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從歷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訓丨 戰「疫」書單

2020-12-22 澎湃新聞

人類從歷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訓丨 戰「疫」書單

2020-02-17 07: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搜狐文化 社科文獻

安東尼·讓·格羅《拿破崙視察賈法的黑死病人》

疫情爆發之初,人們回想起黑格爾的一句話:「人類從歷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不會吸取任何教訓。」太陽底下誠然沒有新鮮事,但歷史也並非「刻舟求劍」般的鏡像,許多事件的起因極其相似,但過往的經驗和慘痛的教訓也能讓我們少幾分慌亂。幾千年的文明史從來就不是一帆風順,願我們多拾起幾塊絆倒過人類的石頭,讓腳下的大路稍微變得平坦。

《致命流感:百年治療史》

〔美〕傑裡米·布朗 著 王晨瑜 譯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0年3月

在手機上刷著最新疫情數據的我們,很少有認能想起100年前那場橫掃世界的大流感(The Great Influenza)了。1918—1919年,這場大流感在全球範圍內造成了5000萬—1億人死亡,高於歷年來命喪愛滋病的人數總和,更遠超中世紀黑死病所造成的死亡人數。資深醫生傑裡米·布朗博士,採訪了頂尖的流行病學家、政策制定者以及率先對1918 年原始病毒的遺傳基礎進行測序的研究人員,探究了令人不安的、可怕且複雜的流感病毒的歷史,旨在提供全面綜合的歷史的同時,探索一條有關流感治癒的未來路線圖。

《大流感》

〔美〕約翰·M.巴裡 著 鍾揚等 譯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8年7月

流行病帶來的影響,不只是「死亡人數」。如果新一輪流感疫情必不可免,我們該做怎樣的準備,又是否做好了準備?本書用大量的歷史資料和數據,重繪1918年的慘狀,細緻入微地描寫了科學、政治與疾病傳播互動的過程,並述及傳統醫學演化至現代醫學的重要裡程碑,以及當年科學家、醫學工作者等群體的眾生相。

《鼠疫與近代中國》

〔日〕飯島涉 著 樸彥等 譯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年4月

如今網友常用「國士無雙」一詞來形容鍾南山院士,在100年前的近代中國,有一位擔得起「國士無雙」稱號的伍連德,他是中國代醫學先驅和檢疫、防疫事業的奠基人,曾帶領國人消滅了人類歷史上最後一場大鼠疫——1910—1911年東北大鼠疫。本書就系統梳理了包括這場東北大鼠疫在內的晚清民國時期發生在中國的鼠疫、霍亂等重要傳染病,並對近代中國引入和實施衛生行政的過程進行了頗為全面的分析,由此我們可追隨伍連德等國士的足跡,共克時艱。

《羅馬的命運:氣候、疾病和帝國的終結》

〔美〕凱爾·哈珀 著 李一帆 譯

後浪/ 2019年6月

疾病能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人類文明的進程?凱爾·哈珀將宏大的歷史敘述與氣候科學和基因研究結合在一起,指出羅馬帝國的命運也是由火山爆發、太陽周期、不穩定的氣候以及致命的病毒和細菌決定的。他描述了羅馬人在巨大的環境壓力下如何復甦,又如何再次面臨危機,直到再也無法承受「小冰河時代」和反覆爆發的鼠疫的打擊。羅馬帝國的例子提醒我們,氣候變化和細菌進化以令人驚訝的方式塑造了我們居住的世界。

《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

〔美〕賈雷德·戴蒙德 著 謝延光 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2016年7月

如果說以羅馬帝國為代表的舊大陸帝國在疾病的打擊下最終走向滅亡,那麼新航路開闢之後,新舊大陸的病菌便隨著探險與殖民的形式開始流動,疾病也開始真正在全球範圍內流行。戴蒙德將東西方文明的碰撞交融與人類社會的發展概括為「槍炮、病菌和鋼鐵」,在他的講述下,我們會看到歐洲人最初只想通過航海尋找貴金屬和香料,結果卻常常導致對土著人土地的入侵,並通過屠殺和帶來的疾病造成人口滅絕,這就是幾百年來世界歷史的真實縮影。

