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小說不知道用第幾人稱?看這一篇就懂了!

2021-01-13 說彩傳媒VIP

在看了大量的參考資料後,我在這周一預告的有關人稱視角的乾貨文終於今天寫完了,什麼也不說了,希望能幫到大家吧!

正文開始

當我們決定講述一個故事時,選擇採用什麼人稱,採用什麼視角,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大問題。通常,一提到人稱視角,我們下意識地就會想到「第一人稱」「第二人稱'和「第三人稱」,以致於我們經常弄混人稱和視角,認為人稱和視角就是同一個概念。今天這篇文章,便是主要探討這個問題,人稱和視角,它們有何相關,又有何區別?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人稱和視角不是一回事,把人稱和視角等同的觀點已經被學術界推翻,在敘事學中,各個理論作者都有其觀點,而且有些學者提出的觀點真的夠複雜了,我個人認為還是簡單點說,寫網文夠用就可以了。

我把人稱和視角各分為三大主要方面,人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人稱,視角,則分為」全知視角,有限視角,純客觀敘事視角「。

一、人稱

1.第一人稱

第一人稱就是以」我「的口吻來敘事,要注意的是,這個」我「可以是故事中的主角,比如《甄嬛傳》,故事中的」我「是故事的主角甄嬛;也可以不是故事中的主角,比如魯迅《孔乙己》,故事中的」我「只是一個旁觀者夥計。

使用第一人稱的優缺點:

優點:1.具有親切感、代入感和真實感 2.沒有複雜的視角轉換問題,便於新手練筆。

缺點:不適合複雜的長篇故事,不能描寫」我「看不到、聽不到,感覺不到的事物。

2.第二人稱

以「你」的口吻講述,小說中鮮有用第二人稱的,但還是有的,如日本作家高行健的《靈山》,摘錄一段大家感受一下。

你於是來到了這烏伊鎮,一條鋪著青石板的長長的小街,你就走在印著一道深深的獨輪車轍的石板路上,一下子便走進了你的童年,你童年似乎待過的同樣古舊的山鄉小鎮。不過你已經見不到手推的獨輪車了,代替那抹上豆油的棗木軸的吱呀聲是滿街直響的自行車鈴聲。

第二人稱也有其優缺點:

優點:便於抒情,有親切感。

缺點:視野狹窄,寫長篇敘述難度大,讀者不容易接受。

3.第三人稱

以第三者」他「為敘述角度,第三人稱敘述的優缺點:

優點:便於講述複雜的長篇故事,能同時塑造不同的人物,比較自由靈活。

缺點:代入感較差,容易視角混亂。

二、視角

視角是根據作家主觀意圖所確定的觀察故事的角度。大致可分為三大視角:全知視角,有限視角,純客觀敘事視角,還有另一個比較特殊的pov視角,據說喬治馬丁的《冰與火之歌》就屬於這種視角,我個人了解不多,在日常寫作中應用得也不是很普遍,在這裡就不多說了,有興趣的派友可自行了解。

1.全知視角

全知視角,又稱上帝視角,這種視角的特點就是敘述人就像上帝一樣在觀察整個故事,敘述人可以從所有的角度觀察被敘述的故事,並且可以自由移動,敘述人還可以發表評論。一般以第三人稱為主。

這裡的敘述人,可以是作者,也可以是作品中的某個人物。我們假設從整部作品來看,作者從各個角度,方方面面地在講述整個故事,那這裡的敘述人就是作者,是絕對的上帝視角。比如

」切,拽什麼拽啊!「'讓他退役是為他好,他還能幹什麼啊?「」就是就是,算他識相,沒想著賴在俱樂部養老「。葉秋和蘇沐橙離開了,留在會議室的眾人像是突然回過神來一樣,風言風語的討論又一次開始了。——選自蝴蝶藍《全職高手》

《全職高手》採用的就是妥妥的第三人稱全知視角(上帝視角),敘述人是作者,是作者在觀察整個故事,各個人物場景都可以體現,不管主角在不在場。

但如果我們深入到作品內部,作品中的某個人物在完完整整地轉述一件事情,這裡的敘述人就成了作品中的人物,

比如

方證抬起頭來,望著天空悠悠飄過的白雲,說道:「華山派當年有氣宗、劍宗之分,一派分為兩宗。華山派前輩,曾因此而大動幹戈,自相殘殺,這一兇你是知道的?」令狐衝道:「是。只是我師父亦未詳加教誨。」方證點頭道:「本派中同室操戈,實非美事,是以嶽先生不願多談。華山派所以有氣宗、劍宗之分,據說便是因那部『葵花寶典』而起。」——選自金庸《笑傲江湖》

