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挖出蘇麻喇姑墓,專家進入墓室後,戳穿康熙帝的一個百年謊言

2021-01-09 騰訊網

就中國歷代封建王朝的皇帝來說,在位時間最長的人就是康熙帝了,他足過了61年的帝王生活。客觀來說,康熙帝為人也算文武兼備:力除鰲拜,平定三藩,收回臺灣,親徵葛爾丹,打敗了俄國侵略者。在電視劇《康熙王朝》裡,康熙再次火了一把,而他身邊的美女蘇麻喇姑也跟著紅了起來。

劇中的蘇麻喇姑與玄燁年齡相仿,同時有才貌美,並對康熙照顧得無微不至。畢竟這只是影視作品,那麼歷史上的蘇麻喇姑是個什麼樣的女子呢?按史料所記,蘇麻喇姑是孝莊的侍女,他們年齡差距不大,幾乎是1代人。1643年,皇太極病死,6歲的福臨得以上位,也就是順治帝。

不過這個時候的順治年齡太小,清廷實權則掌握在攝政王多爾袞手裡。多爾袞還特地把31歲的孝莊與6歲的小順治隔開了,他們母子每1個月才能見1面。在這種情況下,孝莊只好讓蘇麻喇姑在平時照顧順治,並為他們傳達信息,商量對策。可看出來,蘇麻喇姑照顧的是順治不是康熙,同時她的年齡比順治還大。

順治深感蘇麻喇姑的照顧,因此也把她接到了皇宮居住。後來順治有了玄燁這個兒子,也得到了蘇麻喇姑的悉心照料。和電視劇裡說的類似,歷史上的康熙真的出過天花,也是靠著蘇麻的精心照顧才撿回了1條命。可這麼說,蘇麻是康熙的救命恩人,也是與孝莊一樣對他十分重要的女人。

1661年,順治病死,8歲的玄燁繼承了皇位。他在很多地方也多虧了蘇麻的照顧指點。康熙帝對蘇麻也十分敬重。1688年,孝莊病故,蘇麻喇姑也隨之出現了過度哀傷而精神不振的現象。康熙為了讓蘇麻快點振作,還特地把自己兒子交給蘇麻撫養,好讓其恢復狀態,得以慰藉。

1706年,蘇麻病死,根據史料記載,康熙竟給她修了十分豪華的陵墓,同時舉行了隆重的葬禮。要知道,蘇麻喇姑也就是個宮女而已,但康熙卻整出了嬪妃下葬的動靜。根據史料所記,康熙對她也算十分優待了。那歷史上康熙帝真的厚葬了蘇麻喇姑嗎?

後來河北出土了「蘇麻喇姑墓」,專家經過仔細研究後發現,這一古墓的出土,顛覆了大家對歷史的認知,還揭穿了康熙百年前的謊言。蘇麻的陵墓被發現後,專家們並沒在裡面找到傳說中的貴重陪葬品,同時這個陵墓修得十分狹小,這些都與記錄中的所謂「嬪妃規模」完全不同,甚至還不如普通的滿清貴族墓。

據專家分析,因為孝莊的緣故,蘇麻可能是在雍正時期才下葬的,而康熙根本沒留下特別的叮囑,所以雍正也就只好把蘇麻簡單處理了。按歷史上來看,蘇麻喇姑的年齡相當於康熙的奶奶,後者十分信任也很尊重她,不過卻沒表現出十分重視的樣子,甚至還十分看重身份等級之分。

畢竟清朝時期就是實行的等級階級統治,所以在其死後也就那麼草草了事而已。想起電視劇裡的他們年齡相仿,甚至還有過愛情的感覺,這些都與歷史有點不符合了。果然歷史總是嚴謹無情,而文藝作品是那麼精彩美好,只可惜歷史上的蘇麻卻沒受到康熙的重視。

