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何中的聖經:對《幾何原本》解讀

2021-01-21 電子通信和數學

古希臘是西方文明的發源地,文學,科技,藝術都是從古希臘開始的。古希臘不僅誕生了像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這樣的哲學巨匠,也誕生了歐幾裡得,阿波羅尼奧斯,阿基米德這樣的數學大家。他們的著作對人類的文明和科學進步起到了推動作用,影響深遠。前面我們已經了解了阿波羅尼奧斯和阿基米德的著作,它們都曾跟隨歐幾裡得的後輩學習,所以在次不能不提歐幾裡得的著作《幾何原本》。歐幾裡得沉思的圖像體現了一個科學工作者專注的光輝形象。

從公元前338年希臘諸邦被馬其頓控制,至公元前30年羅馬徵服最後一個希臘化國家託勒密王朝的三百餘年,史稱希臘數學「黃金時代」。這一時期希臘數學的中心亞歷山大城,學者雲集,先後出現了歐幾裡得,阿基米德,阿波羅尼奧斯三大數學家,他們的成就標誌著希臘數學的巔峰,關於歐幾裡得生平我們所知甚少,根據記載推斷,他早年就學於雅典,公元前300年左右應託勒密一世之邀到亞歷山大,成為亞歷山大學派的奠基人。

歐幾裡得寫了不少數學,天文學,光學和音樂方面的著作。最重要的莫過於《幾何原本》,歐幾裡得用公理法對當時的數學知識作了系統化,理論化的總結。《幾何原本》全書13卷,卷1提出5條公理,5條公設作為基本出發點。書中給出了119個定義和465條命題及證明,構成了歷史上第一個數學公理體系。

《幾何原本》是數學史乃至科學史上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是早期數學家必讀之物。牛頓,愛因斯坦都曾仔細研讀,以獲取更加豐富的邏輯體系,以下常見的定理就是選自《幾何原本》中的命題,我們並對此進行解讀。

卷一:命題I.22

用三條線段建立一個三角形,那麼這三條線段必須滿足於任意兩條的和大於第三條的條件。

註:a,b,c是給定的線段,這三條線段要建立一個三角形,必須滿足任意兩條之和大於第三條的條件

這個命題是三角形作圖中的必備條件,歐幾裡得以其中一條線段為半徑FD作圓,再在半徑上截取另一線段的長度FG,以此端點G為圓心,剩餘的一條線段KG為半徑作圓,連接FKG就得到了所建立的三角形,在圓中直觀的表達了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兩邊之差小於第三邊。這種作圖方法一致沿用至今。

命題I.43

在任何平行四邊形中,對角線上兩邊的平行四邊形的補形面積( HDFK= EKGB)相等。

歐幾裡得在證明此命題時,運用平行四邊形中三角形全等性質,即 ABC= CDA,而重複利用 AEK= KHA KGC= CFK,最終得到 HDFK= EKGB

卷二:命題II.4

如果一條線段被任意切分為二,以該線段為邊的正方形的面積等於兩條小線段上的正方形的面積之和再加上兩條小線段構成的矩形面積的兩倍

其實這個定理的現代形式就是(a+b) =a+ab+2ac+b。a,b為被切分為二的線段,很容易直觀的從圖上得出這個結論,這就是數形結合的優美之處。

命題II.12

(現代語言描述)ABC為鈍角三角形,角BAC為鈍角,從B點作BD垂直於CA,交延長線於D。那我說:BC為邊的正方形的面積大於BA,AC為邊的正方形面積之和,其差為CA與AD為邊構成的矩形的兩倍。

這個命題的代數形式就是:BC=BA+AC-2CA*AD,朋友們會發現這就是著名的三角形餘弦定理a=b+c-2bccosA,歐幾裡得證明這個定理主要採用的就是畢達哥拉斯定理

同樣:如果ABC是銳角,B為銳角,過A點作AD垂直於BC,那我說:AC為邊的正方形的面積小於CB,BA為邊的正方形的面積之和,其差為CB,BD構成的矩形的兩倍。

在卷三種,歐幾裡得對圓的性質進行了廣泛的討論和拓展,包括圓的弦,割線,切線,圓心角的一些定理。如下

卷三:命題III.10

兩圓相交,交點不多於兩個。

首先歐幾裡得運用反證法,假設兩圓相交,交點多於兩個,即B,G,F,H,連接交點,連接HB,BH

並作它們的垂直平分線,則交點必是兩個圓的圓心,但這是不肯能的,與假設矛盾,命題得證。

這個命題雖然簡單,聰明的夥伴們可以聯想到橢圓,拋物線等圓錐曲線的性質,任何兩個橢圓,拋物線相交交點都不會多於兩個。

命題III.17

過圓外一點可以作圓的切線

這是一個比較經典的作圖題要求從A點作已知圓BDC的切線,歐幾裡得首先做已知圓的同心圓AFG,連接AE得到與已知圓的交點D,過D作AE的垂線交AFG於點F,連接FE得到與BDC的交點B,連接AB,即為所求的切線。解法相當的巧妙。