方證跟令狐衝講述《葵花寶典》的來歷,方正是書中的人物,是敘述人,他知道事件的來龍去脈,這裡採用的也是全知視角。

全知視角的優點:擅長描述規模龐大、線索複雜、人物眾多的史詩性作品。比如《三國演義》,《紅樓夢》。

缺點:由於敘述者什麼都知道,這種全知全能的位置在滿足讀者好奇心的同時也強化了讀者的惰性,留給讀者的想像空間縮小。

2.有限視角

即敘述者只了解故事的部分情節,這時敘述者可以是小說中的一個人物,一般是第一人稱。由小說中的人物「我」來講故事,「我」可以是小說的主人公,也可以是小說的次要人物。

舉例:阿城的短篇小說《棋王》,全文以「我」的角度來講述棋王王一生的故事,只有當棋王王一生進入到「我」的視線時,我才能描寫它的一舉一動,這就是第一人稱有限視角。

其次是第三人稱方式,這種方式就是作者會聚焦於某一個人物身上,以「他」為視角,描寫「他」的視線範圍內所發生的事情。

比如辰東的《聖墟》,人稱是第三人稱,視角是故事中的主角楚風,整篇小說都是楚風的所見所聞所想,這屬於有限視角。

這種視角下,作者可以洞悉主角的一切,但不能描述主角看不見聽不見的事情,不能深入地去描寫主角之外的人物心理活動。

有限視角優點:由於是從人物的角度去展示其所見所聞,因而可以揚長避短,多敘述人物所熟悉的境況,而對不熟悉的東西保持沉默。

缺點:敘述者只能描寫主角人物在場時發生的事情,其他人物只有進入觀察者的視野才得以介紹。

3.純客觀敘事視角

純客觀敘事視角,顧名思義,就是純粹客觀地敘述所見所聞,只提供人物的行動、外表及客觀環境,不參與到人物的內心世界。

這種視角不多見,美國作家海明威用過,在他的短篇小說《殺人者》中,小說首先描述了快餐店的情形,有兩個人來這家快餐店吃飯。

「我來告訴你。」麥克斯說,「我們準備殺一個瑞典佬。你可認識一個大個子瑞典佬,叫做奧利.安德烈森的?「......「你們幹嗎要殺奧利.安德烈森?「他有什麼對不起你們的地方?「」他從來沒機會對我們怎樣過。他連見也從來沒見到過我們。「」他只是要和我們見一次面。「艾爾在廚房裡說。

這是純客觀場景,讀起來有點像劇本。從中我們得知這兩個人要殺一個叫奧利.安德烈森的瑞典佬。安德烈森究竟得罪了什麼人,那兩個殺手為什麼要殺他,只有當事人知道,敘述者難以了解......在這部作品中,人物在我們眼前活動,但他們的內心世界是封閉的,讀者直到最後也不知道殺手為什麼要殺奧利以及奧利聽到這個消息之後作何感想。

由此可以看出,這種純客觀敘事視角是不適用於網文的,網文需要的代入感,需要調動讀者情緒,如果採用這種視角,這樣寫統統都達不到效果。

4.視角的變異

有些作品,並非採用一種視角完成,而是安排兩種甚至多種視角類型,在這裡我們就稱作視角的變異,我們在這裡說的,主要還是一某種視角類型為主導,再滲入其他視角類型。

比如魯迅的《祝福》,開頭和結尾,是以第一人稱的有限視角描寫的魯鎮祝福前的場景和「我」與祥林嫂死前的相遇,中間部分,則以第三人稱上帝視角描寫了祥林嫂的悲慘遭遇,以上帝視角為主,滲入有限視角,使作品呈現出一種特殊的氛圍。

以上,我大致把人稱和視角都講解完畢了,了解這方面知識有助於大家在實際寫作中選擇合適的人稱和視角,避免造成混亂。如果在這篇文章中,我還有講解不足和錯誤的地方,請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指正。

