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於孩子的意義。希望你不要理解得太遲

2020-12-21 大豆豆姐姐

小時候,

父母就像是天,我們好像怎麼努力都不可逾越,永遠逃不出他們的手心。但有時他們也像是一座山,可以是我們永遠的依靠。

青少年,

我們感覺羽翼好像逐漸豐滿,開始有自己的想法,想出去看外面的世界,看的多了,見識多了,才發現,父母好像也不是無所不能。但之後慢慢才會發現,父母才是不會算計你的人。

成年後,

我們呆在父母身邊的日子越來越少,我們有了自己的生活,不知道什麼時候起,突然發現父母老了,他們行動越來越慢,體力越來越不好。

兩年前的那個深秋,我最愛的姥姥離開了我們。那時看到頭髮漸白的媽媽,我才發現媽媽已經不是年輕時的模樣。時光不僅讓我們長大,它也在爸媽的臉頰刻下歲月的痕跡。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父母是我們和死神之間的一堵牆。父母在,甚至是你在六十歲的時候,你都不會琢磨,因為你始終覺得有一堵牆擋在你和死神面前。

如今

當我面對我自己四歲的孩子,無論我有沒有對他發火,無論我有沒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他事後都會用小手摸著我的臉告訴我,他是最愛我的。我感覺到,可能對於四歲的他來說,我就是他的天。