像這樣的命題和作圖在《幾何原本》中隨處可見,在此就不一一贅述了,每一個命題都是在前一個命題的基礎上不斷深入,共有465個命題,涉及三角形,圓,比例,多邊形,多面體,數論等。足以顯示《幾何原本》在數學界的地位,許多大數學家都從中吸取養分,所以它被稱為幾何中的聖經。可作為任何一個人數學入門的必備教材。

相關焦點

  • 被譽為數學家的《聖經》,歐幾裡得的《幾何原本》究竟有多珍貴?
    在亞歷山大的日子裡,歐幾裡得一頭扎進幾何知識的收集中,同時不忘向相關的學者請教,當然了,最重要的還有他自己對幾何的理解,經過無數個日日夜夜的記錄、整理和思考,直到公元前300年左右,鴻篇巨著《幾何原本》終於完稿。
  • 張卜天《幾何原本》譯後記
    他的主要著作《幾何原本》(Στοιχε?α,Elements)[一譯《原本》]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著作之一,對數學、自然科學乃至一切人類文化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從1482年第一個印刷版本問世一直到19世紀末,《幾何原本》一直是主要的數學(尤其是幾何學)教科書,印刷了一千多個版本,數量僅次於《聖經》,「歐幾裡得」也幾乎成為「幾何學」的同義詞。
  •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學了幾何幾何用?
    ……英國詩人華滋華斯曾講:「如大洪水驟至,兩本書必須先搶救,一為聖經,一為歐幾裡德幾何書」。在整個文明史中,古希臘數學家歐幾裡得的《幾何原本》在西方是僅次於《聖經》的出版版本最多的書籍, 地位也僅次於《聖經》。它是科學中的科學。
  • 翻譯《幾何原本》的徐光啟、利瑪竇,為什么半途而廢
    眾所周知,徐光啟與利瑪竇合譯《幾何原本》已成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話。不過令人遺憾的是,他們兩人只完成了《幾何原本》前六卷的翻譯工作,全本《幾何原本》被譯作漢語,要等到兩百多年之後才宣告實現。也正因此,他成了利瑪竇眼裡勤勉的學生:「他把從我們這裡所聽見的好事和有益的事,或是關於聖教道理,或是關於西方科學,凡可以加重我們聲譽的,他都筆錄下來,預備編輯成書……」在利瑪竇帶來的眾多書籍中,徐光啟選中了《幾何原本》。這是古代西方數學的經典之作。
  • 最強蝸牛幾何原本碎片要買嗎?幾何原本屬性價值分析[多圖]
    最強蝸牛幾何原本碎片要買嗎?幾何原本碎片很多朋友都在猶豫值不值得買,關於這個問題可以說是智者見智了, 今天小編將為大家分享關於幾何原本屬性價值分析,來幫助大家獲得更多的參考建議,感興趣的朋友們一起來看看吧!
  • 徐光啟為什麼不續譯《幾何原本》後九卷?
    一、引言1607年,利瑪竇(Matteo Ricci,1552-1610)在為他與徐光啟(1562-1633)合作翻譯完成的《幾何原本》前六卷的序言中寫到:「太史(徐光啟)意方銳,欲竟之。」由此可見,徐光啟對於《幾何原本》的翻譯非常熱衷,本打算是要翻譯完整的。
  • 數學名著《幾何原本》告訴我們愛情3法則:包容、互補、門當戶對
    正如書中序言所說那樣:歐幾裡得是第一個將三段論應用於實際知識體系構建的人,他鑄造了一部完整的邏輯演繹體系,他構成了希臘理性最完美的紀念碑。《幾何原本》中一共包含13卷,深入淺出的講述了從平面幾何到數論再到立體幾何的相關數學知識,對人們研習各種。
  • 幾何公差乾貨全集,必須收藏!
    尺寸公差管控的是長度,幾何公差管控的則是形狀及位置關係。因此,尺寸公差和幾何公差並無優劣之分,結合使用這兩種公差,可實現高效的公差標示。此外,尺寸公差及幾何公差分別以不同測量設備及檢測方法測量。例如,尺寸公差會使用遊標卡尺、千分尺等測量2點間距離,此時,下圖中的尺寸公差全部合格。
  • 「幾何」不是Geo 的音譯
    周振鶴許多人誤以為幾何學的「幾何」二字是拉丁文geometria 的字頭geo-的漢語音譯,甚而認為是上海話的音譯,因為《幾何原本》是上海人徐光啟與義大利人利瑪竇的譯作。這實在是一種想當然的誤解,我在《翻譯幾何原本的文化史意義》一文中,已經順便提到,在復旦大學的某次學術會議上也已經提及,但最近《徐光啟全集》出版,仍然有人重複誤說,所以覺得還有必要在這裡專門提一下。利瑪竇想把《幾何原本》翻譯成中文是由來已久的想法,這是他科學傳教工作中的重要一環。
  • 利瑪竇與徐光啟合作翻譯的《幾何原本》六卷,就是他們發誼的結晶
    利瑪竇與徐光啟合作翻譯的《幾何原本》六卷,就是他們發誼的結晶。《幾何原本》一書是公元前三世紀大希臘著名數學家歐幾裡德所著,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系統的幾何學著作,其嚴謹的邏輯推理的科學方法,對近代科學的發展產生了十分重大的影響,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曾重放異彩,堪稱自然科學上的顆明珠。