相關焦點

  • 考古挖出蘇麻喇姑墓,專家打開墓室後,顛覆了歷史認知
    就中國歷代封建王朝的皇帝來說,在位時間最長的人就是康熙帝了,他足過了61年的帝王生活。客觀來說,康熙帝為人也算文武兼備:力除鰲拜,平定三藩,收回臺灣,親徵葛爾丹,打敗了俄國侵略者。在電視劇《康熙王朝》裡,康熙再次火了一把,而他身邊的美女蘇麻喇姑也跟著紅了起來。
  • 湖北挖出西漢古墓,墓中發現活的「百年烏龜」,怎麼回事?
    湖北挖出西漢古墓,墓中發現活的「百年烏龜」,怎麼回事? 導語:1995年,湖北十堰發現一座西漢古墓。古墓規模龐大,專家們推測應該是王侯將相的墓地。他們興奮不已,立刻展開了發掘。大家小心翼翼地打開墓門,卻發現裡邊還有幾個墓室。進入其中一個墓室之後,專家們驚訝的發現,墓室中居然有一隻烏龜。
  • 考古專家也無法解釋:沒有被盜的痕跡,現代毛巾如何進入封閉墓室
    上篇文章中我們講到,在湖北省鍾祥市長灘鎮大洪村,明代梁莊王墓的發掘現場,考古工作人員在封門牆內部的甬道積水中,發現一條粉紅色的紡織物品。經過現場考古專家的鑑定,結果讓人大跌眼鏡:這竟然是一條現代毛巾,並且還只剩下半條!
  • 此墓內竟然有毒氣,考古專家進入後中毒,頭髮變得稀疏!
    盜墓自古有之,正所謂「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為了不被人打擾,墓主人想出了各種反盜墓手段,比如河南上蔡郭莊楚墓就是運用「流沙積石」讓盜墓賊有去無回,再比如說秦始皇陵中的水銀毒河讓盜墓賊有賊心沒賊膽。這從另一個側面說明考古是一個危險的工作,而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次讓專家中毒的一次考古發掘。
  • 蘇麻喇姑本是侍女出身,為何她去世後,康熙要以妃嬪之禮安葬?
    公元1612年出生的蘇麻喇姑是蒙古族人,身份也並不是十分高貴,是孝莊文皇后的一個侍女。可蘇麻喇姑的身份即便低微,但是完全掩蓋不住蘇麻喇姑是一個天資聰穎的女子。公元1625年作為孝莊文皇后的貼身侍女,也隨著二小姐的婚姻而嫁到了都城盛京。然而來到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蘇麻喇姑需要學習當地的文化和禮儀,甚至是語言。
  • 村民挖出一口紅色棺杶,裡面裝了77件衣服,考古家:最臭美的墓主
    考古中還是出現了許多奇葩的事情,比如有的墓主只有幾歲,卻出土了大量的奇珍異寶;還有的古墓才幾十平米,卻發現了密密麻麻的金銀財寶,這都是世間罕見的。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座墓葬算不上多麼的高大上,但是這個墓主卻刷新了我們考古隊一個新的紀錄,那就是墓主太愛臭美了,堪稱是考古史上以來發現的最愛臭美的墓主。在他的棺杶中居然發現了77件衣服,涵蓋了春夏秋冬4個季節,而且每一件都是極品中的極品,就連現在的服裝大師也是望塵莫及,而且其中19件衣服硬生生的給穿在了身上,這到底是有多麼的愛臭美呢。
  • 為什麼說除了孝莊太皇太后,蘇麻喇姑是康熙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
    在清朝歷史上,有一個非常高壽的傳奇女性,她就是蘇麻喇姑,在孝莊秘史和康熙王朝中都有他的身影,並且很討人喜歡,她出生在科爾沁差草原上的一個貧苦家庭之中,從小就跟著木爾泰一起生活,最初的名字叫做蘇茉兒,後來康熙年間宮裡上上下下的人都稱他為蘇麻喇姑。
  • 海昏侯墓有200斤黃金,專家提取墓主DNA後,如今怎樣了?
