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老年人如何養生養心? 名老中醫提供「私房」妙招

2020-12-15 華龍網

66歲的重慶名中醫張嗣蘭是知名心血管病和內科雜症專家。最近在坐診時,她發現老年病人數量明顯增加,如何在相對陰冷的冬季養生養心?近日,張嗣蘭特意向讀者提供了自己獨有的健身方式和「私房菜譜」。

「笑背氣」

民間傳說原來是真的

張嗣蘭經常對病人說,醫生只醫三分,七分在自我調節,包括身心兩方面。「冬季養生,必須養心,這兩者緊密相關。」她表示,中醫其實也是心理學,在日常診療過程中很多情況也需要心理治療。

為什麼在冬天心臟病更容易復發?她說,由於冷空氣的刺激,容易引起心肌缺血,導致心梗和猝死,而內分泌系統與情緒變化緊密相關,心理調節非常重要。

她提出,冬季老年人養心就要注意保持心情舒暢,常說的七種情緒,喜、怒、憂、思、悲、恐、驚,如果哪一種過度都容易誘發疾病。「民間常說的『笑背氣』看似誇張,其實是真實存在的。」她說,養心很重要的一點是需要心態平和,老年人一定要避免大喜大悲,除了吵架、暴怒容易腦出血,心臟驟停,過分開心其實也有潛在危險。

張嗣蘭表示,很多老年人認為運動量越多越好,其實不然。要注意清晨不宜太早出門跑步,而是要等太陽升起來以後,否則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她表示,中醫講求天人合一,老年人尤其如此,在冬天須注意保暖,防止過度冷空氣攝入。

她看到不少老年人關注疫情新聞時,過度擔憂自己以及子女的安全和健康,造成心態焦慮和壓抑,這樣容易引起肝鬱脾虛,誘發或加重自身基礎疾病,「過多擔憂其實並無意義,有損健康,子女要多跟父母聊天,幫助老人調節,才能確保當前心態穩定。」

老年瑜伽

名中醫推薦的「私家運動」

冬天氣溫低,不宜過多在戶外,加之受疫情影響,如何選擇適合老年人的運動是一個難題。張嗣蘭醫生建議,老年人應該學會「自找樂趣」,在家裡做自己感興趣、以前可能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做的事情,比如看書、畫畫,哪怕只是做做家務、烹飪美食,也是保持平和心態的方式。

她推薦了一項自己一直在練的「私房運動」——老年瑜伽。這與和普通瑜伽有明顯區別,主要在於通過練習氣息和心態的調理,達到調節人體內部的氣血運行,實現陰陽平衡的目的,並不需要肢體的過度運動,比如中國臺灣的張惠蘭創立的冥想瑜伽,就很適合老年人。坐著練,躺著練都可以,但一定要長久堅持。

她建議,老年人除了做一些簡單的瑜伽動作,每天還可以伴隨著瑜伽音樂,閉著眼轉動眼球,順時針、逆時針分別轉200圈,眼睛會更加清晰。

此外,張嗣蘭建議,老年人不妨時常「發發呆」。

她解釋說,發呆,也就是不思考任何事情,是放鬆非常有效的方法,特別是在優美的環境裡發呆最好。腦海裡什麼都不想,只需要安靜下來,清除一切雜念。待身體徹底放鬆後,人體的內分泌系統、免疫力系統可以得到充分休息和調理,如同一團亂麻得以理順和化解。

她認為在自己喜歡的地方,以讓自己最輕鬆的方式發呆,是緩解壓力,增進健康的有效方式。

提醒

「候鳥」老人真的好嗎?

現在很多老人會去溫暖的地方過冬,就像候鳥一樣。張嗣蘭說,老年人呼吸道衰退,免疫力降低,冷空氣的刺激容易引起原發性疾病,去到溫暖的地方短暫居住的確會在一定程度上有益健康。但「候鳥老人」一定要注意,搬到氣候完全不同的地方,要控制好自己的生活習慣和作息時間,不要讓之前長期形成的生活規律發生太大變化。

她指出,有的老人花半年去某處避寒,另外半年又去其他地方避暑,完全脫離了自己的本土環境,這樣並不太好,她建議可以適當在自己原本的土地待久一點,否則抵抗力會大大下降。「人需要一個平衡的生態,才會具備一定抵抗力。」

