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孩子才剛上學,變得愛頂嘴,愛和大人唱反調,越來越不聽話了,讓他做點什麼,他總愛說:不!
然後振振有詞地說出一堆匪夷所思、啼笑皆非的理由來。原來天使般乖巧聽話的寶寶慢慢不見了;以前溫馨的家裡天天吵吵鬧鬧,氣氛緊張。
問題到底出在哪兒?我們的小天使怎麼就變成氣人的小魔鬼了?
孩子為什麼變得愛頂嘴、愛和家長唱反調呢?
一、為什麼孩子喜歡和父母頂嘴
1、愛頂嘴是孩子長大的一種表現。這聽起來似乎還不錯,孩子長到一定年齡,有了獨立的思維能力,就敢於說"不"了。
這時候,孩子認為自己長大了,對這個世界有了一知半解的認識,慢慢會對父母、對社會產生逆反心理。 還特別不希望父母再來命令、教訓、說教自己。
家長們總是高高在上,從自己的角度來說教,逼著孩子用"頂嘴"這個武器來保護自己。
中國傳統的育兒觀裡,家長們總是說:我自己的孩子,讓他怎樣都得聽我的!
結果呢?
在家長們命令式的教育模式之下,有些孩子漸漸變得唯唯諾諾,沒有自己的見解,事事聽從家長的乖寶寶;有些就敢於反抗,從小小的頂嘴開始,漸漸膽大妄為,天不怕地不怕,敢於挑戰一切規矩,甚至法律的問題少年,這樣的悲劇也是屢見不鮮。
家長自己做得不夠好,總是說一套做一套,其實都逃不過孩子們的"火眼金睛"
有的家長天天要求孩子好好學習,認真聽講,多看書。家長們自己卻天天玩遊戲,喝酒打牌聚會,你說孩子能聽你的嗎?
有的漂亮寶媽,秋冬季節也會穿著單薄漂亮的衣服,卻總是要求孩子多穿些,別感冒,孩子自然不會聽。因為他看到,媽媽這樣穿漂亮好看,自己當然也不想穿得臃腫。
雖然他說不出理由,可家長的行為在他的潛意識裡已經滋長了,他也分不清對錯,你再要求他,他只會頂嘴來反擊。
面對這樣的局面,如何才能改變這種緊張的親子關係呢,從當下一些熱播的親子節目中,比如《爸爸去哪兒》,《媽媽是超人》等,我們做為觀眾,站在更客觀、更理性的角度看到,原來父母子女之間,不應該是管、教關係,最好的關係應該是戰友、是朋友,是互幫互助的夥伴,只有看透這一點,才有助於改善家裡劍拔弩張的氣氛,收穫更好的親子關係。
二、學會和孩子做夥伴,做隊友,好處你意想不到!
1、可以拉近家長孩子之間的距離。
大導演王嶽倫不會做飯,一到做飯環節就發愁。Anglela並沒有嫌棄爸爸做的黑暗料理,不時給爸爸加油打氣, 積極做爸爸的小幫手。
胡可由於工作忙,回家累的不能再幹家務, 安吉和小魚兒主動請纓,幫媽媽做家務。
孩子們在這種親密互動中才知道,大人們也不是萬事不能的大神,也有窘迫尷尬、狼狽不堪的時候,也會勞累,生病。
在生活中,多做這樣的親子活動,可以更好的拉近孩子們和家長們距離,讓孩子更加理解父母,了解生活的不易。
融洽了家長和孩子之間的關係。
在爸爸去哪兒節目中,有一集田亮在水坐在盆中採集蓮藕,由於重心不穩,狼狽地掉到了水裡。
大家在確認沒有危險的情況下,開心的嬉笑著,森碟也覺得頗為好笑,爸爸是跳水冠軍的光環一下褪去了,成了一個出糗的好笑的爸爸。
其實,即使在這時候,無論父母怎樣,在孩子眼裡都是獨一無二的,不管他會不會烹製美食,不管他有沒有超人般的本領,他都是自己最最親愛的爸爸(媽媽)。
是要完成下一個共同任務的隊友,是互幫互助的朋友,這種氛圍下,家長、孩子還有什麼不能溝通的嗎?
