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科普】鏈蛇屬最新分類圖鑑,及我國分布狀況

2021-02-17 東邪爬寵部落

== 原文作者已親自授權 ==

鏈蛇屬Dinodon 系 1853 年 Dumeril 以 D.cancellatum( = Lycodon rufozonatus) 為模式種發表的屬。

該屬特徵為:頭頸略能區分;頭較寬扁;眼較小,瞳孔直立橢圓形; 體背黑褐色,間以紅色、粉紅色、黃色、白色或草綠色窄橫斑; 頰鱗窄長; 尾下鱗雙行; 體後部椎骨無椎體下突。

白環蛇 Lycodon aulicus黑背白環蛇 Lycodon ruhstrati 等也曾分別劃入鏈蛇屬 ( Müller,1887;Pope,1929) 。

鏈蛇屬白環蛇屬是形態特徵比較近似的兩個屬,屬間主要分類學指徵為:上頜齒均被 2 個齒間隙分為前中後 3 個組,但最後一組鏈蛇屬為 3 枚,而白環蛇屬為 2 枚。

兩屬間存在親緣關係。

物種分類地位隨著研究方法改變而改變,根據Cameron (2013),郭鵬(2013)的最新研究結果,並依據命名先後,將Dinodon屬 整個類群都被列入了Lycodon

分類地位的改變,和該屬物種環紋顏色的多樣性導致「白環蛇屬」中文名稱顯得不合時宜,更名勢在必行。


在《陝西省發現劉氏鏈蛇》(彭麗芳,朱毅武,黃松,2014)
一文中亦首次將原「白環蛇屬」修訂為「鏈蛇屬Lycodon」。
此次修改更符合該屬物種的顏色(環紋)特徵:

PS:嗯~沒錯,這個裡面的「 * * 武 」就是Me····

至此,鏈蛇屬Lycodon 共51種,我國分布的有17種:
(標註說明:【 *** 】為模式產地)

01.白枕鏈蛇 Lycodon capucinus (Boie, 1827) 

圖:Hey Sung/攝

圖:朱毅武/攝

初生小苗:

圖:朱毅武/攝

國內產地分布:閩,港,雲

【模式產地:印度尼西亞,爪哇】

02.雙全鏈蛇 Lycodon fasciatus (Anderson, 1879)

圖:王剴/攝

圖:朱毅武/攝

國內產地分布:桂,渝,川,貴,雲,藏

【模式產地:中國雲南省西部蚌西(盈江);[Vogel & Luo (2011)指定新模產地緬甸曼德勒省抹谷]】


03.黃鏈蛇 Lycodon flavozonatus (Pope, 1928)



圖:
張亮/攝

圖:朱毅武/攝

初生小苗:

圖:朱毅武/攝

國內產地分布:浙,皖,閩,贛,豫,鄂,湘,粵,桂,瓊,渝,川,貴,雲

【模式產地:中國福建省西北部崇安縣(武夷山市)】


04.福清鏈蛇 Lycodon futsingensis (Pope, 1928)

圖:張亮/攝

圖:朱毅武/攝

初生小苗:


圖:朱毅武/攝

國內產地分布:閩,湘,港,粵,桂,浙

【模式產地:中國福建省,福清市】

05.草綠鏈蛇 Lycodon gammiei (Blanford, 1878)

圖:Shashank/攝

國內產地分布:藏

【模式產地:印度,大吉嶺】


06.貢山鏈蛇 Lycodon gongshan (Vogel and Luo, 2011)

圖:Gernot Vogel/攝

國內產地分布:雲

【模式產地:中國雲南省,貢山縣獨龍江鄉巴坡】

07.攣斑鏈蛇 Lycodon jara (Shaw, 1802)

圖:鳴蟲子/攝

【模式產地:印度,阿薩姆】

國內產地分布:雲、藏


8.寮國鏈蛇 Lycodon laoensis (Günther, 1864)

圖:轉自網絡

國內產地分布:桂,雲,藏

【模式產地:寮國山區和暹羅(泰國)】

9.劉氏鏈蛇 Lycodon liuchengchaoi (Zhang, Jiang, Vogel, and Rao, 2011)