張嗣蘭提醒老年朋友,現在養生節目和網絡上的帖子很多,要學會甄別,避免進入「三七粉吃了治百病」這些曾經風傳的「秘方」誤區。而且大部分養生方法都是針對大眾的,應該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並且有「度」。比如人們常說雜糧吃得多有益健康,但其實吃太多也會造成不消化。

建議

「私家養生菜單」這麼吃

冬至是中醫最提倡養生的節氣,正所謂「藥補不如食補」,張嗣蘭推薦了一道自己很喜歡的——當歸生薑羊肉湯,這是幾千年傳承下來的傳統名方。需要注意的是,姜的分量要足,一般來說,對於胃寒的人,生薑的量可以是正常的3-4倍,一般人可以是正常的2~3倍。羊肉可以大補,但吃的時候也有禁忌,比如陰虛、糖尿病病人就最好不要吃。

她說,吃補品時,不要大補,需要平和地去補。比如蘿蔔和白菜,在冬季進補的菜餚裡點綴一些進去,除了幫助消化,利尿,還可以排出毒素。

她還推薦了一道自己愛吃的冬季養生菜:天麻燉魚頭,對於年輕人和老年人都適合,她建議選擇胖魚頭,一個魚頭配10到20克天麻,一個月可以吃一到兩次,不宜過多。

高質量蛋白對老年人也比較重要,比如海魚、蝦、海參等,可以預防老年痴呆,量不需要很多,因為本身就利於吸收。

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 紀文伶 

相關焦點

  • 冬季老年人如何養生養心?名老中醫建議不妨常發呆!
    66歲的重慶名中醫張嗣蘭是知名心血管病和內科雜症專家。最近在合道堂名醫館坐診時,她發現老年病人數量明顯增加,如何在相對陰冷的冬季養生養心?張嗣蘭特意向上遊新聞讀者提供了自己獨有的健身方式和「私房菜譜」。
  • 老年人冬季養生,老中醫說這7個點很重要!
    所以,老年人必須隨時注意防寒保暖,要隨天氣的變化及時增添衣褲,避免著涼,防止感冒。避免寒風直吹,出門要戴上能遮住額頭的帽子,在風大時不要迎風走,應側身走過,並以手或前臂護頭。 2 起居有常
  • 老中醫養生飲食順口溜(珍藏版)
    柿子止咳潤心肺,解酒醒酒有妙招。健脾益氣食葡萄,秋食悅色人不老。辛辣蒜頭殺病菌,抑制癌症獼猴桃。海帶預防白血病,去脂降壓也很好。紅棗補氣養心血,熬粥加棗皮膚好。生津安神屬烏梅,潤肺烏髮吃核桃。香蕉通便解胃火,蔥蒜解毒蚊不咬。預防中風食紫菜,護腦血管土豆好。溼疹瘙癢用花椒,常吃洋蔥除病灶。
  • 冬季老年人養生 穿暖鞋泡腳均是好方法
    家中老年人的養生工作牽動著全家人的心,石獅市總醫院湖濱分院郭醫生提出幾點建議:學會做體式呼吸,穿暖鞋,睡覺前泡腳,食補藥補雙管齊下。 郭醫生介紹,冬季老人外出活動時,有時因天氣突然變化,所穿衣服不足以禦寒,這時不能緊縮身子,因為越緊縮寒氣越易侵入,而應立刻做體式呼吸,方法是將兩手抬至腹前,做深呼吸,吸氣時意想四肢吸氣,並將兩手臂略向外擴張,這樣就可以增強抗寒能力。 「人老腳先老,保健好腳有助於促進全身的健康。」
  • 青島市第八人民醫院專家提示:冬季老年人如何中醫養生與進補
    半島全媒體記者 齊娟 實習生 李珂冬天適宜進補,老年人應該如何來補?青島市第八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王成喜溫馨提示。冬季人體精氣收藏、食補容易吸收,是進補的最佳季節。冬季進補可以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貯存體內、滋養五臟。尤其老年人臟腑衰弱,氣血虛少,腎氣、腎精不足更為明顯。所以,冬季養生.應重冬補。冬令進補應順應自然,注意養陽,以滋補為主。
  • 冬季老年人,如何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來襲?
