡無休止的現身說法,自然無形中不斷引發了他的同類極大的不舒服感,甚至是恐慌感。
  • 馬蘭對餘秋雨的唯一公開表達:若有下輩子,還會嫁給他
    餘秋雨的自我感覺良好,在他的多處文章中都有所呈現,這種洋洋自得、時不時要炫耀一下的文風令人反感。即便是餘秋雨的忠實擁躉,也曾在網上對自己文化偶像的自我吹捧發出過「千年一嘆」。學術討論你來我往、百家爭鳴,才彰顯文化思想的自由與繁榮。自信過頭、不接受反面聲音就會給人矯情、露怯的感覺,即便是文學大咖也不例外。
  • 《文化苦旅》:書火了,餘秋雨的麻煩來了,到底動了誰的奶酪
    中國高校「最有現代管理才能的四名院長」之一。不只如此,這期間,上海戲劇學院院長,正廳級幹部餘秋雨還婉拒了升任幾個省部級職位的諮詢,他開端向國度文化部遞交辭職報告。餘秋雨說:「假如想要回歸生命的真實和發明的輕鬆,回歸文化的本位和藝術的本位,毫無疑問,遲早會選擇辭職。」在官位和學術,名利和本身價值最大化之間,餘先生毫不猶疑地選擇後者。
  • 餘秋雨詩很美:細雨來了,我在傘下等你!生命累了,我在天堂等你
    雖然很多人把愛情和金錢劃上等號,覺得有了錢才會有愛情,不可否認有些女人愛錢,但也有女人可以為了愛情不顧一切。我始終堅信愛情,這世間沒了愛,會變得枯燥無味,所以我一直堅信世間有真愛,還有令我們感動的愛情,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喜歡愛情詩的原因。每次讀到那些感人的詩詞,我都會被打動,相信時間有真愛,讓我們有動力追求美好的生活。
  • 現代犬儒主義及其表現,於丹餘秋雨現出原形,無數粉絲哭了……
    某富翁送給他一筆錢,他收下後對富翁說:「你慷慨大度地施捨給我,而我痛痛快快地取之於你,既不卑躬屈膝,也不嘮叨不滿。」按他的邏輯:金錢本是無所謂的東西,我若拒絕你的饋贈,倒顯得我把金錢看得太重,太當回事了。我若收下金錢又表示感謝,那也是把金錢太當回事了。因此,正確的做法就是,你給我錢,我若無其事地接受。咱們兩不相欠。這種態度看上去很灑脫,但事實上非常無恥。
  • 納蘭容若:他的情詩藏著兩個女人的身影,那是他生命中的最愛
    說起納蘭容若和他的詩詞,就不能不提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女子,一個是他青梅竹馬的表妹,一個是原配夫人盧氏,這兩個女子都在他短暫的生命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尤其是盧氏,這個史書上連名字都沒有記載的女子,卻讓納蘭容若懷念了一生,他的多首深情詩詞都是為她寫下的。
  • 令狐衝生命中最重要的3個女人,誰才是他的最愛?誰才最適合他?
    從令狐衝的角度來看,大概愛的最刻骨銘心的是嶽靈珊,現實的選擇卻是任盈盈。而最適合令狐衝的,卻是儀琳。這不是筆者胡謅的,而是金庸先生的本意。「令狐衝當情意緊纏在嶽靈珊身上之時,是不得自由的。只有到了青紗帳外的大路上,他和盈盈同處大車之中,對嶽靈珊的痴情終於消失了,他才得到心靈上的解脫。」
  • 餘秋雨評馬蘭:光亮所在,企盼所在,日月所在,永恆所在!
    但似乎餘秋雨身上除了學術與文學之外還有一層流行的的元素,故而關於餘秋雨的爭論自餘秋雨成名之後就連綿不絕。喜歡的說他是開創一代文風,不喜歡的說他人品有瑕疵,或者說他的文章有知識型錯誤。餘秋雨的情話餘秋雨最受關注的是他和妻子馬蘭的相識相戀。
  • 王朔評價餘秋雨:是我的「晚輩」,他冒充文化人,其實根本不入流
    知道王朔的人,也都知道他十分的真性情,王朔這一點讓人又愛又恨,愛的是真性情他個人才華,恨的是他把人家不願意說的全說了。在自己所在的作家圈,編劇圈裡,王朔懟過的人,真的太多了,而餘秋雨也是其中之一。在一次訪談中,王朔先生談到了餘秋雨,他說,餘秋雨的東西說穿了,就是傳統文化的瓊瑤,他是用瓊瑤的方式解釋傳統文化。就餘秋雨這麼個文風,這麼寫東西,這麼冒充文化的人,好像還不多見。
  • 餘秋雨很美的一首詩,此生我在天堂等你,寫出了世間最感人的愛情
    雖然很多人把愛情與金錢劃等號,覺得有了錢才有愛情,這是極其庸俗,不可否認有些女人愛錢,但是也有女人可以為了愛情不顧一切,只是愛情變得更稀少了而已。無論是古代,還是在當下,無數的文人用手中的筆記錄生活的點點滴滴,寫下了令人感動的愛情詩,筆者今天要與大家分享當代著名作家餘秋雨的一首《我在等你》,這首詩也是膾炙人口,寫得很是深情,短短的幾句,讓我們感受到了作者濃濃的愛意,還有對於愛情的理解,這樣的作品讀來最是令人心安,也讓人覺得很溫暖。
  • 餘秋雨水平到底如何?王朔的評價十分刺耳,金庸卻說他堪比魯迅
    在當代中國,可能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像餘秋雨那樣引發人們的關注。他的每一本書幾乎都能平地掀起一陣狂飆,在各種場合。無論是現實中還是鏡頭前,餘秋雨看上去總是那麼的溫文爾雅、才思翩翩。他是作家、學者、大師,他是智慧的化身,他是權威的象徵。
  • 梁朝偉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女人!最愛張曼玉,卻為何娶了劉嘉玲?
