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有網友發了幾張某奢侈品店門口排起長隊的照片,配文是:「疫情後的報復性消費來了!」
香奈兒、迪奧、古馳、愛馬仕……儘管這些奢侈品的價格一漲再漲,也阻擋不住這些人追求「精緻」生活的心。
然而,央視發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卻撕碎了他們「精緻」的假面!
數據顯示,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高達 797.43億元;銀行卡應償信貸餘額為 6.98 萬億元,環比增長 1.79%。
據稱,90後負債平均已達月收入的18.5倍,如果按平均工資6917元計算,平均負債可高達12.79萬元。
根據螞蟻金服和富達國際發布的2018《中國養老前景調查報告》顯示:18-34歲的年輕人,平均月儲蓄只有1339元。
沒錯,種種數據顯示,瀟灑的「買買買」的背後,是債臺高築,而所謂的「精緻」,卻是名不副實的「假精緻」。
「假精緻」害死了多少人
不知道何時起,我們逐漸被「精緻」這個詞綁架了:
明明普通的吹風機就可以吹頭髮,但為了「精緻」生活,一定得用3000多塊的戴森吹風機;
每天都賺不到200塊,卻為了「精緻」的人設,硬要一天來一杯30多的星巴克;
月薪才5000塊,可為了「精緻」的臉,100塊一張的「前男友面膜」一定得買;
明明從來不健身,但為了在健身房拍「精緻」的照片,幾萬塊的健身卡都願意辦……
詹青雲說:
「我們不是在為自己喜歡的東西買單,而是在為『精緻』這個概念買單。」
當那些商家和網紅,一遍遍呼籲我們「要精緻生活」時,有些人就忽然失去了理智。
因為別人說,「生活需要儀式感」,所以,養活自己都費勁的他們,掏出了信用卡;
因為被洗腦,「女人要學會取悅自己」,所以,月薪剛夠租房的她們,開通了花唄;
因為流行,「人生得意須盡歡」,所以,房貸都還不上的他們,學會了網貸……
發現沒,他們所追求的「精緻」,根本是他們目前的經濟能力所無法承受的。
用「透支」來變得「精緻」,這樣的消費觀,也被稱之為「自殺式消費」。
前幾天,有一則新聞看得我揪心:
一個男人在鏡頭前,一直哭著說:「怎麼辦……怎麼辦?沒辦法了,我要跟她離婚!」
為什麼他要跟記者哭訴要和妻子離婚呢?
原來,妻子背著他在美容院瘋狂消費,結果欠下了20萬的巨債!
一次三四十分鐘的臉部筋膜,4萬多就沒了;
一套鍛鍊身材的塑身衣,3萬多就花出去了……
美容院的人告訴妻子:「可以刷信用卡或者網貸。」於是,在花完了存款之後,妻子選擇了網貸。
結婚三年來,丈夫一直在外地打工,賺了錢就寄回家,因為疫情的關係,他有幾個月都賺不到錢了。
沒有錢寄回家,妻子還不上高額的貸款了,利滾利之下,就變成了20萬的巨債。
20萬,對於一個普通的家庭來說,可以算是一次致命的打擊。
妻子直呼美容院害了自己,可仔細想想,美容院固然「可惡」,但妻子就真的一點問題都沒有嗎?
作為一個成年人,明知道如此高額的消費,是自己所無法承受的,還要貸款消費,最終無法償還……
這才是毀掉一個家庭的根本所在吧!
而近年來,這樣的新聞早已屢見不鮮:
去年「雙11」後,四川瀘州有一位妻子花30萬網購,結果把一個月只賺幾千塊的丈夫逼上了天台;
珠海一名27歲女子在家中燒炭自殺,月薪3000塊的她,卻有14張刷爆的信用卡,以及80多萬欠款;
還記得當年割腎買蘋果手機的那個高中生嗎?後來他因為割腎導致腎功能衰竭,身高1米9左右卻臥病在床,瘦到只剩90多斤。
當年割腎時他曾放下豪言:「一個腎就夠了,為什麼還需要另一個,不拿來賣幹嘛!」
但他怎麼也沒想到,就是這個2萬塊就賣掉的腎,讓他年紀輕輕就病痛纏身,只能靠高價藥來維繫生命。
而原本就貧寒的家,更是被他硬生生拖垮了。
《圓桌派》有一期討論過「裸貸」這個現象,那些為了幾千塊而「出賣」身體的女大學生,初衷可能僅僅是為了買一款「貴婦面霜」……
現實中,又有多少人像他們一樣,追求「精緻」是靠著各種借貸軟體拆了東牆補西牆呢?
