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跟孩子最好的關係,就是不遠不近,在愛裡尋找那1釐米的距離

2020-12-17 蘭媽談育兒

文/蘭媽談育兒

有人說父母跟孩子之間最好的關係是「你愛我、我也愛你」,實際上親子之間最好的關係是不遠不近、父母給孩子們足夠的空間,愛孩子就應該在愛裡邊去尋找那一釐米距離。

案例:

朋友小花是家裡面的長女,家裡面還有一個弟弟,由於父母重男輕女的原因小花要比常人更努力、更上進,一方面是為了證明「女兒不比兒子差」,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出人頭地,過上屬於自己理想的生活和夢想都城。

而最後肯吃苦、懂上進的小花,也在自己的發奮圖強裡創造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小天空,在深圳這個陌生又親切的地方不僅擁有了自己的房車,還憑自己的經商頭腦開了一家規模適中的公司,可是在公司剛剛進入穩定期的時候,父母就帶著弟弟一起到深圳啃小的啃小、啃姐的啃姐。

小花作為姐姐儘管小時候受到了很多不公平的待遇,但是對於家人的關心還是放在心上,尤其是對不務正業的弟弟更是苦口婆心地勸導,但每逢談論讓弟弟認真工作時,父母總是著急袒護認為小花是嫌棄他們了,甚至還義憤填膺地說「你是姐姐,現在你過得好了理應照顧好弟弟」。

父親對弟弟的偏愛、對小花的斥責,也讓小花有著較重的心理壓力,常常把加班當成了自己的業餘時間,因為她根本就不想回家、更不想面對那樣一個偏袒的家庭……

實際上在家庭教育裡不管是偏袒也好、斥責也罷,父母跟孩子之間的關係就是那不遠不近的1釐米距離,熱播劇愛的釐米已經大結局了,劇中的女主角關雨晴和弟弟關震雷跟我這個朋友的情況差不多,但現實中生活肯定是父母的距離越近、孩子逃的越遠。

朋友小花儘管和父母居住在一個城市,最後在精神和家庭環境的影響下,她是直接寧願單租房在外面獨自過上安靜舒適的生活,有的時候幾個月不回家一次都是屬於正常的,在看完愛的釐米後關於那1釐米的愛之距離,大家也是比較茫然的,甚至還有人疑惑「一釐米距離會不會太近了」,實際上掌握好尺度、一釐米才是最合適的距離差。

如何把控好這1釐米距離?我們需要從以下幾點開始:

1、保持觀看的獨立距離

父母對孩子之愛的基礎是要讓孩子自己獨立,不管是愛的釐米裡的雨晴、震雷,還是現實裡的朋友和他的弟弟,這些子女和父母之間存在的問題就是沒有保持距離,過度溺愛和過度批評這些都是屬於過度參與,這樣的過度參與只會給孩子造成較重的心理壓力,讓親子之間的距離變得越來越遙遠。

倘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開始就保持著觀看的獨立性距離,讓孩子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哪怕是吃苦勞累也是孩子由心而發的實踐和能力觸發,愛的釐米裡關震雷最後的醒悟「洗白」,就在於關父克服了對兒子無微不至的溺愛,站在光望的角度並非是不愛孩子了,而是要讓他們學會獨立、讓獨立這股愛陪伴孩子一生。

2、1釐米的距離還需要「發現」

1釐米的距離看起來很近,實際上觸摸起來可能會恰恰很遙遠,舉個例子:

孩子現在正在拿手機玩遊戲家長看到後是什麼態度?如果父母尊重孩子會提醒他勞逸結合,如果父母太過武斷就會直接批評,甚至還武斷地認為「打遊戲的孩子就沒有前途」,但事實真相真的是如此嗎?打遊戲的孩子也可能是一個學霸哦,越是難度高的遊戲越能訓練孩子的反應和思維能力,不過遊戲還是要以適中、勞逸結合為搭。