    一、群眾舉報古墓被盜按照我國的相關規定,考古專家們是不能隨意挖掘古代墓穴的,除非是古墓被盜或者在建設的時候被無意中挖出,這也是專家永遠落步於盜墓賊之後的一個原因。在2011年3月的一天,江西省的文物部門接到了一個舉報,舉報的群眾說在南昌市的新建區大塘坪鄉觀西村有一座古墓好像被盜了。
  • 長沙挖出特殊墓葬,考古家只憑出土的玉印,就判斷出墓主人是女性
    在眾多古墓中,從等級上來看,雖然長沙的馬王堆不能奪冠,但是墓主人身份卻也非常顯赫,長沙考古在全國也都赫赫有名,而長沙當地人的文物保護意識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施工過程中,工人們發現不對勁,這裡挖出的泥土顏色很異常,沒一會的功夫竟然還挖出了一些東西。這種異常發現,讓工人很警覺,立刻把這個消息反映給了上級有關部門。 當地文物部門聽到這個消息後,非常重視此事,專門派了一批考古隊員,前往此地進行調查。經過認真勘探後,考古學家確認了陡壁山、象鼻嘴、扇子山、獅子山都有大型漢墓,附近的丘陵地段上也有許多中小型墓葬。
  • 山東一50米山包,施工時挖出「怪獸」,考古家:顛覆歷史認知
    而2000年後,山東一施工隊在對一座50米的山包進行基建時,無意間挖出了一座漢代的古墓,而這座古墓的考古也驚動了全世界。1972年4月10日上午,山東省臨沂文管所突然來了一個名為孟季華的中老年人,這個老人渾身都是泥土,但老人非常的著急,當時的文物管理人員還以為這是進來乞討的流浪漢。
  • 楚王墓出土神秘文物,考古專家臆測鬧笑話,把洗澡盆當酒器
    1994年專家在江蘇徐州發現並開發了獅子山漢墓,此墓主人是大名鼎鼎的楚王劉戊,專家興致勃勃的進行開發,卻意外發現了一個「怪器」,一時間讓在場所有人摸不著頭腦,甚至還鬧了一個大笑話。一直以來考古專家都在對楚王陵進行勘測,奈何一直沒有找到墓葬入口,直到1994年他們才準確找到位置,並開始正式的勘測研究。可惜尋找了多年的墓葬,在成功挖掘以後,並沒有讓考古專家們感到滿意,原來此墓在這之前已經被盜墓賊搶先一步光顧,墓裡值錢的東西早已被洗劫一空,只留下一些零零散散的不值錢小物件。
  • 寧鄉壩塘古墓群挖出古老「火鍋」夫妻合葬墓設罕見「過仙橋」
    寧鄉壩塘古墓群挖出古老「火鍋」 夫妻合葬墓設罕見「過仙橋」楊家灣墓群衛星圖華聲在線5月18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曼斯 通訊員 劉靜 喻冠男)近日,在寧鄉市壩塘鎮南芬塘村的北部山上發現古墓群。目前考古專家已對其中的一座東漢古墓葬完成發掘,出土了鐵釜、陶罐等13件文物。另有一座宋代夫妻合葬墓正在發掘。古墓葬呈長方形,青磚砌築,墓室長2米、寬約1米,帶斜坡墓道。據了解,早在2007年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時,寧鄉市文物部門就在該地段發現了疑似古墓群。今年5月,為配合寧韶高速公路建設,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寧鄉市文旅廣體局對楊家灣墓群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
  • 成都挖出千年古墓,出土17具金絲楠木船棺,專家:墓主人是王族
