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四:村民挖出一具血紅色大棺材,屍體竟還有彈性,他是誰?

2021-01-07 烜之

1988年5月16日,黑龍江省阿城市巨源鄉城子村一戶村民在村西新批下來的莊基地上準備建房,施工中的推土機轟鳴著碾過,地下出現了一塊石板,大家好奇的圍了上來,透過因石板移動而露出的空隙發現裡邊似乎別有洞天,眾人合力將其推開後,地下竟是一副四邊包銀的血紅色大棺材。

這是挖到古墓了,大白天的人多陽氣重,好奇心驅使下村民們掀開了棺材蓋板,棺材內躺著兩具身著金絲衣服的屍體,村民當下覺得此事非同小可,立即向有關部門做了匯報。

三天後,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派專人前來處理暴露出來的墓葬,這是一座夫妻同瑩同穴合葬墓,墓壙呈凸字形,中間放置一具大石槨,長2.8米,寬1.9米,高1.5米,石槨四壁由四塊完整的花崗巖石板組成,蓋和底則是用三塊花崗巖並聯平鋪而成,石板的連接處用白膏泥勾縫密封。

槨中木棺外塗血紅色塗料,棺蓋四邊和八角均用銀片鑲包,棺材內倆人衣著華麗並肩而躺,男人頭戴黑羅小帽,身著紫色織金錦袍,屍體保存比較完好,考古人員用手指請按其胸部發現屍體有還有彈性。女屍頭戴黑色盤絛絲羅花紋冠,花紋上鑲嵌有數百顆珍珠,身著紫地織金雲鶴紋錦袍,面部覆蓋一方絲帕。從墓主人的穿著打扮不難判斷其應為身世顯赫的貴族階層。

由於年代久遠,這些精美的衣物能保存下來實屬不易,再加上屍體的具體情況不明,處於保護文物的目的,專家們決定將整個棺木取出運回哈爾濱。實驗室中專家們揭開了墓主人的衣物,原來男屍只是面部表皮尚留,當時考古人員按壓是所謂的彈性其實是屍體身上絲綿衣服所導致的,並不是屍體的彈性。

絲質衣物在潮溼的環境中保存了幾百年,已經是脆弱不堪,自從棺蓋被村民掀開後,塵土、空氣和光線等綜合因素的影響,墓主倆人的外衣已經有些許褪色,所以衣物的揭取問題相當的棘手,衣服上的色彩也只是曇花一下,驚豔了那一瞬間,緊接著便全部揮發,當代的科學技術也無能為力。

棺材中男屍穿8層17件衣物,女屍穿9層16件,共取出絲織男女服飾30多件,絹、綢、羅、錦、綾、紗應有盡有,而整個墓葬出土遺物達百餘件,出土遺物之豐富、等級之高在目前我國金代考古中非常罕見。

阿城曾是金的統治中心

黑龍江阿城市曾經是金朝前期都城上京會寧府所在地,是金朝遷都燕京之前的統治中心,據考古勘探表明,阿城市境內分布著豐富的金代遺蹟。豎穴土壙墓這種形式在金代比較流行,所以墓葬的年代應屬於金代。金代石槨墓共分兩種,前期流行在石槨中放置木棺殮放屍體,後期則是將屍骨火化後以木匣盛之放進石槨,而這兩種不同做法的分割點在金世宗完顏雍的大定年間(1161-1189),那麼墓主人肯定是生活在大定以前的金朝貴族。

其實這些信息一般都可以從墓誌中得到,遺憾的是考古人員並沒有從墓室中發現墓誌,但卻出土了兩塊銘牌,木牌上書「太尉儀同三司事齊國王」,銀牌上刻「太尉開府儀同三司事齊國王」,銘牌的內容為考證墓主人身份提供了一定的依據。

墓主人到底是誰?