圖:張亮/攝

圖:朱毅武/攝

國內產地分布:豫,鄂,川,陝,浙

【模式產地:中國四川省,青川縣唐家河自然保護區】


10.南方鏈蛇 Lycodon meridionalis (Bourret, 1935)

圖:Kevin Messenger/攝

國內產地分布:桂,雲

【模式產地:越南北部(北圻)】

11.橫紋鏈蛇 Lycodon multizonatus (Zhao and Jiang, 1981)

圖:侯勉/攝

國內產地分布:川,陝,甘

【模式產地:中國四川省,瀘定】


12.粉鏈蛇 Lycodon rosozonatus (Hu and Zhao, 1972)

圖:張亮/攝

國內產地分布:瓊

【模式產地:中國海南島,陵水縣吊羅山大裡鄉】


13.赤鏈蛇 Lycodon rufozonatus (Cantor, 1842)

圖:張亮/攝

國內產地分布:京,津,冀,晉,遼,吉,黑,滬,蘇,浙,皖,閩,臺,贛,魯,豫,鄂,湘,粵,瓊,桂,渝,川,貴,雲,陝,甘

【模式產地:中國浙江省,舟山】


14.黑背鏈蛇 Lycodon ruhstrati (Fischer, 1886)

圖:張亮/攝

圖:朱毅武/攝

國內產地分布:蘇,浙,皖,閩,贛,豫,鄂,湘,粵,桂,瓊,渝,川,貴,陝,甘,臺

【模式產地:中國臺灣島南部】

15.白鏈蛇 Lycodon septentrionalis (Günther, 1875)

圖:張亮/攝

圖:朱毅武/攝

國內產地分布:雲

【模式產地:印度,北部】


16.細白鏈蛇 Lycodon subcinctus (Boie, 1827)

圖:張亮/攝

國內產地分布:閩,粵,桂,瓊,港,澳

【模式產地:印度尼西亞,爪哇】


17.東川鏈蛇 Lycodon synaptor (Vogel and David, 2010)

圖:張亮/攝

國內產地分布:雲

【模式產地:中國雲南省,昆明以北100km的東川】

✪ω✪✪ω✪✪ω✪分隔符✪ω✪✪ω✪✪ω✪

【延伸科普】野外白環蛇(現改為鏈蛇屬)與銀環蛇的區分判斷和咬傷防治.

常見的白環蛇是指遊蛇科鏈蛇屬中的黑白相間的一類蛇,曾經為白環蛇屬,後通過分子研究,被劃入鏈蛇屬。
為避免複雜化,本文未對具體物種進行解釋,文中的白環蛇,特指鏈蛇屬裡黑白相間的蛇類,也包括白鏈蛇。
白環蛇無毒,一般捕食小型齧齒動物、蜥蜴或蛇類。

而銀環蛇是眼鏡蛇科環蛇屬,廣泛分布於亞洲東洋界,在中國長江以南大部分區域均有分布,食性較廣,蛙類、鼠類、魚類、蛇類均捕食。
銀環蛇為前溝牙毒蛇,毒性以神經毒為主。

銀環蛇和白環蛇(白鏈蛇)相似之處:
1. 身體花紋都是黑白相間。
2. 都是夜間活動。

銀環蛇和白環蛇(白鏈蛇)不同之處:
A. 初步判斷:
1. 銀環蛇成體體型較大,可達1.5 m以上,一般在1 m以上。而白環蛇為小型蛇類,成體一般1 m以下(白鏈蛇除外,成體可達1 m以上,但白鏈蛇的白色環遠細於黑色環,與銀環蛇區別,但也不排除有的銀環蛇白色環也較細)。
2. 銀環蛇背脊一般較稜起,橫切面類似三角形。而白環蛇身體為圓柱形,橫切面為圓形。
3. 銀環蛇頭部呈橢圓形,和頸區別不明顯。白環蛇頭部多成梯形,與頸部區分明顯。
4. 銀環蛇夜間喜歡在溪流附近或溪流內活動。而白環蛇一般在潮溼的樹叢或灌木叢內活動。
以上僅為初步判斷,也有例外,如銀環蛇雖然體型更大,但幼體可能會與白環蛇相似;銀環蛇幼體背脊起稜也不明顯;白鏈蛇頭部也呈橢圓形;兩者生境也可能有交叉情況等。

