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癰疔百效丸」,可用於一切癰毒、癤腫

2021-02-22 先行醫社

導讀:

先說啥是瘡癰腫毒,啥是癤腫?用西醫的話來解釋,瘡癰腫毒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多毛囊、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膿性感染性疾病。癤腫則是人體皮膚單個毛囊或皮脂腺因細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膿性感染。

編著/餘瀛鰲

癰疔百效丸,原名疔瘡丸,或名巴豆二黃丸,餘常用之,百發百中。推而用之於一切癰毒、癤腫,皆獲奇效。餘以其治療之效既彰,而治癰之效,由余經驗而得,乃改以今名——癰疔百效丸。

疔瘡丸原為清代醫家盧成琰氏方,陳修園醫書中亦予附載。

方用巴豆(去皮膜)三錢,明雄黃三錢,生大黃三錢。

各研細末,再共研極細末,加飛羅面,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輕者每服四五丸,重者每服七八丸。

如極重或疔瘡走黃者,可服十至十一二丸,用白開水送下。務使患者得三五次之大瀉,症乃可愈。體虛,俟瀉二三次後,與以冷開水或稀薄粥以飲之,瀉可立止。每瀉一次,則痛苦與腫勢必減輕一些。即已走黃者,亦可救治,真為疔瘡之特效方。

茲列舉以下四例,作為佐證:

1.塾師裴子良,患手發背(俗稱「手搭」),紅腫灼痛,憎寒發熱。先以藥膏外敷,冀其腫消,不效。次日復求餘治,餘乃以癰疔百效丸六粒與之,服後大瀉四五次;而最後一次,瀉下如痰狀。於是腫消痛止,消滅無形而愈。

2.劉某,年36歲,起一發背,已四五日矣。紅暈如盤,灼痛如火。餘急投以癰疔百效丸,大瀉七八次,其腫頓消,其痛亦減,次日,消散殆盡。復與以清熱解毒之劑,數服而愈。

3.王某,年二十餘,患臀部溼瘡,大如指頭,紅腫熱痛,膿水甚多。已延醫治之一月而無效。餘期以一星期,先令服癰疔百效丸,大瀉多次,其痛即減,紅腫亦消。後復與以清血解毒利溼之劑,七日而痊。

4.家三姐於十餘歲時,即常發喉癰證,最後一次,治癒不復發者已十餘年。前年秋,又復發。咽喉腫塞,痛不可忍,飲食不進者六日,只能吮入茶水少許耳。餘診之斷為熱毒上攻,急與以癰疔百效丸八粒,研碎,用開水緩緩灌下。服後覺心如火焚,愈覺不安。餘告以大便瀉後自當輕快。不多時,果瀉出燥糞甚多。瀉至六七次,其痛若失,而喉腫亦漸消,次晨即能啜粥一大碗。後用煎劑清理餘毒,數日而痊。

本文選自中國百年百名中醫臨床家叢書·餘無言,餘瀛鰲◎編著,中國中醫藥出版社,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