《金史》記載,金朝119年間共封了四位齊國王:

第一位,金康宗完顏烏雅束長子完顏宗雄(1083-1122),死時四十歲,葬於歸化州(治所在今張家口宣化區),金熙宗天眷年間追封為太師、齊國王。

第二位,金睿宗之子,世宗完顏雍的弟弟吾裡補。

第三位,金景祖完顏烏骨乃的孫子完顏晏,完顏晏和金太祖完顏阿骨打、金太宗完顏晟都是堂兄弟,生於1102年,死於1162年,海陵王篡位後遷都之時,命其留守上京,貞元初年被封為齊王,大定二年晉封太尉。

第四位叫耨碗溫敦思忠(1089-1161),並非金朝王室,海陵王完顏亮時期被拜為太傅,領三省事,封齊國王。

那麼到底這四位哪位才是墓葬的主人呢?專家們最終將墓主人的身份確定為完顏晏,理由有四:

第一,從出土銘牌得知墓主封齊國王又進拜太尉,史料記載這四位齊國王中只有完顏晏進拜太尉。

第二,四人中只有完顏晏長期生活在上京會寧府,「海陵遷都,晏留守上京……在上京凡五年……遂致仕,還居會寧……進拜太尉。復致仕,還鄉裡」。

第三,根據對男女屍體牙齒的測定,推算出男人死時應當在60歲左右,符合完顏晏去世時的年齡,完顏宗雄死時40歲,耨碗溫敦思忠死時73歲都與之不符。

第四,剩下的一位齊國王吾裡補,史料對其記載不多,但可以確定的是和金世宗完顏雍同屬一個時期,他的卒年應該也是在大定年間,從埋葬形式也能排除掉。

完顏晏歷經太宗、熙宗、海陵王、世宗四朝,經歷了金朝完顏家族大宗與小宗、嫡出與庶出之間的政權鬥爭,雖然屢有升貶,但在完顏家族各宗之間相互猜忌,信任危機之時仍能常駐上京,這足以可見他在政治上的謀略。