沒有高收入,卻堅持高消費,花著明天的錢,追著今天的「精緻」,是他們共同的特點。
一面從頭到腳大牌傍身,一面吃著泡麵愁眉苦臉……
對不起,你還不上錢而惶惶度日的樣子,真的一點也不「精緻」!
「假精緻」的背後,是虛榮心在作祟
看到這些被「精緻」綁架而無法自拔的人,水木君在思考一個問題:
當我們在追求「精緻」時,我們到底是在追求什麼?
是在追求自我的提升和滿足,還是在追求「從別人口中得到稱讚時的短暫快感」而已。
前段時間,吳昕在一檔叫《你怎麼這麼好看》的綜藝中,去「改造」一個不懂化妝的女博士。
這個女生今年34歲,在德國留學了7、8年,是一位神經信息學的博士。
對於化妝這方面,女博士是完全不懂的,當吳昕聊到BB霜時,她搖頭表示不知道。
當吳昕問到:「那氣墊呢?」
女博士更是天真地回答:「就是一個墊子嗎?」
更嚴重的是,這個女博士34年的人生中,連1支口紅都沒有過。
吳昕一臉震驚,表示完全無法理解:
而這個女博士的家居環境,也是同樣「簡約」,沙發上甚至連個沙發墊也沒有……
看到這裡,吳昕忍不住脫口而出:「這是一個女生的家嗎!」
也許是為了綜藝效果,才有了這樣一句吐槽,但不可否認,這樣鄙夷的口吻,恰恰反映出了「精緻人」的傲慢。
是的,鼓吹「精緻」的聲音,製造出來了一條鄙視鏈:
我「精緻」,我就被人看得起;
你「不精緻」,你就低人一等。
但仔細想想,這樣的「鄙視」有何道理可言呢?
這位女博士的確不像吳昕一樣,分得清楚各種口紅色號,也不像她一樣懂得氣墊和BB霜……
可她所研究的神經信息學,同樣也是吳昕永遠都搞不懂的高深領域。
殊不知,你可以一天就打扮成吳昕,但你永遠不可能一天就讀成女博士啊。
因為少了一支口紅,就被吐槽「不像個女生」不可怕;
可怕的是,在生活中,「精緻」已經被許多人膚淺地定義為一支口紅了。
再看看「精緻」的吳昕,生活中的她到底是怎樣的呢:
自己平時擦口紅都是用手指亂塗;
保健品亂吃一氣,每次都是一大把;
家裡面亂得像擺地攤,被網友吐槽說像「垃圾回收站」……
於是,節目播出後,有觀眾感慨說:「讓自己都過得一團糟的吳昕,去教一個生活井井有條,人生規劃清晰的女博士如何變精緻,可真是諷刺!」
無獨有偶,前段時間,有個美妝博主做了一期「董明珠仿妝」的視頻,也招來罵聲一片:
視頻裡,這位美妝博主不是通過神奇的化妝術,向我們展示印象中自信幹練的董明珠。
而是帶著一種嘲諷和取笑的姿態,刻意向我們突出了一個「又老又兇」的董明珠。
果然,視頻一出,網友紛紛指責這個博主:「沒有教養!」
但除了教養的問題,我認為,這種只以「年老色衰」去定義和嘲諷人的態度,才是最值得反思的。
還記得董明珠上《魯豫有約》時,有這樣一個片段:
董明珠穿了一條色彩鮮豔的長裙,笑著問魯豫,「你知道我這條裙子多少錢?」
魯豫疑惑,董明珠卻有些「炫耀」地口吻說,「才一百塊,我很喜歡。」
一百多塊的裙子,董明珠卻很是珍惜,一穿就是好幾年。
我們印象中的女總裁,應該像《穿普拉達的女王》中的「梅姨」,或者《歡樂頌》裡的劉濤:
永遠精緻靚麗的妝容,剪裁精良的時裝,十幾釐米的高跟鞋一踩,幾十萬的包包一背,邁出「六親不認」的步伐……
而現實中,真正的「女總裁」董明珠卻總是素顏出鏡,一直穿著簡單,每天打扮不超過5分鐘。
因為,對她來說,外表再好看都不重要,時間要用在更需要的地方。
繁忙的工作之餘,她更願意把時間花在陪伴家人身上,比如給兒子做頓飯,陪媽媽打打麻將……
然而,從來沒有人會因為董明珠穿著搭配不時尚,口紅色號不完美,而覺得她不精緻。
前幾天,董明珠在「快手」做了一場直播,給「格力」家電帶貨3個小時,總計賣出了3.1億元。
一夜之間,刷新了大家對家電直播的認知。
直播中,董明珠笑容親切,三言兩語間,就能讓觀眾清楚認識到產品的優勢,舉手投足間,一派自信從容。
看著這樣的董明珠,我不禁感慨,這才是真正精緻的女人啊!
