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靈隱寺,很多人都會想到一個電視劇,當然了,這個電視劇最近已經有許多年沒有更新過,但依然還是存在於90、80後,甚至是00後,他們的,童年時光裡,因為這個電視劇在當時是非常的火爆,無論是內容還是其中的演員的表演,都是可圈可點的,雖然在現代看來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再好像就是這種平凡,在吸引著觀眾去觀看。
如果拋出去他的影視作品之外,我們看到現實生活中的靈隱寺,又會想到些什麼呢?靈隱寺,又名雲林寺,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背靠北高峰,面朝飛來峰,始建於東晉鹹和元年(326年),佔地面積約87000平方米。靈隱寺開山祖師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南朝梁武帝賜田並擴建。五代吳越王錢鏐命請永明延壽大師重興開拓,並賜名靈隱新寺。宋寧宗嘉定年間,靈隱寺被譽為江南禪宗「五山」之一。清順治年間,禪宗巨匠具德和尚住持靈隱,籌資重建,僅建殿堂時間就前後歷十八年之久,其規模之宏偉躍居「東南之冠」。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帝南巡時,賜名 「雲林禪寺」。
靈隱寺的存在時間是很長的,包括是他的名氣以及他的一些傳說都可以說是在杭州家喻戶曉,當然,在本地人的心裏面靈隱寺依然是有一些旁人不知曉的一些傳說,而在這些傳說之中,有的是關於靈隱寺改名字的傳說,但最多的還是有關於「濟公活佛」他的傳說。
有關濟公的故事傳說,在南宋時期即已開始流傳。先是凡俗神童李修緣或是得道高僧道濟的一些富有傳奇色彩的片斷故事在中國民間耳聞口傳,後來通過說書人的話本說唱,內容逐漸豐富。
在濟公故鄉天台一帶流傳的多是他的出世、童年生活、戲佞、懲惡、扶困濟貧的故事,其中如「濟公出世」、「小濟公芥菜葉潑水救淨寺」、「利濟橋」、「棒打壽聯」、「赭溪救童」、「修緣出家」等廣為流傳。而在杭嘉湖一帶流傳的故事內容更為廣泛,這是因為那裡是濟公出家後的主要生活和活動場所。其中以「飛來峰」、「古井運木」、「戲弄秦相府」等故事最為膾炙人口。直至明末清初,出現了一部描寫濟公傳奇事跡的《濟公傳》。
也有許多影視作品,對於濟公有著一些的解讀,但讓罈子印象最深的還是,遊本昌老先生所扮演的角色,不知為什麼,可能是先入為主的觀點,也可能是觀眾第一眼看到便覺得他特別的符合的原因,所有人都在去模仿濟公,但沒有人去想濟公活佛為什麼要去做那些事情,而遊本昌老先生則是去想濟公活佛要去做這些事情的原因,後來者大多是在模仿遊本昌老先生他的一些表演,這也是為什麼可能後來者在被觀眾觀看的時候,表演痕跡很重,因為也沒有去想自己的一些禮節,更多的是在模仿前者的表演,而不是將自己的表演去解讀,被扮演者他的行為。
靈隱寺許多人對他的印象可能還是存在於上面,這些像是濟公活佛或者是,其他影視作品的來源,但我們今天可以去了解到,在靈隱寺中,不單單有濟公活佛,還有其他如:敦煌石室藏唐人書《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經》,靈隱藏品中最古的一件文物。再去求神拜佛,大多人都想去許願,或者是還願,而在靈隱寺中最有名的當屬姻緣。
所以一些小夥伴如果對此很感興趣,或者是想去求一個好的籤的話,還是推薦區令尹四,因為他那裡不單單有文化底蘊,還有一些你感興趣的,一些傳奇故事都是讓人去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