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寧:女科學家論壇緣起於一個針對女性的「問題」

2021-02-08 大洋網

「你怎樣平衡事業和家庭?」 這個常常拋向女性的問題,卻很少問及男性,仿佛男性天然就不用承受家庭的羈絆,也因此能全然投入事業,所以順理成章地取得優於女性的成果。

的確,女性在家庭、學校、職場中面臨的困境,是男女兩性、是整個社會共同織造的系統性問題。要破除這些困境,不僅需要女性的覺醒和努力,也需要男性的支持與改變。

近日,未來論壇聯合女科學家論壇,在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期間舉辦《女科學家去哪兒了-科學伉儷專場》活動。女科學家論壇(Women in science forum)發起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終身講席教授、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顏寧回憶說,女科學家論壇緣起於她2014年在一次博士生面試。有一位女性碩士面試的時候,顏寧一位同事問她說,你將來怎樣平衡事業和家庭?顏寧當時就覺得不對勁。「我們面試一天了,直到這位女同學時,這位男同事才開始問這個問題。」 顏寧說,你不需要回答這個有性別歧視的問題。現在回想一下日常會有多少位男同志被問這個問題呢?很少。似乎如果你是女性就既要兼顧事業和家庭,這種思維方式本身是不是就已經固化了。

所以,從那時開始她就有個想法,女性需要有一個論壇,把女性科學家、女性科技工作者集合在一起,大家去分享我們每一個人的挫折、困惑、經驗和教訓,讓你不孤單、不害怕,讓你有勇氣面對將來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因為所謂女性問題事實上一直都是兩性的問題。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張丹、武威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張丹、武威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張丹、武威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蔡凌躍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美女教授顏寧,為女性正名,優秀女性並非「滅絕師太」
    網紅人設2014年,顏寧在37歲的時候,看到國內不少媒體用「餓死癌細胞」來報導科學新聞,對於科學家與公眾之間存在的天然鴻溝,顏寧覺得需要用一個平臺來將科學解釋清楚,讓公眾明白,而不是被標題所綁架。在《開講啦》上,撒貝寧介紹她時,多次在加上「女科學家」的前綴,她就反詰道:「其實我對『女科學家』這個說法是非常拒絕的,為什麼科學家前面一定要加上一個『女』字呢?」
  • 6天前,開講啦圈粉無數的美女博士顏寧負氣去美後,又曝新情況
    很多人都還記得她上《開講啦》時的樣子,她打破的遠不止是觀眾印象中的腦海中科學家的印象,也打破了主持人撒貝寧對於科學家的印象。看到樣貌清秀,打扮時尚的顏寧上臺,撒貝寧也是被她驚豔了。這個一語雙關真的是讓人覺得十分厲害了,撒貝寧名字中本來就有一個寧字,現在她又送一個。從這裡我們就能看得出來,顏寧不只是一個智商高的超級博士,她還有著十足的情商和幽默感。
  • 「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女科學家去哪兒了 - 科學伉儷專場
    【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女科學家去哪兒了 - 科學伉儷專場製作:易士少 發布:楊仕省 供稿:未來論壇聯合女科學家論壇1. 直播時間:2020年12月27日 14:00-17:002.吳建平:大家好,非常感謝主持人的邀請,非常榮幸能以這種特殊的方式參加這次女科學家論壇。我叫吳建平,來自浙江衢州,我2008年進入清華大學生物系學習,2012年本科畢業,直博進入顏寧老師實驗室做博士生。