B. 精確判斷:
無論幼體或者成體,銀環蛇背脊正中的一行背鱗(可稱為脊鱗)為明顯擴大的近似六角形的大鱗,與其它較小的菱形背鱗相區別。

而白環蛇無此特徵,背鱗大小一致,均近似菱形。

銀環蛇危險之處:
銀環蛇在中國南方比較常見,又多見於溪流環境,晚上採集蛙類、有尾類或魚類標本時容易遇見,所以特別要引起重視。
銀環蛇的毒牙小,且為神經性毒素,咬傷後疼痛感較小,容易被忽視甚至忽略(以為是被樹枝或植物刺扎傷),而銀環蛇的毒性是亞洲毒蛇中的佼佼者,其咬傷後非常危險,若不及時治療,死亡率接近100%。

野外工作的注意事項:
如果見到黑白相間的蛇類,第一反應是都作為銀環蛇處理,立即避開到安全距離,即離開蛇頭至少2/3體長距離。

然後可觀察上述特徵,確定是銀環蛇或白環蛇。
如果不需要採集,立即離開。

如果需要採集標本,首先按照上述特徵確定種類,若不能確定,都作為銀環蛇處理。

在環境複雜而不方便採集,抑或沒有把握,最好都不要貿然採集。
採集時,最好使用蛇鉤或棍棒壓住頸部或枕部後再小心採集。

如果不慎被銀環蛇咬傷,必須最快速度作以下處理:
1.請同伴立即聯繫就近條件較好的醫院和汽車。
2.保持冷靜,千萬不可緊張亂跑奔走求救, 這樣會加速毒液擴散。
3.馬上用流動水衝洗傷口,在將傷口以消毒刀片切開成十字型, 但創口不宜過深,邊清洗邊擠出毒血。
4.蛇藥片(如季德勝蛇藥片)口服,並將蛇藥片用清水溶成糊狀塗在創口四周。  

注意,以上僅僅是在野外的緊急處理,不可大意,緊急處理後必須送醫,由醫院制定治療方案。
因為銀環蛇咬傷後,短時間內沒有全身症狀,只有輕微痛感,這容易被傷者忽視其危險性。
但2~6小時內,由於其神經毒素開始發揮作用,病人必然會發生頭暈眼花、語言困難、意識模糊、自主呼吸喪失等症狀,所以必須在最快時間趕往醫院,醫院必須有呼吸機和抗銀環蛇毒血清,如兩者有缺,而短時間不能趕到更好的醫院,保證有呼吸機優先。
送醫途中,如果發生自主呼吸喪失,可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換氣,但要切記避免壓胸。

在醫院若治療得當,3~5天才能恢復意識。

圖組1:銀環蛇,注意背鱗中央紅點標記的擴大鱗片;背脊一般較隆起,橫切面類似三角形~

圖組2: 白鏈蛇,背鱗中央無擴大鱗片~

圖組3 :福清鏈蛇,背鱗中央無擴大鱗片;頭部呈梯形~

PS:本文純屬為了填補物種知識的空白,作品種科普~

部分照片來源於網際網路,如有侵權,可私信告知,謝謝觀貼!

