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聽這孩子和家長的對話讓人落淚,孩子們需要的是家長的理解

2020-12-14 格格育兒

我們常常會提到,理解萬歲。足以看出,在每個人的心目中都對於理解有著很天然的渴望,不僅僅希望得到別人的理解,也同時希望能夠提高個人的理解能力。

可是,大家心裡也十分清楚,理解一詞又談何容易啊,真是對於人是一個非常大的考驗。就像一個孩子和家長之間的對話來說,他們之間的對話就表達出了現在很多家庭的關係狀態。

在對話中,孩子對家長講到,自己有做完了家庭作業,並且還看了兩個小時的課本,現在有些累了,想休息放鬆一下。當孩子講完自己的想法後,做家長的第一反應是,怎麼就叫累了?

你看看那些天天上班,需要在工廠忙碌的大人累不累?現在不好好學習,動不動就叫苦喊累的,將來可怎麼辦?做家長的一口就回絕了孩子的請求。

孩子這個時候略帶哭腔和委屈的語氣對家長說,你就不能理解理解我,我知道大人掙錢很不容易。可是,能不能每次我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別是一上來就是,你看看誰家的孩子又考了第一,我只想有人能夠體諒到自己的情緒。

這是多麼令人熟悉的對白啊?或許身為家長的您就曾經經歷過這樣的場景。確實剛剛分享的,關於孩子和家長的對話令無數人落淚,這也反映了孩子們需要的其實是家長的理解。

身為新時代的家長來說,確實應該多些學習精神,在育兒的道路上讓自己走得越來越順利、輕鬆。

01、培養孩子方面不強求,更應該保持平常心

其實,這裡提到的不強求,主要指的是不拿學業作為唯一的任務來要求孩子,要讓孩子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去了解世界,發現自己的興趣上面。

對於中國的家長來說,會很自然地讓對於孩子關注的重點集中在他的學習和升學方面,這樣的話,對於孩子來說,生活就固定在了學習一件事上,反而是使得孩子變成了「不正常」的狀態。

生活還是需要豐豐富富的,這樣跳出只為了學習而生活的狀態後,孩子們的生活會更加豐盈,生活質量也會更高。這就需要做父母的,在培養孩子方面不強求,更應該保持平常心。

02、給予孩子正常的家庭生活和良好的親子互動

對於孩子來說,家庭環境和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是不同於學校教育的,往往會更加重要。因為家庭教育是發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說是處處都能夠顯示出教育的意義。

這樣的話,就很自然的需要給予孩子一個正常的家庭生活,如果沒有正常的家庭生活、以及良好的親子互動就沒有家庭教育而言。對於新時代的父母來說,一定要充分重視親子互動對孩子成長的重要作用。

另外,對於孩子來說,他也是獨立的個體,同樣需要家長的理解,他並不是父母的附屬,更需要情感上的慰藉,理解就會顯得特別的重要了。希望每位家長都能夠關注到這點!

