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朋友們通了一個多小時的電話,她覺得自己工作了這麼多年,覺得自己太平庸了,看不見方向,甚至感覺不到下崗的壓力。
朋友是公交車公司的出納員,他們的工資由基本工資加上一些現金佣金決定,現在隨著行動支付的推廣,很多年輕人坐公交車都是用手機支付的,而老年人或兒童則使用特殊折扣公交卡,現金越來越少,清點的錢大大減少,導致員工工作量和佣金的減少她一直擔心公交公司會不會減少出納員,重組後她會被解僱。
不僅是我的朋友,還有很多員工已經工作多年了,他們總覺得自己在混日子中,找不到任何努力方向,他們經常問自己有什麼,但他們覺得自己什麼都沒有。對於一些剛畢業的學生來說尤其如此,雖然大學裡有專業研究,但他們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適合從事專業工作,他們感到困惑。
事實上我們都有自己的專業優勢,有時候你只是缺少一雙眼睛去發現,比如,我的好朋友,其實有著出色的促銷能力和親和力,即使她將來去做銷售,她也可以突破一片天。
因此只有充分認識到自己在職場的優勢,才能謀劃自己的職業發展道路,在最短的時間和最快的路徑上,從職場脫穎而出中展現自己的實力。
你的專業優勢是什麼?
職業優勢顧名思義是指你在工作中比其他人更容易完成某事的能力。
你是個銷售人員,在同樣的條件下,你的銷售業績總是比別人好,這就意味著你的優勢;你是老師,不管帶什麼樣的孩子,你都能產生好成績,這就是優勢;你是護士,病人不會感到疼痛,這就是表現,你很細心,穩重,專業。有時優勢不是在大事件中顯示,而是在細節上。
為了理解職場的優勢,我們先來看看構成職業優勢的要素。拉爾斯在湯姆中將人才、技能和知識定義為職業優勢的三個基本要素。
天賦:人性和本能都是天生的,比如個性剛毅,執著、堅強、善於競爭,這是伴隨著一個人的一生,基本不會有太大的改變。技能:後天每個人掌握的具體技能習得。會開車,會說外語和PS設計都是技能。知識:技能背後的深層理論。他們會開車,但他們是否能平穩、安全地駕駛,是否熟悉路線,是否能適應各種類型的車輛,都是知識。
三者的結合是我們的專業優勢,例如,銷售人員性格外向,生來喜歡與他人競爭(天賦),口才(技能),對產品知識的深入理解,以及對競爭對手(知識)的理解,這三點構成了這位推銷員的專業優勢。
如果你只把其中的一個要素作為自己的優勢,對你的職業提升沒有幫助,但是可能會會陷入認知誤區。
02職業優勢「SIGN」的四個標誌
對職業優勢的要素的理解還不足以判斷自己的優勢,因為這些概念還有些模糊。我的職業優勢不是由我認為我善於溝通這一事實決定的,你為什麼擅長溝通?你善於溝通,工作時表現怎麼樣?也許很多人都有模糊的答案。
美國優勢識別專家馬庫斯·白金漢將職業優勢的體現概括為「SIGN」四個標誌,只有有了這四點,才能真正實現職業優勢
S(Success)代表「成功」:
這個成功是指你過去憑藉自己的優勢取得的成功,在可預見的將來將是成功。這裡有一個注意點,有人常說優勢不是我擅長的?大多數時候,這是正確的想法。
有時你擅長的不是你喜歡的,雖然你已經用這個技能獲得了成功,但是在將來,由於你內心的排斥,持續成功的可能性會變小。我有個朋友在寫作訓練營當家教,我有很強的寫作、複習和帶領學生的能力,我帶來了許多優秀的寫作學生。然而事實上他討厭修改手稿的工作,當他看到有稿子要改時,他很不高興,可見,在不久的將來,他將徹底告別這份工作,而這並不是他的職業優勢。
I(Instinct)代表「直覺」
職業優勢中一定有一種情不自禁特質。他們都是老師,有的教師憑直覺知道如何因材施教,有的教師只會循序漸進,按照教學大綱和學校要求進行教學,完成任務,兩者的區別是顯而易見的。
G(Growth)代表「成長」
優勢並不意味著憑藉天賦或一些基本技能,過往成功的經驗可以永遠保持為優勢。優勢也需要成長,而這種成長是沉浸式,無意識,享受型。