《醫療與帝國》

〔英〕普拉提克·查克拉巴提 著 李尚仁 譯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年8月

疾病流行史的另一面是醫學的發展傳播史——當歐洲帝國向全球擴張,歐洲醫學也進行知識論與結構的根本改變;當歐洲人與其他種族相遇,在現代醫學思想中建立了種族與人類演化的觀念。17世紀以降,伴隨著西方殖民全球化的過程,現代醫學和衛生制度也在歐洲建立並推廣至世界各地,時至21世紀,我們仍能在各國的醫療與衛生體系中看到那段殖民醫學史的遺緒,這對我們認識今天的全球性疾病有著不小的啟發意義。

《瘟疫與人》

〔美〕威廉·麥克尼爾 著 餘新忠、畢會成 譯

中信出版集團/2018年5月

最後讓我們回到疫病史的角度,翻開歷史學家威廉·麥克尼爾的這本書。他以編年的方式,從史前時代寫至上世紀前半葉,詳實探討傳染病如何肆虐歐洲、亞洲、非洲等文明發源地,而這些疾病又如何塑造不同文明的特色。從雅典與斯巴達的爭霸,到西班牙人對阿茲特克帝國的徵服,再到普法戰爭——在大事件背後,我們可以看到:疫病是人類歷史的基本參數和決定因素之一,在人類歷史變遷和文明發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來源聲明:本文摘自搜狐文化第41期書單,原標題《人類從歷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不會吸取任何教訓 | 戰疫書單 03》。文章編者:俎燚楠,審核:任慧)

新書預告

《致命流感:百年治療史》

〔美〕傑裡米·布朗 著 王晨瑜 譯

2019年3月/69元

我們距1918 年災難性流感已經100 周年,傑裡米·布朗博士,一位資深醫生,採訪了頂尖的流行病學家、政策制定者以及率先對1918 年原始病毒的遺傳基礎進行測序的研究人員,探究了令人不安的、可怕且複雜的流感病毒的歷史,旨在提供全面綜合的歷史的同時,探索一條有關流感治癒的未來路線圖。本書以百年間爆發的幾次嚴重的流感疫情為主線,講述了人類發現流感病毒並與之抗爭的歷史,同時也提出並解答了一些與流感相關的問題,比如:大流感病毒起源於哪裡,我們為下一次流感大流行做好準備了嗎,我們應該接種流感疫苗嗎,我們離找到一種根治方法還有多遠。

