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和淨土經典、淨土宗的修學有什麼關係?答案是:「不但有關係,而且關係極為密切。」
同修們都知道,淨土宗三經是大乘經典,《金剛經》更是大乘了義經典。修學淨土宗的人不要只是持名念佛,應該在持念阿彌陀佛名號中,努力修學大乘菩薩第一義諦之法,乃至證得法界實相心,具有般若智慧,這樣才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最大保證。
讀誦、修學《金剛經》對於往生絕對有幫助,對於願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淨土宗同修,不但能夠往生,而且是高品位往生。除非年紀大了,沒有時間、體力再去作種種修行,那就一心持名念佛就好。如果身體還硬朗健康,就應該努力修學大乘第一義諦之法。
有部分淨土宗的修學者公開主張:「捨棄聖道門,歸於淨土門。」如果是這樣主張,那就如同捨棄大乘菩薩第一義諦之法,也好像要人捨棄修學《金剛經》。這樣的主張只會障礙自己往生,也會障礙他人往生,絕對不符合淨土宗三經法義,於人於己都沒有利益。
修學淨土宗的學人應該要「不舍聖道,歸於淨土」,譬如不舍《金剛經》的修習,歸於淨土,這樣才是往生西方的最大保證,而且品位必高。
一切經典都說,不謗大乘,相信因果,即使淨土宗經典也是這樣。上品三種生確實不曾提到持名念佛,中品三種生也不曾說要持名念佛,和持念阿彌陀佛名號並沒有直接關係。
品位的高低和持名的深淺沒有直接關係,反而和大乘正法之聖道有密切關係,這在淨土三經已經有詳細的宣說。
淨土宗同修們一定要詳細了解淨土三經的教導,依止淨土三經的正確法義來修學,這樣才是最好的依靠。
《金剛經》是宣說法界實相第一義諦的大乘經典,地位無比重要,而且流通極為普遍。《金剛經》不但是志求開悟,欲求親證法界實相的佛弟子必修經典,也是一切淨土宗修學者不可捨棄的經典。
能夠相信、相應《金剛經》是何等不容易,要在無量劫中於無量佛所種諸善根,才能在今生今世能夠相應,努力修學都來不及,怎麼可以捨棄呢?
有部分淨土法門的弘傳者主張「捨棄聖道門」,完全是由於對經典法義的誤解,不能通達三乘教理。這不能怪佛弟子,完全是因為大乘第一義諦之法太深太難入,所以對大乘經典教理有誤解也是正常的。
儘管如此,大乘深妙法還是要弘揚傳播。在努力修學之餘,如果有不懂的地方,應該虛心請教善知識,善知識有其智慧、方便,可以解除我們的疑惑。但是千萬要除掉傲慢心,不可帶有傲慢心。
經典上一再教示:「要一心恭敬求。」因為善知識的智慧修正也是百千萬劫,甚至無量劫苦修而來,如果我們帶有傲慢心,那人家無量劫付出多少血淚修行而來的智慧,他會願意傳授嗎?
大乘佛法,本是禪中有淨,淨中有禪,禪淨本是一家。《金剛經》也是這樣,有禪也有淨。修學《金剛經》不但將獲得禪的智慧,也可歸於自心淨土,轉依自心淨土而修學一切佛道。
又更可以歸於西方極樂淨土,在西方極樂淨土,利用那裡的優良環境,再歸於自心淨土,繼續跟隨阿彌陀佛、二大菩薩以及一切菩薩摩訶薩修學。
「不舍聖道,歸於淨土」,可以歸於自心淨土,更可歸於西方極樂淨土。《金剛經》的修學,可以讓我們既得「歸於自心淨土」,也可「歸於西方淨土」,所以要「不舍聖道,歸於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