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薊你見過嗎?這種蔬菜到底該如何種植呢?

2021-02-07 肥豬說八卦

朝鮮薊這幾年變成了餐桌上一種常見的蔬菜了,它在西方有著「蔬菜之皇」的美稱,營養非常豐富,做法也很多樣。它的花苞可以用來炒菜,也可以做湯或者生吃,同時還可以做成罐頭來保存。葉片不僅可以做菜,還可以用來做酒,也有較高的營養價值。那麼這種蔬菜如何種植呢?

1、種植條件

朝鮮薊一般需要在疏鬆和肥沃的土壤中進行種植,而且要求排灌的條件要好。在秋季前要先把地塊整理完畢,把上面的雜草清理掉,使用堆肥的方式來施肥,施肥的深度要超過二十公分。

2、田間管理

春季的時候,進行深耕幾次,把土壤打碎,進行充分的平整之後,作出一定的坡度,保證整個地塊有較好的排水措施,方便水分的排出。然後在地面上覆蓋地膜,保證土壤的密閉環境。

3、定植管理

定植一般需要選擇合適的天氣,因為各個地區的氣溫差異較大,所以一般根據溫度來進行選擇。當氣溫穩定在十五度以上之後,就可以進行定植了,定植需要深度超過十公分。

如果定植時間太早,地面溫度就可能較低,容易讓種苗發生凍害,而定植太晚的話,也會在進入到雨季之後,讓土壤溼度提升,種苗的成活率也會降低。

在定植操作的時候,大苗和小苗需要分開進行種植,有利於讓田間的生長整齊,容易接受光照。一般行距要控制在一米五左右,株距控制在一米。這樣一畝地可以種植大概六千株,栽培之後,就要馬上進行澆水操作,可以提升種苗的存活率。

在定植後的三天左右,開始對田地進行鬆土操作,同時進行除草,這樣操作可以促進苗種根系的生長,進入到九月份之後,就是朝鮮薊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了,這個時期需要保證水分的供應,才能滿足植株的發育。但是進入到十一月之後,就要減少澆水了,進行多次鬆土之後,保證它更好的越冬。

4、病蟲害防治

定植後的朝鮮薊很容易受到蚜蟲的危害,所以在我們進行移栽之後,就要馬上覆蓋地膜來預防,如果已經發生的話,可以使用茴蒿素水劑來噴灑殺滅。朝鮮薊也容易受到地老虎的啃食,導致根系的腐爛。所以要經常除草,減少地老虎的生長空間,使用康復多來進行灌根預防。

