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老羅話指數投資
最近我們寫了幾篇買…不如買…的文章(簡稱「買不買」系列),大家感興趣可以回去看看《為什麼說買滬深300不如買中證100》、《為什麼說買中證500不如買創業板》。今天我們接著來聊聊「買不買」系列中一個大家可能感興趣的話題——上證50和中證100的對比。
其實無論是上證50指數還是中證100指數,反映的都是證券市場中一批極具影響力企業的股票價格表現,然而就投資潛力而言,二者相比還是存在一定差異。下面我們就通過幾個方面來談談:買上證50不如買中證100。
一、中證100覆蓋了滬深兩市的核心資產,而上證50隻包含滬市的龍頭企業
簡單來講,上證50指數是由滬市A股中規模大、流動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隻股票組成;而中證100指數則由滬深300指數成份股中規模最大的100隻股票組成,其成份股範圍涵蓋滬深兩市,包括72隻滬市股票及28隻深市股票。
其中,72隻滬市股票中的43隻股票同時隸屬於上證50指數,表明中證100的滬市樣本股中涵蓋了絕大部分上證50指數的樣本股,而28隻深市股票全部隸屬於深證100指數。
值得注意的是,中證100中隸屬於深證100指數的28隻股票中的17隻股票權重位列深證100中的前20位,說明深市樣本股多為深圳市場上的核心優質股票。因此,與上證50僅覆蓋單一上海股票市場不同,中證100指數的優勢在於選取的樣本股還涵蓋了深圳市場的核心藍籌。
二、中證100指數行業分布比上證50更均衡,金融佔比不至於過大
比較兩指數成份股的申萬一級行業分布,上證50指數包含了20個行業,前五大細分行業分別是非銀金融(26.73%)、銀行(22.06%)、食品飲料(15.91%)、醫藥生物(7.14%)和休閒服務(2.75%),合計74.59%。其中金融股在上證50中權重合計達到49%,佔比很高,因此上證50也常常被朋友們戲稱為「金融50」。
而中證100指數則包含了25個行業,前五大行業為非銀金融(19.21%)、銀行(18.19%)、食品飲料(17.28%)、家用電器(7.24%)和醫藥生物(5.10%),合計67.02%。金融股權重合計為37%,比上證50少了許多。可以說,中證100指數樣本股的行業覆蓋面更廣,一些具有長期生命力的、成長性較好的行業如食品飲料、家用電器、電子等行業在中證100指數中的權重佔比更高。
三、中證100指數歷史表現優於上證50指數,年勝率比上證50更高
從歷史表現來看,中證100指數與上證50相比具有更高收益率。自2005年底至2020年11月30日,中證100累計收益率為409.73%,超越了同期上證50指數335.64%的累計收益,同時中證100年化收益率達到11.99%。
就波動性而言,中證100指數的年化波動率為27.26%,比上證50更小。綜合風險和收益,中證100指數的歷史夏普比率為0.38,比上證50更好,歷史表現更為優秀。
若分年度來看,至今的14年以來,中證100有9年收益優於上證50,勝率為64%。兩隻指數均為正收益的年份共有7年,其中有5年中證100收益高於上證50,正收益年份中證100較上證50勝率為71%。
四、中證100指數預期盈利情況好於上證50指數
從Wind的盈利預測情況來看,預計在2021年和2022年,中證100有望實現12.04%和10.00%的主營業務收入增長,逐年數據均高於上證50指數。
而中證100的歸母淨利潤增速在2018年、2019年分別為8.68%、12.70%,並且預計在未來兩年歸母淨利潤年複合增速高於上證50,表明中證100指數更具盈利潛力。
五、100ETF可參與滬深兩市主板、科創板和創業板的打新,增強效果好
這一點,之前在對比滬深300和中證100的時候給大家提過,這裡大神再給大家指出一下。除了主流的上證50ETF規模較大(超過百億)把打新收益攤薄至可以忽略之外,上證50因為只投資上海市場的股票,因此就無法參與深證主板和創業板的打新,收益增厚自然沒有投資滬深兩市、各個板塊都可以打新的中證100好。
中證100ETF作為公募基金,是A類打新席位,中籤概率比普通投資者(散戶)要高,而且其規模也很合適(不到10億),所以打新增強帶來的超額收益效果顯著。
自2019年7月1日上市以來到2020年11月30日一年多的時間中,中證100ETF的累計超額收益達到16.20%。特別是今年以來,100ETF超額收益已超過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