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創業邦
根據《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18》顯示,腦卒中為我國成年人致死致殘首位原因,每年因腦卒中死亡的人數有196萬之多。其中,除了致死及嚴重案例,很多腦卒中發病患者救治及時,因而在病後仍能逐步康復。
然而現狀是後期康復過程耗時較長。目前,腦卒中病人發病醫治後,在後期他們需要耗費海量時間進行康復訓練,通過行走等運動,修復神經中樞損傷、重塑神經控制功能。
在康複流程中,行業現有主要方案是利用傳統的重型動力外骨骼進行相關的輔助訓練。然而該設備卻存在較多痛點。據英漢思調查,傳統動力外骨骼售價普遍在100萬以上,只有大型醫院的康復科才有財力採購使用。此外,傳統動力外骨骼體積龐大、十分笨重,不便於患者在康復科以外的場景下穿戴行走。
為此,英漢思機器人CEO朱瀚琦將美國多年研究應用於業界,在2018年創立了英漢思動力外骨骼機器人,打造了有別於傳統方案的輕量化動力外骨骼,專注服務於腦卒中和其他各種病症影響所致的行走障礙患者。
朱瀚琦說到,除了腦卒中患者,中風、肌無力等疾病影響下的患者由於行動不便,需要家人或專人陪護,由此發生的年均花費往往在6-10萬人民幣區間。與此同時,在所有中風患者中,多數屬於輕症,他們有一定自理能力,只是行動不便、生活品質有待提高。
此外,即使在醫院康復科進行了階段性治療,患者仍需自己勤走動,從而進一步改善步態、刺激患者回歸正常。因此,在後期康復的場景往往從醫院轉移到了家庭。
為了解決降低病人陪護成本、服務中輕度行走障礙患者、落實家庭場景行走輔助三個維度上的現有難題,英漢思目前主要推出了名為Movex的輕量化個人助行設備。
該產品重量僅為2.6千克,續航時間達到了5小時。應用該產品,能夠有效改善行走步態,減少能量消耗,大大拓展病患的行走時間。
同時,英漢思將Movex的輕量化個人助行設備的成本降為傳統外骨骼機器人的零頭,售價由上百萬將降至8000到數萬元人民幣不等,有效填補了目前傳統方案只能應用於醫院的缺陷。將患者的康復場景延續至家庭等場所,讓他們在家也能延續康復訓練,加速恢復。
據悉,該產品已經進入了國內多家醫院併到了預臨床階段。據朱瀚琦介紹,截至目前,該產品在試用過程中大幅度改善了患者的步態,有效提升了他們行動自如程度,並計劃在2021年對該產品將進行量產,最終使其成為消費級產品。
在硬體和技術上,英漢思核心部件主要依靠自主研發,並委託國內工廠生產。正因如此英漢思相較於國際同品類產品具有成本優勢,產品性價比較高。據介紹,萬元級別的售價在全球類似產品中都處於較低水平。
在核心部件中,高扭矩電機等部件由英漢思自研,因此相關核心物料成本僅為國外同類產品的20%。此外,電機驅動器、編碼器、電機傳動等部件都由英漢思自主研發。同時,英漢思還掌握了自適應動力外骨骼助力算法,在不同的環境中,即時適應用戶步態情況,從而實現柔性化、智能化的助力行走。
據悉,在2018年,朱瀚琦的研究論文曾登載至Control System Magazine雜誌並在封面展示,該期刊為控制領域最具影響力的期刊之一,可見團隊在技術上也受到了業界認可、處於領先地位。
談及為何回到中國創業,朱瀚琦認為中國具有成熟的產業鏈優勢,因而能將市面上動輒100萬以上的產品做到萬元級別。
在團隊上,英漢思總員工在20人以內。英漢思CEO朱瀚琦本碩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隨後在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取得博士學位。
據了解,英漢思在已獲得來自XBOT PARK的種子輪基金以及清大創投的天使輪融資。接下來,英漢思將持續進行產品上市資質申請、規模化生產落地。在產品上,除了文中提及專註解決腦卒中及其他行走障礙的產品外,英漢思將持續開拓骨科相關產品,預計今年年內面市。
文章插圖源自英漢思機器人與攝圖網,經授權使用。本文為創業邦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創業邦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如需轉載或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