相關焦點

  • 寫網絡小說,為什麼大多數用第三人稱視角,而不用第一人稱?
    越來越多的作者湧進網絡文學行業,想要一夜成名,但是現實很殘酷,寫了幾萬字甚至幾十萬字,根本沒人看。究其原因,除了沒有一個好的故事之外,還要講究講故事的方式。如果寫小說主角視角為第一人稱「我」,那麼這部作品將會受到很大限制。
  • 怎樣用隱喻寫一篇小說
    那時候我只是喜歡聽她說話,覺得特別生動,後來才知道,她用了一種修辭方式,叫做隱喻。  在剛才的示例中,那種用語言描述的事物,都可以離開被比喻的事物獨立存在。只是我恰好處於那個語境之中,能夠確定大媽說的是那些孩子和那個做了好事又不討好的人。  如果換了一個人,寫一篇觀賞廬山的短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 不能寫砸一本小說,但我們可以寫砸這篇書評嗎?
    看到一本奇怪的書《如何寫砸一本小說》,還沒有從事寫小說的打算,所有我暫時還無法滿足作者的願望,還不能寫砸一本小說。沒有這個能力,小說都沒開始寫怎麼能寫砸呢?但我也在寫作,比如,這篇文章,如何不讓這篇文章寫砸,我還還是要借鑑一下書中的觀點的。
  • 糟糕的小說長什麼樣,看看這本《如何寫砸一本小說》就知道了
    但這本書的內容,確實和市面上關於寫作的書籍不一樣,那些書籍大多數都是教你怎麼寫好一篇小說,且大多數作者教你寫小說都會從這個切入點:小說的組成部分以及小說整體構造。而這本書卻反其道而行,作者從情節布局、角色、風格、以及反例4個角度,向我們列舉了一些寫小說的作者在寫作中,會遇到誤區,有可能會出錯的地方,一一用生動形象的故事,讓我們一讀就明白。
  • 小說寫作 | 解析《白狗鞦韆架》,教你如何寫小說
    並且,我們可以看到,「在農村滾了二十年」的莫言,寫起農村來細節特別充沛,而「城裡人」迅哥兒,最大限度就是寫到閏土抓猹。我們可以看到,這篇小說故事並不複雜,在結構上也不複雜,兩個敘事層相交織,一層是「當下」,一層是「過去」,這兩個層面有一個分界點,就是「十年前」那次「鞦韆事件」。
  • 小說寫作:小說的七要素你知道?新人寫小說必讀
    在第一步初入茅廬中,小說創作分為七大要素,通過對每一要素的講解,來讓讀者學會如何動筆及構思情節等。01:主題主題是整部小說的核心,是重中之重。所以,如果你想寫一本小說,那它的主題最好是你親身經歷的事情,或者是你經常思考有很深見解的東西。比如失戀、考試失敗、被裁員、失去至親、遭遇背叛、婚姻失敗等。
  • 「小說課堂」用不同「人稱」寫同一個故事,會帶給讀者不同的感愛
    比如我們所熟知的「第一人稱寫作」或「第三人物寫作」,這些都是不同的敘事手法。而靈活掌握並運用這些敘事手法,能讓你在以後的寫作中事半功倍。我們先看下面這段文字:我已經老了。有一天,在一處公共場所的大廳裡,有一個男人向我走來。他主動介紹自己,他對我說:「我認識你,我永遠記得你。
  • 寫小說的精髓:給你的小說打造風格!
    當你打開一本小說的時候,一個好的故事,可以讓你在閱讀幾分鐘之後就清楚掌握它的風格,小說風格也就是關鍵字,也可以說是整個故事的建構靈魂。四:角色的名字,有獨門技巧你是否曾經看過那種人物一大堆的小說。看這類小說發生的窘境是看著看著,你又要回去翻人物圖鑑才會認出他/她是誰。
  • 短篇大神卡佛是怎麼寫小說的
    還是在六十年代中期,我就對長篇敘事小說失去了興趣。在一段時間裡,別說是寫,就連讀完一篇都覺得吃力。我的注意力難以持久,不再有耐心去寫長篇小說。至於為什麼會這樣,說來話長,我不想在這兒多羅嗦了。但我知道,這直接導致了我對詩和短篇小說的愛好。進去,出來,不拖延,下一個。也許我在二十幾歲的時候就沒了雄心壯志。如果真是那樣的話,倒是件好事了。
  • 我寫了一篇關於「性」的小說……
    最近我正在潛心寫小說,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些最近的動態和成果。如題,上周我寫了一篇關於性的小說,叫做《無性伴侶》,分別在[每天讀點故事]和[簡書]這兩個app上發布。(如果你也玩這個平臺,歡迎關注我,ID為魚大月呀)不得不說,我非常幸運,第一次發文就獲得了比較好的反響。
  • 蔡駿:曾創下中國本土驚悚小說銷售之最,用懸疑方式寫上海
    相比蔡駿以往懸疑小說,《春夜》的重心不在懸疑本身,而是用懸疑的殼子,講述上海工人的變遷。「《春夜》稱不上懸疑小說,只是有很多懸疑元素。(加入懸疑)會讓故事更加有戲劇性,吊著讀者的胃口,讓他們繼續往下看下去。」蔡駿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相比蔡駿以往小說中長句較多和普通話寫作,《春夜》中更多使用了短句和上海方言。
