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隱寺一副對聯懸掛1700年,助無數人走出低谷,國學大師極力推薦

2020-12-21 九月的小書屋

靈隱寺一副對聯懸掛1700年,助無數人走出低谷,國學大師極力推薦

一說到寺廟大家應該能想到不少地方,但是最有名的寺廟我覺得還是靈隱寺,因為靈隱寺一直被譽為是千古聖地,從古至今就有許多達官貴人前來拜訪這座聖地。

從靈隱寺建立以來,現在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如今這座寺廟現在已經成了國家重點保護單位,正是因為它的珍貴,從而引來很多人前來打卡。

而許多人來到這裡以後,印象最深的不是裡面的景色,而是門外的對聯,據說這個

那到底寫了什麼呢?

跟著我來了解了解

「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

這句話看起來樸實無華,沒有什麼讓人深刻的地方,但細細品讀過來,卻飽含著人生哲理,寫盡了人生。

我們一生會遇到很多事情,而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又不能做到十全十美,所以在這個時候,你大可遵循「萬事只求半稱心「。

要懂得知足常樂、隨遇而安。

這也是林語堂先生告訴我們最好的生活方式。

「半稱心」並不是指消極無奈,沒有辦法解決,而是指人到了年齡以後要懂得豁達,滿足。

人生在世幾十年,哪有那麼所順心順意的事情,只有嘗過酸甜苦辣,才知道什麼是生活。

遇到過不去的坎,選擇回頭也是一種智慧。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遇到過這種情況,當一件事情達不到自己所想的目標時,就會垂頭喪氣,將自己的情緒全部表露在外頭,但其實作為一個成年人,應該將這些事情看開。

人生的路上,固守淡泊,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不做世間功利的奴隸,不為凡塵中各種攪擾、牽累、煩惱所左右,使自已的人生不斷得以升華。

不去強求完美,做真實的自我,讓人性回歸到本真的狀態;

不苛求自己,不委屈自己,努力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快樂就在身邊。

萬事只求半稱心,這不是玩世,這是求是。

追求「半稱心」的生活,不是無奈和消極,而是一種豁達和智慧。

對聯中無不涵蓋了現在生活的一些縮影,同時還能窺見到一些做人的智慧和道理,常常讀古人古事,一定能從裡面獲得大量的智慧。

對聯具有詩、詞的某些特點,但比詩、詞更精煉、更工整,也更富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魅力。因此,它是中國文學藝術中的一種特有的形式,也是漢族文學藝術中獨有的一大藝術特色。

如果你也想學習老祖宗的對聯文化的話,建議您可以看一下這本《中華對聯精粹》

這本書注重「實用」和「全面」,凡是會用到對聯的場合,凡是會用對聯的時日,都有涉及。

在2005年的時候,對聯文化已經被列入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裡了,以後我們更要多學習一下這類的知識,把老祖宗的文化弘揚光大。

這本書結合社會現實,加以注釋、譯文和點評,賦予了這些經典以新的時代內涵,為大眾提供陶冶性情、提升道德素養的寶貴精神食糧。

一本才49元錢,也就是一張電影票錢,一頓飯錢,卻能讓你受益終生!