原標題:《人類從歷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訓丨 戰「疫」書單》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書單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戰「疫」每日觀察丨瘟疫常改寫人類歷史 但並非隨心所欲
    戰「疫」每日觀察丨瘟疫常改寫人類歷史 但並非隨心所欲 原標題: ●一談新冠肺炎疫情與「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連日來,看義大利、看歐洲、看世界,令人揪心。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快速蔓延,這是一場波及全球的重大災難。
  • 戰「疫」e起來丨側支循環在AIS靜脈溶栓治療中的臨床價值—張淑玲
    戰「疫」e起來丨側支循環在AIS靜脈溶栓治療中的臨床價值—張淑玲 2020-03-27 13: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戰「疫」中的環保人(80)丨感受廣西南寧的戰「疫」環保力量
    當前,面對嚴峻複雜的疫情防控形勢,生態環保鐵軍義不容辭投入到疫情阻擊戰中。他們堅定地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用堅守詮釋著初心和使命,盡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鐵軍風採。下面,讓我們一起走近——戰「疫」中的環保人。眾志成城上下同欲者勝,同舟共濟者贏!
  • 「疫」線巾幗丨一方小小的電腦桌就是我戰「疫」的陣地
    「疫」線巾幗丨一方小小的電腦桌就是我戰「疫」的陣地 2020-02-15 19: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戰「疫」丨高原上的牧羊人
    戰「疫」丨高原上的牧羊人 2020-04-08 16: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14本中文原創好書推薦丨書單
    近年來,國內各類推薦書單、好書榜層出不窮,但佔據各類書單、好書榜的書籍,大多數為翻譯引進類。有鑑於此,國內人文社科領域優秀出版部門聯合推出「人文社科中文原創好書榜」,致力於推薦中國人文社科領域的優秀中文原創圖書。
  • 哈佛發現:學霸的書單中歷史書最多!從小讀歷史能帶來哪些好處?
    結果發現在美國中學生的必讀書單中,「歷史類」書籍已經被要求是必讀類目。而且在霍奇基斯學校這種擁有百年歷史的頂尖學府,給孩子的必讀書單中,歷史類書籍能佔50本左右。因為是必讀書單,如果你不讀,在這樣的學校裡、課堂上你可能都插不上話,所以讀歷史成為他們閱讀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 ...丨在戰「疫」中錘鍊黨性 ——記柳林縣司法局社區矯正中心李小麗
    一線風採丨在戰「疫」中錘鍊黨性 ——記柳林縣司法局社區矯正中心李小麗 2020-03-13 21: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扶貧書記黃文秀生前最後信息:希望還有吸取教訓改正的機會
    「希望還有吸取教訓進而改正的機會。」這是廣西百坭村原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遭遇山洪不幸遇難前,用手機發出的最後一條微信消息。當時,她坐在車裡,看到已經有其他車輛遇險,就給同事發信息說:「有一輛車已經被水衝走,我不懂怎麼辦了。」
  • 寧夏戰「疫」啟示錄:時光安瀾處,高山仰止,群星巍峨!
    在這次大考中,中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發揮顯著優勢、激發強大效能、凝聚磅礴力量,成為戰勝疫情的堅強保障。寧夏在戰疫過程中也彰顯了自己的責任擔當,為此次戰「疫」持續向好傾盡所能、做出貢獻。三戰「疫」中,我們的對手看不見摸不著,異常強大,病毒名稱中的「新型」就意味著,面對這樣的強敵,以往的經驗也不足以恃,個人防護用品、病毒檢測試劑、醫療救治裝備……都需要遠超常規地短時間、大規模配備。但我們始終堅信,武漢必勝,湖北必勝,全中國必勝! 必勝的底氣何來?因為我們有物質成果積累的現實支撐,這是國家綜合實力的最主要內容。
  • 【戰「疫」說理】最強的戰「疫」軟實力是什麼?
    中國戰「疫」軟實力:中華文明的「韌性」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打亂了人們正常的生活節奏和社會秩序,給世界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和危機,但這並沒能動搖中華民族的必勝信念。中華文明的「韌性」就是當前中國的最強戰「疫」軟實力。對於中華民族來說,生命力是如此的堅韌,千百年來,總是能夠熬過沒落、戰爭、災害和孤獨,執著地走向未來。中華文明能一直延續至今的最主要原因是什麼?靠得就是這種文明的韌性,使中華文明在進化的向度裡,能夠如此執拗且強大,骨子裡有著綿綿不竭的精氣神,肌體內蘊藏著浩瀚如汪洋的能量。