Mihari契克森mihalai在《心流:最佳體驗的心理學》中提出了心流的概念,即人在流的狀態下最快樂,這是對正在進行的活動和情況的一種完全的投入和專注。
我們真正的職業優勢是保持一種成長狀態,這會讓我們不知不覺地陷入流動狀態,投入工作,即使在不知不覺中,他也會持續很長時間。作為一個節目策劃人,一個腦子裡充滿各種新奇的策劃方案,願意設計更多的方法來展示自己的想法,即使設計只是幾個小時,看到活動展現出預期效果也會很開心。另一個感到非常痛苦,不知道,他必須向各地學習並要求制定一個計劃,至於效果,還可以。這表明,對於前者來說,計劃是一種優勢,而對於後者來說,這只是一項不可避免的任務。
N(Needs)代表「需求」,這裡「需求」指的是完成工作後的成就感、滿足感。我們完成的一些工作只會感到身心疲憊,我們不想再做了。在一些工作完成後,雖然很累,但心中卻有一種滿足感,即使他們願意再做一次。有些演員電影很難拍,但拍完後,看到自己的電影受到大家的喜愛,他們很滿意,並願意繼續提高自己的演技。
只有通過比較這四點,我們才能確認我們的專業優勢,我們擅長的不一定是最合適的,只有那些願意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研究、成長甚至學習上的人,才能比普通人更快、更容易吸收,這才是真正的優勢。
如何認識和發揮他們的專業優勢?避免誤解和發現方向的3項措施
對於職業優勢,很多人都有一個模糊的概念,除了最常見的是不善於讓公眾了解優勢外,對其認識上存在一些誤區,導致無法正確分析和發現自己的專業優勢。
1、避免陷入對職業優勢的誤解
誤解一:人總是會變,所以職業優勢也會變
就像人才在職業優勢的三大要素中一樣,我們可以換不同的職業和進入不同的行業,但最基本的人格和個性不會改變。一個天生內向的人,他的一生不可能已經變成一個活潑外向的人,反之亦然。從這個角度看,職業優勢的個人才能的本質永遠不會改變,所以不要強迫自己去選擇一個與自己個性不符的職業。
誤區二:補短板是進步
一些職場人士羨慕銷售人員的高提成,覺得自己想成為這樣的人,也堅信自己可以通過努力實現,這也是許多公司晨會的主要內容,只要你努力工作,就沒有什麼不能做的。事實上人們只有在最強大的方向努力工作,才能取得最大的進步。
不喜歡和別人交流,喜歡做研究的人,如果說要彌補自己的弱點,提高溝通能力,做銷售,就會感到痛苦。他們可以專攻技術研究,成為這一領域的精英。
誤區三:不是無條件地適應團隊,而是在團隊中尋找發揮自己才能的最佳角度
我們經常聽到的是,我們應該把團隊的利益放在首位,甚至犧牲個人利益為團隊服務,我們也應該為球隊不擅長的事情努力。其實,這是一種誤會,強迫自己去做不擅長、不有利的事情,效果往往很差,也失去了展示和挖掘優勢的機會。
只有在團隊中找到合適的位置,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才能真正為團隊做出貢獻,而不是盲目屈服,抹殺自己的優勢,甚至利用自己的弱點與團隊合作。團隊最終成功很容易讓我們陷入迷茫的狀態,難道是自己的劣勢就是優勢,那麼成功?這不利於真正認識到自己的專業優勢。
2、製作「優勢陳述」卡片並積累分析數據
如果我們無法分析我們在哪些方面有優勢,我們可以建立一張優勢陳述卡片,寫下我們完成每一項工作的感覺。
工作卡有兩種優勢:
強大的記錄卡:你可以記錄「我感到自己很強大,當我在做什麼什麼事情的時候。」每次你完成一個工作,你可以寫「我感到自己很強大,當我完成這個作品,並且我知道它將成為XX品牌今後銷往全世界的新包裝。」包裝設計師完成一個工作
優勢對比卡:我們不可能非常樂意做每一項工作,甚至一些概念模糊的工作。此時,我們可以記錄優勢對卡中。對比卡的左側是期待、幸福、收穫和成就等積極情緒,右側是抑鬱、消極、失落和反抗等消極情緒。
通過一段時間的累積記錄,我們自然可以從這些記錄中看出我們的優勢所在。
3、使「強勢周計劃」在將來的工作中增強自己