相關焦點

  • 村民挖出一口紅色棺杶,裡面裝了77件衣服,考古家:最臭美的墓主
    考古中還是出現了許多奇葩的事情,比如有的墓主只有幾歲,卻出土了大量的奇珍異寶;還有的古墓才幾十平米,卻發現了密密麻麻的金銀財寶,這都是世間罕見的。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座墓葬算不上多麼的高大上,但是這個墓主卻刷新了我們考古隊一個新的紀錄,那就是墓主太愛臭美了,堪稱是考古史上以來發現的最愛臭美的墓主。在他的棺杶中居然發現了77件衣服,涵蓋了春夏秋冬4個季節,而且每一件都是極品中的極品,就連現在的服裝大師也是望塵莫及,而且其中19件衣服硬生生的給穿在了身上,這到底是有多麼的愛臭美呢。
  • 考古專家挖出「蛇神」真身,實在是太「詭異」
    哈嘍,小夥伴們關注「愛仕達奇聞說」每天為您報精彩     親愛的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芳芳說奇聞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每天一個奇聞趣事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一個「揭秘雲南女媧後人!考古專家挖出「蛇神」真身,實在是太「詭異」」說起女媧,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
  • 美國男發現母親棺材裡竟裝陌生人屍體,還穿戴媽媽衣服首飾
    據《每日星報》7月9日報導,一名男子來到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市亞歷山大殯儀館參加其母親的開館儀式時,驚愕地發現棺材裡的女人雖然穿戴著母親的衣服和首飾,卻並不是他的母親!該男子名叫傑裡·鮑曼,是一名醫生。他的母親凱薩琳·懷特於6月26日因癌症晚期去世,享年75歲。懷特去世之前,兒子鮑曼一直都是她的主治醫師,他陪伴著母親直到臨終的那一刻,因此鮑曼非常清楚地記得母親離世時的樣子。鮑曼說:「她今年6月26日上午1.11離開家時的模樣深刻地烙印在我的腦海裡。」
  • 江蘇挖出明朝不腐女屍,手戴綠寶石戒指,專家褪去衣物:絕色美女
    隨著現代城市化建設的不斷發展,對於土地的利用率也是越來越大,這也導致很多施工隊在施工過程中,難免會在挖地基時發掘出一些古墓。而古墓當中更是藏著非常多的文物,但江蘇的一個施工隊所遇到的這座古墓卻有所不同。在江蘇挖出明朝不腐女屍,手戴綠寶石戒指,專家褪去衣物後說:絕色美女。
  • 兩妯娌躺在一具棺材裡,到底誰是兇手?
    警察打開棺材,抬出卡爾嫂子的屍體。突然發現下面還有一具屍體,是卡爾老婆的屍體。這是怎麼回事呢?卡爾嫂子是怎麼死的?卡爾老婆為何躺在棺材裡?卡爾娶了一個老婆,名字叫西莉亞。婚後他一直幫老丈人打理殯葬生意,卡爾很能幹,對老婆也好。
  • 貴州守洞人:活人為死人守棺,白天幹活,晚上回來守著567具棺材
    桃花村遠離縣城,交通不便相對閉塞,與外界交流甚少,住在這裡的村民大都像是《桃花源記》說的那樣與世隔絕,曾經有幾戶人家住在這裡的洞穴中,洞穴位於山崖峭壁之上。苗族人把洞葬叫作「把洞杜」,意思就是「洞裡面的死人屍體」。根據傳統習俗,全村人會在夜幕降臨後,點著火把將亡靈送出村寨,將屍體送往洞穴中的這條路必須是陌生的,由幾十個年輕人抬起棺木送進半山的亡靈洞中,儀式結束後,轉身離開,誰都不能回頭看亡靈,從此任何人也將不再走進這個安息地。
  • 山東一50米山包,施工時挖出「怪獸」,考古家:顛覆歷史認知
    而2000年後,山東一施工隊在對一座50米的山包進行基建時,無意間挖出了一座漢代的古墓,而這座古墓的考古也驚動了全世界。1972年4月10日上午,山東省臨沂文管所突然來了一個名為孟季華的中老年人,這個老人渾身都是泥土,但老人非常的著急,當時的文物管理人員還以為這是進來乞討的流浪漢。
  • 埃及發現一具3500年棺材,裡面有一具女木乃伊,大量昂貴珠寶和玩具
    女孩戴著兩個在耳朵上覆有銅葉的耳環,手指上的兩個戒指,脖子上披著四條項鍊。除了大量珠寶,團隊還發現了一對「保存完好的涼鞋」。 據研究人員稱,這具棺材是用梧桐樹幹上雕刻而成的,在她去世時將被粉刷成紅色。這個女孩死時15或16歲,珠寶可能是她的嫁妝。
  • 老農建房挖出「血色紅棺」,嫌晦氣一把火燒了,專家:5億燒沒了,為何...
    結果在挖地基的過程中,意外地挖到了一口棺材。因為棺材過硬,據說當時老農還找來了不少村民來幫忙挖。最終,一陣東挖西撬,終於把棺材挖了出來。當時,映入眼帘的的景象,很是讓人感到詫異: 棺材通體血紅色,顏色非常鮮豔,且棺材上方還端端正正地放著一口銅鏡。 如此之景,讓不少人驚呼:活久見!
  • 新疆挖出一具千年美男,卻長著四條眉毛,網友:該不會是陸小鳳吧