    這點其實在中國古代尤其表現得非常突出,還有也影響了南北地區喪葬文化,比如北方墓穴一般是車馬坑,而南方則會把棺木打造成船的形狀,也叫船棺,意味著去往一個世界。而這裡要說的這座船棺墓就是位於四川成都,而且還是在鬧市區,起初一下子就挖出了17根「獨木舟」,獨木舟就是船棺,只不過看著像獨木舟而已,讓考古隊趕到興奮不已的是這些「獨木舟」居然都是用堪比黃金的金絲楠木鑄造而成的。
  • 從封門牆豁口向幽閉墓室觀望,考古人員驚嘆:竟然有一條粉色毛巾
    上篇文章中我們講到,在湖北省鍾祥市長灘鎮大洪村,明代梁莊王墓的發掘現場,考古工作人員接下來的任務,就是拆除封門牆了。為了萬無一失,考古工作人員將每塊封門磚都一一編號,然而,當工作人員拆去牆頂端一塊磚後,卻驚訝地呆立在原地。
  • 祁連山發現唐代大墓,打開墓誌後,考古專家:4個字讓人感到興奮
    2019年秋天,天祝縣國土局在村北的一處小山崗上進行土地整備,意外挖穿了一座大型磚室墓的墓頂,現場負責人立刻將情況上報了當地文物部門。甘肅省考古研究所得到消息後,立刻派了一支專業考古隊趕到現場,對墓葬進行搶救性發掘。經過勘探,考古隊發現這是一座大型磚室墓,由墓道、甬道、壁龕、墓室等多部分組成,從墓葬形制考古隊員初步推斷是一座唐朝時期的墓葬。
  • 明明是空墓,專家進入卻像發現新大陸,大笑道:真正的寶物還在!
    秦漢時期,我國的墓葬形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人們用石頭或磚壘砌起像現實生活中房屋樣子的墓室,在墓室中陪葬一些死者在活著的時候使用到的生活工具,如用以盛裝食物、飲料漆器、陶器等; 貴族的墓室更為講究,陪葬品多如牛毛,珍貴如玉器、金器、青銅器等寶貝琳琅滿目,有時候一座漢墓的文物就可以形成一個小型的博物館
  • 建築工地挖出神秘黑瓶,專家聞訊趕來,挖出7000多件文物
    1992年的時候,石家莊的一個磚窯擴建,一個工人在挖坑的時候,挖出來了一個神秘黑瓶,這個瓶子造型獨特,看起來著實不凡,於是這個工人就將這黑瓶藏了起來。但這個工人所有的舉動都被同事看在了眼中,於是就有人過來索要,在爭執的過程中又驚動了其他的同事,最後這件事情漏到了當地警方那裡,警方出動了人員,將這個黑瓶沒收後,帶到了當地的博物館,考古專家拿到這個瓶子後,也無法斷定這個瓶子的用途和來歷,只能夠派人來到了瓶子的所在地,詢問當地村民關於這些地方的事情,以及考察當地的地理地勢。
  • 工地挖出千年古墓,棺材上寫著「開者即死」,專家打開後嘖嘖稱嘆
    正是因為如此,現在我們才能夠發現那些保存完善的,具有極高的考古價值的陵墓。建築工人無意之中發現古墓西安是個很神奇的地方,由於不少帝王都在此地建立朝都,所以考古學家們也從西安地下挖出了不少價值連城的寶物,以及一些神秘的古墓。
  • 匪夷所思:考古現場為何挖出一條孤零零的墓道,尋至盡頭也不見墓坑...
    上篇文章中我們講到,在湖北省鍾祥市長灘鎮大洪村,明代梁莊王墓的考古發掘現場,考古工作人員通過勘探發現,梁莊王墓的南北長約350米,東西寬約250米,面積約8萬多平方米。2001年4月12日,主持梁莊王墓發掘工作的考古專家梁柱,帶領考古隊正式進駐發掘現場,開始對明代梁莊王墓的考古發掘工作。然而,梁莊王的墓道究竟在哪呢?
  • 山西學生幹農活意外挖出70斤黃金,專家花300元買走,如今價值1億
    我國對考古事業越來越重視,考古研究所再全國建立了多個研究站,比較有名的就是陝西以及湘鄂地區,經常有大型古墓被發掘出來,當然也有很多城市發現了年代久遠的大型墓葬,譬如南京也經常出土戰國墓和明代的墓,不過也有一些幾乎不出什麼文物的省份,好比山西,大家對它的印象可能還是煤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