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欣怡
01歸途,讓我們想到的是人生的終點。
可是在西瓜視頻裡,我見到最雲淡風輕的一句話。有一位農家老太太,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提到過,稱自己的老伴離世,只是一種「自己出去玩」,還告誡在場年輕人,不要迷信。這個世界裡沒有魂魄一說。
經老太太這麼一說,現場一片譁然。原來所有害怕的小說,都有可能是虛構的。應該是為了吸引讀者的閱讀好奇之心。也像拍電視劇一樣,情節需要。
曾希翼曾說過:在生活中,我們都是彼此的過客,旅程仍在繼續,只能道一聲「珍重」後,各自繼續自己的旅途。
而趙老師的離世,也是算得上一種「完美歸途」。
查看完趙老師生前的業績,「高大上」的央視主持,從17歲進入央視開始。人生從此開掛,成為了中國第二位播音員,第一位男播音員,先後主持12次春晚,還主持過《正大綜藝》、《動物世界》和《人與自然》等節目,直到退休後仍擔任兩個節目的配音,被評選為「70年70人,傑出演播藝術家」榮譽稱號。
他的社會影響力,及個人所積累的財富應該是我們普通人沒有辦法去衡量的。
可是,他也得到了最好的「歸途」。至少,他走在了自己生日的當天。
除了家人不能忘記他,多少喜歡趙老師的粉絲們也不敢忘記。
聽說,趙老師退休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興趣上,書畫、廚藝、會友、自媒體,及培養年輕人等各方面。這樣的生活也給自己增添了不少樂趣,想信在座的各位都有理想。
02我覺得,生活就應該在什麼樣的年紀,做什麼樣的事情。從興趣出發,讓自己的內心深處得到釋放,去保持一顆不老的心。
也是理想的生活跟現實,有太多無奈。
有人一定會反博我說的觀點,能過得沒心沒肺,有閒有錢,就是一種人,年老了有退休金的人。一定是嗎,我還想說。
大部分的人,都是不夠理想的。
80後的居多,趕上那時代最嚴格的中國計劃生育。手足不多,生活裡沒有幫襯。很多的家庭都是這樣,80後還趕上了生意難,實體店被電商打成一地雞毛,80後如果結婚晚,在外地小孩上學沒有學位等,各種各樣的問題,還有大部分以前出來打工時,公司沒有普及保險,就醫及養老基本生活條件都得不到保障。
現實不夠理想,只有靠自己的實力來湊。
於是出就出現了,深圳年近50的計程車司機「猝死」車內。
臨近過年,新聞報導一名司機猝死車內,一夜未歸,家人等來的是噩耗。最讓人淚目的是生前留下的「明年計劃」。兒子年紀也不小了,隨時要結婚,為了在老家再購買一套房子,及準備彩禮錢,主要是想多掙點錢為自己以後養老用。
03一大堆的明年的計劃,讓家人看到的心酸。可能旁人都會說,年過50還那麼拼,也是一種「作」。其實不是地,生活在一線及二線城市的幸福指數都不高。
不信,我們大部分都回家過年,你回去看看家裡農村老太太,老頭消費觀念大不相同。家裡人抽的煙,多是中等的,家裡人過年吃的東西,我們在城市裡過年一般都不捨得吃,太貴了。
家裡人每天早晨起來,都是睡到自然醒,對了上班的人來說就是一種「奢侈」。是的,可是有些人又要說,外面的人掙錢容易。家裡的收入低,可是你有沒有想到一線及二線城市的消費水平,又是我們這些打工的人消費得起的。
04生活都是在不同階層,都有心酸與不易。有時候,我們為什麼不學會知足。暫緩一下我們前進的腳步,呼吸下幸福的空氣。讓我們的靈魂,在世俗的世界裡放空一下也很好。
說實在,我是羨慕著名舞蹈家楊麗萍的生活中的樣子。把世俗的生活,過成如詩如醉的樣子。她們的不忘初心,對自己的熱愛。面對很多人的不理解,也不敢面對的生活。楊麗萍是真實的做到了。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她在洱海邊的月亮宮,有一處「禪室」,面朝洱海,春暖花開。我相信很多人都想去感受一下,在那麼安靜祥和之處,應該是隔絕了世界上所有的邪惡因素。
我幻想著,如果世界的每個角落都有一處這樣的「內心救贖之地」,我想就有可能出現,「太平盛世「,再一次出現在宇宙。
想像著,多美好的景象。如果中國沒有那麼大的貧富差距,如果政府能徹底解決,上學,就業,醫療,養老等基本的生存條件。那警察這個神聖的職業,很可能會消失。
人類是需要進步,可是在面對歸途時,還是要牢記,美好的開始,還是要以美好來結束才算得上是功得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