  • 清華女博導顏寧:6個月攻克生物界難題,為何出走美國慘遭罵聲?
    2007年顏寧受到多所大學的邀請,其中就包括高薪相留的普林斯頓大學和自己曾經的母校清華大學。在愛國情懷的促使下,顏寧選擇回國,為祖國的科研奉獻所學。回國後的顏寧受聘到清華大學醫學院擔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不僅擁有自己的實驗室還擁有自己的實驗團隊,而此時的顏寧也不過剛30歲,是清華當時最年輕的女教授和女導師。
  • 高考作文素材(人物篇16):顏寧
    就像《西遊記》裡的美猴王,「美猴王能72變,我那個時候在看的時候就在想,他如果小到像一個分子大小,他如果進入我們的細胞,他會看到一個什麼樣的世界?」中學時期的「好奇」為顏寧的科研世界打開了一扇大門。「就是因為我們對這個世界不明白,所以我們很多很多的科學家,一直是試圖張開人類觀測這個分子世界的眼睛。」顏寧如是說。
  • 清華女神顏寧在美國又獲大獎:不準備結婚的她,找到了歸宿……
    女性之光顏寧立馬對女生說:「你可以不回答這個問題。」轉身又對男同事說:」這是一個有性別歧視的問題,你們為何從來不問男性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This is a sexist problem. Why do you never ask men how to balance family and work?"
  • 中國大學女畢業生人數已超男生!女院士卻只佔6%,女孩從事科學研究這口氣差在哪裡?
    但是,昨天,第八屆中日韓女科學家論壇上公布的一系列調查顯示,在科學界女性和男性遠未實現平等——比如,學生時代男女比例差不多,但是越往後發展,高級職稱的男性佔比遠遠高於女性,到院士這一層面,女性只佔6%左右;又如,雖然在2015年女性佔了博士畢業生的比例超過了50%,甚至在一些工程學科也是如此,我們的女科學家也佔科學家總數的大約40%,但是有高級職稱的女科學家只佔
  • 43歲美女科學家顏寧至今仍單身,她沒另一半的原因在哪裡?
    顏寧大家應該都聽過,年紀輕輕的她,已經是美國科學院的院士,著名學府普林斯頓大學的教授。她不僅學術出色,顏值也頗高,因此被人譽為「美女科學家」。她就像科學界的一朵鮮花一樣,在整個科學界散發出誘人的清香。顏寧出生於山東章丘,現在整個章丘地區都知道顏寧,那裡的人也都以她為驕傲。
  • 科學家不需要和明星比熱搜|科學家|居裡夫人傳|顏寧|李蘭娟|鍾南山
    難道當一個好的科學家全家都得是道德聖人?嫁給一個外國人怎麼了嘛?當然,不只有這事,無數的「真理發現者」掌握著無數的「黑料」,時刻要「點醒」大眾。「鍾南山值得你們這樣吹捧?」不止有鍾南山,最早提出封城的李蘭娟院士也逃不過某些人的髒水。
  • 顏寧訪問4對科研伉儷:男女搭配,如何科研不累?
    我們這次請來四對科研伉儷,不僅都是科學家,而且也都為人父母。他們的科研和家庭能平衡嗎?熟悉顏寧的人,可能都聽過2014年時她講的這段故事。現在她的想法實現了。「你們為何從來不問男性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
  • 顏寧和她背後的「女博士」們
    在搜尋引擎裡輸入相關關鍵詞,超過 1,140 萬條結果,都是在討論顏寧結不結婚。與嫁不出去的刻板印象一同糾纏著「女博士」形象的還有嚴肅、古板、不解風情,甚至還有被世俗冠以的,繼女性、男性之外的「第三性」稱謂。為了摘掉這些帽子,2013 年,果殼網聯合 PETD 亞洲善待博士組織發起了「女博士的逆襲——尋找最美女博士」活動。
  • 六天內投稿四篇論文,2020年顏寧將講授科研論文的正確寫法!
    六天內投稿四篇論文2019年顏寧成為發表CNS主刊論文最多的華人科學家,然而在2019年快結束的時候,顏寧用論文清倉的方式來迎接新的2020年,用顏寧自己的話來講:「說出來自己有點被嚇到了,六天內投出4篇論文!」
