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為什麼父母越冷淡,孩子越迎合

2020-12-18 艾菲說

為什麼許多從小不被父母寵愛的孩子,往往越懂事、越處處為他人著想、越懂得付出和貢獻?

這其實是一種迎合。

你過去一定是拼命地努力去做一個你母親可以輕視且折磨的孩子,因為你一直都害怕如果你不這樣做,你對她來說根本就是不存在的——《客體關係心理治療》謝爾登.卡什丹。

01

孩子為了得到父母的關注,從小就習慣了為家人奉獻

我想起了我媽,由於她在五個兄弟姐妹中佔老大,雖然從小就學習成績好,但卻只有小學畢業水平。聽她說她是主動給我外公說她不讀書的。在五六十年代,大多家庭都是重男輕女,我媽會主動承擔家務,照顧弟弟妹妹,所以幾乎就沒時間上學,後來長大後,我媽也是他們五個兄弟姐妹中對我外公外婆最好的那個子女,她也是最賢妻良母的那個。

我外公外婆經常給我們說,我媽小時候特別懂事,也從來都不向他們提要求,愛幹活,她幾乎就是我外公外婆誇大的孩子。在我們心中,我媽也是那個好媽媽,但我們也能明顯感覺到我媽愛抱怨,常常情不自禁的就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她遇到事情也很消極、悲觀。

我長大後,學過心理學了,我才知道,人不可能無欲無求,只要是人,就會渴望更美好的生活,沒有誰是心甘情願的任勞任怨的,所以我更能理解我媽了。

沒有人願意接受父母不愛自己這個事實,所以就會拼命地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就會通過「表現好」來獲取父母的關注,所以現實中越不受寵愛的孩子反而越懂事,原因是他們對愛的渴求。

父母冷淡孩子,又是源於什麼呢?

由於社會環境的影響,大多父母都會重男輕女,加上小孩數量多,對父母而言,女孩的生命分量就更輕,所以,樂於奉獻的那個小孩通常是女孩,她也很少會引起父母的歉疚感,父母甚至會覺得是理所當然。在農村老家時,經常都會聽到一些年紀大一點的人說,越勤快的那個小孩,往往挨父母的罵還更多。

02

父母越冷淡,孩子越迎合

迎合父母的孩子,往往是他們靠近父母的唯一方式。為了靠近父母,他們只有去奉獻,為父母、為兄弟姐妹,哪怕家人對他們的付出視而不見。當家裡食物不夠的時候,也會主動的讓給弟弟妹妹吃,或者父母先吃,父母也幾乎習慣了他們的奉獻。

曾經很火的電視劇《歡樂頌》裡的樊勝美, 她家人重男輕女的思想,可以說是到了病態的地步。她對她家人的付出,她家人沒有半分感激,甚至覺得是理所當然,只會一味地向樊勝美索取,不會在乎她過得好不好,更不會在乎她的感受。

父母們不知道 ,每個小孩心裡都渴求被愛呀。渴望愛,所以不斷討好父母,卻得不到愛,於是不斷討好,如此循環。 甚至這些被父母忽視的小孩長大後,他們還是習慣於對父母百依百順,雖然他們心裡也常常對父母不滿,但每當父母繼續向他們索取時,他們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為,仍然一邊抱怨一邊繼續奉獻。

《都挺好》裡的蘇明玉也是這樣,總是控制不住地去幫不爭氣的哥哥,我有好幾個女同事也是這樣,她們的工資她們都會攢起來,一直是個乖乖女,從不亂花錢,攢得差不多了就一起寄回家給父母,父母也覺得養那麼大,把錢寄回家是理所當然的。從小就表現得很優秀,其實心裡是想得到父母多一點的愛,但並沒有。以前常聽村裡人說過一句話:「恨哪個,靠哪個,」意思是孩子們都小的時候,父母最不喜歡的那個,等父母老了,卻是最不喜歡的那個小孩對父母最好。

樂於奉獻的孩子們,早一點接受無論如何父母都不會更愛你的事實吧,因為只有接受了這個痛苦的事實,你奉獻的行為就可以終止了。

03

作為迎合者,我們應該怎麼做?

作為從小就練就的迎合者,常常會過分在意他人的感受,善解人意,更不允許自己給別人帶來不便或麻煩。為了改變這種慣性行為,要學著去洞察自己的心理模式,敢於承認這種討好模式不是自我的需要。要學著去放棄偽裝,勇敢表達自己。如果我們怎麼做,別人都認為是應該的,這時,我們就要選擇什麼都不做。