請尊重熬夜搬磚勞動成果,歡迎點讚 ~

Thx~ 

相關焦點

  • 【東邪圖鑑】亞洲陸生蛇類第一毒--Bungarus 環蛇屬
    背部有突出的脊骨,中段脊鱗比兩側背鱗明顯擴大,呈六角形,可參照下圖:這個特徵是可以與無毒的遊蛇科 鏈蛇屬 Dinodon (點擊可進入科普圖鑑)   明顯的區分開:(Order): 有鱗目Squamata 亞目(Suborder): 蛇亞目Serpentes 科(Family): 眼鏡蛇科 Elapidae屬(Genus): 環蛇屬 Bungarus(Daudin, 1803 )
  • 球蘭屬植物的分類及分布範圍
    球蘭屬植物的分類及分布範圍球蘭屬Hoya R. Br.由英國著名植物學家Robert Brown於1810建立,其屬名Hoya是為紀念他的好友,英國園藝家Thomas Hoy(圖1)。自球蘭屬建立至今,已陸續發表了600餘種,僅2014年就發表了30餘個新種,這其中雖然存在了大量相同物種被重複發表的問題,但也說明了還有很多種類未被發現。1885年, 英國植物學家Josepen Dlton Hooker在他編寫的英屬印度植物志(The Flora ofrishndia )中,對收錄的球蘭屬植物進行了分類,這是球蘭屬植物的第一個較完整的分類系統(Hooker, 1883)。
  • 世界蜥蜴分類圖鑑(下)
    分布澳大利亞東部。該種的分類地位也有點爭議,有的學者主張把它分在Tiliqua 屬內,有的分類學家主張這種單列一屬。所謂模式種,就是一個屬內最早命名,用來描述該屬特徵的物種。當年的Lacerta屬是所有蜥蜴的模式屬,而捷蜥蜴是這個屬的模式種,故捷蜥蜴是所有蜥蜴中最早命名的模式種。這種蜥蜴是世界上分布最廣的蜥蜴之一,西起英倫大不列顛島,東至中國新疆。是典型的古北界物種。英文名是sand lizard。該種在英國是受保護的動物。
  • 書友提供 | 分享兩本人工溼地相關人事必讀書籍《中國溼地植物圖鑑》《水生植物圖鑑》
    今日小Y與大家分享的書籍是《中國溼地植物圖鑑》《水生植物圖鑑》《中國溼地植物圖鑑》:本書收錄我國常見溼地植物共365
  • 斜鱗蛇屬(科普)
    界: 動物界 Animalia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 爬行綱 Reptilia目: 有鱗目 Squamata亞目: 蛇亞目 Serpentes科: 遊蛇科 Colubridae屬: 斜鱗蛇屬 Pseudoxenodon種: 斜鱗蛇 P. macrops
  • 接上:世界蜥蜴分類圖鑑 |【水族圈低調分享】
    分布澳大利亞東部。該種的分類地位也有點爭議,有的學者主張把它分在Tiliqua 屬內,有的分類學家主張這種單列一屬。所謂模式種,就是一個屬內最早命名,用來描述該屬特徵的物種。生物的二名法命名是由林奈Linnaeus創立的,從1758年1月1日《自然系統》第十版出版時開始生效,1758年命名的第一批物種就是最早被命名的物種。不過早期林奈創立的分類系統沒有科這個等級,目下面直接就到屬了,並且當年記錄的物種還不多,故林奈把所有的蜥蜴全部歸入了蜥蜴屬Lacerta ,包括鬣蜥,石龍子之流。
  • 國家Ⅰ級瀕危物種|我國五種紅豆杉的辨識鑑賞和保護現狀
    我國是紅豆杉屬樹種分布最多的國家,紅豆杉屬全世界約有11種,分布於北半球的溫帶至熱帶地區。從紅豆杉的地域分布上看,美國、加拿大、法國、印度、緬甸和中國等地都有分布,但屬亞洲的儲量最大,其中,中國境內的紅豆杉就佔全球儲量的一半以上。
  • 你知道華珊瑚蛇屬中的「華」是什麼意思嗎?
    將分布於東亞的5種麗紋蛇改隸新屬,中名稱為中華珊瑚蛇屬,又稱華珊瑚蛇屬(在與另一名詞或形容詞構成種名時,中名可將「中華」只寫為「華」,以避免中文種名稱字數過多。)該屬共有七個物種,我國境內分布有六種:1、海南華珊瑚蛇Sinomicrurus houi WANG, PENG & HUANG, 2018西藏大學博士彭麗芳等描述了華珊瑚蛇屬一新種
  • 《新疆北部野生維管植物圖鑑》獲國家科技出版基金資助
