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思榆樹
文/榮凡詩
芳菲已濃的初夏,我回到思念的老家。宅院南牆根處,生長著一棵榆樹,不經意它樹身長得又高又粗,微向南傾斜;出奇茂盛枝葉,長成了似大傘狀的樹冠,撐到南牆外的路邊;油綠髮亮的榆葉,密密地綴在枝梢上,垂著頭在風中搖曳。
大榆樹和其他榆樹、棗樹、槐樹、春樹等,盤根錯節地生長在宅基地上。太陽透過密密層層的樹葉,把陽光照射在院落裡。喜鵲、麻雀和那些嬌小玲瓏、體態俊秀的鳥兒,戲謔追逐、跳躍樹間,鳴唱著動聽優美的歌。微微的南風,刮來了新麥子的香氣和綠色植物的氣息。在這天氣不涼,也不頂熱的時候,我面向南站在空落的院子裡,望著這棵鬱鬱蔥蔥的大榆樹,凝神屏氣地想了許多,許多……
大榆樹啊!你生不逢時噢。如果早在60年前,長在我家院子裡,將是我們全家人莫大的榮幸。那時是「三年大饑荒」,人們生活極其困難,我家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吃飯很成問題。如能吃上榆錢,喝上榆葉,那真是一件樂事,美在心田。
「東家妞,西家娃,採回榆錢過家家。一串串,一把把,童年我也採過它。」這榆錢兒謠,引起我對童年時捋榆錢的回憶。春天來臨,樹上長滿成串成串亮綠的榆錢兒,甚是惹人喜愛。我那時十來歲,便夥同小夥伴想法子摘榆錢。我拿竿子往樹上打,小夥伴旁邊看著,半天打幾串,笑著,叫著,搶著,把又鮮又嫩的榆錢捋下來,送進嘴裡,吃得那麼香甜。爬到樹上去捋,才過癮呢!我得意地把籃子往肩膀上一挎,左右腳跟相互一蹭,鞋子掉了。往手心啐一口唾沫,倆手一搓,雙臂抱樹,兩腳用力,身子一躥,就「噌噌」上樹了。我腳踩在樹杈上,一隻手抓著籃子並扶住樹枝,另一手捋榆錢,「譁」的一聲,榆錢兒就紛紛揚揚地落到籃子裡。一會兒工夫,籃子就被我裝得滿滿當當,心中可高興啦。
我和小夥伴們,透過滿眼的榆錢兒互相觀望者、說笑著:「藍子滿啦。」「下來吧。」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爬樹可不是這樣,下樹就容易得多。如果早準備好繩子,把籃子遞下去,那下樹就更容易了。我從樹杈上一層層地往下走,待到樹幹時,雙手摟著樹,肚子和腿緊貼樹幹,「刷」的一聲下滑,就到地面了。我們得意地分開榆錢,邊吃著邊回家,餘下的做熟了吃,那美味陶醉人啊!
大榆樹舒展著綠色的樹冠,繁茂樹枝上蕩漾著翡翠般的綠葉。我嘴饞了,想吃榆葉了。恰好送我們回老家的弟弟,修剪小榆樹砍掉一些樹枝,我便從榆葉中捋嫩的,煮著喝,做成黑窩窩頭吃,著實過了榆葉癮,也使我追憶了過去吃榆葉的情形。那時候,人餓得心慌意亂,頭暈眼花,走路打飄,睡不好覺。榆葉成了好東西,煮粥,蒸吃,做成菜糰子充飢。它粘粘的,香香的,嚼起來「咯吱咯吱」的,沒有異味。它不像榆錢,「曇花一現」,幾天工夫,就飄飄灑灑,漫天飛舞,打著旋兒落到四方,孕育幼苗去了。榆葉嫩、老、溼、幹,一年四季均可食用。所以,榆葉幾乎是被捋得光光的,樹上只剩下殘枝敗葉了。
榆樹全身是寶,就連根和樹皮也能吃。那時家中斷糧,母親就撕些榆樹皮和榆樹小根,曬乾剪成小塊、小短,和糠或捋的草種子,拌在一起磨成面吃。糠或草種子特別澀,而榆樹根、皮粘滑,摻和的面,食用能好吃些。在那鬧饑荒的年代裡,榆樹可是「救命樹」,不知道救活了多少父老鄉親啊!
榆樹再好,數量總是有限的。人們為了填充肚子,什麼葉兒、菜兒都尋覓吃。我們家還吃過槐葉、柳葉、棗葉、杏葉、楊樹葉、春樹葉等,雖然煮熟後,用水泡好長時間,但它們苦味還濃,吃了身上還浮腫啊。春樹葉不僅苦,而且還有特別的怪味,人吃了難以忍受。吃過數不清的野菜,吃得較多的是苦菜、七七菜、灰灰菜、福綿秧等。還吃了池塘裡的水草,長長的,滑滑的,用刀切碎,拌點面蒸著吃,嚼不爛,咽不下,難吃得很,其營養就不知道了。
人活著,嘴是個填不滿的洞。在飢餓難耐時,不爭氣的嘴惹來許多麻煩。春天悄悄地降臨大地,豌豆探出嬌嫩的芽,待在長到10多公分高,我們便掐下尖吃,那個甜那個美呀!待豌豆開花長出嫩嫩的莢,那又是生吃充飢的好時機。這樣做,是無奈啊!如果放到藍子拿回家,那是要被罰或收交家什的。我曾看到有的孩子,因此被奪走藍子,哭得嗷嗷叫的情景,想起來讓人寒心啊。在青黃不接的時刻,家裡常常是斷糧的。沒法子,我只好到隊裡的地裡,掐些麥穗,搓下麥粒,便往嘴裡填;掐幾穗乍紅還青的高粱,連殼帶粒的捋下,搗碎後摻和著樹葉、野菜蒸著吃;深更半夜,在紅薯地裡爬行著,扒幾塊紅薯充飢……這樣,懼怕被村幹部或看莊稼的人抓著,心中總是忐忑不安,行動始終小心再三。我忘不了那時的飢餓,我忘不了那些痛心的「舉動」。
「家居黃金地,人在幸福中。」這是我老家大門上的對聯,反映和概括了我們全家人,在改革開放後家庭生活的情景。我在城裡居住的這些年,曾多次回老家小住,但都錯過了看榆錢和吃榆錢的機會。大榆樹和其他幾棵小榆樹,融枝多多,愛人催我修剪,我說不。等到來年春天,我要吃那酷似銅錢狀的榆錢,嫩綠誘人的榆葉,還有那多種的野菜。我忘不了生長在貧困年代的榆樹,珍惜今天富足美滿的生活。(圖片來自網絡)
心向記憶裡的那片海|青蔥歲月思念老家那把老椅|回望故鄉春來又聞野菜香|野菜絮語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問心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