    老人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人群,而冬季又是心腦血管的高發季,冬季老人要如何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呢?  冬季老人們如何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冬季老年人最好選擇上午10點後,太陽出來了到室外活動。    2、飲食有節  冬季天氣冷,老人可多吃一些肉類和高熱能食品,以適當補充熱量,但也要適可而止,若過食肥膩,則痰溼頓生,對心腦血管疾病有害無益。冬季可選擇食用苦瓜、白果等苦味食物,而少食過鹹之物,對於養生保健,防患未然都是有一定作用。但如老人體質較好,就沒必要大量進補營養品,只要注意日常生活調節即可。
  • 老年人冬季養生保健 一天三喝保健康
    隨著秋季的遠去,寒冷的冬季已經悄悄來臨了,冬季很容易出現各種問題,皮膚乾燥,各項機體功能下降,尤其是上了年紀的老年人要想安然度過寒冬,應注意冬季養生保健
  • 冬季菜譜:6款老年人冬季養生食譜,家裡的長輩們都愛吃!
    三、臍帶脫落前後如何護理護理新生兒每天早中晚都要對臍部觀察和消毒,如果臍部分泌物增多,血性分泌物增多,有異味,這就說明臍部發生了炎症,需要加強消毒。使用75%的酒精加消毒棉籤,每天進行2-3次的消毒,一定記得徹底清理臍窩的分泌物,臍周部位也清理乾淨,臍部要保持清潔乾燥,這樣臍帶脫落就會很順利。
  • 冬季養生:五個要點
    冬季鍛鍊,不僅能提高身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還可以磨鍊意志。堅持冬季鍛鍊的人,身體強健,禦寒能力強,但是如果鍛鍊的方式和鍛鍊的強度安排不當,則容易導致感冒或者其他的身體不適。冬季鍛鍊的方式,諸如太極拳、養生氣功、慢跑、快走、跳繩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年輕人打打球也很不錯,但要注意運動量,也要做好自身防護。
  • 冬季該如何飲食?老中醫教你這樣吃,為來年身體打好基礎!
    冬季該如何飲食?老中醫教你這樣吃,為來年身體打好基礎!冬季,氣候寒冷,陰盛陽衰。祖國醫學認為,冬令進補與平衡陰陽、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有密切關係。冬季進補應順應自然,注意養陽,以滋補為主。對於老年人來說,脂肪攝人量不能過多,以免誘發其他疾病,但應攝人充足的蛋白質。蛋白質的供給量以佔總熱量的15%~17%為好,所供給的蛋白質應以優質蛋白質為主,如瘦肉、雞蛋魚類、乳類、豆類及其製品等。其次,補充維生素攝入。冬季又是蔬菜產出的淡季,蔬菜的數量既少,品種也較單調,尤其是在我國北方,這一現象更為突出。
  • 它是最適合老年人的冬季鍛鍊,100歲都能做!
    因此,冬季運動,一定要保證一個「穩」字。1時間要「穩」秋冬季節運動,不宜過早也不能過晚。此外,羽毛球、桌球、籃球等對抗性運動雖然具有樂趣,但它們的運動強度往往超出老年人的生理承受極限。相比於它們所能起到的積極作用,更可能給老年人帶來關節加速磨損、心腦血管疾病突發和摔倒的風險。所以,大家在選擇運動項目上,務必要量力而行。
  • 冬季養生 不用幾萬塊的面霜,你也可以在這個冬天美的發光!
    知道冬天來了你們會面臨很多皮膚和身體上的問題,所以針對冬天氣候乾燥引起的一系列身體和皮膚的問題我將會出三篇文章來教你們如何來對抗這些問題哦~ 美麗要由內而外所以首先我們來說說冬季養生吧!比如桂圓核桃粥、地瓜小米粥、雜錦粥等等,搭配不同功效也會不一樣,冬季會喝粥也很重要。很多在冬季的時候腸胃不好的寶貝,這時候喝粥就是最佳的選擇,喝粥有利於腸胃的消化吸收,既養生,又暖身。只有身體暖暖的,氣血才會順暢,才能避免很多疾病的發生,平時大魚大肉吃多了,不放來一碗熱粥也是對腸胃的一種犒勞。