更加全方位了解彼此。
在節目中,大家為了完成一項任務,必須通力配合才能完成。
這裡沒有高高在上的家長,只有隊友和夥伴,也只有在這種親密合作中,一些家長才真正重新認識了自己的孩子。
了解孩子的優點,掌握了孩子的不足,有心的父母就會循循善誘,引導孩子不斷克服困難,變得越來越優秀。
三、 人生就像旅途,要把孩子看成隊友 ,是人生的合作夥伴,才能建立更好的親子關係
1、父母要放低姿態,把自己放在和孩子平等的地位上,堅決杜絕命令的口吻。
家長們首先要做的是一定要尊重孩子,尊重他的自尊心,因為即使是自己的孩子,他也是有獨立人格和思想的獨立個體。
家長們千萬杜絕煩躁的心態,以平和的心態看淡"頂嘴"這個現象本身, 千萬不要擺出家長的高高在上的姿態,不分青紅皂白的責備孩子。
尤其是不講方式、不分場合,不留情面,這會大大傷害孩子脆弱的自尊心,引起他的反感。孩子的內心自然而然的築起了壁壘。親子關係有了隔閡,長此以往的話,怎麼可能要求孩子能聽話呢?
2、只是放低姿態還不夠,還要試著和孩子交朋友,才能走進孩子的內心,真正了解孩子。
要鼓勵孩子大膽說出反對的理由,可以讓孩子們申辯,也只有在這種充分溝通的情況下,孩子才能真正知道,家長的用意對在哪,自己的理由為什麼站不住腳。
只有大人和孩子像朋友一樣,才能讓孩子心無芥蒂,願意和家長們分享一切想法。
因為,孩子知道,無論有什麼想法,家長都會認真傾聽,給予中肯、有益的意見,而不是只得到諷刺挖苦,時間久了,孩子也學會主動表達自己,和家長們講道理,不會胡攪蠻纏地頂嘴了。
另外,做為家長,要試著了解孩子感興趣的東西,體驗一下孩子的樂趣,現在的孩子接觸的新鮮事物多,家長們也要與時俱進,多多學習,不要武斷的用老觀念來評價孩子,只有這樣,家長和孩子才能越走越近,成為朋友。
3、試著交換位置,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千萬不要用自己的經驗、世俗的觀念來約束、命令孩子。
對尋求幫助的孩子,要真心的幫助他解決,而不是以幼稚、可笑來諷刺挖苦。
對大人來講很可笑的事情,但站在孩子的角度,可能就是事關他尊嚴的大事。
所以,大人們一定學會換位思考,聆聽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站在他的角度來考慮問題,這樣,孩子才能真正敞開心扉,孩子才能在大人的關心下,快樂健康的發展。
結語
所以,家裡的孩子變得愛頂嘴了,家長們也不必害怕。
孩子頂嘴,說明他開始有自己的想法,有獨立的思考;他有膽量,敢於挑戰家長、老師的"權威",雖然在大人們聽起來,孩子頂嘴的理由有些可笑。
這時候,家長們一定要俯下身子,多聽聽孩子的想法,而不是一味的下命令;
轉變思路,多用自己的行為引導孩子,如果想要一個愛看書的寶貝,家長們要一起多去圖書館;
想改變孩子天生內向的性格,就帶他多去交朋友,多聊天 ;想讓孩子多加強鍛鍊,就丟掉手機,多帶他去踢踢球。
不久之後,你會發現,你的乖巧可愛、健康活潑的寶貝又回來了。
你家有愛頂嘴的,又打不得罵不得的寶貝嗎?你是怎麼做的呢,讓大家共同學習一下?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