END。

【原創文章,盜版必究。作者,堅果媽。如果喜歡,歡迎點讚與關注,持續輸出育兒原創好文,與大家一起成長,讓孩子擁有更美好的未來。】

相關焦點

  • 心理學:越愛一個人,越要懂得「放手」
    作者臥龍心術,燃夢文化執行董事兼經理,創始人:兩性相處為什麼會出現矛盾,為什麼會有家暴、冷暴力?兩性共處,若被欺辱,該怎麼守護好自己的未來幸福人生?孩子做錯了事情,父母對孩子的嚴厲責備,真的能讓孩子真正知錯?父母打罵孩子,會讓孩子內心之中的恐懼感植入骨子裡,而在這種恐懼感的影響下,孩子做錯了某件事,想到的不是自己做錯了事情,想到的是自己爸爸媽媽會打罵自己。
  • 婚外情中,為什么女人越主動熱情,男人越被動冷淡?
    為什么女人越主動熱情,男人越被動冷淡呢?一、愛得太多,想佔有更多在婚外情中,女人都會犯這樣一個錯誤:覺得已經和男人相愛了,確定了關係,這個男人就是自己的,把這個男人當自己的老公對待。男人為什麼會和你發生婚外情,又不離婚,不就是想在婚外有一段感情嗎?剛開始時 ,可能也沒有打擾對方家庭的打算,可愛著愛著總想得到更多 。
  • 心理越喜歡表面越冷淡,雙魚男最吃哪一套?
    其實男人越喜歡你越躲你嗎他心理越喜歡表面越冷淡,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下心理越喜歡表面越冷淡,希望能夠幫助到各位朋友們。情感諮詢越喜歡一個人表面上就對她冷漠,實際上還是會默默關注她,你這樣不好,喜歡就要勇敢說出來,現在競爭那麼強烈,你還對喜歡的人冷漠,那就是在把她往別人的懷裡推男生避開對視是不喜歡。你們相信表面越冷漠的人其實內心越脆弱嘛?
  • 為什么爸爸帶孩子越長久,孩子越優秀,答案扎心了
    反觀夏文的老公就特別輕鬆,只需要過一段時間往家裡匯點錢就行了,仿佛孩子完全是她一個人的。夏文說:「其實苦點累點,我都不怕,但是就怕孩子沒有爸爸的參與,成長會受到影響。」其實,夏文的擔心不無道理,在孩子的眼裡,爸爸成了一個概念而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臺灣畫家劉墉說:許多爸爸在孩子圖畫裡,沒有手。為什麼?因為在孩子記憶裡,爸爸像一團影子,總是抓不住。
  • 孩子越催越慢,心理學:拖延症有原因,催促不是解決之道
    但是同時我也提醒她:面對磨蹭、拖拉的小孩,你這樣只會越催越慢,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孩子意識不到自己該不該起床,以大人催促的次數和發火的程度來判斷該不該起床。孩子意識不到自己該不該做作業,以大人催促的音量和犀利的眼神來判斷該不該做作業。孩子越催越慢,心理學三方面解釋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孩子的拖延症,就要先了解為什麼催促會使孩子越來越慢。
  • 為什麼結婚越久,夫妻感情越冷淡?原因無非以下3點
    【明一悅讀原創,感謝喜歡,謝絕抄襲】婚姻久了,夫妻之間的感情,都會從濃烈步入冷淡,甚至結婚越久,夫妻感情越冷淡。很多婚姻中人,還會生出這樣的感慨:不婚不嫁,該是多好。那麼,為什麼結婚越久,夫妻感情越冷淡呢?明一認為,原因無非以下這3點,一起來盤點下吧。首先,結婚久了,夫妻之情開始懈怠了。與愛不愛無關,結婚久了,兩個人之間就開始懈怠了。
  • 父母越懂這些遊戲,孩子的寒假越幸福
    反彈球遊戲,是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的經典遊戲。這個簡單的小遊戲,背後藏著少有人知道的療愈力量。剛開始玩時,孩子可能會很用力,因為他們覺得越用力越好。「牽繩遊戲」材料只需一根繩子,由父母主導,幫助孩子戰勝分離焦慮。「假裝遊戲」與孩子一起沉浸玩耍,促進親子關係,幫助孩子建立自尊。.
  • 為什么女人越冷淡,男人對你越熱情?這是我聽過最有說服力的答案
    男人都是非常現實的,如果一件東西不需要付出,就已經屬於他了,他為什麼要付出那麼大的精力去追求?在感情當中,女人一定要明白,你所想要的一切,只能靠你自己去爭取,他對你是冷淡,還是熱情,這全靠你自己去爭取。
  • 心理學:為什么女人越麻煩,男人越愛?
    實用心理學:為什么女人越麻煩,男人越愛?答案其實很簡單。1、男人享受被異性需要的感覺許幻山依賴顧佳,但並不意味著他就特別愛顧佳,因為他在顧佳身邊,沒有迫切的存在感。總是在男人面前卑微討好、對對方言聽計從固然會弄丟對方的愛,一味只想索取,不想付出、態度冷淡也會弄丟對方的愛。說到底,愛情是兩個人的事情,最起碼你得讓對方感受到你也愛他才可以。
  • 在這些時候,你越冷淡,男人往往就越主動,你知道為什麼嗎?
