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打卡挑戰賽#
文/慢羊
作為父母,我們習慣了時不時地去評價孩子,認為他們是乖巧可人的,或是倔強淘氣的;覺得他們是頭腦聰明的,又或是遲鈍木訥的……我們可能忽略了的事實是:孩子其實一直也在評價父母。
「父母究竟是什麼樣的人」,這對任何一個孩子來說都是一個重大命題,而且是會影響他們形成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命題。無論父母處於什麼樣的階層或是學識如何,總之孩子會有一套他們對父母的看法。
你可曾想過,自己在孩子的眼中是怎樣的父母嗎?
孩子眼裡的是堅強自律的媽媽,自己也不會太差
電影《西班牙女傭》裡的小女孩克裡斯蒂娜,在她的大學入學申請習作裡,講述了自己的媽媽。18歲的女孩,已經可以結合母親所處的時代、文化背景,以及母親所經歷的一切,用理解和包容的眼光去看待和講述母親是怎樣的一位女性。
克裡斯蒂娜6歲的時候,父親離開了,她和媽媽芙洛兒相依為命地生活在墨西哥。媽媽太想保護孩子,所以無論生活多難,她從不在孩子面前落淚。情緒實在低落的時候,她會悄悄躲開並快速調整好情緒,再回到孩子面前。而克裡斯蒂娜因為也想要保護母親,所以從來沒有告訴媽媽自己其實能聽見她哭泣。
為了能擁有更好的生活,媽媽帶著克裡斯蒂娜離開墨西哥去了美國洛杉磯。而來到美國後6年半的時間裡,母女倆都沒敢走出她們所生活的大社區(有大量墨西哥人集聚的社區)。母親始終沒有學說美國話,她還堅持著自己的文化信仰。媽媽一天打兩份工,收入倒也足以讓母女二人安穩度日。
克裡斯蒂娜也始終是個品學兼優的孩子,她的美語說得相當地道,與當地的孩子已經沒有多大差異了。
人生的轉折出現在克裡斯蒂娜的青春期。為了防止女兒在這個時期迷失自我,為了更好地保護女兒,媽媽芙洛兒不得不放棄了需要上夜班的那份工作。而為了保證有足夠的收入,她需要找到一份新工作。
在美國生活了幾年後,芙洛兒終於第一次走出了墨西哥人集聚的社區,開始步入「異國他鄉」,並跨越了文化鴻溝,開始為美國當地人工作。
芙洛兒的運氣不算太壞,不通美語的她找到了一份日間保姆的工作,薪水大大超出了她的預期。芙洛兒相當興奮,她帶著女兒去餐館慶祝。媽媽出眾的外貌引人注目,餐館裡有幾位男士想給她買杯酒喝。芙洛兒請服務員轉達她的憤怒:「他們以為自己是誰?沒看到我還帶著女兒嗎?」媽媽的潔身自好,其實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正在長大的女孩。
將自己的標準強加給孩子,她可能會受傷
芙洛兒工作的那戶人家,養育著一雙兒女,而父母雙方育兒理念的分歧,讓這個家庭危機四伏。
這個家中的媽媽黛博拉讀過很多育兒書籍,喜歡照本宣科,卻忽略了孩子們的真實感受。黛博拉本人是個時尚達人,每天早起鍛鍊,嚴格管理自己的身材。然而,她的女兒柏妮絲卻是個體型偏胖的孩子,而且正戴著牙箍,算不上漂亮。
黛博拉希望女兒和自己一樣追求完美的身材,然而這只是她自己的想法。
母親和孩子間的不和諧,就像藏在家裡的一個定時炸彈,一觸即發。
爸爸約翰是個有共情能力的父親,他希望妻子能更多地考慮孩子的感受,他對待孩子的方式和態度也總是和黛博拉有所差異,這給了黛博拉「唱反調」的感覺。黛博拉幾乎要發狂了,她鬧著脾氣,建議丈夫在教育孩子方面要和她保持一致。
期末考試的前一天,爸爸正陪著女兒複習功課,外出瘋狂購物的媽媽回來了,並且也給女兒買了很多衣服。柏妮絲很欣喜,哪有女孩不愛美呢?爸爸以為她們母女之間的矛盾終於能有所修復了。然而,媽媽給女兒買的衣服全部偏瘦,她想將自己的意識灌輸給女兒:「你可以的,你會很漂亮!我肯定你可以減下來。」她認為偏瘦的衣服對女兒會是鼓勵,然而卻大大傷害了女兒的自尊。