相關焦點

  • 朝鮮薊的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
    朝鮮薊這幾年變成了餐桌上一種常見的蔬菜了,它在西方有著「蔬菜之皇」的美稱,營養非常豐富,做法也很多樣。
  • 朝鮮薊在歐美國家普遍種植,想要栽培高產朝鮮薊,需要注意這幾點
    朝鮮薊又稱之為法國百合,是一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生長的年限比較長,最長的甚至可以達到15年,朝鮮薊主根入土比較深,能夠達到20到40釐米,朝鮮薊不僅可以作為一種觀賞性的植物,同時在日常也可以藥用,也能夠作為一種食物去使用。
  • 了解朝鮮薊的栽培知識,用科學的種植方式,促進朝鮮薊的生長
    朝鮮薊有增強肝腎功能、增強膽汁分泌、促進胺基酸代謝和降低膽固醇的功效。其食用方法多樣,可生食、炒食、做湯,可與辣醬油或番茄沙司同時佐食,還可以加工成罐頭。朝鮮薊喜歡溫暖氣候,既不耐寒又不耐熱。幼苗期需到18 ~19C方可免受冷害;成株期葉片可適應5 ~28C的溫度;秋季冷涼氣候為13~18C時,葉重迅速增長;根部在地溫不低於-8C時可以安全越冬。
  • 法國人愛吃的朝鮮薊,變身中藥有幾步?
    在國外,它還有一個非常大氣的名字——「蔬菜之皇」。朝鮮薊和朝鮮並沒有什麼關係,它原產於公元1世紀的地中海沿岸,早在2000多年前被羅馬人發現,作為可食用的植物大量種植,後來又被法國和西班牙的探險家們發現很好吃,於是一起帶回了歐洲,在歐美國家有較為廣泛的種植。
  • 朝鮮薊:從吃花到花痴
    磚家拍磚:國外超市中有一種最常見蔬菜,長得像一朵朵含苞未放的蓮花,歪果仁很愛吃,這就是朝鮮薊。
  • 每日一花:「蔬菜之皇」——朝鮮薊
    或許你會問,朝鮮薊是什麼東西?它來自朝鮮嗎?不不不,它並不是產自朝鮮。它原產法國,鴉片戰爭後上海被迫開放為通商口岸,朝鮮薊被法國人帶來中國栽種,可是中國人民對它並不感興趣,但是有日本商人卻對它的味道讚不絕口,後來通過朝鮮半島把它運回日本。
  • 我想我愛上了 — 朝鮮薊
    我想他看到了我眼中的失望,他想了想說「也許你會喜歡這個地方,有點……特別」。他給我看了一張非常漂亮的卡片,更重要的是,卡片上有一個朝鮮薊可愛的插圖。我的心立刻告訴我,「去那裡」。在那裡,生平第一次認識朝鮮薊,油炸朝鮮薊,那天我們吃了很多油炸朝鮮薊,不但長得漂亮而且很好吃。
  • 朝鮮薊—素食者的「海鮮」
    朝鮮薊在美國叫「artichoke」,常見的有紫色和綠色兩個品種,原產地中海沿岸地區。美國加州屬於地中海氣候,所以這裡很適合朝鮮薊生長。沒想到這一嘗讓我想起十年前吃過的海鮮,但是已經素食十多年的我,感覺這種美鮮的味道,絕對勝過任何海鮮,所以我就把朝鮮薊成為素食者的「海鮮」。朝鮮薊讓我聯想起海鮮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它的吃法,因為朝鮮薊可食部分並不多,這也很像是海鮮。
  • 【生活多滋味】朝鮮薊:從吃花到花痴
    ,長得像一朵朵含苞未放的蓮花,歪果仁很愛吃,這就是朝鮮薊。在西餐中,尤其是地中海的美食中朝鮮薊是主要的蔬菜食材,今兒咱就聊聊它吧。朝鮮薊不朝鮮朝鮮薊英文是「Artichoke」,但和朝鮮及韓國卻沒有半毛錢的關係,它的其他的名字:洋薊、洋百合、法國百合、荷花百合,以及在香港名字雅枝竹或亞枝竹等,都感覺更適合。
  • 朝鮮薊是個什麼鬼,怎樣合理地吃掉它?
    「蔬菜」,反正圈哥第一次看到的時候是一臉黑線:圖片來自網絡它叫朝鮮薊(Artichoke,「薊」念jì),又稱洋薊,雖然名字跟咱們不聽話的小鄰居有點關係,不過它可是實打實的歐洲蔬菜「貴族」,祖籍地中海義大利地區,現在主要種植在以法國為主的歐洲國家。
  • 廚房花園 | 用兩年種出一朵朝鮮薊,值不值?
    ▲朝鮮薊平均身高180+,而且壯朝鮮薊橫跨園藝與蔬菜兩界。在花園裡,它氣派的身姿很引人注目,鋸齒狀葉片相當有裝飾感,不過,由於過於高大茂盛,通常種一兩株就可以了。搭配高低錯落的其他植物,花園的層次就能立顯。
  • 營養素:朝鮮薊
    朝鮮薊,菊科菜薊屬中以花蕾供食的栽培種,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別名法國百合、荷花百合。染色體數2n=2x=34。花蕾中的總苞及花託為食用部位,葉柄經軟化栽培後可煮食,味清淡。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鐵及澱粉等。
