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7 07: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搜狐文化 社科文獻
安東尼·讓·格羅《拿破崙視察賈法的黑死病人》
疫情爆發之初,人們回想起黑格爾的一句話:「人類從歷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不會吸取任何教訓。」太陽底下誠然沒有新鮮事,但歷史也並非「刻舟求劍」般的鏡像,許多事件的起因極其相似,但過往的經驗和慘痛的教訓也能讓我們少幾分慌亂。幾千年的文明史從來就不是一帆風順,願我們多拾起幾塊絆倒過人類的石頭,讓腳下的大路稍微變得平坦。
《致命流感:百年治療史》
〔美〕傑裡米·布朗 著 王晨瑜 譯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0年3月
在手機上刷著最新疫情數據的我們,很少有認能想起100年前那場橫掃世界的大流感(The Great Influenza)了。1918—1919年,這場大流感在全球範圍內造成了5000萬—1億人死亡,高於歷年來命喪愛滋病的人數總和,更遠超中世紀黑死病所造成的死亡人數。資深醫生傑裡米·布朗博士,採訪了頂尖的流行病學家、政策制定者以及率先對1918 年原始病毒的遺傳基礎進行測序的研究人員,探究了令人不安的、可怕且複雜的流感病毒的歷史,旨在提供全面綜合的歷史的同時,探索一條有關流感治癒的未來路線圖。
《大流感》
〔美〕約翰·M.巴裡 著 鍾揚等 譯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8年7月
流行病帶來的影響,不只是「死亡人數」。如果新一輪流感疫情必不可免,我們該做怎樣的準備,又是否做好了準備?本書用大量的歷史資料和數據,重繪1918年的慘狀,細緻入微地描寫了科學、政治與疾病傳播互動的過程,並述及傳統醫學演化至現代醫學的重要裡程碑,以及當年科學家、醫學工作者等群體的眾生相。
《鼠疫與近代中國》
〔日〕飯島涉 著 樸彥等 譯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年4月
如今網友常用「國士無雙」一詞來形容鍾南山院士,在100年前的近代中國,有一位擔得起「國士無雙」稱號的伍連德,他是中國代醫學先驅和檢疫、防疫事業的奠基人,曾帶領國人消滅了人類歷史上最後一場大鼠疫——1910—1911年東北大鼠疫。本書就系統梳理了包括這場東北大鼠疫在內的晚清民國時期發生在中國的鼠疫、霍亂等重要傳染病,並對近代中國引入和實施衛生行政的過程進行了頗為全面的分析,由此我們可追隨伍連德等國士的足跡,共克時艱。
《羅馬的命運:氣候、疾病和帝國的終結》
〔美〕凱爾·哈珀 著 李一帆 譯
後浪/ 2019年6月
疾病能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人類文明的進程?凱爾·哈珀將宏大的歷史敘述與氣候科學和基因研究結合在一起,指出羅馬帝國的命運也是由火山爆發、太陽周期、不穩定的氣候以及致命的病毒和細菌決定的。他描述了羅馬人在巨大的環境壓力下如何復甦,又如何再次面臨危機,直到再也無法承受「小冰河時代」和反覆爆發的鼠疫的打擊。羅馬帝國的例子提醒我們,氣候變化和細菌進化以令人驚訝的方式塑造了我們居住的世界。
《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
〔美〕賈雷德·戴蒙德 著 謝延光 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2016年7月
如果說以羅馬帝國為代表的舊大陸帝國在疾病的打擊下最終走向滅亡,那麼新航路開闢之後,新舊大陸的病菌便隨著探險與殖民的形式開始流動,疾病也開始真正在全球範圍內流行。戴蒙德將東西方文明的碰撞交融與人類社會的發展概括為「槍炮、病菌和鋼鐵」,在他的講述下,我們會看到歐洲人最初只想通過航海尋找貴金屬和香料,結果卻常常導致對土著人土地的入侵,並通過屠殺和帶來的疾病造成人口滅絕,這就是幾百年來世界歷史的真實縮影。
《醫療與帝國》
〔英〕普拉提克·查克拉巴提 著 李尚仁 譯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年8月
疾病流行史的另一面是醫學的發展傳播史——當歐洲帝國向全球擴張,歐洲醫學也進行知識論與結構的根本改變;當歐洲人與其他種族相遇,在現代醫學思想中建立了種族與人類演化的觀念。17世紀以降,伴隨著西方殖民全球化的過程,現代醫學和衛生制度也在歐洲建立並推廣至世界各地,時至21世紀,我們仍能在各國的醫療與衛生體系中看到那段殖民醫學史的遺緒,這對我們認識今天的全球性疾病有著不小的啟發意義。
《瘟疫與人》
〔美〕威廉·麥克尼爾 著 餘新忠、畢會成 譯
中信出版集團/2018年5月
最後讓我們回到疫病史的角度,翻開歷史學家威廉·麥克尼爾的這本書。他以編年的方式,從史前時代寫至上世紀前半葉,詳實探討傳染病如何肆虐歐洲、亞洲、非洲等文明發源地,而這些疾病又如何塑造不同文明的特色。從雅典與斯巴達的爭霸,到西班牙人對阿茲特克帝國的徵服,再到普法戰爭——在大事件背後,我們可以看到:疫病是人類歷史的基本參數和決定因素之一,在人類歷史變遷和文明發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來源聲明:本文摘自搜狐文化第41期書單,原標題《人類從歷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不會吸取任何教訓 | 戰疫書單 03》。文章編者:俎燚楠,審核:任慧)
新書預告
《致命流感:百年治療史》
〔美〕傑裡米·布朗 著 王晨瑜 譯
2019年3月/69元
我們距1918 年災難性流感已經100 周年,傑裡米·布朗博士,一位資深醫生,採訪了頂尖的流行病學家、政策制定者以及率先對1918 年原始病毒的遺傳基礎進行測序的研究人員,探究了令人不安的、可怕且複雜的流感病毒的歷史,旨在提供全面綜合的歷史的同時,探索一條有關流感治癒的未來路線圖。本書以百年間爆發的幾次嚴重的流感疫情為主線,講述了人類發現流感病毒並與之抗爭的歷史,同時也提出並解答了一些與流感相關的問題,比如:大流感病毒起源於哪裡,我們為下一次流感大流行做好準備了嗎,我們應該接種流感疫苗嗎,我們離找到一種根治方法還有多遠。
原標題:《人類從歷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訓丨 戰「疫」書單》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書單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