我們可以在每周開始前制定一個強有力的計劃,所謂強計劃,就是把重點放在下周能體現我們優勢的工作上,一切工作都是以他為核心的。養成習慣,隨著時間的增長,你會越來越堅定,被自己的優勢所認可,別人也會意識到你的優勢,如果遇到類似的事情,會優先考慮,這將有助於你不斷發揮和提高自己的優勢,變得越來越專業和強大。
在工作計劃中,如果你不主動爭取一份能突出自己優勢的工作,老闆和領導就會把你不擅長的其他工作佔滿了工作時間,造成優勢發揮,劣勢佔時間。工作中要學會掌握自己的領導能力。
王琳擅長銷售工作,尤其不喜歡待在辦公室,但是,行政經理經常請她幫忙做行政工作,有時需要半天的時間幫忙,嚴重影響了她的工作表現。在製作了「強勢周計劃」之後,她基本上把一周的工作安排為出去跑業務或者去公司的商店推銷活動。當執行經理在她制定計劃後向她尋求幫助時,她說了她的工作安排,並禮貌地拒絕了。甚至在執行經理開口之前,她就向商店打了招呼。
很長一段時間,行政經理都不向她求助,因為她知道自己在忙銷售,她也在專心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業績也在穩步增長。
4、除了優點之外,我們還應該了解工作場所的劣勢,並採取「STOP」策略來阻止劣勢的蔓延
通過之前的優勢記錄陳述卡片,我們了解了我們在工作場所的優勢和劣勢,我們要發展優勢,弱點呢?當然,我們必須逐漸擺脫他,這樣我們就可以把大部分時間花在發展自己的優勢上,因此我們可以在工作場所採用馬庫斯白金漢提出的「STOP」策略。
S(Stop):代表「停止」
這意味著我們必須停止一些不能充分發揮我們優勢的工作。有人可能會說,老闆把我的工作分配給我,我敢不完成嗎?其實,有時候在職場上,有些工作,你討厭,不擅長,你不做也不會被人注意。例如,如果你是一個客戶服務經理,你應該每天和一些難相處的客戶溝通,但是你被你的內心所拒絕,你的優勢是與好客戶溝通,而且訂單率很高。然後你會有意識地減少甚至開放與困難客戶的溝通,加強與客戶的溝通,提高交貨率,這樣,你的業績會越來越好,沒有人會在意你是否與難相處的客戶溝通。
T(Team):代表「合作」
我們總是團隊合作,很少有人多才多藝,每個人都擅長不同的事情。就像電視連續劇《CSI犯罪現場》,一個法醫團隊,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好去處、檢查、現場調查等。我們不擅長的不應該硬扛下去,而是讓更好的同事去做,加強合作。
O(OfferUp):代表「找出」
每個人的資源和時間都是有限的,在團隊中,我們把自己不擅長的工作交給擅長的同事,同時,要努力做好能夠突出自身優勢的工作。儘可能多地把時間花在你擅長的工作上,如果你採取主動,你就會把工作的重點轉移到你自己的優勢上,這樣你就沒有時間去做你不擅長的事情,相反,很容易得到成果並引起領導的注意。
P(Perspective):代表「轉換視角」:
理想固然美好,但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做自己不擅長的工作,這個時候,與其抱怨或反抗,不如發自內心地思考,換個角度,我們不喜歡的東西能否與我們擅長的東西聯繫起來。做好這件事可以幫助我們發揮我們的優勢。
突然派技術研發人員與客戶溝通,這是不合適的,但我們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技術研發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我們可以直接與客戶溝通,尋找新的突破靈感。
小結:
職場上要找到自己的優勢,發揮自己的長處,用最少的努力,最短的時間達到最好的效果。往往很多人對自己的優勢一頭霧水,找不到定位,不認識自己的優勢,甚至因為一些誤解,錯誤地利用了自己的優勢,導致事半功倍。
只有找到正確的方法,客觀地記錄和分析自己,找到真正的職業優勢,才能從脫穎而出充分發揮自己在職場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