今日話題:講講您家的親子溝通方式如何?歡迎留言討論。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光和青春讓家長與孩子們成為朋友
    光和青春的導師們表示,青春期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時期,是孩子們全面認識世界,建立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重要時刻,他們作為獨立個體的意識每天都在增強,青春期分化完全的人,將成長為一個具有自我意識和自我意志、成熟的獨立個體,為後期人生的思維模式、情感模式和行為模式奠定基礎。
  • 共情力,孩子閱讀理解的「金鑰匙」,家長的作用比老師更重要
    ,是很多家長和老師絞盡腦汁的事。而《背影》描繪的父子之情,選用的材料是買橘子,這個事件對於孩子們來說,顯得比較普通,他們無法感受或無法理解,這麼一個簡單的動作,有什麼「愛」可言,顯得有點小題大做了。這就說明,孩子們閱讀理解的程度,受閱讀材料的影響,或者說受孩子生活經驗和閱歷的影響。
  • 當青春期遇上疫情,光和青春讓家長與孩子們成為朋友
    光和青春的導師們表示,青春期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時期,是孩子們全面認識世界,建立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重要時刻,他們作為獨立個體的意識每天都在增強,青春期分化完全的人,將成長為一個具有自我意識和自我意志、成熟的獨立個體,為後期人生的思維模式、情感模式和行為模式奠定基礎。
  • 現在的家長陪孩子學習,需要幫忙做什麼?
    這篇文章,我們就來一起說一說,在孩子不同的年齡段,家長都是怎樣陪伴孩子們學習的呢?在陪伴孩子學習的過程中,都需要幫忙做些什麼?第一:小學階段小學階段,主要是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愛好為主。這一階段,應該注重教育孩子對基礎知識的學習和理解,幫助孩子養成獨立自主學習的習慣。
  • 老師結婚了,邀請班上的學生參加,家長們都和600人在一起
    老師結婚了,邀請班上的學生參加,家長們都和600人在一起,隔天看到了微信的消息不得不說,在孩子們到達幼兒園之後,我們希望孩子們能夠在幼兒園中成為順順利利。所以我們總是想辦法和老師保持更近的距離,這樣老師才能更好地照顧我們的孩子。
  • 孩子不肯認錯,家長應該怎麼做?|微言夜讀 · 親子
    (委屈巴巴)孩子剛聽到這段對話時,以為就是家長教育孩子承認錯誤,孩子不願意。可是聽到後面,卻被孩子那句「你總向著別人,不向著我」扎了心。孩子為什麼不肯認錯?遇到孩子不肯認錯的情況,家長究竟應該怎麼做?能夠體諒他人的孩子,首先要能夠站在他人的角度理解問題,這就是一種心理發展上的成熟;而願意真心體諒他人的孩子,往往也有許多被人理解和體諒的經驗。因為他的內心是富足的,付出的同時總有源源不斷的能量輸入,所以他會更願意主動承擔、主動體諒,主動包容。其實我們大人何嘗不是這樣,自己的委屈沒人理解時,哪有心情體諒別人呢?
  • 該不該讓家長批改作業?來聽聽海口的家長和老師怎麼說
    那麼,圍繞中小學生作業,老師和家長應該各自充當什麼樣的角色?應該如何平衡教師批改作業工作量大、家長輔導作業困難多等問題?近日,記者採訪了海口部分學校的學生家長和老師,聽聽他們的看法。(記者 林文星)兩個聲音批改作業費時費力,做得不好還要被「通報」,家長:我太難了!
  • 值得家長和孩子們一起觀看的勵志電影《小孩不笨2》
    暑假期間,孩子們在家裡肯定少不了看一些電影、追一些喜歡看的電視劇等等,作為家長,更多地是想知道給孩子們看哪些電影更好一些,對他們的成長和學習既有幫助,又滿足了他們看電影的心情。在這裡,給大家推薦一些適合大人和小孩一起觀看的勵志電影。
  • 孩子在學校午餐,家長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眾多教師犧牲了自己中午休息時間,也顧及不上自己的家人和孩子,毫無怨言的遵守學校規定,開始了午餐陪餐。上午放學送完路隊就開始無縫銜接進入陪餐班級,點名、上報檢查陪餐未到的學生名單、督促孩子清洗餐具洗手、孩子們排隊領餐、給孩子發水果、照顧孩子們吃飯、孩子們送餐盒、擦桌子、督促孩子們清洗餐具、洗手。
  • 家裡有即將上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家長需要做什麼準備?
    孩子即將上一年級了,最好做好以下準備。第一,養成衛生好習慣。今年比較特別,畢竟疫情還沒有完全結束,上學的孩子比往年要多一些衛生防護措施,包括正確摘戴口罩、測量體溫、勤洗手、擦拭桌椅等。考慮到很多幼兒園沒有開園,或者孩子沒有返園,沒有經歷過這種訓練,因此家長要在家裡把這些教到位。
