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薊這幾年變成了餐桌上一種常見的蔬菜了,它在西方有著「蔬菜之皇」的美稱,營養非常豐富,做法也很多樣。它的花苞可以用來炒菜,也可以做湯或者生吃,同時還可以做成罐頭來保存。葉片不僅可以做菜,還可以用來做酒,也有較高的營養價值。那麼這種蔬菜如何種植呢?
1、種植條件
朝鮮薊一般需要在疏鬆和肥沃的土壤中進行種植,而且要求排灌的條件要好。在秋季前要先把地塊整理完畢,把上面的雜草清理掉,使用堆肥的方式來施肥,施肥的深度要超過二十公分。
2、田間管理
春季的時候,進行深耕幾次,把土壤打碎,進行充分的平整之後,作出一定的坡度,保證整個地塊有較好的排水措施,方便水分的排出。然後在地面上覆蓋地膜,保證土壤的密閉環境。
3、定植管理
定植一般需要選擇合適的天氣,因為各個地區的氣溫差異較大,所以一般根據溫度來進行選擇。當氣溫穩定在十五度以上之後,就可以進行定植了,定植需要深度超過十公分。
如果定植時間太早,地面溫度就可能較低,容易讓種苗發生凍害,而定植太晚的話,也會在進入到雨季之後,讓土壤溼度提升,種苗的成活率也會降低。
在定植操作的時候,大苗和小苗需要分開進行種植,有利於讓田間的生長整齊,容易接受光照。一般行距要控制在一米五左右,株距控制在一米。這樣一畝地可以種植大概六千株,栽培之後,就要馬上進行澆水操作,可以提升種苗的存活率。
在定植後的三天左右,開始對田地進行鬆土操作,同時進行除草,這樣操作可以促進苗種根系的生長,進入到九月份之後,就是朝鮮薊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了,這個時期需要保證水分的供應,才能滿足植株的發育。但是進入到十一月之後,就要減少澆水了,進行多次鬆土之後,保證它更好的越冬。
4、病蟲害防治
定植後的朝鮮薊很容易受到蚜蟲的危害,所以在我們進行移栽之後,就要馬上覆蓋地膜來預防,如果已經發生的話,可以使用茴蒿素水劑來噴灑殺滅。朝鮮薊也容易受到地老虎的啃食,導致根系的腐爛。所以要經常除草,減少地老虎的生長空間,使用康復多來進行灌根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