看到沒,「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人,就算是素麵朝天,也會讓人覺得不凡;
而一張嘴就暴露自己「見識淺薄」的網紅,就算背了LV,也會被人罵是假貨。
真正的「精緻」,是取悅於他人
李銀河說,
「精緻的生活首先是清醒的,不是懵懂的,即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其次是平和的,不是不安的;再次是喜樂的,不是痛苦的。」
所以,當透支信用卡來追求「精緻」時,你是清醒的嗎?
包裹在Prada當季新款下的你,能意識到自身的存在嗎?
一場疫情後,面臨失業危機時,你不會感到不安嗎?
看著節節攀升的房價,再看看還不完的帳單,你還歡喜得起來嗎?
也許,在「精緻」的外表下,你正享受著他人豔羨的目光,享受了「高高在上」的滋味。
可這樣的快樂,不過是取悅於他人,而得到的短暫快感罷了。
「假精緻」帶給你的,絕不是真正的快樂!
我們不妨來看看,真正令大家羨慕的「精緻」,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孫儷,作為片酬幾千萬的一線女星,從來不像其他女星一般,熱衷於在網上曬名牌包和大牌護膚品,她喜歡在網上賣閒置物品。
甚至,她還被扒出一件棉衣穿8年,一雙襪子20年都捨不得扔……
但奇怪的是,這樣一個樸素節儉的人,反而總讓我們感覺到,她活得很精緻:
為了在鏡頭前呈現更好的狀態,她常年吃素,而這些素菜,很多都是她親手種植的;
無論拍戲再忙,她都保持運動,是一位資深普拉提愛好者,堅持練習整整12年,各種高難度動作都不在話下;
作為明星裡的養生達人,一年二十四節氣,孫儷都會雷打不動的在微博安利大家泡腳;
除了在生活方面十分自律,她還特別注重維護內心秩序,沒事喜歡看書、練字和畫畫;
之前發在微博上的書法練習,一直讓我印象深刻;
前段時間,她給老公鄧超用「靈芝」煲湯還上了熱搜,大家在談笑之餘,也不忘感慨一句,「難怪這麼多年,人家夫妻感情一直這麼好。」
因為,她善於用平凡的小事,來讓家庭變得溫馨美滿,喜歡做手工,就給老公織個毛線帽,喜歡畫畫,就經常帶孩子一起創作。
曾經,也有人說過,「孫儷不像個女明星該有的樣子。 」
可她,卻不以為然,依舊按照自己的方式,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比起妝容的高級,她更在意的是皮膚是否乾淨透亮;
比起衣服的時尚,她更注重有沒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比起珠寶的光彩,她更想有一件可以堅持的興趣愛好;
比起享受鏡頭前的風光,她更想給孩子多一點陪伴,給愛人多一點耐心。
這就是她所理解的「精緻」:從不取悅於他人,只一心一意取悅於自己。
於是,孫儷活成了很多人都羨慕的樣子:
年近40的她,依舊眼光澄澈,笑容乾淨,體態優雅,怡然自得。
身為2個孩子的媽媽,她沒有讓生活變得一地雞毛,反而用心把生活經營得有聲有色。
所以,不管這個時代如何喧囂,從來不靠別人的羨慕度日,只專注於自己的生活,這才是對於「精緻」最好的詮釋:
「精緻」從不在於擁有多少,而在於擁有什麼。
「精緻」從來不是做給別人看的,而是為了不辜負自己。
打理好自己的精神家園,即使外面兵荒馬亂,也能氣定神閒,這樣的「精緻」才更有說服力吧。
而相比之下,負債纍纍才換來了「假精緻」,和被虛榮心牽著鼻子走的人生,你真的想要嗎?
願大家都能活出真正「精緻」的自己,而不是做「假精緻」的奴隸。
共勉。
點個「在看」,從此做真正「精緻」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