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爾街見聞
摩根史坦利跨資產策略師Andrew Sheets在最新研報中指出,他們對未來一年持樂觀態度,部分原因是認為經濟增長和貨幣政策將向同一個方向前進;對2021年的市場來說,最大的爭論不是市場的方向,而是路徑。
摩根史坦利的分析師表示,他們的觀點很簡單,那就是疲軟但持續改善的經濟增長,以及支持性的流動性,是衰退後的常態。與此同時,市場的定價往往對經濟是否會很快恢復正常化持懷疑態度。
較好的增長、支持性的流動性、以及有吸引力的估值都是在關鍵跨資產組合中採取「順周期」立場的理由:做多美國小盤股而不是大盤股、做多澳元/紐西蘭元/瑞典克朗/挪威克朗而不是美元、做多高收益債券而非投資級債券。
儘管摩根史坦利對未來12個月的市場持樂觀態度,但是也有部分投資者認為新冠疫情的影響需要更久時間才能消散。
這部分持相反態度的投資者的理由是,全球經濟受到的影響將更持久和嚴重,衰退和復甦發生得如此之快,以至於經濟周期從未真正重建,這導致企業和國家債務都過度槓桿化了。
確實,這種調整失敗常常被認為是不能成為新經濟周期開始的一個關鍵原因。
通常,衰退有助於淘汰大批較弱的企業,而2020年前所未有的政策幹預阻止了這種情況。在這場大衰退後,沒有一家重要銀行出現倒閉;此外美國12個月投機級違約率為8.0%,而在2009年那次衰退中這一指標達到了14.2%的峰值。
對此,摩根史坦利指出,他們認為當前確實是一個新經濟周期的開始,並確信是「動態的」,同時還預計不會出現高得驚人的違約潮。
首先,經濟衰退不僅僅與高違約率有關,還意味著高失業率、低庫存水、高儲蓄率和低消費者信心。隨著這些負面因素情況改善,早期周期環境從中獲得動力。在我們的預測中,未來12個月,所有情況都會如此。
其次,關於違約率情況。從市場上淘汰這些生產力低下的企業是一個痛苦、但有必要的過程。但是這一論點假設的是,這些企業的基本面已經崩潰,而不是因為這個百年一遇的疫情才倒閉。我們沒有看到,讓大量有償債能力的企業違約,對於經濟或投資者來說會帶來什麼更好地長期結果,特別是當經濟接近谷底時,這些公司將被迫重組或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