    新疆日報訊  日前,由新疆民間植物學分類學研究者楊宗宗、遲建才、馬明編著的《新疆北部野生維管植物圖鑑》獲得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並將在明年由科學出版社出版。該書是首部以彩色圖鑑的形式較為全面、系統地記載新疆北部野生維管植物的學術專著。
  • 《中國溼地植被與植物圖鑑》出版
    《中國溼地植被與植物圖鑑》出版 2020-08-18 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 【字體:全書共分為3章,第一章簡述了我國溼地資源及其保護現狀和溼地植物生態學特徵,第二章以彩色照片展示了我國溼地植被型,包括森林溼地植被型、灌叢溼地植被型、草叢溼地植被型、淺水溼地植被型、紅樹林植被型、鹽沼植被型等,第三章介紹了我國溼地常見的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中文名、拉丁名、別名、識別特徵、生境、國內地理分布和物種價值等,並給出了溼地植物及其分類學特徵部位(花、果等)的照片。
  • 《方舟:生存進化》全生物物種資料圖鑑及恐龍馴服攻略
    《方舟:生存進化》新物種分別有什麼屬性?該如何馴服?分別分布在哪?下面帶來玩家「Raber左手愛你」總結的《方舟:生存進化》全生物物種資料圖鑑大全及恐龍馴服攻略,以供參考。 《方舟:生存進化》新物種分別有什麼屬性?該如何馴服?分別分布在哪?
  • 【東邪圖鑑】非洲毒蛇の致命萌胖子家族:噝蝰屬 Bitis ~
    SO,個人覺得,對待此屬成員的安全距離,應該在該個體的身體全長的1.5倍+(例如:50cm的蛇,安全距離要在75cm+;100cm的蛇,安全距離要在關於繁殖,此屬所有的成員都是胎生的,有些雌性噝蝰更能一次性誕下大量的幼蛇。
  • 國家Ⅱ級瀕危珍稀物種|我國廣西海南特有的物種——蕉木
    國家Ⅱ級瀕危珍稀物種|我國廣西海南特有的物種——蕉木 文:花木君 番荔枝屬於番荔枝科、番荔枝屬水果,不過從現代來講,帶「番」的並不一定完全是進口,有的我國也有很多分布。
  • 國家Ⅱ級珍稀瀕危物種|我國西南地區特有種——滇桐和桂滇桐
    其中有兩方面因素:第一是分類系統不同,有的分類系統將其劃分到錦葵科(Malvaceae);第二是學術討論,有的認為將其置於梧桐科(Sterculiaceae)比較適宜。因而滇桐屬被稱為"地位不能肯定的屬"。
  • 短梗豹藥藤:西雙版納發現一極度瀕危新物種
    短梗豹藥藤植株夾竹桃科鵝絨藤屬的分類一直比較複雜,長期以來各家的爭論很大
  • 科學手繪|很多人不明白,為何要畫鳥的圖鑑
    畫藝術的鳥,也畫鳥的圖鑑。但常有人問他,攝影技術這麼高明的年代,為什麼還需要手繪鳥類圖鑑?他在這裡做了統一的回答。文/翁哲 鳥類圖鑑的主要目的是為觀鳥者、動物愛好者提供鳥類的標準外形圖及簡要的形態描述、地理分布、棲息環境和食性等鳥類基本信息。 為什麼鳥類圖鑑使用手繪而不是照片?
  • 寶可夢劍盾沙包蛇在哪抓 沙包蛇圖鑑
    《寶可夢:劍/盾》中的沙包蛇之所以叫沙包蛇是因為其頭頸位置有一個儲存著大量沙子的沙包。
  • 臺灣鈍頭蛇
    關於臺灣鈍頭蛇和中國鈍頭蛇 Pareas chinensis (Barbour,1912) 的分類問題一直存在爭議。江耀明(2004)認為中國鈍頭蛇是臺灣鈍頭蛇的次定同物異名。Guo et al.(2011) 基於採集自四川(寶興和天全)和臺灣樣品的分子證據認為臺灣鈍頭蛇和中國鈍頭蛇均為有效種。
  • 我國特有的單種屬菊花——復芒菊
    國家Ⅱ級瀕危珍稀物種|我國特有的單種屬菊花——復芒菊 文:花木君 (櫨菊木) 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一種灌木類菊花,並且是我國特有的單種屬菊花,特別珍稀,僅僅分布在我國西藏和四川地區,這就是國家二級保護物種
  • 或列入瀕危物種!潮州蕕發現揭秘
    2019年4月,恰逢中科院華南植物園教授陳又生與其學生到潮州調查堇菜屬植物的分布,丁劍鴻作為嚮導帶他們到該物種的發現地,並委託陳又生幫忙進行鑑定。 該研究團隊隨後採集活體標本回實驗室培植,並開展分子系統學研究及分子鑑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