  • 中新時評:全球戰「疫」,應摒棄「門戶之見」
    (抗擊新冠肺炎)中新時評:全球戰「疫」,應摒棄「門戶之見」中新社北京3月6日電 題:全球戰「疫」,應摒棄「門戶之見」作者 王濤越來越多國家安全大門正被新冠病毒攻破各國亮出的十八般戰「疫」武藝,與中國防控招數很快成為對照焦點。近日,有專家稱中國防控方式是少林派,新加坡則屬武當派。有外媒認為中國用的封堵、隔離等方式顯老套,而現代方式應是採用追蹤發熱者、研發疫苗等科技手段。這些劃分引起了外界對各大門派孰優孰劣的討論和關注。
  • 不負春光好讀書,18本譯著推薦丨書單
    環境歷史學家傑克•戴維斯圍繞墨西哥灣的自然特點展開,從魚群、鳥類到河口、海灘,從更新世到21世紀,探討自然是如何介入人類活動,人類又如何介入自然,從而影響到自身,真正將自然、人和歷史結合起來,是一部有很高學術價值的環境史著作,獲得2018年美國普利茲歷史類圖書獎。
  • 豐巢風波誰該吸取教訓?
    其致歉中承認服務還有不完善之處,與用戶溝通不夠。其承諾是協助快遞員徵得用戶同意後投件入櫃,以尊重用戶知情選擇權。其妥協是將用戶快件免費保管時間從原來的12小時延長至18小時。其補救是對已付費用戶贈送一個月的會員權益。豐巢科技之所以態度大轉變,既與全國多個城市居民小區抵制、停用豐巢快遞櫃有關,也與各地有關部門、消協積極發聲有關,更與國家郵政局約談豐巢科技公司主要負責人有關。
  • 集中力量辦大事是中國戰「疫」的最大優勢
    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鬥爭中,「中國之治」的這一獨特優勢得以充分彰顯。領導核心堅強有力確立和維護領導核心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成熟的顯著標誌。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論述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和無產階級政黨建黨原則時深刻闡明,統一的組織領導使人類社會得以成為有機體和共同體,這是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人類文明演進和政黨建設的必然邏輯。
  • 冬季防疫,吸取「不戴口罩」的教訓!
    冬季防疫,吸取「不戴口罩」的教訓!「不戴口罩」的教訓,「人物同防」非常關鍵!中國民用航空局飛行標準司副司長韓光祖3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對最近「不戴口罩」的防疫教訓給出分析。國家衛健委疾控局副局長吳良有在發布會上介紹,專家分析認為,當前境外疫情加速蔓延,輸入我國的風險逐步加大,預計冬季我國疫情仍將處於零星散發狀態,甚至局部地區有可能發生聚集性疫情。
  • 《同心戰「疫」》寧夏衛視今晚19:40開播!
    全景式記錄波瀾壯闊、艱苦卓絕的抗疫鬥爭,展現中國人民從磨難中奮起的巨大勇氣、鏖戰歷程,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製作的六集大型紀錄片《同心戰「疫」
  • 中央聯合調查組赴鄂調查:吸取教訓,舉一反三
    21日,湖北省衛健委曾發布消息提及,截至2月20日24時,監獄部門報告的27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中有51例前期已納入相關地區統計並公布,其餘220例確診病例和10例疑似病例現納入2月20日疫情數據進行公布。
  • 戰雙帕彌什:卑微雙寶連送兩發十連抽引爭議,重點是要吸取教訓
    大家安好,這裡是貳仟Zz戰雙帕彌什於6.10九龍環城新版本更新時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大部分星火服玩家出現炸服、退檔情況,導致在此期間進行操作的小夥伴遭受了一定的損失。庫洛很快給出了首次補償方案:(註:『戰雙帕彌什:星火』服包含以下渠道:官方渠道(TapTap、好遊快爆、官網、iOS)、B站『戰雙帕彌什:信標』服包括以下渠道:oppo、華為、vivo、魅族、金立、聯想、酷派、努比亞、UC、4399、小米、應用寶、網易mumu、快看)
  • 中華流浪土貓的由來,見證著人類歷史文明(下)
    #流浪貓#前文,我們說了中華流浪土貓的由來,現在講講他們怎麼見證人類歷史文明的歷史上老朱家,是崖山之後公認的最勤勞鐵血的家族,君子守國門,能看身後100年的朱元璋知道,北邊的遊牧民族是他最大的威脅。於是他決定從南京遷都至北京。為什麼推測朱元璋是貓奴?紫禁城是為了朱元璋從南京遷都至北京興建的。朱元璋這個人,啥事情都一手包辦,朱元璋的首都紫禁城,是他設計定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