這裡我們需要注意的是1釐米的距離,是需要父母去發現孩子的長處而不是找出孩子的不足,孩子的成長需要被父母關愛同時也需要被父母認可,得到認可的孩子一般身上還展現著自信的洋溢和活潑的開朗性格,如果孩子的童年是自信、活潑的,那麼這1釐米的距離就是「發現」的有價值。

3、1釐米距離的關愛需要父母共同參與

孩子的教育需要父母共同參與、包括那1釐米的距離也同是如此,相信大家在看愛的釐米這部劇時,就發現了關媽媽「不管事」的一面,如果關媽媽可以在關父偏心的時候,能夠發言維護或許對雨晴的傷害會稍輕一些,儘管家庭教育最忌諱「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但母親在家庭角色裡的懦弱同樣也會影響到子女的成長。

在教育孩子裡家長還一定要明白,在這場看不清終點的道路裡,需要成長曆練的不僅僅只是孩子、還有父母自己,只有父母率先做好了榜樣、孩子才能跟其身後有模學樣,另外父母之外還是獨一無二的,父愛代替不了母愛、母愛也無法改變父愛對孩子的影響力,所以在孩子的教育裡那一釐米的距離一定要父母共同參與。

---------------------

我是蘭媽,專注於育兒領域解析作者,以親身事例、各種家庭教育實例,來記錄育兒感觸的瞬間,喜歡的朋友,歡迎關注@蘭媽談育兒一起學習共成長!