  • 從《像託爾斯泰一樣寫故事》看如何寫好一篇故事的開頭
    故事的每個人都很喜歡看的一種文體,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寫好看的故事。為此,我問過不少能寫好故事的能手,但是得到的答案大多都是「跟著你的感覺走,想怎麼寫就怎麼寫」,於是我的故事就寫成了流水帳;也有人說「寫故事並不難呀,按照你平時說話的樣子寫出來就行了」,結果我寫的故事並不吸引人,根本沒有講述的那麼有效果。
  • 乾貨_超棒小說這樣寫
    超棒小說這樣寫文字整理=獨居江南(80後,水瓶座,獨立撰稿人,現居東莞)這本書看的很費勁,因為是從香港誠品買的繁體版。內地版還沒有出,我看完之後把全書的精華手打出來,讓大家一睹為快。第一章:小說是在寫「人」01_如果不能把人物描繪得栩栩如生,就沒辦法寫出超棒小說。人物之於小說家,就像木材之於木匠、磚塊之於砌磚工。人物就是材料,小說是用人物搭建起來的。02_一個全面完整的角色會擁有三度空間。
  • 寫作實操:參考《小說的骨架》寫一篇完整的小說!
    新人開始寫小說,也會有意識地去尋找有利的工具,但大多數人著眼於「寫作軟體」、「自動起名生成器」等輔助型工具,卻很少會參考寫作相關的書籍,不知道算不算捨本逐末了。我一直強調,寫作不能只靠熱情,吸收專業的寫作指導,才能更容易堅持,還不至於讓你的愛好變得枯燥無味。
  • 千萬別在深夜看這幾本小說!
    最重要的是,本書人設十分精彩,原著人物不崩壞,原創人物同樣出色,這一點在同人類小說中算是很少見的了。總的來說,本書應該是美食同人中絕對的糧草水準小說,值得一看。「老子五歲就學會和面了,還用你教?」十分鐘後……「誒,這麵團,好像不一般啊。」拾遺短評:都市系統美食文。本書算是一本相當本分的美食文,對於料理和食材的製作過程可以說是用了相當的筆墨描寫,讀來相當寫實接地氣,也更有美食文的氣息。
  • 我怎樣寫小說
    故事簡單,人物自然不會很多,把一兩個人物寫好,當然是比寫二三十個人而沒有一個成功的強多了。寫一篇小說,假如寫者不善描寫風景,就滿可以不寫風景,不長於寫對話,就滿可以少寫對話;可是人物是必不可缺少的,沒有人便沒有事,也就沒有了小說。創造人物是小說家的第一項任務。把一件複雜熱鬧的事寫得很清楚,而沒有創造出人來,那至多也不過是一篇優秀的報告,並不能成為小說。
  • 你知道新手小白怎麼樣才能寫好一本小說嗎?
    ######現在的網文時代,寫小說的人是越來越多了,很多萌新小白呢?不懂得如何去寫好一本小說。一本小說的開頭至關重要,怎麼去寫好開頭,如何在短短幾章內吸引讀者,這些你都得去思索。廢話不多說,看看以下幾點,你踩坑了嗎?
  • 好看的穿越小說推薦,這幾本小說的內容很豐富,越看越想看
    類型豐富,穿越去種田、變成衣服、去到未來世界等等,都是很好看的小說!第六本小說很值得一讀1.穿越之福星高照 作者:信用卡推薦理由:特別甜暖的一篇種田文,信用卡的文筆無疑是很靠譜的。從青青穿越成小嬰兒開始寫起,身世算是個伏筆,老讓人想看到後續揭開那刻。青青是福星,從出生到徐家,徐家就一路走高,更有抱誰誰懷孕的能力,各路神仙亂入,給小說添色不少。
  • 小說不能這麼寫(下)
    這就像是你都還不知道想選修的專業哪裡吸引你,老師就丟給你一大堆功課。於是適得其反,一大堆學生都跑了。如果你寫的小說不太需要龐大的藍圖設定讓讀者吸收,可能還會有描述角色時的壞習慣。也就是,讓讀者幾乎還對你的角色們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噼裡啪啦地把角色的外貌、身高、體重、個性、家庭、星座……像是人口普查表一樣攤在太陽底下。
  • 理解文章中人稱的不同作用
    流程常見的類型有四大類:第一類,本文運用的是第一人稱這樣寫有什麼好處;第二類,本文運用的是第二人稱這樣寫有什麼表達作用;第三類,本文將對某人的稱呼從「你」變成了「您」談談有何理解,看一下所謂的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的涵蓋範疇。我們開始說「你」「我」「他」實際上還有其它。第一人稱還有「我們」。第二人稱還有「你們」和「您」。第三人稱有單人旁的「他」女字旁的「她」寶蓋頭的「它」還有「他們」。我們來看具體解讀的第一人稱:第一人稱為什麼會有真實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