    「徵服男人其實非常簡單,你不主動,他就主動,你越主動,他越不主動」。女人應該學會經營自己的感情,不要以為只要付出,就會有回報。有時候我們會發現,你對一個人越好,他越不在乎你的好,反而會傷害你,因為在這個人的潛意識裡,你離不開他,你需要他。當男人有這種想法的時候,就會肆無忌憚地傷害你。
  • 越獎勵孩子越不聽話?心理學「邊際效應」:問題根源要這樣解決
    但是,如今我們為人父母,很多人仍然用咱們爸媽的老辦法,但收到的效果卻不盡人意。儘管給孩子的獎勵看似很誘人,但孩子卻總是提不起勁。說白了就是孩子似乎對我們給予的獎勵沒有那麼的感興趣了。有家長就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這招父母用在我們身上靈,我們用在孩子身上卻不那麼靈呢?
  • 這幾個星座,越冷淡越高冷,反而越多人在追求
    許多人都會說,明明我給對方的暗示已經夠清楚了,為什麼還要對她發脾氣,但為什麼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相反,身邊的人越冷淡,越高冷,反而很多人在追求,到底是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自己總是不能理解,其實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想法,越冷淡,越高冷,你越表現出你的高冷,他反而越喜歡,想努力去追你,這是大多數人的想法
  • 父母的說話方式,決定孩子的性格?別不信,心理學依據讓人信服
    那麼,為什麼說父母的說話方式,決定孩子的性格呢?父母的「禁止」,反而對孩子是一種「鼓勵」有很多父母說,孩子的性格特別叛逆,你越不讓他做什麼,他越要去做什麼試試。其實,孩子的這種性格,就是與父母的說話方式有關。
  • 哈佛大學:家裡越亂孩子越聰明,尤其是這3個地方,父母別瞎勤快
    哈佛大學研究兒童心理學教授理察,研究多年以後發現:家裡的這三個地方「亂」是件好事,而且越「亂」,孩子長大就越聰明,父母千萬不要一「亂」就去收拾,父母要培養的孩子的一些技能,正確教育和引導孩子健康成長。讓寶寶的大腦更多地接受外界的「刺激」,孩子的大腦加速運轉,思維能力會變得強大,也有利於孩子變得更加聰明。
  • 為什麼對喜歡的女生越熱情,反而她會越冷淡?
    那為什麼,你們故事的開始,就是你對她越好,反而她會越冷淡呢?古時就流傳一句關於男生追求女生的俗話,說是:好女怕纏郎。什麼意思呢?大部分人我想一看到這句話就從字面開始拆解起來。其次是越容易得到的,女生會潛意識認為廉價。其實對於人性來說,人都是更加追求冒險和挑戰的。就好比日常的遊戲,當你過完這一關,你就會想挑戰難度更高的關卡。如果一個關卡,你看一眼,就覺得你絕對能過,而且是絲毫沒有難度的,你還會對這關有任何興趣嗎?
  • 你越冷淡,射手座越愛你!
    就是為什麼他們喜歡經常更換戀人的原因。與其思考如何去愛他並取悅他,不如停下來思考怎麼讓他對你保持那種感覺。射手座的骨子裡非常的叛逆,他們不安於現狀,常常無法抗拒新鮮感和神秘感的誘惑。他們對自由的追求不會停止。即使你很好,也不能完全束縛他們的心。
  • 越喜歡一個人,就會表現的越冷淡的星座!
    有時候在愛上一個人的時候,不敢承認,同時也會讓自己離對方遠一點,或許是因為對自己不夠自信,怕對方討厭自己,但是有時候在愛情中也會很容易迷失自己,面對愛情的到來,也會讓自己在愛情中成長,其實愛情就是這樣,有時候越喜歡一個人,就越不敢表白,也會很容易錯過,但是相信你們只要有緣分,就還會遇到,現在就來盤點一下
  • 為何越喜歡一個人越想疏遠他?心理學:你是恐懼型依戀人格嗎?
    這種越喜歡一個人越想疏遠他的情況,就是四種依戀型人格的其中一種——恐懼型依戀人格。  鮑比在研究嬰兒與父母關係時發現,嬰兒有與父母親密接觸的需求,當嬰兒與父母分開時,往往會變得十分痛苦。因此鮑比認為,年幼的嬰兒依賴父母的照顧,所以形成對父母的緊密依戀是進化行為中的一部分。
  • 你越愛他,他越冷淡,你越冷淡,他越愛你,這四個星座「賤賤的」
    你越愛水瓶,水瓶越迷糊,你越猜不透他們的心,那種冷漠的態度,你就越沒有鬥志。當你覺得不需要繼續發展而對他冷淡的時候,水瓶反而快樂地貼上,你越冷,他越愛,水瓶這一「高強制格」裡滲透著「無敵賤」的感情處理方式,真是難以想像。在你有足夠的忍耐力和他打太極之前,我真的不會受傷。
  • 中國式養育的危險關係: 父母越專制, 孩子越反叛
    他的觀念和做法在中青年父母中有代表性。父母為什麼需要孩子懼怕自己?為什麼需要「鎮」住孩子呢?這樣的觀念背後,有著對孩子怎樣的想像?又隱藏著怎樣的親子關係認知?其實,父母之所以需要孩子懼怕自己,無非是為了便於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