相關焦點

  • 最好的相處方式:保持不遠不近的距離
    有不少人因距離遠,相見不容易,而分手。有不少人因距離近,一不小心發生摩擦,從而吵架不斷。距離遠,只能通過互發信息,或是視頻來溝通,但是時間一長,就會產生不夠真實的感覺,好像和虛擬世界談情,沒有溫暖的懷抱,聽不到心跳的節奏,總有種疏離感。距離近,因為太過熟悉,矛盾隨之越來越多,甚至連私隱,激情也一起消失,只有平淡如水,好想遠離尋找樂趣。
  • 父母對子女最好的愛,是一碗湯的距離
    《愛的釐米》中,一個是嚴重缺少父愛,一個是母愛過於旺盛,雨晴、清風和父母之間的關係,代表了父母和子女之間相處的兩個極端。其實,這兩種相處模式,都不健康。聽上去觸目驚心,但實際上,在中國這種現象非常多見,跟多年來「男尊女卑」的傳統密不可分,尤其在農村地區,只有兒子才能傳家,如果前幾胎都是女兒,那無論再生多少個,也要生出兒子來。如果說,過去的農村,需要勞動力來種地幹活,還可以理解。現如今,農村已經很少有年輕人去種地了,還非要生兒子,就真的有點兒說不過去了。
  • 你和孩子愛的距離有幾釐米?
    重男輕女的關爸爸,把女兒當成兒子的搖錢樹,單親母親徐媽媽,不斷幹涉兒子的工作與感情,讓孩子傷透心。看完電視劇裡的故事,我最大的感觸就是,不能像徐媽媽那樣,父母對孩子的愛一定要有限度。孩子的成長,父母肯定需要陪伴與付出,但切記這種付出一定要適度,不能像電視劇中的徐媽媽那樣,凡事都要插手,總認為自己就全是對的,孩子必須聽自己的,稍不如意就施加壓力,這種愛讓人感到窒息。
  • 愛不可太近,愛要適度,愛他在不遠不近的距離
    愛不可太近,愛要適度,愛他在不遠不近的距離1:在人生的道路上,從來沒有全身而退,坐享其成,不勞而獲一說。你不努力,就得出局。2:有時候不是我不理你,其實我也想你了,只是我不知道該對你說什麼。3:你曾陪我看過最美的煙火,而如今這片黑夜只有我一個人在架空;公開、專不聊騷,這是愛一個人的基本。明白什麼是基本嗎?這是你應該的,不是你付出的;真的從不敢說,自己真正擁有過什麼東西。4:什麼事都要先在自身找原因、不要總是苟求他人;鞋子髒了、是因為你走的路不乾淨。
  • 《愛的釐米》聯合宣傳教育品牌阿卡索,幫助孩子與外教0距離學英語...
    近日,由阿卡索代言人佟大為與知名演員佟麗婭主演的電視劇《愛的釐米》正在熱播。該劇以兩位主角徐清風(佟大為飾)和關雨晴(佟麗婭飾)的家庭關係為主線,講述了兩位社會精英因為原生家庭存在著諸多問題,從而深受影響和傷害的故事。劇中的徐清風是一位著名的外科醫生,自小在一個單親家庭中由母親一手撫養長大。
  • 最好的關係:是保持適當的距離!
    十八歲到結婚,我們努力工作,得到更多的獎學金,等到更多領導的表揚,等到更多同事的讚賞,父母也漸漸老去,我們陪伴的時間越來越少;結婚後,我們與另一半白頭偕老,共同面對所有的問題與磨難,在困難中前行。可是,真正能陪你時間最多的人是誰?不就是我們父母嗎?我們在人生中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他們忽冷忽熱,只有父母是一生中最愛的人。
  • 愛的釐米,你知道多少
    熱播電視劇《愛的釐米》完美收官。有的人還在回味其中,有的人已經開始了自己的思考。生活中,人際交往最有學問最應該琢磨的,就是人與人之前的距離,有時候最合適的可能不僅僅是一釐米。1、父母與孩子之間。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父母與孩子會親密無間。可是一旦進入青春期,孩子與父母就主動開始漸行漸遠。聰明的父母會漸漸學會放手,常常只是在後面看著孩子還不算成熟的背影,默默關注著他前行的方向。孩子成家以後,父母與孩子最好是保持一碗湯的距離,就是父母給孩子熬了一碗湯,送到他家裡,溫熱正好入口,這個距離既能相互關心又互不影響生活。
  • 《愛的釐米》愛的毫米納米,愛的負數,豈不更好,你說是嗎?
    《愛的釐米》即將演播到尾聲,這劇還熱播,在360電視劇熱播榜第一名。可看了這麼久,你知道《愛的釐米》劇名什麼意思嗎?跟劇情有什麼關係?我沒有看懂。愛在劇情中是看到啦,各種各樣的,可那一部影片沒有體現愛呢?釐米是劇情中最重要的,可到現在都沒有看到,這跟劇情有什麼聯繫。
  • 伊能靜最大遺憾就是沒有跟父親說:我愛你!父母會愛,孩子更自信
    在伊能靜參加一個綜藝節目時,跟秦昊說:我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跟父親說過我愛你!父親也沒有說過,他到底愛不愛我!說完,眼淚就掉了下來!能夠擁有父母的愛,是孩子最幸福的事情,可是,很多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愛,還覺得父母根本就不愛自己,才會出現,孩子迷戀遊戲,放不下手機的情況。
