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說「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既然品美酒的人都能名垂千古,那產美酒的地更加不遑多讓了。21個羅納河谷村莊區就是憑藉所產的葡萄酒成功出圈,牢牢霸佔著各國吃貨心中的C位。下面我們將發表系列文章,帶大家走訪這些世外桃源般的村莊。
Plan de Dieu
讓我們先從最有神秘色彩的一個村莊開始。Plan de Dieu 意思是「上帝的平原」,名字相當有辨識度了。這是法國唯一一個名字裡掛靠著「上帝」的葡萄酒產區。這麼有來頭的名字是怎麼來的呢?據說,中世紀這裡還是一片灌木林,常有強盜土匪出沒,虔誠的人們相信只有把靈魂交給上帝,才能安全穿過這片危險的荒野。這種「唯心主義」的故事總能深得人心,於是Plan de Dieu之名就流傳了下來。
這個名字第一次正式出現在歷史文獻中是1326年在劃分葡萄園和牧場界限的羊皮紙文獻中。Plan de Dieu葡萄種植興起於中世紀,特別是受到聖殿騎士團的影響。在那個時代,為宗教而種植的葡萄藤被認為是上帝的象徵或者福賜,因此受到教會和教皇的保護。
羅納河谷區每個村莊都有不同的「出廠配置」,有的可以生產白、紅、桃紅3個顏色的葡萄酒,比如Rochegude,有的智能生產桃紅和紅葡萄酒,比如Chusclan 。而Plan de Dieu則是一心一意的紅酒專業戶。Plan de Dieu紅酒以濃鬱著稱,香氣令人聯想到紅色水果、百裡香、月桂葉和灌木叢,陳釀後,可發展出皮革、茴芹和甘草的迷人味道。
每年4月底,Plan de Dieu酒農會組織盛大的美食美酒漫步活動。人們在葡萄園中穿行9公裡,途中在不同的酒莊停留,品嘗當地原汁原味的美酒美食,一路上歡歌笑語,熱鬧非凡。來羅納河谷區旅遊的朋友們千萬不要錯過了這場「流動的盛宴」。
Séguret
如果用一首中國古詩來形容Séguret的話,「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就這這座法國最美村莊給人的第一印象。Séguret背靠著蒙米拉爾花邊山脈(Dentelles de Montmirail),保留了歷史悠久的噴泉和城堡遺蹟、普羅旺斯傳統風格的石頭房屋。
古老狹窄的鵝卵石街道不容汽車通行,想要進入村莊只能走路,所以這裡完全不受汽車轟鳴的侵擾,遠離塵囂,日子過得像人間仙境。重重似畫曲曲如屏,漫步於此,如同進入了一次時間旅行,古蹟讓人感覺仿佛時光仍舊停滯在過去。大片碧綠的葡萄園圍繞著古樸的村莊,秀麗的田園風光讓造訪此處的遊客流連忘返。
產區的紅葡萄酒不如近鄰Plan de Dieu那麼濃鬱強勁,但多了一分優雅和清爽。和Plan de Dieu的平坦地勢不同,Séguret位於Ouvèze山谷邊緣,海拔高度差異更大,因此造成了成熟度的差異。酒農將不同地塊的葡萄混釀在一起,造就了精緻、複雜、平衡的葡萄酒。
Séguret的紅酒顯示出漂亮的深紅色,泛著閃亮的光澤。酒香中充滿了香草和摩卡咖啡的氣味,隨之而來的是果醬和甘草的芬芳。口感圓潤濃鬱,單寧持久,後味有焙烤的氣息。桃紅葡萄酒有著淺桃紅色的色澤,酒香愉悅,充滿了水果硬糖和碾碎的草莓的芬芳,口感潤澤,紅色水果的味道十足。白葡萄酒有著稻草黃色的酒裙,酒香甜美,花香濃鬱,充滿了白桃、梨子和柑橘的芬芳,口感飽滿,優雅精緻。
Sablet
小鎮與Séguret毗鄰,位於蒙米拉爾花邊山(Dentelles de Montmirail)的西側,葡萄園分布在一個平緩狹長的斜坡上。Sablet這個名字特別接地氣,來源於產區的沙質土壤(法語sable),產區風土可見一斑,除此之外還有脫鈣紅黏土和各種大小的礫石土質。
資深葡萄酒愛好者可能對根瘤蚜蟲(Phylloxera)災害有所耳聞。這是一場發生於19世紀下半葉的葡萄酒業大浩劫,摧毀了法國,包括羅納河谷區的葡萄園。最後的救命法寶是嫁接法,把歐洲葡萄枝嫁接到美國葡萄品種的根上來抵禦根瘤蚜蟲的繁殖,而發明嫁接機器的人正是一名Sablet的村民。為了紀念這位家鄉好兒女,Sablet小鎮的一條街道就以他命名,大家來Sablet旅行的時候,可以去找找一條名為Franois Frédéric Leydier的街道。
產區的300多公頃葡萄園主要出產紅葡萄酒,白葡萄酒的產量也在穩步上升,現已接近產量的10%,此外還有極少量的桃紅酒,鮮少見於海外市場。Sablet的紅葡萄酒以馥鬱怡人的果香為主,散發出成熟的黑色水果、紫羅蘭和乾果的味道;白葡萄酒則非常有結構感,洋溢著香料和香草的迷人香氣。
這座羅納河谷區的葡萄酒小鎮不光有「酒香留客住」,更兼「春風浩浩詩書香」。Sablet非常有創意地把書籍和葡萄酒組了個CP,於每年7月第三個周末舉辦讀書日,已頗具影響力。屆時,眾多作家、書商、出版商、圖書插畫家和當地酒農們濟濟一堂相聚於此。可以在品味Sablet美酒的同時享受閱讀的樂趣,可謂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兩手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