最近有一段話很火,孩子6歲以前家是全部,7-12歲家是晚上,13-18歲家是周末,18-23歲家就只有寒暑假,23歲以後家就是春節了。

無論是作為父母,還是孩子,請珍惜珍貴的相處時間,不要等到真正的離開,才後悔當初的不作為。記得時常要把我愛你,告訴你愛的人。

相關焦點

  • 《愛得太遲》
    >我怎想到 她忍不到那日子盲目地發奮 忙忙忙從來未知幸福會掠過 再也沒法說鍾意愛一個字 也需要及時只差一秒 心聲都已變歷史為何未放肆 見我愛見的相知要抱要吻要怎麼也好不要相信一切有下次相擁我所愛又花幾多秒這幾秒能夠做到又有多少未算少 足夠遺憾忘掉多少抱憾 多少過路人太懂估計 卻不懂愛惜自身人人在發奮 想起他朝都興奮
  • 怎樣培養孩子的理解能力 父母這樣做
    並不是每一個小孩子出生以後理解表達能力都很強,隨著年紀的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也會慢慢提高,所以說家長應該給孩子一些時間,不要給孩子有太大的壓力,但是反過來講如果孩子的理解能力相對偏弱的話家長就應該重點進行培養和訓練了,那麼如何才能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呢?
  • 父母教育孩子的十二法則,永遠讓孩子看到希望!
    如果家長知錯不改或不認,覺得在孩子面前認錯是丟臉,也會讓孩子學得固執己見。管理法則:在孩子未成年前,管束是父母的責任未成年的孩子自我克制能力尚不成熟,因此父母必須負起責任來管束。但這種管束應該是充滿親情、人性化、科學而理性的,而不可把孩子作為私有財產來任意修理擺布。
  • 《與內心的父母和解》:學習療愈自己,也學習做理解孩子的父母
    閱讀中,我在學習療愈自己,也學習做一個能理解孩子的父母,希望自己曾經受的傷不要發生在孩子的身上。一、我們的性格缺陷真的是遺傳自父母嗎?王老師認為:「我們與父母相關的性格形成方式主要有兩種:認同和反認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的性格之所以跟父母很像,其實並不是來自遺傳,而是習得。
  • 孩子理解能力差,可能是這三個原因,父母早重視孩子更聰明
    一道題目,孩子經常要看好幾遍才能夠明白題目的內容,有些時候甚至都沒有了解清楚題目就胡亂作答。如果同事抽時間幫助孩子理解分析題目,孩子寫的時候就會很快,但如果沒有同事幫忙,孩子就寫得很拖拉。對此同事覺得很煩惱,畢竟孩子再大一點的話,他們的課業內容同事也招架不住了,到時候孩子又應該怎麼辦呢?
  • 動畫片對於孩子的教育意義
    它的意義與存在,就像我們提起變形金剛汽車人,就會想起通用汽車一樣。文化輸出,品牌建設,對於一家公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海爾的品牌深入人心,直到現在,買家電,我還是會首選海爾。我說沒看過,但我看過《鐵膽火車俠》,跟你看的這個形象很相似,感覺比這個更好看。大寶當然聽不懂,繼續看他的樂迪。而我卻在想,什麼時候國漫可以發展更好?文化的正向輸出,價值觀的正確引導,這些對於兒童的教育意義重大。我們來看東洋動漫,《灌籃高手》《足球小將》《網球王子》《棋魂》,激起了無數的兒童對於體育運動的熱愛,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
  • 要不要帶娃出去跨年?儀式感很重要,父母給孩子有意義的生活體驗
    我嘆了一口氣,看向孩子爸爸,孩子爸爸緩緩的跟我搖了搖頭,我知道他是想考慮好了再答應孩子,就沒有先答應這兩個小傢伙,只是說「期末好好考試,到時候再說」兩個小傢伙撇撇嘴,去寫作業了。明顯的還在商量什麼,我警告他們寫作業不要說話,要不就分開寫,這才消停了。
  • 突然發現,越來越不能理解父母的孩子,其實和語言發育遲緩有關
    如果我們問父母們這樣一個問題:你們覺得對一個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有人說是一個健康的身體,也有人說聰明的大腦,還有人說是孩子脫離父母后能夠正常生活的能力。的確,對於孩子的成長,父母們寄予了太多的厚望,他們希望孩子能夠帶著他們的這份期望一直走下去,成為一個有所成、有所作為的人。為了達成這個目標,不少家長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開始替孩子做了很多的準備,比如各種課外班、輔導班等等。前幾年經常會提到這樣一個詞:人生起跑線。
  • 父母不要一直跟孩子「講道理」了,《顏氏家訓》給你育兒正解
    我們現在的父母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但是,往往在教育上也會用錯方式,父母常常把說教掛在嘴邊,告訴孩子你不應該這樣,你應該這樣……我們家長有沒有考慮過我們講了千萬遍的大道理,孩子記住了幾個?還有內心是不是真的想聽?
  • 給父母老師的建議請收好!不要輕易認為青春期的孩子是「壞孩子」!
    所以,不要動不動指責孩子是個「壞」孩子,青春期的大腦其實和我們成人的大腦是不一樣的,因為前額葉沒有長好,讓青少年具備了做事不專注、缺乏自我控制、情緒化等缺點,這是受生理發展局限的。不要認為孩子平時的一些叛逆行為是有意跟你過不去,甚至認為是思想品德問題,充分認識叛逆心理是青春期孩子一個正常的心理特徵,這樣就不會貿然批評孩子。
  • 特殊時期在家怎麼有意義?父母加強與孩子互動,度過美好親子時光
    那麼對於親子關係呢,所謂的最好的親子關係,我認為就是最大化的有效陪伴,在陪伴中感受愛,也學會愛,有父母陪伴的庇護,也在這庇護中成長。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如何在這段時光中更好地跟孩子互動。1. 多讓孩子參與。
  • 對於孩子,什麼才是最好的新年禮物?
    不同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會有不一樣的需求,最好的禮物就是能滿足孩子內心需求的東西,可以是陪伴,可以是幸福的家,也可以是一個具有紀念意義的小禮品,禮物因人而異,想要選擇最好的禮物,就要深入孩子的內心世界,去了解他心底最深的渴望。
  • 愛得太遲-古巨基,粵語諧音歌詞
    系從來梅郭 太耐高擔傷最心痛是 愛得太遲最桑痛系 愛達太氣有些心意 不可等某個日子搖賽桑意 八活當毛過呀集盲目地發奮 忙忙忙其實自私盲目dei發帆 忙忙忙尅灑幾系夢中也習慣 有壓力要我得志mong總呀咋慣 搖啊力有我達幾最可怕是 愛需要及時最活怕系 愛碎有卡西只差一秒 心聲都已變歷史幾擦呀miu
  • 豆瓣8.6《奇蹟男孩》:「羅森塔爾效應」在孩子教育的運用及意義
    現在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能夠給孩子帶來最好的教育,因為始終相信著好的教育,能夠成就一個有出息優秀的孩子,成為每個人口中所讚嘆的好孩子。而對於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也是一樣的,當我們對孩子充滿了積極的期待,那麼孩子就會很容易朝著我們期待的方向去前進,去努力,假如你在頭腦中認為自己的孩子是什麼樣的形象,那麼孩子就會很容易成長為那樣的形象,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作為家長的我們必須得知道"羅森塔爾效應"對孩子的教育過程當中的意義以及重要性。
  • 如何維護孩子自尊心,又不讓孩子成玻璃心?父母應尊重和理解孩子
    像文章開頭介紹的那位父親的做法,他有意識地去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這對於孩子而言,就是成長過程中最好的禮物。但是,維護孩子的自尊心,也是需要恰到好處的,有時候做得太過反而會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不利於孩子成長。
  • 只需這4步,孩子理解數字的意義,擁有數學思維
    其實孩子一開始數數只是單純的機械記憶,並沒有真正理解數字。那麼怎麼教幼兒數數呢?其實只需這4不,可以讓孩子理解數字的意義,從而擁有數學思維。第一步,0-5很多家長看到孩子有學習數字的萌芽,於是就把數字全都倒給了孩子,其實這樣是不行的。
  • 瀏陽花炮對於瀏陽人民的意義不僅僅是榮耀和GDP
    僅從這裡,就能讓人理解花炮對於瀏陽的意義了。「世界煙花看中國,中國煙花看湖南。」美國燃放煙花標準實驗所總裁羅傑士先生說:「現在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花炮能與瀏陽花炮相比。」這些都是瀏陽花炮給瀏陽人民帶來的榮譽,但是,它對於瀏陽人民還有更深一層的意義。
  • 學會傾聽,給孩子說話的權利,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你為什麼這麼笨?你怎麼作業還沒有做好?你怎麼這麼簡單的問題都不會回答?不要再煩了!閉嘴!你沒有說話的權利!…」這樣的話你是不是感到很熟悉?如果你已經做了父母,有沒有曾這樣對待過自己的孩子呢?在生活中,很多父母都不會聽孩子說話,不給孩子發言權。尤其是當父母覺得孩子犯錯的時候,更是不允許孩子說話,因為他們覺得孩子的解釋就是頂嘴和狡辯。
  • 孩子和父母親子依戀關係沒有建立好,會影響孩子心理健康,得重視
    第3種:焦慮迴避型依戀關係 焦慮迴避型依戀關係,其實是與父母在一起的時候,孩子可能會表現得異常緊張,但是當父母離開的時候,同樣會表現得非常緊張。 所以這種依戀關係是比較矛盾的一種,他們既希望父母可以成為自己的安全中心,又希望可以得到父母的照顧。
  • 聽聽這孩子和家長的對話讓人落淚,孩子們需要的是家長的理解
    我們常常會提到,理解萬歲。足以看出,在每個人的心目中都對於理解有著很天然的渴望,不僅僅希望得到別人的理解,也同時希望能夠提高個人的理解能力。可是,大家心裡也十分清楚,理解一詞又談何容易啊,真是對於人是一個非常大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