相關焦點

  • 杭州靈隱寺一副對聯,已懸掛1700年,點醒無數世人,助其走出困境
    這本書中向我們介紹了基本的聲韻格律,這些讀起來朗朗上口的句子,其實也是對聯中必須符合的基本對仗原理。對聯在古代也稱楹聯,因為其最早是貼在房屋的楹柱上,故而得名。《楹聯叢話》中記載,對聯最早起源於五代後蜀主孟昶,有一年新春之時,他為了祈福國家興旺人民安康,在宮殿的門上寫下了兩句題詞:「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
  • 靈隱寺曾留下副對聯,傳承1700年,卻點醒了無數迷茫而執著的人
    1985年11月,電視劇《濟公》首次登上電視螢屏。而該片一經播出,便紅遍大江南北。憑藉精湛的演技,劇中濟公的扮演者遊本昌先生,塑造了一個極為接地氣的濟公。他癲他痴他狂,令無數人都印象深刻。而隨著該劇的大火,曾經香火鼎盛的濟公隱居處《靈隱寺》,也被全國各地的民眾所熟知,更成為了不得不去,不得不拜的著名佛教聖地之一。靈隱寺,又名雲林寺,它位於浙江省的杭州市。作為江南的千年古剎之一,靈隱寺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東晉年間。歷經南朝擴建及五代吳越王錢繆的開拓,它在宋朝宋寧宗時期名氣登頂,成為當時江南禪宗的五山之一。到了清朝更被譽為東南之冠。
  • 靈隱寺一對聯14字,懸掛1700年,道盡了一生
    近日,杭州靈隱寺的一則招聘啟事引起了廣大網友的關注,瞬間衝上熱搜榜。簡單的來說,這個佛家聖地對外招聘文宣部的文職人員,負責寺院信息發布及對外宣傳工作。靈隱寺,又名雲林寺,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背靠北高峰,面朝飛來峰,始建於東晉鹹和元年(326年),佔地面積約87000平方米。 靈隱寺開山祖師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
  • 靈隱寺內的一副對聯,短短14字,卻道盡一生,點醒無數糊塗世人
    而在最為博大精深的漢字裡,對聯又是一個充滿韻味的奇妙文化。按照一定的平仄對仗標準,來靈活多變地使用漢字,從而表達內心的思想與祝願等,就是對聯的妙處。一直到今天,對聯都是我們十分重視的一種文化。而在杭州靈隱寺中,就有著這麼一副深奧的對聯,它只有短短14個字,卻寫盡了一生,說透了人生的奧秘,點醒了無數糊塗世人。
  • 靈隱寺中的一副對聯,僅有14個字,卻寫盡了一生,點醒多少世人
    比如範仲淹寫的《嶽陽樓記》,一首"先天下之憂而憂"傳唱千古;比如崔顥寫的《黃鶴樓》詩,"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學過的人都會背誦。靈隱寺是中國著名的佛教寺院,也是浙江省杭州市的風景名勝區。靈隱寺的歷史非常悠久,它始建於東晉鹹和元年(326年),算起來到現在已經有1694年了。北宋時,靈隱寺成為佛教禪宗聖地,吸引的不僅是佛教徒,還有無數名人。
  • 靈隱寺有一幅對聯,只有短短14字,卻道破世間真諦,點醒無數世人
    中國有不少的傳統文化,其中對聯就是之一,它也被稱作是對子或者是楹聯。這種是可以寫在紙上或者是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佳句。對聯十分要求對仗工整,平仄協調。這樣的藝術形式是中華語言獨有的,也是中華傳統的瑰寶。最早有對聯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而春聯是最常見的一種。
  • 靈隱寺門前的14字對聯,看上去好像很普通,卻點醒了無數遊客
    中國是一個受佛教影響深遠的國家,佛教傳入中國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了,雖然不是我國的本土宗教,但是中國絕大多數的人們都是信奉佛教的。因為佛教在我國的歷史悠久,所以在國內是有著很多年代久遠的寺廟的。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歷史悠久的寺廟現如今都成為了中國的旅遊景點。
  • 求姻緣第一的寺廟~靈隱寺
    1985年11月,電視劇《濟公》首次登上電視螢屏。而該片一經播出,便紅遍大江南北。憑藉精湛的演技,劇中濟公的扮演者遊本昌先生,塑造了一個極為接地氣的濟公。他癲他痴他狂,令無數人都印象深刻。而隨著該劇的大火,曾經香火鼎盛的濟公隱居處《靈隱寺》,也被全國各地的民眾所熟知,更成為了不得不去,不得不拜的著名佛教聖地之一。靈隱寺,又名雲林寺,它位於浙江省的杭州市。作為江南的千年古剎之一,靈隱寺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東晉年間。歷經南朝擴建及五代吳越王錢繆的開拓,它在宋朝宋寧宗時期名氣登頂,成為當時江南禪宗的五山之一。到了清朝更被譽為東南之冠。
  • 每一副優秀對聯,都是一篇絕美文章
    諧音使得語意豐富,含蓄蘊藉,在對聯中使用,讓人品味不盡。傳說乾隆皇帝曾出上聯「兩碟豆」,紀曉嵐馬上對出了下聯「一甌油」。仔細一想,卻又恰好說的是餛飩湯圓,妙不可言。北京還有家中藥店,懸掛對聯:神州到處有親人,不論生地熟地;春風來時盡著花,但聞藿香木香。「生地、熟地、藿香、木香」,都是中藥名,言在此意在彼,這副對聯極為應景。