  • 初中數學中考難點:九年級數學上冊圓及幾何動點最值問題考點解讀
    圓是平面幾何的重點,這部分是初中數學的核心內容,是中考的重點也是難點。「圓」是幾何題的重要考點,但是也是所有幾何中最複雜的。第14課點與圓的位置關係及不共線三點確定唯一的圓考點解讀.第15課點與圓的位置關係定圓心動半徑壓軸題解讀,上海、四川、北京、遼寧中考數學模擬題解決.第16課不公開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及切線長定理,拓展: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利用內切圓求三角形面積.
  • 幾何學有8大分支:歐氏幾何2000餘歲,分形幾何不足100歲
    目前,在世界範圍內的基礎教育階段要麼學習的幾何,要麼是歐式幾何,要麼是解析幾何。其中平面幾何、立體幾何中的幾何知識大多來自2000多年前的歐氏幾何,而包含二次曲線在內的解析幾何是17世紀發展起來的,要知道,在這兩個幾何學科誕生的時間點之間沒有其他的幾何產生。但是,幾何家族在近現代的發展迅速,不同的幾何學科出現在了數學家的視野裡。
  • 立體幾何中與長度有關的動態最值問題選題解析
    立體幾何中的最值問題常以哪些思路進行分析?既然有最值,則就有未知的數值,這種數值若從函數角度分析可能是某條未知的線段,某個未知的角度,若從幾何的角度分析,可能是某個點的特定位置,或類似於螞蟻爬盒子之類的兩點之間直線最短,又或者是兩條異面直線最短距離的公垂線等等,動態最值問題是立體幾何中綜合性和難度較強的一類問題,與此類似的是動態定值問題,這個以後再說,常見的題型如下:1.距離或線段長的最值
  • 數據分析手冊:我們為什麼需要演繹思維,歐幾裡得幾何原本的啟示
    在工作中,合理地運用演繹思維可以讓我們的結論不再隨意被批駁,也可以讓我們對業務了解得更精通!什麼是演繹思維演繹思維和歸納思維是邏輯思維中的兩種方式,它們都屬於邏輯學的研究範疇。本文先介紹演繹思維,下一篇將介紹歸納思維。
  • 從「歐幾裡得」到「幾何」,這門學科經歷了什麼?
    要了解具體經過,還得從徐光啟與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一起翻譯並出版的《幾何原本》說起。▲傳教士利瑪竇《幾何原本》是古希臘數學家歐幾裡得(Euclid)在總結前人成果的基礎上於公元前3世紀編成的。許多學者認為《幾何原本》所代表的邏輯推理方法,再加上科學實驗,是世界近代科學產生和發展的重要前提。換言之,《幾何原本》不單在數學方面具有近代意義,還在思想方法上對近代科學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 幾何與時尚 如何巧用幾何圖案凹造型
    ——柏拉圖幾何圖形在不同的年代裡被不斷地組合和排列,在建築乃至藝術方面都創造了很多奇蹟。一個圖案,一個線條同樣也啟發著時尚界的服裝設計師們,他們以服飾為載體,發揮著自己天馬行空的想像。從此以往,時尚與幾何緊密的結合在一起,每一季的秀場內點線面不斷被重組,色塊不斷被撞擊出更多激情。
  • 幾何書店陳曉明:幾何承載的是人對文化的探索欲
    在幾何文化執行董事總經理、幾何書店(需求面積:2000-5000平方米)聯合創始人 陳曉明看來,幾何書店不是單純售賣圖書的空間,承載的是人對文化的探索欲。正因為每個人都需求精神層面的慰藉,才有疫情後幾何書店銷售爆發式的增長。
  • 幻美幾何 - 一片精緻的幾何雪花
    在邊緣的每一寸輪廓中你又會發其中包含一個更小的與大輪廓完全相同的輪廓,哦天!那我們豈不是永遠畫不完了!畫家的苦惱在於無法完整的複製一片雪花,而在數學的幾何中,我們卻有繪製一片雪花的方法,並且只用一段不斷重複的折線。
  • 幾何的極致應用——伊斯蘭幾何圖案的驚人之美
    然而,我更喜歡幾何的實用性,因為它能讓我暫時遠離數字,讓我更有創造力。通過畫圓、直線和各種結構,一個人可以鑽研幾何學。對我來說,幾何是與自然的神聖聯繫,因為當我開始更多地研究幾何圖形時,我發現特定的數字創造出與自然相關的特定形狀——比如斐波那契數列中的數字。我們經常看到人們談論幾何,但實際上,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並不知道他們指的是哪種幾何。
  • 此處是平面設計中「幾何圖案」的天下!
    一旦你開始探索幾何圖案設計的藝術,你就會很快意識到創造性的可能性是無窮無盡的。這可能就是幾何圖案永遠不會過時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