柏妮絲傷心地說要獨自回房間待會兒。爸爸約翰很擔心,媽媽卻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失誤,也沒有注意到丈夫的擔心,還在繼續絮絮叨叨地要求丈夫和她保持一致。
黛博拉沒有意識到,她一直在希望女兒成為自己期望的那樣,而沒能去尊重孩子真實的模樣。其實她的女兒柏妮絲雖然外表不算出眾,但那是個相當溫暖體貼而且善良大度的女孩,她關心著家裡的每一個人,對外婆關於那些已逝名譽的各種絮叨照單全收,為父親在事業上取得的成就驕傲而自豪,對母親的情緒十分關心,對其他人也都相當友好。
遺憾的是,黛博拉忽略了女兒的這些美好。
那段時間,黛博拉的事業剛好遭遇了挫折,她內心裡有著很大的失落感,而不善於管理情緒的她不由自主想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找補價值感。但是她只是單方面地在考慮自己的想法,無疑給女兒帶去了不小的傷害。
家長的人生觀影響著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
因為芙洛兒在黛博拉家裡工作,所以兩個家庭包括孩子的生活開始有了交集。
黛博拉一家去海邊度假的時候,芙洛兒帶著女兒也和他們一家住到了度假屋。
12歲的克裡斯蒂娜很快被富人的生活迷惑得眼花繚亂,她外形出眾,說話甜美,很得黛博拉的喜歡。而克裡斯蒂娜對她的崇拜,也讓她那段時期各種受挫的心靈得到了滿足。
黛博拉開始有了許多越界的行為,她未經芙洛兒同意就將克裡斯蒂娜帶出去一天,帶著她購物,改變造型,還給她買了很多東西。假期結束後,她甚至想辦法幫克裡斯蒂娜換到了私立學校。
黛博拉的行為其實是善意的,也博得了小女孩的喜歡,然而她忽略了對女孩所處家庭的尊重,所以芙洛兒從開始的大為光火,到後來的一次次被激怒,總之她與黛博拉之間產生了不小的矛盾。
但與此同時,芙洛兒自己也曾經有過越界行為。她見到柏妮絲因為偏瘦的衣服傷心難過的時候,悄悄地將那些衣服放大了,這讓柏妮絲相當高興和感激。然而, 芙洛兒的行為對柏妮絲修復她和媽媽的關係顯然並沒有好處。
在這重重矛盾之中,柏妮絲的爸爸約翰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他擅長安撫孩子,也對 的憤怒表達了理解和歉意,他對妻子的執念相當無奈,那也是他相當焦慮的一段時期。
最終,芙洛兒選擇了做真實的自己,她離開了黛博拉的家,放棄了這份對她來說薪水優渥的工作,也帶著女兒離開了私立學校。12歲的克裡斯蒂娜又憤怒又失望,她在大庭廣眾下歇斯底裡地指責母親毀了她的生活。
然而,6年以後,18歲的女孩終於理解了母親,知道了只有勇敢而堅定地去面對屬於自己的世界和生活,她們才能擁有真實而有底氣的自我。
母親的人生觀對女孩的影響想必是一輩子的!
結語:
《西班牙女傭》這部影片除了聚焦於孩子的教育問題,還涉及到了成年人之間的感情糾葛,但不是本文關注的重點,所以就不做介紹了。
從家長的視角來看,這部影片真的具有很大的啟發意義,會引發我們的許多反思——我們常常對孩子有這樣那樣的要求和期望,我們會給他們許多評判,而我們又是否反思過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們是否已經努力做到了最好的自己?
孩子眼裡的那個爸爸或媽媽會是什麼樣的形象?如果孩子認知中的父母是樂觀的、自律的、努力的、有同理心的,是他們所認可的形象,那麼孩子想必也會努力成為這樣的人。而如果相反呢?
本文為慢羊說育兒原創,歡迎關注和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