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閔行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經過三年的打造發展,閔行的文創產業呈現出蓬勃發展、欣欣向榮的良好態勢,湧現出一批充滿活力的文創企業和卓越的文創人才。文創不再是簡單的披件文化外衣,而是融匯於各個行業,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以其高附加值、高融合性特點,創造出新的經濟增長點。
創意設計業和網絡信息業是閔行近年來最具競爭力的行業板塊。作為上海老牌的工業基地,創意設計在閔行文創產業中佔有最重要的位置。閔行不但匯集了眾多例如廣為焊接、偉昊汽車這樣的用工業設計賦能的製造企業,還有像凱臣服飾、秦藝旗袍等一批以設計為引領的時尚創意企業。上海航天、上海航空均選擇紮根閔行,數字設計、虛擬實境設計驗證已成為在航天航空領域必不可少的生產工具。
專注於機器人新零售的更酷科技,運用其對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的理解,讓機器人融入大眾生活的各種場景,為人們帶來了全新的消費體驗。由玻機公司設計和運維的上海市建築幕牆管理平臺「雲幕牆」系統,運用BIM、GIS信息和大數據分析等信息技術實現了對上海眾多摩天大樓建築幕牆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致力於大型數字媒體設計開發的上海科睿,將數據可視化技術拓展到了智慧能源、智慧政務、智慧法院、智慧旅遊等各個領域,用網絡信息技術和創意設計服務於城市精細化管理。
除了服務於產業,文創也時刻溫暖著我們的生活。在藝術、科技、文娛、教育、消費、現代出行等各個領域,都能見到閔行文創企業的身影。
文創讓藝術不再高高在上,通過IP授權與應用,藝術成為飲食、家居、辦公中的一抹亮色。即使是「新海派曼生十八式」這樣的館藏級重器,亦可通過與科技的結合,成為捲軸式石墨烯採暖器,變成「有溫度的藝術日用品」。
文娛生活是文創產業受眾面最廣的板塊。喜馬拉雅的有聲圖書、瘋讀小說的網絡文學、EDG電子競技、創客星球的機器人格鬥……總有一款曾豐富了你的娛樂生活。
教育領域也少不了文創企業的身影。K12智能校內課堂解決方案提供商「一起教育」剛剛完成美股上市,AI Robot+Edu領域的高科技企業鯨魚機器人在青少年STEM教育領域乘風破浪。
生活美學電商「一條」成為了文創產品、文創生活最知名的推手。途虎、哈羅單車為現代出行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文創產業化」,「產業文創化」,讓閔行文創產業的格局變得更大,為經濟增長提供了新的動力,為城市管理供給了新的方案,也溫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經過三年的發展,閔行文創產業成績喜人。23家園區、樓宇、空間獲得市區兩級文創載體稱號;廣為焊接獲「上海市級工業設計中心」稱號;7家企業的產品獲評上海「設計100+」;杏家的和平享厚福手鞠香囊、九和堂的九和香佩獲評「2020上海優選特色伴手禮」;10多位國家級、市級工藝美術大師落戶閔行;10位文創工作者獲評「閔行當代工匠」。
新發布的《閔行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透露,未來三年的主要任務和工作舉措可以簡要概括為三個「五」:暨重點聚焦創意設計、網絡信息、傳媒娛樂、文化裝備、文化藝術等五大重點領域,打造虹橋國際文娛、七寶文化藝術、紫竹網絡信息、浦江傳媒演藝、吳涇時尚創意等五大發展板塊,實施政策引導、載體升級、項目推進、品牌打造、人才培育等五大行動計劃。到2023年,全區規模以上文創企業達到1000家,營業收入實現1100億;規模以上文創企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11%;經認定的市級文創園區12個,區級文創園區15個,具有產業特色的文創樓宇和文創空間15個。
(看看新聞Knews記者 周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