  • 理大話題 | 我們之間的距離不會忽遠又忽近
    我站在灰色的院子裡,藕葉枯了,乾巴巴躺在淤泥上;葉子全落了,一層摞一層的堆在樹下;成熟的柿子掙脫了樹的束縛,以為那是自由,最終卻又在土裡慢慢腐爛著。我們都離開了這個充滿愛意的小院,鮮活的記憶也被封存在這裡,包括給彼此的愛.果然,一切美好都只在夢裡出現。事實卻讓我一直保持清醒,這些美好都只是夢境。
  • 愛與陪伴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我的一個同事就做得很好,兩歲發現孩子有自閉症的症狀,丈夫馬上辭職,她請假,兩人帶著孩子全國尋找醫生。雖還是有遺憾,但至少沒有讓孩子更糟糕,以後康復的道路雖漫長,但家庭的愛的力量是不容小覷,相信會有更多的驚喜等待這個溫馨的小家庭。心理學家李玫瑾說的一句話:在孩子未成年之前,父母就是孩子的天,陪伴是最長情的愛。
  • 「朋友式」戀人的星座配對,不近不遠距離剛好
    以下的這幾對星座情侶,他們的愛情,就是「朋友式」愛情,有著戀人的關係,卻相處的如同朋友般自在。,也都完全信任對方,信任這對於感情,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兩人的相處,比朋友更近一步,但是沒有愛情的拘束,相處起來非常的舒適,不近不遠的距離,剛剛好。
  • 父母與愛
    原因很簡單:我們的生活觀、愛情觀,受父母影響之深,遠超我們想像。就我自己而言,雖然我喜歡自由,但我最終選擇了穩定的關係,堅定地走入婚姻殿堂。這一點顯然受了父母的影響,因為他們的關係一直很穩定。我身處這樣的環境,感受到了穩定關係帶來的踏實感和幸福感,這種感覺也是我生命中非常需要的。
  • 人和人最好的關係是熟不逾矩,和任何人走得太近都是一場災難
    因為太熟就容易走得太近,走得太近就容易失了分寸,反而會產生罅隙,導致關係疏遠。朋友之間是如此,夫妻之間、父母與孩子之間也是如此。就像蔡康永說的:「過於熱情不是一個人維持良好關係的方法,與人相處最好『冷淡一點』,與外界保持一定的距離感。」有距離,才會有尊重;有尊重,才會讓關係持久。
  • 孩子是看著父母背影長大:最真實的父母,就是最好的身教
    孩子對我們的愛是無條件的。「無條件的愛」並非要貶低父母推崇孩子,畢竟「愛父母」有其生存的必要性,並非單純的心理因素;只是孩子對我們完全的信任與依賴,是親子關係能順利建立的重要關鍵。身教是無條件地模仿?我在還是我們年輕的年代時,最紅的男星非四大天王莫屬,其中又以劉德華為最。
  • 6歲女孩鋼釘穿膛不告訴父母:是什麼讓孩子失去求助父母的本能?
    可是到了晚上,胸口開始疼痛,最後忍不住了才去告訴父母。後來女孩兒被送進了醫院,檢查後發現這枚鋼釘長達7釐米,距離心臟只差26毫米!不過女孩兒是萬幸的,躲過了死神,現在也基本康復了。這是前段時間看到的一條新聞,發生在江蘇常州。
  • 孩子總跟父母作對,父母如何巧妙化解,看綜藝換角度改善親子關係
    導語孩子才剛上學,變得愛頂嘴,愛和大人唱反調,越來越不聽話了,讓他做點什麼,他總愛說:不!然後振振有詞地說出一堆匪夷所思、啼笑皆非的理由來。孩子為什麼變得愛頂嘴、愛和家長唱反調呢?一、為什麼孩子喜歡和父母頂嘴1、愛頂嘴是孩子長大的一種表現。這聽起來似乎還不錯,孩子長到一定年齡,有了獨立的思維能力,就敢於說"不"了。
  •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與父母的漸行漸遠
    因為愛孩子,所以把跟孩子相關的一切都放在心上。這次,他遇到的兩位消防員竟然跟自己的兒子熟識!這個母親開心到落淚!兩位消防員提議給她的兒子打個電話,這個母親卻婉言謝絕:「不打了,不打擾兒子了。」因為母親害怕會打擾到兒子。為了不給兒子添麻煩,甚至把對兒子無時不刻的掛念都塞進心底。
  • 致家長:孩子對父母的愛,遠超出我們想像
    電影《找到你》有一句臺詞:我們最要感謝的其實是孩子。是他們帶父母成長,讓我們體驗到一種毫無戒備的,甚至可以獻出生命的愛,那是一種自由。你永遠不知道,孩子在怎樣用力愛著我們。孩子對父母的愛,永遠都是那樣的自然純樸。前段時間,被一個來自醫院產房外的小小背影深深感動著。小男孩的媽媽剛生完二胎。
  • 中距離危成關係
    ☘️中距離關係,不遠也不近,剛剛好的距離。不像溫水煮青蛙式的近距離危成關係,也不像速戰速決的遠距離危成關係,而是能夠持續保持平衡溫度的相處模式。        ☘️寫到中距離危成關係,讓我想起新白娘子傳奇裡的許仙與白素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