    梁朝偉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女人!最愛張曼玉,卻為何娶了劉嘉玲? 梁朝偉初識張曼玉時,他還是沒什麼名氣的小生,而張曼玉已是知名的港姐。
  • 餘秋雨為景區寫篇碑文,卻被不少網友批得一文不值,他寫了什麼?
    賈平凹稱其是百年難得的人才,金庸把他和魯迅相提並論,餘華稱在散文領域他堪比朱自清和錢鍾書。但或許是人紅是非多,在紅得發紫的時候,他也受到了不少的爭議。有人甚至專門出書來批評他,在愚士的《餘秋雨現象批判》一書中,作者就指出餘先生的文字存在硬傷,只是附庸風雅。因為這些聲討,餘秋雨甚至兩次被傳封筆。
  • 餘秋雨的兩次婚姻,「喜新厭舊」是知識分子的普遍錯誤嗎?
    這還是籠統的說法,要是問什麼人的心最難測,答案可能是政客與文人兩類。政客所處的環境有時兇險,但文人之心難測的原因卻非來自於外界環境,更多是來源於女人。如郭沫若,成就自然突出,但是綜合評價也就是一句「毀譽參半」。當代學者餘秋雨也是這樣一位,至少也可以評價為「毀譽參半」。
  • 餘秋雨:炊煙起了,我在門口等你!生命累了,我在天堂等你
    生命累了,我在天堂等你。」讀餘秋雨的散文,總能感覺到一種品讀詩歌的美感。無論是從文字、意境、旋律還是節奏來看,都能體會到濃濃的詩意。一個喜歡餘秋雨的朋友也常和我開玩笑說,要是把餘秋雨的一篇散文給汪國真老師,估計就能出一本詩集了。在很多作家的散文還局限在花鳥蟲魚、山水秀麗之時,餘秋雨的文字早已超脫了這些小情小愛。
  • 餘秋雨:生命是一樹花開(太美了)
    作者:餘秋雨生命,是一樹花開,或安靜或熱烈,或寂寞或璀璨。日子,就在歲月的年輪中漸次厚重,那些天真的、躍動的、抑或沉思的靈魂,就在繁華與喧囂中,被刻上深深淺淺、或濃或淡的印痕。於無聲處傾聽凡塵落素,漸漸明白:人生,總會有許多無奈,希望、失望、憧憬、彷徨,苦過了,才知甜蜜;痛過了,才懂堅強;傻過了,才會成長。
  • 《紅玫瑰與白玫瑰》:男人生命中的兩個女人,娶了誰都是遺憾
    佟振保一生有2個女人。第1個是有婦之夫王嬌蕊,嬌蕊天真熱烈,為了他與丈夫離了婚,可振保卻不想娶他,第2個是妻子孟煙鸝,妻子貞靜無趣,連「夫妻運動」都懶,可振保卻無力離婚。1個是紅玫瑰,1個是白玫瑰,選誰都是錯。
  • 餘秋雨錯把「樂」讀成「lè」,引來萬人批評,他的實力究竟如何?
    雖然耄耋二字確實比較複雜,但是很多人卻認為一個復旦大學的教授是不應該將這兩個字讀錯的,雖然在我看來,在公開授課中讀錯字確實是不太好,但是誰還沒讀錯過幾個字啊!而曾經餘秋雨在一次節目中把「仁者樂山」這句古語中的「樂」讀成「lè」,結果大概引來上萬人打電話批評他:這字讀「yào」。為什麼餘秋雨讀錯一個字,會引起這麼大的陣仗呢?我想大概是因為他的文學地位吧!
  • 餘秋雨水平到底如何?余光中:在朱自清和錢鍾書之後,出了餘秋雨
    說起當代文學家,餘秋雨是繞不過去,無論你喜不喜歡他的作品,他的散文都是達到了極高的水準,我相信再過個幾百年之後,他的作品依舊會有人讀。白先勇認為餘秋雨的散文在當代成就最高,他是這樣說的:「他的著作,至今仍是世界各國華人社區的讀書會讀得最多的作品。他創造了中華文化在當代世界罕見的向心力奇蹟,我們應該向他致以最高的敬意。」從這句評價中我們可以看得出,白先勇是非常欣賞餘秋雨的,另外他還說餘秋雨的散文重塑唐宋八大家,意思就是說餘秋雨的才華堪比唐宋八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