  • 孩子處於叛逆期,家長該怎麼做?
    ,造成某些學生性格上壓抑,形成性格孤僻而怪異,甚至走上極端,這不得不說我們家長需要認真去考慮的一件大事,需要引起大家的充分重視。所以學生讀書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讀好書更不是容易的一件事情,學生思想壓力過大,如果我們家長處理得好,可以使學生健康成長,處理不當,對於自己的孩子的良好性格形成不利,甚至可能會使自己的孩子走向極端,作為家長究竟怎麼去做才能疏導孩子各方面的壓力,作為學生家長又需要怎樣去配合教師?這是我們每個家長和教師都需要關係的大事。
  • 《家庭心理百科》:孩子愛打架,家長選擇影響孩子一生
    因此,對於性格不同的孩子來說,社交問題有著鮮明的個人特徵,需要具體案例具體分析。在心理學著作《家庭心理百科》中,作者宋炯錫就詳細講述過這一話題。宋炯錫是韓國高麗大學心理學博士,是韓國多個人氣綜藝節目的常駐心理學專家,對孩子的成長教育有著豐富的執導經驗。
  • 兩個孩子對話讓人忍俊不禁,家長看完後還敢不重視孩子的普通話?
    文丨C媽學堂之前去學校接女兒的時候,聽到兩個小朋友之間的對話。女孩:終於可以回家「刺放」了!女孩同學:「刺放」刺什麼飯?女孩:刺放女孩同學:哈哈,你這是什麼口音,笑死我了,我們都說吃飯,你不會說吃飯嗎?這段對話之後,那個小女孩就哭了,感覺自己很委屈,被歧視了,被看不起了。
  • 孩子被同學多次捏臉和摟抱,家長該不該教孩子打回去?
    這才是讓寶媽困惑的地方,她覺得和對方家長溝通起不到效果,他們根本沒有認識到自己孩子的錯誤!那位寶媽繼續說,她們一直教育孩子,要和同學友好相處,不要起衝突,能原諒別人的地方儘量原諒別人,可是對於同學這樣的行為,讓孩子很不舒服。孩子奶奶教孩子打回去,不能任由別人欺負,可她們覺得打人是不好的行為,所以發出來,想聽聽大家的意見。
  • 馬雲的開學第一課:決定孩子學習的是家長,教育需要學校和家長一起努力
    馬云為家長們上的「開學第一課」,這8句重點與大家共勉!「一般開學第一課都是給孩子們上的,我認為我們的開學第一課要給家長們上。」「開學第一課,我準備好好『修理修理』家長。」8月30日,阿里巴巴合伙人、馬雲公益基金會創辦人馬雲,走進他所創辦的雲谷學校,為雲谷家長們上了「開學第一課」。
  • 家長多跟孩子說說自己小時候的事!少年的你和他更容易對話!
    時代的不同,讓我們和孩子的童年生活有著巨大的差異,而孩子出於新鮮好奇,總希望我們能多分享一些關於兒時的記憶。這就像我小時候一樣,總愛聽爸媽講他們兒時的那些事兒。或許,那些記憶可以讓我們跨越時空,讓曾經年少的父輩、我們以及正值少年的孩子隔空對話?
  • 從腦科學看孩子閱讀:改變大腦結構和思維,「對話式閱讀」是關鍵
    因此閱讀對於孩子們來說是一個需要從小培養的好的愛好,甚至在以後很長的一段時間中閱讀足以貫穿他們的整個人生。很多家長都知道閱讀對於孩子的重要性,但是卻不知道應該怎樣讓孩子有一個更好的閱讀方法。之前我家孩子小的時候,我也想從小培養他閱讀的好習慣,但也許是性格使然,讓他很難靜得下心來去讀一本書。
  • 孩子不愛和家長「交心大慶市人力資源」怎麼辦?一堂告白課打
    核心提示:「我問了,你不說,這是隔閡;我不問,你說了,這是信任。」更別出心裁的是,老師還設計了幾個遊戲環節,讓孩子體驗到媽媽十月懷胎的不容易,以及讓孩子體驗到在黑暗迷茫中突然抓住媽媽的手,漸漸引導孩子明白一個道理,人生之路需要有人正確引導,大慶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再尖銳的問題都可以得到解決。
  • 問: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嗎?家長說沒有,孩子說有的!
    ,自己講了後,孩子說老師不是這樣說的,哪怕最後結果是一樣,解題思路不一樣也不行,還有就是自己心裡明白,但是不知道該怎麼用孩子能聽得懂的方式來說,教師這個職業,如果每個人都可以的話,那還本科四年幹啥,還有實習什麼的,老師說自己難,家長真的好難,除了上自己的班,又做一個自己又不懂兼職,我監督了我大侄子三年,真的,自己被氣得有心臟病的感覺,感覺還破壞了感情[捂臉]
  • 家長在評價孩子,孩子也會評判家長,而這關係著他們的人生觀
    「父母究竟是什麼樣的人」,這對任何一個孩子來說都是一個重大命題,而且是會影響他們形成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命題。無論父母處於什麼樣的階層或是學識如何,總之孩子會有一套他們對父母的看法。你可曾想過,自己在孩子的眼中是怎樣的父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