  • 四十歲以上男人「秋冬季養生」必學方法!(請收藏)
    多數人認為只有女人才需要滋補,這是養生的一大誤區。男性對於能量的要求遠遠高於女性。無論是20歲的年輕小夥,還是30而立的男人,又或者是40歲中年男人,都需要滋補,尤其是冬季。對於四十歲的男人來說,秋冬季養生最好的養生方法是喝粥。那四十歲男人秋冬季養生粥有哪些呢?
  • 冬至養生吃什麼食物養生比較好 今日冬至養生小常識
    冬至養生吃什麼食物養生比較好 今日冬至養生小常識1.羊肉  北方不少地方有冬至吃狗肉和羊肉的習俗,中醫認為,羊肉、狗肉都有壯陽補體的功效。羊肉味甘性溫,有補腎壯陽的作用,歷來作為補陽佳品,是冬至進補的重要食物之一。
  • 老中醫集體智慧的結晶,最好背下來
    柿子止咳潤心肺,解酒醒酒有妙招。健脾益氣食葡萄,秋食悅色人不老。海帶預防白血病,去脂降壓也很好。赤豆解毒醫癤瘡,綠豆解暑降溫妙。老年便秘用蘆薈,婦女美容不易老。白菊明目又平肝,黃菊泡茶把熱消。高壓低壓薺菜花,眼底出血薺菜熬。
  • 湯臣倍健銀色多維和這些方法,老人冬季養生要知道!
    隨著天氣的變化,氣溫的驟降,現在已經步入了寒冷乾燥的冬季,在這個疾病多發的季節,不注意養生和調理,很容易風寒入體,引起感冒。特別是身體素質較差的老年人,器官機能下降,新陳代謝慢,免疫力遠遠比不上年輕人,更需要適當進補,加強補充多種維生素,維持身體健康。
  • 秋冬養生,百合蓮子粥養心安神、潤肺止咳
    ,秋冬養生,粥是必不可少的。特別是處暑過後,氣溫開始下降,天氣逐漸轉涼,此時養生非常重要。推薦常喝這一碗百合蓮子粥,養心安神、潤肺止咳,保一整個秋天的安康!秋天空氣溼度小,風力大,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下,人體汗液蒸發很快,容易造成身體水分的大量丟失,這就是所謂的「燥邪傷人,易傷人體津液」。百合鮮品含黏液質,具有潤燥清熱作用,中醫用之治療肺燥或肺熱咳嗽等症常能奏效。
  • 冬季養生小妙招,中醫教你如何在冬季調養身體
    中醫在對於調理養生方面也會根據季節的變化,有不同的調理,比如冬季氣溫低下,室內外的溫差大,很容易寒氣侵體等問題,那我們在冬季一般怎麼調養好呢?二、飲食調養三餐規律、切忌暴飲暴食:冬季也不能因為早上起不來就不吃早飯,或者工作繁忙就推遲吃飯時間,甚至不吃,相反,冬季大家的食慾也會有所變化,火鍋、燉肉等調味重、熱量高的食物,要控制自己,可以選擇少食多餐,也不要暴飲暴食,對脾胃傷害大。
  • 審計廳離退休人員工作處組織離退 休人員開展「冬季養生保健知識...
    為提高離退休人員冬季健康保健能力,達到科學養生,健康長壽的目的,增強自我防範和自我保健的能力,審計廳離退休人員工作處在2020年底,特別安排了一次「冬季養生保健知識」講座,聘請多年研究中醫學的原內蒙醫院中醫科主任王名英教授,結合如何提高新冠疫情防護能力給大家進行了一堂生動的保健知識講解,30餘名老同志參加了這次講座
  • 立夏養心 收好這份順時養生的秘訣!
    這是《黃帝內經》關於夏三月養生的一個描述,看上去很深奧,其實很簡潔,也很實用,下面就是我們結合這段話,對我們自己 「夏三月」的養生能有所幫助。這段話論述夏季養生,第一點是要「夜臥早起,無厭於日」。夏日晝長夜短,睡眠也要隨之「夜臥早起」,以順應自然,如晚上睡眠時間不足,最好睡午覺補足。第二點是「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