  • 美國疫情如此嚴重,顏寧等科研人才為何不回國?反應了什麼問題?
    大家少評論這些華人科學家,一流的人才肯定要到一流的國家才能學到真正的東西,我們中國在最貧窮落後的時候很多華人華僑在世界各國都捐款捐物捐人才支持國家為祖國出力,幾代人有目共睹的,現在不管這些優秀人才身在何處我相信只要祖國需要他她們一定會大力支持幫助的,他們的根在中國,回來的精英國家一定要給他她們最優厚的待遇,聽說有些精英回國連他們的小孩讀書問題都得不到解決說沒房沒戶口不能進重點學科
  • 美國科學院院士顏寧:你結婚了嗎?
    當我們把顏寧這個人設變成男性,每個路人看著她的眼神,似乎都開始閃閃發光。可是,當顏寧只是顏寧,一個女性,一個看上去事業很成功,卻沒有婚姻和孩子的女性的時候,人群中所有的眼神,一下子都開始有了不一樣的特殊意味。就如同四喜的笑一般,意味深長。
  • 一個月前,棄清華遠赴美國的天才女教授,為美「再立新功」
    那麼如果有個人才華超眾,為世界做出過貢獻,而她本人又是一位美貌佳人,這就更加鳳毛麟角了,比如我們今天關注的顏寧教授。顏寧教授是生物領域的牛人,她就讀於世界名校,畢業後成了清華女教授。然而這麼一個生物領域的天才教授,後來卻放棄清華,選擇了遠赴美國,在普林斯頓大學任教。
  • 天朝最牛閨蜜:一個是清華最年輕教授,一個幫世界首富「花錢」
    不禁想問,女性到底要奮鬥到何種程度,才能不被性別、婚姻、生育等議題綁架呢?42歲的李一諾和顏寧,各自擁有不少很精彩的標籤——全球青年領袖、職場精英、科學家、院士……但她們依然在為一些事情努力著。 李一諾:顏寧有一種傻傻的天真女科學家很少見到撒貝寧在主持時,被「回擊」得啞口無言,直到他遇到了結構生物學家顏寧。 「您比較顛覆我們對女科學家的想像。」
  • 美女科學家,你能數出多少位?
    至於科學界嘛,美女之風也早吹進來了,已經有數不清的科學家被人稱為「美女科學家」。  科學家也是人,其中不乏女性,也的確有很多底子不錯的美女。電影中的居裡夫人優雅迷人,現實中的居裡夫人也許更優雅。1927年第五屆索爾維物理會議期間的居裡夫人已是60歲,照片中的她依然擁有高雅的氣質。
  • 離開清華的一流科學家:獲得科研自由的顏寧,能獲得諾貝爾獎嗎?
    截圖看到網上談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兼職教授顏寧的網文,有些想法想說說。顏寧博士後出站後於2007年任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77年出生於山東的她當年才30歲。37歲率團隊攻克困擾結構生物學界半世紀的科學難題。顏寧曾在其微博裡提到,30歲那年入職清華正教授時年薪為10萬元,從來沒考慮過柴米油鹽的問題,之後也沒有被這些問題困擾過。有人覺得,那時教師的工資普遍不高,顏寧能拿到10萬不算低。
  • 中國最牛閨蜜:18歲同上清華,一個42歲未婚成頂尖科學家,一個幫世界首富花錢
    如今,她們一個是清華最年輕教授和博士生導師,普林斯頓大學終身講席教授,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一個是全球青年領袖,前麥肯錫全球合伙人、現蓋茨基金會中國區首席代表。她們就是顏寧、李一諾,很多媒體稱她們為「中國最牛閨蜜」!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她們的故事。
  • 顏寧在清華當教授時年薪僅10萬,不如明星一場走秀,如何留住人才
    國內廣為人知的一位美女教授——顏寧,最近就透露出了自己剛入職清華正教授那年的年收入僅有10萬元。顏寧的優秀很多的可能會說在中國目前普通人平均工資3000以下的時候,年薪10萬應該是很多的了,但是我們看一下顏寧的優秀:顏寧,著名的生命科學領域的青年科學家,師從著名科學家施一公教授。在海外完成自己的博士、博士後求學之路,並不到30歲的年紀就成為了清華大學的正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