相關焦點

  • 排膿散:古代的瘡癰方,現代的排痰劑
    排膿散古代外科瘡癰病方,現代的排痰劑,主治以痰黏稠難咯為特徵的疾病。並有解痙止痛功效,也可用於腹痛類疾病。論「癰疔百效丸」編著/餘瀛鰲癰疔百效丸,原名疔瘡丸,或名巴豆二黃丸,餘常用之,百發百中。推而用之於一切癰毒、癤腫,皆獲奇效。餘以其治療之效既彰,而治癰之效,由余經驗而得,乃改以今名---癰疔百效丸。疔瘡丸原為清代醫家盧成琰氏方,陳修園醫書中亦予附載。
  • 針對 「八、癰、疽、疔、市」 的36大有效秘方
    【功 效】涼血解毒。主治療瘡癤腫。初起敷後可消散,膿腫者可消炎排膿破者可去瘀斂瘡。【功 效】退熱,殺菌,消腫,止痛,提膿,生肌。外敷療疔瘡癤腫及外傷感染諸疾。【功效】消瘀,攻毒。用治各種癰瘡腫毒。方十七【配 方】蕎麥麵、米醋各適量。【制用法】將蕎麥麵炒黃,用米醋調為糊狀,塗於患處。早、晚更換。【功 效】消炎,消腫。用治瘡癤毒,丹毒、無名腫毒。
  • 「中醫藥園地」蒲公英:清熱解毒消腫 內外癰毒皆效
    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利溼通淋之效。解毒消癰,遑論內外蒲公英苦寒洩熱散結,甘寒清熱解毒,為治熱毒瘡瘍之佳品,又兼通乳之功,故為治乳癰之要藥。其治療各種癰腫熱毒均可應用,例如外癰、疔、癤、丹毒,內之腸癰、肺癰、胃癰等皆可配伍應用。其在外者,如五味消毒飲。
  • 癰疽疔癤蘄艾灸灸
    潰爛之後,狀如蜂窩,發於肌肉之間,凡皮膚厚而堅韌的地方都可發生,但多發於項後及背部。疔,名疔瘡,發病迅速,而且病情較重,因其堅硬而根腳如釘,故名。疔瘡發無定所,隨處可生,一般以頭面及四肢較為多見。其命名亦隨所生部位不同而異,如生於人中的,名人中疔;生於口角而口不能張開的,名鎖口疔;生於手指各處的名指疔,生於足趾的名趾疔。
  • 瓜蔞:化痰止咳主消渴 清熱消癰療胸痺
    實際上,瓜蔞除用於治療心絞痛外,對於以胸中、心下為中心的疼痛,均有一定的治療作用,例如,脅軟骨炎、肺靜脈血栓、受涼後肌肉拘緊而出現的胸部悶痛,用瓜蔞、薤白為主藥,配伍利氣活血之枳實、元胡索、川芎、蘇木等,均有療效。
  • 疔癤瘡癰良方
    組方:金銀花20g、野菊花15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5g、紫背天葵子15g、、半邊蓮15g、半枝蓮15g、芙蓉花葉15g、白花蛇舌草15g、    功效: 清熱解毒,散結消腫排膿    主治:疔、
  • (一)囊癰門(二則)《辨證錄》
    (一)囊癰門(二則)《辨證錄》    人有陰囊左右而生癰毒者,名曰便毒。
  • 誦讀傷寒—讀胡老講解《瘡癰腸癰浸淫病脈證並治》第十八之讀書筆記
    (小便當下)其身甲錯—虛勞篇中的大黃蟄蟲丸證,就有這種證候,屬於有瘀血的反應,腸癰也有瘀血的因素;腹皮急,按之濡,如腫狀—在外腹皮拘急、弦急,但是醫生按之非常的柔軟,似腫的樣子;腹無積聚—1、指證候屬虛證;2、已經化膿,內裡無痞塊;身無熱,脈數,此為腹內有癰膿—體表無熱,脈數。數脈主熱,但是癰膿都是脈數無熱的。
  • 古代灸療臨床—— 腸 癰 60.
    六十 腸 癰【概述】腸癰是外科常見病,本病多因飲食失節,飽食後劇烈運動,寒溫失調,導致腸腑傳導功能失常所致。其基本病機是氣機壅塞,久則腸腑化熱,熱瘀互結,致血敗肉腐而成癰膿。本病屬於西醫學的闌尾炎。《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腸癰第二∶腸屈兩肘,正灸肘頭銳骨各百壯,則下膿血即差。2.《聖濟總錄》卷第一百九十四∶腸癰,灸兩手後肘尖上,各一七壯,左右同,又灸兩足大指岐間,各三壯,兼主癰腫病。3.
  • 瘡癰腸癰浸淫瘡病十八
    【方證】腸癰之為病,其身甲錯,腹皮急,按之濡,如腫狀,腹無積聚,身無熱,脈數,此為腹內有癰膿,薏苡附子敗醬散主之。【方解】這是腸癰膿已成的治法。膿已成,肉腐成膿,溼熱鬱結未去,陽分陽氣隨著血瘀化膿而虧虛,故用附子辛溫溫陽散結,薏苡仁甘寒利溼排膿,敗醬草苦寒蕩滌溼熱,破血行瘀。溫振陽氣,清利溼熱,活血化瘀。本方扶正託膿。2.
  • 竹茹,凡一切嘔噦癰痿噎膈等證,屬上焦有熱者,皆可用之.
    《金匱》治婦人乳中虛、煩亂嘔逆,有竹皮大丸,竹皮即竹茹也。為其為竹之皮,且涼而能降,故又能清肺利痰,宣通三焦水道下通膀胱,為通利小便之要藥,與葉同功而其力尤勝於葉。又善清腸中之熱,除下痢後重腹疼。為其涼而宣通,損傷瘀血腫疼者,服之可消腫愈疼,融化瘀血。醋煮口漱,可止齒齦出血。竹青而中空,與膽為清淨之府,無出無入相似。
  • 關於海螵蛸你不知道用處:「內能固腎精、外可斂瘡癰」
    海螵蛸研磨成細粉之後有很好的止血之效,比如在沿海一些地區,當人們因為偶然創傷皮膚導致出血不止的時間,就常會用些海螵蛸的粉末外敷,有明顯的療傷止血之功。其實在傳統中醫裡面海螵蛸可不單單是一味止血藥材,還有很多其它的大用處。今天就和朋友們分享一下關於海螵蛸你不知道的用處。
  • 後愛解結湯~消癰散結,緩解結節性腫塊!
    用於身熱煩渴,咳嗽痰喘,痔瘡出血,崩漏,乳汁不通,無名腫毒,水腫等。桃仁歸心、肝、大腸經。活血祛淤,潤腸通便,止咳平喘。用於經閉痛經,腸燥便秘,咳嗽氣喘。佛手歸肝、脾、胃、肺經。疏肝解鬱,理氣和中,燥溼化痰。用於肝胃氣滯,胸脅脹痛,食少嘔吐,咳嗽痰多等。
  • 名醫名方 |‌消癰排痰湯
    葦莖湯專為肺癰(相當於現代醫學的肺膿腫)而設,但肺癰熱毒壅盛,原葦莖湯嫌其藥力單薄,今合 《濟生方》桔梗湯加減出入,以加強排膿化痰之功,更加入大劑善治內癰的敗醬草、魚腥草以及涼血散瘀的丹皮,於是消癰排膿(痰)之功大增。