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導演奧遜·威爾斯,影迷中腦海裡第一時間復現的可能是他的《公民凱恩》。然而,除了《公民凱恩》,奧遜·威爾斯還指導了很多優秀的影片,其中便包括了1958年的《歷劫佳人》。影片《歷劫佳人》最讓人津津樂道的便是開場那段長約3分20秒的長鏡頭拍攝。
這組長鏡頭的鏡頭組成如下:
由定時炸彈作為開頭,採用跟鏡頭的方式,記錄了施害者把定時炸彈放在汽車後備箱的過程,為這個長鏡頭設下了懸念,正好呼應了希區柯克的那句話「炸彈爆炸並不可怕,等待爆炸才可怕」。緊接著,鏡頭往上升,一對男女(受害者)入畫。鏡頭追隨著車,升起,左移。來到馬路上後,鏡頭先下降,然後往後倒退,畫面變成全景,可以看到交通警察及行人等。隨著汽車走走停停,一對過馬路的情侶(主角)也入畫了,鏡頭落到與他們同等的高度,並把焦點轉移到了他們身上,開始跟隨著他們。期間,汽車時入時出。這無形間將汽車和男女主角建立了聯繫。直到邊檢站,汽車和情侶同時出現在同個鏡頭裡。通過邊檢站人員與兩對情侶的分別對話,可以初步了解到人物的背景。在汽車要駛出邊檢站的時候,車上女子抱怨好像聽到了滴答聲,但官員卻不以為意。這無疑讓觀眾更加揪心。隨著車開出去,鏡頭再次轉移到主角情侶上,倆人相互擁抱接吻。此時爆炸聲響起,長鏡頭結束。一個優秀的長鏡頭不僅要在技術上讓人拍案叫絕,還要在故事敘述上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而《歷劫佳人》的長鏡頭無疑就實現了這兩點。
從技術上,鏡頭的推拉搖移升降,人物的走位以及現場的調度都有很高水平的完成度。這組鏡頭運用軌道、起重機吊臂等工具的協作實現了縱向和橫向的移動,同時在廣角鏡頭和大特寫鏡頭之間的切換十分自然。另外,在場面調度上,汽車的行駛、男女主角的步行,以及最終在邊檢站的會合,都很好地把握了時間和速度。從故事敘述上,這個鏡頭交代了事件起因,設置了懸念,激發了觀眾對爆炸事件的疑問,從影片一開始就渲染了緊張不安的氣氛。同時,此部分安排了男女主角的登場,將男女主角與故事聯繫起來。最後,這組鏡頭也交代了環境,讓觀眾對美國和墨西哥邊界小鎮上的混亂和汙穢一目了然。
《歷劫佳人》如此精彩的長鏡頭,也使得後來導演紛紛致敬,包括羅伯特·奧爾特曼的《大玩家》、保羅·託馬斯·安德森的《不羈夜》以及鈕承澤的《愛》,都在影片開端使用了長鏡頭來交代故事背景和主要角色。正是奧遜·威爾斯如此嫻熟的調度,才讓電影史多了如此一個精彩的長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