  • 朝鮮薊栽培技術,全套打包教給你,讓你輕鬆學會種植
    朝鮮薊的食用器官是花蕾苞片基部肥厚而幼嫩部分以及多肉質的整個花託,食用方法多,可生食、煮食、炒食、油炸,做湯、醃製、制醬或加工成罐頭,其莖葉經軟化栽培後煮食,也可做開胃酒,尊片可做蜜餞等。(2)對環境條件的要求朝鮮薊喜冬暖夏涼的氣候,耐輕霜,忌乾熱。種子發芽適溫為20℃,植株生長最適溫為13~20℃,花蕾形成期適溫為16~24℃。營養生長期及抽薹現蕾期需較強的光照。宜選疏鬆肥沃、排水良好、持水力強的壤土或黏壤土。現蕾期要勤澆水。
  • 36種您從未見過的怪異蔬菜!我吃過一種 你呢?
    在中式和日式烹飪中,朝鮮薊最常醃製,並且可以作為傳統菜餚的一部分。塊莖還可以用其他方式烹飪,例如用黃油炒或在湯中煮沸,也可以生吃。朝鮮薊是一種特別多才多藝的蔬菜,味道類似於朝鮮薊。它們可以生吃也可以煮熟,一種常見的方法是將蔬菜切成薄片,然後在沙拉中使用。您確實要謹慎對待防曬霜,因為它們也因引起腹脹和氣體問題而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導致非正式名稱為「朝鮮薊」。這種影響對每個人來說並不重要,但為防止萬一,在嘗試蔬菜的前幾次中值得謹慎。24.託馬蒂洛
  • 義大利的朝鮮薊,不遠萬裡來到義大利,僅僅是為了「它」
    不是有句名言嗎,你問義大利誰做飯最好,他們會這樣告訴你答案:義大利媽媽。我知道它的名字。它的中文名是朝鮮薊,又叫朝鮮薊,優雅的別名是法國百合。朝鮮薊產於歐洲地中海沿岸。羅馬人在2000年前就開始吃朝鮮薊,現在吃得最多的國家是法國、義大利和西班牙。據說是19世紀從法國傳入中國上海、廣州等城市的。雖然朝鮮薊已經進入中國,但對許多人來說,它仍然是一種奇怪的食物。
  • 這種菜長得像蓮花,有「蔬菜之皇」的美譽,國際市場上供不應求!
    生活在農村的人一般都會自己種植很多蔬菜,吃起來安全又放心,但也有些菜在我們中國種植較少,需要專門的人士來種,所以平時就只能去市場上買。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吃過朝鮮薊,它也叫洋薊、菊薊、菜薊等,在國外很常見,原產地在義大利,目前我國的上海、浙江、湖南、雲南等地也有少量種植。
  • 朝鮮薊藥、食、賞兼用,市場潛力大,5分鐘學會種植技術,請收藏
    朝鮮薊別名是洋薊,法國百合,洋百合,荷花百合,菜薊等,它是菊科薊屬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原產地是在歐洲的地中海沿岸,喜歡生長在陽光充足,溫暖並且不潮溼的海邊地區。從19世紀的80年代傳入了我們國家。現在的主產區是在雲南,浙江,陝西,湖北,還有廣西,上海,福建,山東等地。朝鮮薊是一種營養豐富,並且是具有保健功能的高檔蔬菜,有著「蔬菜之皇」的美譽。
  • 這些奇奇怪怪的蔬菜你吃過嗎?
    也使得更多的人可以看到並食用據說這些蔬菜裡吃過3種以上的才算是見過世面了不信你來看看你都吃過嗎?這種菜是世界上最健康的食品之一,所含的營養居於甘藍類蔬菜之首,是非常好的減肥蔬菜。經常會在沙拉和烤肉配菜中看到,不過生吃有點苦澀,一般會焯過之後用,還能保持鮮綠的顏色。抱子甘藍原產於地中海沿岸,以鮮嫩的小葉球為食用部位,是十九世紀、二十世紀以來歐洲、北美洲國家的重要蔬菜之一,中國臺灣省有少量種植。抱子甘藍的小葉球蛋白質的含量很高,居甘藍類蔬菜之首,維生素C和微量元素硒的含量也較高。
  • 大廚跟你說西餐 -【蔬菜之皇菜薊的西式吃法】
    菜薊(artichoke)也叫洋薊、朝鮮薊、亞枝竹、法國百合,原產於地中海沿岸,這種可食用的花苞已經有很長的食用歷史。
  • 「蔬菜之皇」菜薊在料理之前應該怎麼處理?
    (圖片來自網絡) 菊科的蔬菜可多了,茼蒿、馬蘭頭、苦菊、萵筍、蒲公英、菊花腦、生菜、油麥菜啥的,都是去火的好蔬菜,這還不止,菊科還有一位大咖,它是原產地中海的「蔬菜之皇」菜薊。圖片來自網絡) 菜薊是非常古老的蔬菜,具有很高的營養和藥用價值,我國也早有種植,如今被越來越多的親認識和喜愛。然而,這種好看又充滿養分的蔬菜,在料理之前應該怎麼修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