    前些天咱們介紹了許多的古屍,但是都女性為主,像什麼馬山1號墓出土的那具溼屍,還有凌惠平、辛追夫人等等,我們今天仍然來繼續介紹一座古屍,只不過這具是乾屍,而且還是一個男子,長相非常的漂亮,還被網友戲謔稱是「陸小鳳」呢!
  • 為何萬曆皇帝的金絲楠木棺材被扔掉,村民撿起來做成家具
    ——車爾尼雪夫斯基(俄)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813,閱讀約2分鐘1956年,考古人員對萬曆定陵皇帝進行了考古發掘。定陵發掘前後共出土文物3000餘件。這些價值連城的文物為研究明代提供了第一手實物資料,但也造成了難以彌補的損失。
  • 工地挖出千年古墓,棺材上寫著「開者即死」,專家打開後嘖嘖稱嘆
    古人常說,死者為大,所以對於葬禮他們格外看重,無論是帝皇世家還是官宦家庭,他們的葬禮都要辦得風風光光,讓死者安然長眠。正是因為如此,現在我們才能夠發現那些保存完善的,具有極高的考古價值的陵墓。當考古專家打開這座古墓之後,發現這座古墓的規模宏大,比之皇陵也不差分毫,這點也引起了考古專家的好奇心,而根據這座古墓出土的一些文物來看,專家發現這是一座源於隋朝時期的千年古墓。不僅如此,這座古墓還未曾被盜墓賊染指,所以裡面應該還有著不少價值連城的陪葬品的,而這座古墓的主人,並非是什麼權勢滔天的皇權貴族,而是一個年僅九歲的小女孩。
  • 恐怖棺材裡的神秘響聲,究竟是誰在搗鬼?
    身下的屍體動了,指尖划過我手上腳上捆綁的繩子。  那把我捆的結實的繩子,在他手底下好像就是紙糊的一樣,輕易就斷開了了。   我急忙拔去嘴裡塞著的爛破布,迫不及待的說話:「你……是誰?你……要做什麼,求求你了,放過我吧。求求你了……」  狹小的棺材中,我的後背和他胸膛緊緊貼合著。
  • 苗族守棺人:白天工地搬磚,晚上拿300月薪,與567具棺材同睡
    這其實也是為了能夠讓人們死亡之後有一個更好的存放,畢竟農村人所謂的土葬,也只不過是將人的屍體放到棺材中,尋找到一處較為合適的位置,就將其葬在土裡。等到時間一長,山上恐怕會有多處地方遭到破壞,同時因為有越來越多的墳墓,也會讓人們上山時感到苦惱。但不管是土葬還是葬在公墓當中,都只能說是其中的一大部分,而並不是所有人都會實行這樣的埋葬方式。
  • 江西出土一具少女乾屍,乃朱元璋後人,復原後的容貌驚呆專家!
    江西出土一具少女乾屍,乃朱元璋後人,復原後的容貌驚呆專家!乾屍,顧名思義,就是乾燥的屍體。其最大的特點是:「周身灰暗,皮肉乾枯貼骨,肚腹低陷」。乾屍的種類共有兩種,一種是人工乾屍也就是國外常報導的木乃伊;另外一種是自然乾屍,主要由於埋葬環境乾燥導致屍體脫水而自然形成的乾屍。
  • 千年古墓內出土大量藍色人骨,考古專家急忙換上防護服,揭開謎團
    2013年某天,雲南省祥雲縣一名李姓村民,在田間勞作之時,偶然發現有一處地面不同尋常,不停地向外冒著水。當時正值隆冬時分,水源並不富足,地面怎麼會如此大量的湧出水源呢?帶著幾絲好奇的他,上前一探究竟,朝著冒水的地面就是一鋤頭,竟刨出了一塊黑色的木頭。當時他也沒多想,將這塊黑木帶回村後,將此事告知村民,經村裡的木匠趙某辨認。這塊黑色的木頭可不是普通木頭,而是極其珍貴的烏木。地下出現烏木可以預測,下面一定藏有貴重之物,極有可能是一座古墓。於是,李某連同村民們再次來到水源地。
  • 日本多次索要她的頭髮,從一根到半根,中國察覺到異常:一絲不給
    在1972年馬王堆漢墓的考古發掘現場,考古人員發現了一具女屍,這一具女屍並不是乾屍,她的皮膚還有彈性。這一考古發掘立馬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日本就希望帶一根頭髮回去研究,但中國卻一絲都不給,那麼中國政府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 風雪定陵:郭沫若等人挖掘明朝萬曆皇帝陵墓,造就一場考古悲劇
    他們想挖的陵墓是朱棣的長陵,朱棣以「清君側」之名發起靖難之役,他贏得了皇位,他想「君王死社稷, 天子守國門」,於是他把首都從南京搬到北京。有很多皇帝一繼位就開始下令建造自己的陵墓,因為皇帝的陵墓非常大,是一項巨大的工程,一時之間無法建造好,於是皇帝還健在就開始為自己建造陵墓。朱棣為自己建造了十三陵,他也是第一個葬在十三陵的明朝皇帝,選擇朱棣似乎是最好的選擇。
  • 埃及考古學家發現59具棺材,打開後發現2500年前的木乃伊
    導語:埃及考古學家發現59具棺材,打開後發現2500年前的木乃伊!最近,埃及的考古學家們發現一座非常雄偉壯觀的「古墓」!在其中,發現了59個木質棺材,也就是所謂的「木乃伊」,這些「木乃伊」的歷史足夠有2500多年,埃及的考古學家小心翼翼的打開59個木製棺材中的一個。結果現場的所有人都驚呆了,因為在裡面躺著一具保存非常完美的木乃伊。見到這具木乃伊是用畫布所包裹住的,而且包裹的嚴嚴實實,若不是有專家在場,根本看不出來這具木乃伊,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