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當我們把碗裡不愛吃的青菜挑出來時,總會聽到父母如河東獅吼一樣的聲音衝我們喊:「沒教過你不能挑食嗎?挑食長不高、會生病,都給我吃了!」;
小時候,覺得父母的控制欲好像特別的強,我們做什麼他們都會有各種不滿意,嘮嘮叨叨地挑刺;
小時候,動不動就要挨一頓劈頭蓋臉的思想教育;小時候感覺父母就是頂在自己頭上的兩尊天神,他們是那麼的強大甚至無法撼動……
然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一切竟開始悄悄地變了。
我們的父母變得很聽我們的話了,就像小時候我們聽他們的話那樣;他們開始擔心自己哪句話說得不對,會讓工作壓力大的兒女變得不高興;他們小心翼翼,對我們說話的語氣從最開始的命令,到現在的商量或者徵求,更或者有些討好。
像我,每次假期回家返程時,我媽總會「求著」我帶東西回去:「水果帶著吧,路上吃」「排骨和餃子帶回去吧,到時候熱一熱就能吃」「這兩盒榛子都你拿走吧,你愛吃……」
而我有時候嫌重、嫌帶著這些東西麻煩,下意識就會出口拒絕。我真的切身體會到我媽從原本的會跟我爭執幾句,到如今不會強求,而只是默默拿著東西落寞轉身而去……心裡真不是滋味,從什麼時候起,父母竟然連想對我好都變得怕我不開心,而如此小心翼翼了呢?
都說愛得深的那一個,就是卑微的那一個。在父母和子女的關係上,其實同樣適用。只是與愛情不同,親情上的卑微,往往更低到骨子裡。
我們面對著老去的父母,很多時候可能覺得嘮叨覺得煩,覺得自己教了他們很多遍的東西為什麼他們還是學不會做不好……而父母們便在我們一次次不經意地「厭煩中」,變得唯唯諾諾、戰戰兢兢。
有時候想想,人這一生啊,欠得最多的人只有兩個:那就是父親和母親。他們給了我們生命,他們哺育我們成人,他們對我們的愛最深、情最真,他們愛了我們一輩子,老了還要因為愛我們而變得小心翼翼。
但是要知道,就像電視劇《請回答1988》裡很多臺詞說的那樣,自始至終,父母都從沒忘記過愛你。他們只是老了,並沒有什麼錯。
即便你「偶爾覺得媽媽很丟人。媽媽為什麼連起碼的臉面和自尊心都沒有呢。我都覺得上火。」但那是因為比起她自己,她有更想守護的就是你。人真正變強大,不是因為守護著自尊心,而是拋開自尊心的時候。所以父母很強大。
這種可以拋棄「自尊」的妥協,你可以說它只懂得保全自我、帶著軟弱,但你也不能否認它有個強大又有力量的名字叫做,「愛」。
怎樣善待父母,是我們每個人都要學習的人生功課。因為父母存在的價值絕不是他們能留給我們多少財富。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