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入寒冬
又到了吃著火鍋唱著歌的時候了
據我所知,很多小夥伴在吃火鍋時候,特別喜歡在配菜中添加眾多的魚丸、蝦丸、撒尿牛丸、蟹棒等。
但你有沒有仔細想過,這些究竟是用什麼原料做的?
想必你已經知道老婆餅裡沒有老婆、魚香肉絲裡沒有魚肉了!同樣,蝦丸裡面沒有蝦肉,蟹棒裡面更是沒有蟹肉。嚴格來說,它們叫魚肉味丸、蝦肉味丸、蟹味棒更貼切些。
其實,這幾樣東西都是人造的仿生食品,其主要成分為澱粉、魚糜、糖以及各種食品添加劑。這些食品的味道與原生海洋食品類似,但口感更有嚼勁。
11月24日,記者來到我市一家大型超市看到,各類仿生食品正在銷售,魚丸、蝦丸、雞肉丸、牛肉丸等等,價格從每斤兩元到十幾元不等,另外,在西關農貿市場的火鍋食材批發區看到,各種仿生食品種類繁多,價格參差不齊,而包裝袋直接寫有「仿蝦丸」配料表一般都會顯示是魚糜、大豆蛋白、澱粉和各類食品添加劑。
在三裡市場、東郭市場,都有賣這種仿生食品的,多是在火鍋食材區。記者發現,有些品牌的配料中含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魚肉或者蝦肉,但是價格相對較高。
記者在電商平臺輸入「魚丸」關鍵詞,出現了海量的商品信息,這些產品品質參差不齊,價格差異也很大,每公斤從18元到100多元不等。
對於這些仿生食品,記者也進行了隨機的調查採訪,發現多數是年輕人喜愛,更多的人則表示更願意吃新鮮的海鮮。
市民崔先生說,「這個東西畢竟不是新鮮的,吃了不放心,加工成分太多了,一般我們想吃魚的話吃新鮮的。」
市民王女士說,「一般那東西都是合成的吧,但是現在年輕人都是顧著當時好吃就行,我以前就喜歡吃蟹棒,現在也不大吃了。」
市民李女士說,「我跟我老公從來不吃那個,也不給孩子吃,在外面吃的話會吃製作的蝦丸,但是不會吃市場冰箱裡放的那種,感覺好像不衛生,成分也不了解,不如吃點魚吃點蝦放心。」
仿生食品雖然味道鮮美,但它們不是真正的海鮮生物的製品。雖然從營養學角度看,其中的添加劑用量只要不超標,對身體倒無大礙。但如果把它當做海鮮食物補充營養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
另外,這些速凍肉丸屬於高熱量食品,據資料統計,一兩蝦丸的熱量至少等於二兩米飯,對於心腦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少吃。
相關監管部門也提醒消費者,目前各種火鍋丸子價格千差萬別,究其原因還是生產原料的不同所導致,消費者在購買時要看配料表和生產日期,要挑選知名品牌,儘量購買帶包裝的丸子。
來源:壽光市融媒體中心
記者:李明巖 張娜
責編: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