  • 1700年的靈隱寺,被譽為中國十大古剎之一,傳說濟公曾在此居住
    #90後旅行#1700年的靈隱寺,被譽為中國十大古剎之一,傳說濟公曾在此居住現在的杭州在很多人眼中可謂是一座非常著名的旅遊城市,去到杭州必須打卡的自然是西湖的美景,但除西湖外,還有一處旅遊景點也是杭州人非常喜歡的,這就是杭州的靈隱寺,其實說起靈隱寺的話,大家應該是了解一些的,它無論是從佛教還是從他的化名來說,都是非常值得一去的,靈隱寺在杭州也有著不一樣的地位,寺廟所處的地方古樹參天
  • 靈隱寺小記
    □趙光明/文如果說杭州西子湖的「天然畫圖」迷人,而環境幽靜、景色宜人的飛來峰下的靈隱寺就更使人流連忘返了。我和夫人賈淑榮來此觀光整整一天,直到太陽落山才返回住地。這天,杭州市區的氣溫已高達三十七攝氏度,悶熱,令人不舒服。可是鬱鬱蔥蔥的飛來峰下,溪流潺潺,空氣清新頗給人以秋天的涼爽感。這裡真可謂是杭州的避暑勝地了。
  • 杭州靈隱寺旁免費寺廟,古樸典雅遊客少,附近的靈隱寺卻人從眾
    到杭州旅遊,除了遊覽西湖,不少人還會去探訪靈隱寺。因為名氣太大,靈隱寺一年大多數時間都是人從眾的熱鬧景象,想像中的佛門清淨地意境只有在清早和傍晚時分才會出現,就個人來說,更喜歡旁邊的三天竺。三天竺是靈隱寺附近的三座佛寺,分別是上天竺法喜寺、中天竺法淨寺和下天竺法鏡寺,距離靈隱寺最近的是法鏡寺,近期名氣最大的是法喜寺,過去地位最低的是中天竺法淨寺。有意思的是三天竺中的法鏡寺和法喜寺都需要購買門票才能進去遊覽,只有法淨寺是免費開放的,儘管如此,人氣依然最低。
  • 靈隱寺祈福,飛來峰頂迎新
    依稀記得一些電視劇裡面的廟宇建築場景就是在靈隱寺拍的,而且濟公大師也是在靈隱寺出家的。在聽到這首歌的時候,靈隱寺也就在我心裡種草了。靈隱寺成了很久以來很想去的地方了。來到杭州之後,就有一種衝動想儘早來靈隱寺禮佛祈福。後來聽說在杭州靈隱寺香火旺盛,我內心就更想去了。
  • 有一副對聯,賊都不敢偷
    可不料因為王羲之書法蓋世,為時人所景仰,此聯剛一貼出,即被人趁夜揭走。家人告訴王羲之,王羲之能夠理解揭聯者心情,所以也不生氣,又提筆寫了一副,讓家人再貼出去。王羲之想了想,微微一笑,又提筆寫了一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家人大驚,夫人更是不解,可王羲之笑而不語,讓兒子只管貼出去。夜間果然又有人來偷揭,可在月色下一看,見這副對聯寫得太不吉利。儘管王羲之是書法名家,可也不能將這副充滿兇險預言的對聯取走張掛啊。
  • 專研國學登上百家講壇,她被譽為國學大師,也被人說是廢話連篇
    讀國學的大學老師但是,要說身上熱度最高的一位,還是要屬於丹。如今,於丹的身影不再活躍在熒幕之上。有關她的話題卻還是不減當年。那麼從國學大師到萬人唾棄,被大北學子轟下臺的她。讓很多原不感興趣的人都心動起來。在看完節目上還回味無窮。世界公認的國學大師能夠把古文講得像白話文一樣簡單易懂。靠的是她深刻的理解是豐富的閱歷。
  • 俞樾和他的對聯
    前文回顧:自然、典雅,李漁和他的對聯隨性、狂放,鍾雲舫和他的對聯淡雅、工麗,梁章鉅和他的對聯今天咱們要說的這個人物,可能大家之前從別的地方聽到過他的名號,因為他的研究領域有些太廣泛,但在對聯方面他確實是一位不可忽視的、相當強悍的選手。不過當今之世,這位楹聯大師有時候卻被選擇性無視了,為什麼呢?
  • 如何走出人生低谷?
    說起人生低谷,我想每個人都有,只是不知道大家都是如何度過的,是自己一個人扛,站直了,不能趴下,還是有朋友的陪伴和支持,再或者是在困境中勵精圖治,實現逆襲,總之,每個人有每個人應對的方式。而我想到的走出人生低谷方法是:接納當下,謹慎籌謀,在當下繼續積澱能力和知識,等待著厚積薄發的那一天。人生本來就有波峰,當你接納有高便有低,你或許就有了底氣和力量去面對這一切。
  • 千裡挑一入職靈隱寺 90後小夥告訴你真實的寺廟工作
    來源:封面新聞封面新聞記者 徐語楊靈隱寺位於浙江杭州,這座1700多年歷史的千年古剎是全國最為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香火不斷,遊客眾多。近幾年,靈隱寺頻頻登上熱搜,甚至火到國外,卻與佛法無關,而是因為一則招聘啟事。
  • 什麼是國學,是漢語,還是詩,詞,怎麼國學大師如牛毛,聞所未聞
    在擴展一點諸子百家學術文化思想是我們國學的根基。而我們國學更是涵蓋了我們中國傳統的哲學,文學,史學,民俗,包括中醫,地理,經濟,音樂,建築等諸多方面。當然,那些漢語文字,詩詞歌賦等,當然也屬於國學方面。下面我們來解決,所謂國學大師的問題。
  • 火葬場門口的一副對聯,看了讓人感慨萬千,一語道出了人生真諦
    說起對對聯,在現在的一些古代題材的電視劇或者電影中,都會有這樣的場景,比如《唐伯虎點秋香》這部電影中,就有大量的對對聯的鏡頭,這說明,對聯在古代時候,也是一種重要的表達情感的方式,而現在雖然人們不經常沒事就像古代人一樣吟詩作對,但現在在過年的時候,幾乎每家每戶都會在門口貼上一副對聯,來表達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