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民國時期的才女,林徽因一定是不能被忽略的,因為這個大才女不僅長得漂亮,還有著極高的文學天賦。
她20歲就登臺表演泰戈爾的詩劇《齊德拉》,不僅扮演的是其中的女主角齊德拉公主,全程還是用得非常流利的英文,後來更是有機會陪同泰戈爾遊玩,還擔任其翻譯。
然而,相比於她的文學天賦,人們似乎對她的感情經歷更感興趣。因為她一生的情愛紛爭都與這三個男人分不開——金嶽霖、徐志摩和梁思成。
在現代來看,或許一生交過三個男朋友不算什麼大問題,可在當時的年代,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林徽因處理感情問題的方式。比如魯迅、錢鍾書、冰心等知名作家就曾對此明裡暗裡地表現出反感,認為林徽因愛慕虛榮、品行不端——民國大師為何都容不下林徽因?
對於林徽因而言,成年後的那場歐洲遊國尤其獨特:正是那次旅途,她和徐志摩相識相知相戀。只是這場戀愛成就了徐志摩一人的浪漫,卻令林徽因在以後飽受魯迅等人的攻訐,原因便在於她插足徐志摩的婚姻,儘管她起初並不知曉。而知道徐志摩已有妻室後的林徽因,很快了斷了這段感情,回國嫁給梁思成,卻依舊成了她被人說是"朝三暮四"的藉口。
面對同行的暗諷和詆毀,林徽因是怎麼做的呢?
首先,冰心因為看不慣林徽因,寫了一篇《太太的客廳》來譏諷熱愛聚會的女主人,隱喻當時經常在家中舉辦沙龍的林徽因。
林徽因如何反擊?她特地送給冰心一壇山西老陳醋予以反擊,卻並沒有些什麼同樣詆毀性的文字。
魯迅則撰文《我的失戀》,諷刺林徽因用情不專和虛偽,暗指她腳踏兩隻船、玩弄愛情;
錢鍾書更加犀利,文學作品《貓》的男女主人公對應的就是梁思成和林徽因,也將喜好周末參加梁家聚會的眾多名人們一一對應,集體諷刺一番,指責林薇因交友廣闊,並將梁思成馴服,說他沒有一點男人氣概和擔當,不僅甘當婚姻和愛情奴隸,還幫妻子百般撮合給別人等等,其中言語看過《貓》的人必能感受到那極盡的尖酸刻薄。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想必受過良好教育的林徽因深知其道理,但面對錢鍾書和魯迅等人的諷刺,林徽因卻從未回應過任何,這是為何?
林徽因生於名門望族,自幼就受到良好的教育,長大後又接受了先進的西方思想的洗禮,成為一個思想通透的聰慧女子,良好的教養使其懂得在面對他人的諷刺和冷言冷語時依然保持冷靜和作出體面的回應——不理會,想必就是最好和最有力的回應。
正如林徽因寫就那個唯美名句"真正的平靜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字裡行間是平和舒緩,如同她的人生,從不改內心最純粹的寧靜與喜好,僅此而已,將自己的一生過成了一個傳奇。
怪不得金嶽霖評價她:"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
人間四月天裡,沐著和煦的東風,在柳絮紛飛的季節,我們不談那個完美無瑕的女子,而是去細數她生命底色上最真的東西,有悲欣,有隱痛,有璀璨,也有黯然……
對待生死,她看得比一般人更加深刻。也許,她的才華恰恰源於她的體弱多病,與長期情感需要宣洩。她才將自己的精力投入到讀書、寫作之中。
費正清說:"她是具有創造才華的作家、詩人,是一個具有豐富的審美能力和廣博智力活動興趣的婦女,而且她交際起來又洋溢著迷人的魅力。"
正是因此,她的一首《你是人間四月天》唱遍了大江南北,成為家喻戶曉的名家詩篇。
建築師的身份,給林徽因的文字創作增添了不少風採,詩歌、小說都被她的建築審美,創作的錯落有致,符合建築美學原理。其作品將內容與形式完美結合,將中國詩歌傳統中的音樂感、繪畫感與英國古典商籟體詩歌對韻律的追求,完美結合起來,是一首可以不斷吟誦,可以不斷生長出新意的天籟之作。
網友評論:一生摯愛林徽因,林徽因愛得坦蕩,活得通透瀟灑,這是一個風華絕代的女人,傾國傾城間是對生活的無限美好留念。
今天,小編就給各位朋友帶來了《林徽因文集》。
《你是那人間四月天》、 《若你安好,便是晴天》、 《愛上一座城》。
待人待物至情至性,我愛林徽因的生活,更想閱讀林徽因的詩歌,感受她的每一秒心情。
想要感受林徽因的美,點擊下方連結把它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